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理念下的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思考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9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钱学森之问直面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也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应用型技能人才。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不仅应找准自身定位,还需找到开展创新教育的路径,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和高职学生的全面成长。
  关键词:终身教育;高职院校;创新教育;
  一、钱学森之问的启示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诘问不仅包含了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部分功能缺失,还包括了社会在创新人才成长、政策支持、创新环境等层面的机制匮乏。钱学森之问之所以能够引起较大的社会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在的高等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上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突显出了高等院校在创新教育上的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从目前情况来看,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重视知识的讲授和技术的传授,而在创新精神塑造方面有所欠缺,这不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企业自主创新发展。
  高等院校开展创新教育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我国制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战略,这是推动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在这一发展战略中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这需要高等院校开展创新教育,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另一方面,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主体,培养学生的全面成长、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高等院校不仅应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时,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满足学生在日后工作中的发展需要。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有了良好发展,据《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高职院校占高等院校总数的60%,学生人数占高等教育学生总人数近50%,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高职学生终生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终身教育理念的解读
  196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各会员国将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强调“教育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不断积累知识的长期连续的过程;终身教育是现代化社会的基石,惟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要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必须积极发展终身教育的思想,只有终身教育的思想,才能使教育变成有效的、公平的、人道的事业”。1999年4月在韩国汉城举行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助理总干事科林·鲍尔所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前十年计划”的发言中强调“终身学习是一条有许多支径的旅程,技术和职业教育是这条旅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终身教育强调个人每一阶段学习的整体性,包括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是传授专业知识,塑造个人品格和培养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也是青少年步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前的知识储备阶段,更是个人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准备阶段。在学校教育中,高职院校承担着对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的传授和职业素养的塑造这一重要职责,这也是高职学生面对未来复杂竞争的知识储备,也是个人成长所需要的基础准备。高职院校的老师在对高职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对其进行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塑造,这也是个人践行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要动力。在社会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 既要尽力满足人的个性培养与发展的强烈需求, 又要满足世界竞争与发展的迫切需要,这正是终身教育的价值之所在。
  三、终身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定位
  高职教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确立了“面向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一人才目标即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也符合高职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在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指引下,高职院校大多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开展创新教育较少,这不利于高职学生未来的成长。终身教育理念倡导的个人成长每一阶段的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集合,在这一集合中学校教育是个人进入社会、迈入工作阶段的基础。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角度来讲,高职院校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的传授,还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教育的培养,为学生终身教育的良好开展打下基础。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理论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活动。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以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塑造。针对高职学生自身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教本科学生和研究生而言不深,毕业后将要面对的是一线的生产实践活动,我们应在高职教育创新教育上进行定位,以满足高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将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置于终身教育理念视角下思考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以高职学生自身知识能力为基础;二是以高职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也是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定位的重要依据。
  创新意识包含了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是人们对创新的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对待创新的态度和精神状态。在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中首先要把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第一位,通过课堂教学、竞技比赛和参观考察等途径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是通过某种思想方法取得新技术突破的思维过程。创新是对原有技术的突破,新的技术成果的取得,其实质是人智力成果的体现。创新思维在创新过程中承担着对新技术路径的组织、实施,通过逆向、聚合、扩散等思考路径和方式来发挥作用。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可通过课堂教学、案例教学来训练学生的差异性思维、探索式思维、优化式思维和否定性思维,以达到提升创新思维的目的。   创新能力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通过对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运用实现技术创新的综合能力。较高的专业知识能力是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取得新技术成果的重要条件。处于高职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学习专业知识阶段,其知识能力水平与本科生和研究生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创新能力的提升还需要通过实践的作用,这也是高职学生所欠缺的。
  综上所述,从终身教育的理念出发,将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定位于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未来的全面成长打下基础。
  四、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路径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符合终身教育理念的要求,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我们将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定位于“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未来的全面成长打下基础”,这是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情出发,也符合高职学生的成长规律。在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中,我们应通过以下路径实现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1.专业课教育
  专业课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忽略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多应考虑将灌输式教学方法转化为启发式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高职院校向来重视实践教学,有些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已经达到一比一。实践教学较课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所以在专业课教育中不但要重视课堂教学的作用,更要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积极作用。
  2.创新课程
  创新课程是关于创新本质和规律的学科,它包含创新原理、创新方法和创新政策等知识,能够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进行塑造。目前,我国开设创新课程的高职院校较少,创新课程的配套保障机制匮乏,不利于创新教育的开展。创新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其在授课目标、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上有明显的优势,其直接指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在创新课程授课中,应突出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塑造学生的发散式思维、逆向思维、超前思维。我们还应明确在创新教育中,创新课程和专业课程不是割裂的,应是有机结合、融会贯通。
  3.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的创新教育除了在课堂上进行,还应在课堂外进行。正如很多大学将“创新”作为校训,将创新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中一样,高职院校的创新教育也应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在高职院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可悬挂含有创新精神的标语、图片和展示牌;也可建设创新文化长廊;还可以请优秀的校友开展创新知识讲座等。这些措施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创新文化建设,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4.学生竞赛
  学生竞赛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一方面学生通过竞赛能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获奖的学生在就业上增加了自身的砝码,在个人成长上增强了自信心。学生竞赛是学生对自身专业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对知识的创新运用,这也是一个运用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过程。学生竞赛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亚杭、王蔚刚.探索有高职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6(9)
  [2]高志敏.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3(1)
  [3]孟繁华.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6)
  [4]向春、肖海涛.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高职教育结构与体系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8(21)
  [5]齐振彪、蔡希贤.全面发展高职教育实践终身教育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4(9)
  [6]陈松洲.高职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要求、途径和方法[J].现代教育论丛,2004(3)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笔者从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入手,阐述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概念,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现状;阅读教学;有效性;概念;措施;提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卓越课堂已成为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卓越课堂是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
摘 要:我们跨入了21世纪,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调整发展,大力推动了科技与社会的进步,也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利。然而,在调整发展的网络背后,也存在一些不良的影响,尤其是现在众所周知的“网吧对中学生的影响”,在各种媒体上,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或听到中学生因沉迷在网吧中而离家出走的故事。甚至有人认为,现在最能影响中学生思想活动的,不是父母,也不是老师,而是网络,这种说法虽然有失偏颇,但并非没有道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够完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创设课堂情境,积极调动学生兴趣,努力激活学生情感体验,科学引导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