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的重复艺术探赏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n_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炼字不苟,对语言精练的追求达到“洁癖”的程度。然而先生的许多小说却不避重复叙事,甚至大量使用反复修辞。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重述,仿佛打击乐器中的重点锣鼓,一次又一次撞击读者的心弦。每一组语言的重复,都是思想意蕴的不重复;每一种形式的复现,都是审美空间的拓展。先生貌似罗嗦,实则着意重复,其美在骨。
  
  一.在平实不变中,加倍渲染氛围、深刻揭示环境
  正如《药》,夏瑜是思想的启蒙者、国人灵魂的医生,他的鲜血被当作“药”吃掉,这一悲剧的社会原因,便体现在似乎平常的重复话语中:“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发了疯了。”二十多岁的人也恍然大悟似的说。……“疯了。”驼背五少爷点着头说。“疯了”间隔反复三次,在不变中一再强调:无论是年老的还是年青的,无论“清醒”灵敏的还是糊涂迟钝的,众人一致公认——夏瑜革命就是发了疯。只有在这样的重复中,“疯了”才逐渐被大众的社会话语建构起来,夏瑜这样一位有鲜明个性、与众不同的启蒙者终究被视作异端、“疯子”。也只有在张三李四王五钱麻子的相互交流、相互承认中,反复呈现的“疯子”命名得以完成,庸众的愚昧得以揭示,社会的病态才得以展现。尤其是,“简直是发了疯了”,“发了疯了”,“疯了”,重复时字数递减,这种群声附和、众口一词的惯用表达式,形成了回音缭绕、绵延不绝之势,于是热气腾腾而透出活气的茶馆,在反复出现的非疯癫的冷酷话语中渐渐变得死寂悲凉。于是,“疯了”在高一声低一声的此起彼伏中,渲染出庸众意识主宰下,革命者无处容身的社会氛围。
  小说《孔乙己》,孔乙己在世,无论怎样的穷困潦倒、遭遇不幸,留在掌柜心里的只是“还欠十九个钱”;孔乙己死了,掌柜惦记的仍然只是“还欠十九个钱”。文中四次反复“还欠十九个钱”,不只鲜明刻画掌柜的自私冷酷,更是对当时世态炎凉的深刻观照。正如诗歌中的重章叠唱、一咏三叹,鲁迅小说中的重复,往往在平实不变的形态中,渲染出浓郁的氛围,揭示深广的社会环境。
  
  二.在前后对比中,动态刻画性格、立体塑造人物
  《祝福》反复“画眼睛”的手法,素来为人津津乐道。作者借一目尽传精神,在对眼睛的反复描写中,动态展示了祥林嫂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立体再现了人物的精神变化历程。祥林嫂初到鲁镇,是“顺着眼”,“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此时她勤劳善良、安分守纪、性格温顺;虽然“死了当家人”,却没有向命运低头,她外逃帮工,为生存而默默抗争着。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时,仍然是“顺着眼”,只是“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的那样精神了”,此时祥林嫂被婆家绑走、拐卖,经过再嫁、再寡、丧子的系列惨重打击,那没有神采的眼睛让我们尽察其内心难以表达的无比痛苦。听柳妈诡秘的故事后,祥林嫂两眼“都围着大黑圈”,精神极度苦闷,陷入了恐惧不安。捐了门槛后,“眼光分外有神”,虽有赎罪后的短暂舒畅,然而终究被剥夺了祝福的权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作者最后见到祥林嫂之时,“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生而不能做一个平等敬神的人,死而不能做个完整的鬼,这使祥林嫂陷入了极度恐怖悲哀,精神已经完全麻木绝望。透过祥林嫂的眼睛,我们洞悉其复杂的内心世界,体味着她灵魂深处的悲哀。
  作者十七次“画眼睛”,前两次在反复中形成对比;后文不断地“画眼睛”,在自然变化中,一步步揭示了祥林嫂在特定环境下的悲剧命运,充分展示了祥林嫂从勤劳善良、安分守纪,到失去信心、精神迟钝;从坚忍顽强,到麻木绝望只求死后平安的命运轨迹。孙绍振先生说,祥林嫂不仅死在别人脑袋里的封建礼教观念,也死在自己脑袋里的封建礼教观念。作者在对祥林嫂眼睛的反复描写中高度概括了她悲苦命运的根源,从她的眼神变化中,我们看到了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怎样一步步把祥林嫂逼到绝境的过程,封建社会怎样无形地吞噬人的灵魂、扼杀人的生命。鲁迅先生着意重复,让人物更富立体感、更加典型丰满。
  
