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以光机电一体化为载体,以专业技能小组为平台,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学校根据现代制造业机电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制订教学计划,健全教学机制,建立“全开放”实验实训室,配备专门的实训教师指导,将实训项目与企业实践项目相结合,结合实际,设计出“工学结合”模式运用的一般流程,积极扶持学生建立技能兴趣小组,通过机电专业综合实训推进专业、实训及教学团队建设,并进一步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技能型机电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与重要途径。
关键词: 机电技能大赛 工学结合 教学模式
职业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关键是需要和现代制造业的技能人才接轨。当代社会的机电岗位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直接胜任的,公司在选拔技能人才时看重的是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企业在人才招聘时往往看重的是专业技能技术水平,而不是天花乱坠的简历。
自机电综合实训课程开展以来,关于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涵盖机电专业课程,要把这种“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机电综合实训课程中,教师必须首先提高自我的学习意识,并推广于全校的师生。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技能大赛的要求,对专业型人才进行分析、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让更多的机电专业学生融入此氛围,掌握更多的技能技术,也为将来胜任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机电综合实训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
通过所学专业的专业技术技能和现代制造业需求的技术融入进工学结合的实践项目中,通过对现代制造业的技术技能需要,根据其特有的属性,组织实现具有针对性和高度仿真性的实训项目,其内容包括: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专业实践技能的操作、实践技能的训练和考核等。通过技能模拟实践的过程和结果,首先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操作理论知识和安全知识的考核,检验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和职业素养;其次对学生专业技术技能进行考核,检验学生的技能实践操作水平;再者是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成效进行考核,检验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的成效,找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与不足,及时进行补充和纠正;最后使教学实现“过程—结果—过程”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看到结果,在结果中优化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理论和技能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模式改革的主动性,真正做到企业实践和教学改革、工学结合相辅相成,促进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机电综合实训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根据我校实际,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建设和特色,结合其所必须掌握的技术技能,通过企业生产实际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在上课过程中通过企业6S管理和现代制造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使学生认识现代制造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融入企业生产实践项目,合理安排上课,制定机电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保证每个机电专业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技能,提升职业素质。同时设置一本校本教材与企业实践项目模拟相匹配,保证学生在五年的学习生涯中通过综合实训技能的学习,不断奋发前进,不断寻找自己的不足,形成你争我赶的学习氛围,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机电专业学生必须获得钳工、车工、数控、维修电工四个工种的技能等级证书。根据学生的特色制定不同工种的课程内容,每一个工种安排一学年的技能培训课程,让学生在五年学习生涯中,充分提高技能实践操作能力,做真正的技能型人才。针对维修电工高级工项目,PLC应用在本台设备中完成操作,并达到一定的技术技能水平。
在学习综合实训课程时,拓展专业技能培训,在企业生产实践模拟的项目上,根据技能竞赛的要求,适当加入培训内容中,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通过校内技能学习平台,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首先要保证实训项目与企业生产实践项目相吻合,组织学生上好每一节实训课,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充分掌握自己所学的技术技能,所以需要教师安排实训项目的时候必须与企业实践项目接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使自己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安排好自己下企业实践的过程,到企业学习现代制造业所需求的技术技能,跟上当代企业生产的步伐,掌握好一系列的生产流程和工艺后,然后结合学校实际安排学生的内容进行不断的调整与完善。其次是安排校内和校外的技能拓展,在校内先把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训练扎实,然后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际操作,向企业实践项目靠拢,实现教学内容和企业生产实践的有机融合,这能充分体现学生专业的技能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大力开展与企业实践相对应的技能训练项目,保证学生学习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项目相结合。
健全训练机制,必须选择一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担任技术指导顾问,在专业组里面选取有经验的老师加入这一队伍,通过老教师的出谋划策,不断提高专业平台的技能水平,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通过项目辅导和专项训练,学生不断提升自身水平。通过不断的竞争和竞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保证学生训练的质量和难度,就需要老师的外援,与兄弟学校项目负责人共同钻研、探讨,争取更多的实现项目。
建设“全开放”实训室,由专门的技能实训小组成员轮流到岗,保证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有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引领,每天下午只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随时可以进入实训室练习,全部对学生开放,让学生大胆尝试,利用教师的资源,熟练过后让学生自己出题,只要符合该机器的动作范畴,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能力选择自己的生产项目,保障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
