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效率机制与社会福利共享机制均衡的结构性分析——资本课税与劳动课税的最优税制结构

来源 :财政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收和社会保障通过实现社会资源在个体或企业与政府或公共部门之间的双向配置,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机制.在经济增长效率提升的同时,是否存在最优的税收与社会保障收支结构,降低此过程中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境况?基于此,本文采用两期代际交叠(OLG)模型的基本分析架构,以政府公共支出的消费性与生产性为切入点,将资本课税与劳动课税的最优税制结构作为结合点,分析了经济增长效率机制与社会福利共享机制的均衡性问题.本文首先建立了理论演绎模型,并结合中国2011-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如果以社会福利公平性为目标,最优的课税结构应是偏向对生产主体的资本进行课税,且最优的课税率为公共支出弹性;若以经济增长效率最大化为目标,最优的课税结构依然是偏向对生产主体的资本进行课税,这时,最优的课税率为生产当事人所拥有的资本水平的产出弹性;从社会福利角度来看,如果社会个体以获得社会福利最优化,并以消费的形式获得自身效用最大化,最优的课税结构由OLG模型中的内生性参数所决定.基于动态模拟检验结果,对资本进行课税应是最优选择.
其他文献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是积极推动中国经济全面完成疫后恢复.2021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强度,特别是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仍未达到疫情前的水平,中国经济企稳根基尚需进一步筑牢.与此同时,外贸出口与经常账户的顺差强势反弹,但缺乏可持续性,随着欧美疫情的逐步稳定,中国外贸、外资、人民币汇率等方面很可能出现压力.为此,建议2021年保持“六稳六保”政策的连续性,力争下半年从根本上完成国内经济的疫后恢复,这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重中之重.考虑到基数效应以及国际疫情可能转好造成的外贸条
区块链是实现我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运用科学计量与知识图谱分析的方法,对区块链领域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借助CiteSpace软件挖掘区块链领域研究的知识基础,探索其研究热点,梳理其演化路径,分析其研究趋势,以期展现现有研究成果与未来研究方向.文献计量结果表明:(1)区块链领域研究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期,研究领域呈现交叉融合趋势.(2)区块链研究领域的学科知识结构由加密货币市场效率与监管、区块链技术体系创新、区块链应用场景拓展三个部分组成.
本文从政府环境执法的层面以及企业环境治理过程和治理结果的双维视角分析环境处罚对企业环境治理的影响.利用2012—2018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环境处罚频次和处罚力度均能促进目标企业在过程维度和结果维度的环境治理,表明环境处罚对目标企业的环境治理具有特殊威慑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环境处罚的特殊威慑作用仅在非国有企业组、融资约束程度较低组和地区环境污染程度较高组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目标企业的环境处罚还能促进同行业其他企业在过程维度和结果维度的环境治理,表明环境处罚对同行业其他企业还具有一般
随着社会各界对环保问题关注度的提升,企业开发绿色专利的积极性也在逐年升高.然而企业能否从绿色创新这一高风险项目中获得收益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检验绿色创新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以考察绿色创新的经济效益.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绿色创新可以促进股票收益的提升,即企业可以从绿色创新中获取风险补偿.当市场竞争程度增加时,"风险补偿"也相应增加.对于处在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更低的环境中的企业来说,绿色创新和股票收益的关系更加显著,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也进一步增强,即"风险补偿"效应依然存在.实证结论为绿色创新的经济效益研究提供了
国有资产监管职能从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是当前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大举措.国资委自2014年开始逐步通过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对央企实施"以管资本为主"的试点改革.基于这一准自然实验,本文从高管薪酬契约视角出发考察了国资监管职能转变的经济后果,采用2010—2018年沪深A股央企上市公司数据,结果发现:受到国资监管职能转变影响的试点央企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更高,且在股权集中度更高、金字塔层级更短的公司中更加明显,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进一步检验发现,对于那些政策性负担更大、代理问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女性高管对公司决策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不同于西方CEO中心主义,在中国,董事长掌握了公司决策权.基于中国特殊的制度情境与公司实践,本文以2004-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审计师选择这一新的视角,实证检验了董事长性别对公司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女性董事长更倾向于聘用高质量的审计师,以向市场传递自身能力及公司经营情况的正面信号,该效应在董事长权力更大、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时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在丰富高阶梯队理论以及审计师选择影
信贷歧视相关研究发现了银行信贷配置中的金融错配问题,但是较少文献关注在金融资源进行二次配置时,因商业信用分配低效导致的金融错配问题.本文提出"商业信用歧视"概念,运用2004—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计算各行业年度的"商业信用歧视"程度并探究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中存在"商业信用歧视"现象;行业内商业信用歧视程度越高,行业加权的资本回报率越低.进一步检验发现,商业信用歧视对行业回报率的影响在行业竞争度较低、货币政策紧缩时更为明显;商业信用歧视会降低行业毛利率;支持行业内非国有企业增加对外贸易
本文从普惠金融资金供给端和需求端出发,分别阐释了定向降准政策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影响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2-2016年全国企业调查数据,采用三重差分法检验定向降准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同时实施时对小微企业获取信贷资源产生的引导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企业属性对普惠金融发展政策实施效果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定向降准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配套实施能够产生“1+1>2”的叠加“普惠”效应,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显著增加、信贷融资成本显著降低,但是负债结构合理性没有显著提高.
本文基于2008-2015年地级市和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利用房地产限购政策,研究了“租费替代”关系下土地出让收入冲击对企业非税负担的影响.结果显示:房地产限购会显著降低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增大地方财政压力,导致地方政府非税收入和企业实际非税负担上升,房地产限购政策带来了“租费替代”效应.并且,随着限购政策的实施,限购对企业非税负担的正向影响会持续存在.限购政策实施越严格,企业非税负担上升越明显.本文的研究为从土地财政角度理解中国企业的非税负担提供了新的视角,也表明在房地产调控背景下要真正实现为企业降费必
中国区域发展正在突破“行政单元”约束而走向一体化协调,也由此要求区域经济一体化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间的动态协同.现有文献对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之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多有论及,但很少系统梳理两者之间的理论关联,更缺乏城市群视角下的异质性诊断.本文基于2012-2018年国内典型城市群15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诊断,对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之于区域经济联系及其一体化程度的具体影响效应和异质性特征做了全面梳理,研究发现:(1)简单做整体观测,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似乎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形成显著负向影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