技能训练试题的选择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结合企业生产实践项目,进行分析、分解,将项目内容层层推进,通过企业生产实践项目融入教学,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项目中加以应用和巩固。
为学生建立技能平台,我校每年五月份为校技能节,由项目负责人命题,结合省市技能大赛、企业生产实践技能,充分融入校园技能平台,考验学生对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可以安排一些社区义务维修等,进入社区进行一些小家电的维修,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能力,应用于实际操作中使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提升。 三、机电综合实训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实施成效
在两年实践中,通过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在机电专业电子教研组中得到很好的成效。从大班的教学到小班的教学,从学生掌握程度的角度,再到个别的专项训练,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在过程中寻求不足,经过专业技能训练小组的讨论,落实于下一步的技能实训过程中,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学生在经过企业简单的训练后,很快就胜任企业生产实际,得到企业领导的好评,这给我们一些信息,这个模式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是有成效的,供老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提供很好的道路。
使学校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更有针对性,更能满足社会所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此模式,让老师更觉得自己能力的欠缺,必须下企业好好学习现代制造业生产实践技术技能,同时彻底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深入行业企业,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推动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在锻炼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同时,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从而产生学习的心理原动力,营造勤学苦练的学风,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强化技能训练效果,丰富学生专业认知能力,促进机电专业的建设,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从近几年的学生就业率看,得到明显的提高,2014年就业率为88%,2015年就业率为95%,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被企业录用为技术员,受到企业的好评。
机电综合实训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我们职业院校是有的放肆的,通过努力,不断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促进职业学校学生专业学习的氛围,彰显了我们职业院校的特色——提高专业水平,丰富专业内涵,完善专业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13.7.
[2]王硕.提高机电专业教学质量策略研究[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1(8).
[3]李鹏飞,李正中,张杰,刘显荣.基于“校企合作”项目设计的科技创新活动实践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8).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机电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一般立项,课题编号:130502174。
关键词: 机电技能大赛 工学结合 教学模式
职业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关键是需要和现代制造业的技能人才接轨。当代社会的机电岗位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直接胜任的,公司在选拔技能人才时看重的是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企业在人才招聘时往往看重的是专业技能技术水平,而不是天花乱坠的简历。
自机电综合实训课程开展以来,关于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涵盖机电专业课程,要把这种“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机电综合实训课程中,教师必须首先提高自我的学习意识,并推广于全校的师生。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技能大赛的要求,对专业型人才进行分析、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让更多的机电专业学生融入此氛围,掌握更多的技能技术,也为将来胜任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机电综合实训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
通过所学专业的专业技术技能和现代制造业需求的技术融入进工学结合的实践项目中,通过对现代制造业的技术技能需要,根据其特有的属性,组织实现具有针对性和高度仿真性的实训项目,其内容包括: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专业实践技能的操作、实践技能的训练和考核等。通过技能模拟实践的过程和结果,首先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操作理论知识和安全知识的考核,检验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和职业素养;其次对学生专业技术技能进行考核,检验学生的技能实践操作水平;再者是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成效进行考核,检验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的成效,找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与不足,及时进行补充和纠正;最后使教学实现“过程—结果—过程”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看到结果,在结果中优化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理论和技能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模式改革的主动性,真正做到企业实践和教学改革、工学结合相辅相成,促进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机电综合实训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根据我校实际,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建设和特色,结合其所必须掌握的技术技能,通过企业生产实际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在上课过程中通过企业6S管理和现代制造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使学生认识现代制造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融入企业生产实践项目,合理安排上课,制定机电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保证每个机电专业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技能,提升职业素质。同时设置一本校本教材与企业实践项目模拟相匹配,保证学生在五年的学习生涯中通过综合实训技能的学习,不断奋发前进,不断寻找自己的不足,形成你争我赶的学习氛围,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机电专业学生必须获得钳工、车工、数控、维修电工四个工种的技能等级证书。根据学生的特色制定不同工种的课程内容,每一个工种安排一学年的技能培训课程,让学生在五年学习生涯中,充分提高技能实践操作能力,做真正的技能型人才。针对维修电工高级工项目,PLC应用在本台设备中完成操作,并达到一定的技术技能水平。
在学习综合实训课程时,拓展专业技能培训,在企业生产实践模拟的项目上,根据技能竞赛的要求,适当加入培训内容中,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通过校内技能学习平台,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首先要保证实训项目与企业生产实践项目相吻合,组织学生上好每一节实训课,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充分掌握自己所学的技术技能,所以需要教师安排实训项目的时候必须与企业实践项目接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使自己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安排好自己下企业实践的过程,到企业学习现代制造业所需求的技术技能,跟上当代企业生产的步伐,掌握好一系列的生产流程和工艺后,然后结合学校实际安排学生的内容进行不断的调整与完善。其次是安排校内和校外的技能拓展,在校内先把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训练扎实,然后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际操作,向企业实践项目靠拢,实现教学内容和企业生产实践的有机融合,这能充分体现学生专业的技能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大力开展与企业实践相对应的技能训练项目,保证学生学习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项目相结合。
健全训练机制,必须选择一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担任技术指导顾问,在专业组里面选取有经验的老师加入这一队伍,通过老教师的出谋划策,不断提高专业平台的技能水平,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通过项目辅导和专项训练,学生不断提升自身水平。通过不断的竞争和竞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保证学生训练的质量和难度,就需要老师的外援,与兄弟学校项目负责人共同钻研、探讨,争取更多的实现项目。
建设“全开放”实训室,由专门的技能实训小组成员轮流到岗,保证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有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引领,每天下午只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随时可以进入实训室练习,全部对学生开放,让学生大胆尝试,利用教师的资源,熟练过后让学生自己出题,只要符合该机器的动作范畴,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能力选择自己的生产项目,保障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
技能训练试题的选择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结合企业生产实践项目,进行分析、分解,将项目内容层层推进,通过企业生产实践项目融入教学,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项目中加以应用和巩固。
为学生建立技能平台,我校每年五月份为校技能节,由项目负责人命题,结合省市技能大赛、企业生产实践技能,充分融入校园技能平台,考验学生对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可以安排一些社区义务维修等,进入社区进行一些小家电的维修,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能力,应用于实际操作中使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提升。 三、机电综合实训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实施成效
在两年实践中,通过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在机电专业电子教研组中得到很好的成效。从大班的教学到小班的教学,从学生掌握程度的角度,再到个别的专项训练,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在过程中寻求不足,经过专业技能训练小组的讨论,落实于下一步的技能实训过程中,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学生在经过企业简单的训练后,很快就胜任企业生产实际,得到企业领导的好评,这给我们一些信息,这个模式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是有成效的,供老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提供很好的道路。
使学校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更有针对性,更能满足社会所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此模式,让老师更觉得自己能力的欠缺,必须下企业好好学习现代制造业生产实践技术技能,同时彻底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深入行业企业,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推动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在锻炼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同时,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从而产生学习的心理原动力,营造勤学苦练的学风,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强化技能训练效果,丰富学生专业认知能力,促进机电专业的建设,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从近几年的学生就业率看,得到明显的提高,2014年就业率为88%,2015年就业率为95%,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被企业录用为技术员,受到企业的好评。
机电综合实训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我们职业院校是有的放肆的,通过努力,不断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促进职业学校学生专业学习的氛围,彰显了我们职业院校的特色——提高专业水平,丰富专业内涵,完善专业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13.7.
[2]王硕.提高机电专业教学质量策略研究[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1(8).
[3]李鹏飞,李正中,张杰,刘显荣.基于“校企合作”项目设计的科技创新活动实践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8).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机电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一般立项,课题编号:13050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