  三.在回环呼应中,巧妙联缀情景,支撑指示结构
  《孔乙己》选择咸亨酒店为场景,以小伙计的视角感受为框架,将孔乙己的生活情景纳入其中,用一次次“笑声”串连支撑。“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里的笑声是小说结构的支点,引出四幅情景片断。第一幅:孔乙己偷书被吊着打了,极力争辩“窃书不能算偷”,“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第二幅:被追问“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颓唐不安,“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惜墨如金的鲁迅先生为渲染这快活气氛,也为支撑结构,竟不惜大胆重复用笔。第三幅:孔乙己考问小伙计回字的四种写法,分茴香豆吃,“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样过”。第四幅:孔乙己被打断腿,只能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手撑着地面“走”。“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他连“跌断”都无信心说下去,“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孔乙己》所有情景都聚焦于“笑”,重复出现的笑声支撑起结构,增强了节奏感。无论孔乙己如何穷困潦倒、尴尬狼狈,人们对弱者始终是连续性的无情嘲弄,从不放松的调侃,弱者越狼狈人们越笑得快活。反复响起的笑声不仅支撑结构,也在对比反衬中渲染环境,表现主题,可谓一石数鸟。重复的结构功能在《示众》里也有鲜明体现。“热包子咧!刚出屉的……”胖孩子的叫卖声四次重复,分两组出现在小说首尾,贯串起流动不定的、群像体“示众”街景,单调重复的叫卖声也烘托出“看”与“被看”的无聊乏味,庸众的麻木愚昧。重复看似单调,实则用意深远。
  
  四.在多重变幻中,生发多元信息,开拓无穷意蕴
  “我真傻,真的”,这一语言细节四次重复可谓最大胆、最神奇。最大胆的是,阿毛被狼叼走的故事,近二百五十字之长,作者几乎是一字不易地重复了一遍;最神奇的是,在“我真傻,真的”四次一字不变的重复背后,富有多姿变幻的内容。作者在重复与变幻中生发多元信息,开拓出无穷的审美意蕴。
  首先,阿毛故事的重复深深打上了封建文化的烙印。“我真傻,真的”重复不变,祥林嫂的精神心理在变。在尊奉男权的封建社会,不仅“夫为妇纲”,而且“妇人弱也,而为母则强”。在贺老六死后,阿毛便是祥林嫂的唯一希望,是祥林嫂的唯一精神支柱。阿毛之死,对祥林嫂的打击是致命的;阿毛的故事,作为祥林嫂脑中唯一的念头,一遍一遍的诉说,确乎合情合理。而且“我真傻,真的”四次重复,真实演绎了祥林嫂怎样逐渐沦为阿毛的附庸。阿毛故事的重复正反映了封建伦理中“妇人虽弱,有子则强”的文化心理。因此,阿毛之死,加剧了祥林嫂的人生悲剧;祥林嫂的悲剧从某种程度上说恰是封建文化的悲剧。
  其次,阿毛故事的重复构筑了一道“四面的合围的墙”。“我真傻,真的”重复不变,鲁镇人的态度在微妙变化。一开始,字字血泪的阿毛故事让四婶“眼圈就有些红了”,也足以博得人们的同情。在第二遍叨念中,鲁镇人有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人没亲耳听到,还特意寻来,“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作者让祥林嫂这个“日夜不忘”的故事面向鲁镇人当街讲述,几乎是一字不易地重复,就是要突出“看”与“被看”:周围的人正如盛宴般,鉴赏着、享受着祥林嫂的悲惨故事,鲁镇人就在这样的“看戏”中,获得了一种满足的审美愉悦。在审美疲劳过后,第三次、第四次“我真傻,真的”刚一开头,自然遭到抢白和拦截,就这样,阿毛的故事再也无处诉说也无从说起了。这一再重复的故事,如一面镜子照映出人情冷漠。因为在这场看客效应中,除自身以外的任何一种痛苦和灾难都能成为赏心悦目的对象和体验。正如鲁迅自己所说,国人总是以他人的不幸作为自己生活的调料。作者着意重复,精心打造起“四面的合围的墙”,让祥林嫂的悲剧成为一种必然。
  再次,鲁迅先生在重复中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当祥林嫂第三次、第四次诉说“我真傻,真的”,人们用冷言和冷笑堵住了她的嘴。“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祥林嫂博取他人同情与怜悯的最后的一点精神诉求终于无望时,她只是“整日紧闭了嘴唇”,沉默着,忍受着。这就像《明天》里的单四嫂子,“单觉得这屋子太静、太大、太空罢了”,作者也在四次反复告白“他是粗笨女人”中强调:“单四嫂子却实在没有想到什么”“他能想出些什么呢?”这是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是愚昧而软弱的国民,他们不认识命运,逃不脱黑暗,终究是没有明天的。祥林嫂的“我真傻,真的”,一如闰土口里的一声声“老爷”、九斤老太的“一代不如一代”,乃至阿Q一遍遍“妈妈的”,每一次回放,都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情感冲击力的加强;每一次重复,都是一种审美意蕴的提升拓展。
  简洁是一种智慧,重复则是一种艺术。鲁迅小说在重复不变中渲染强调、回环呼应,又在多重变幻中增殖超载、拓展生发,彰显出丰厚的审美价值。
  
  雷冬梅,语文教师,现居湖北宜昌。本文编校:覃少平
其他文献
青山不在,污水横流,灰蒙蒙的天空压抑得使人喘不过气来,这就是今天我们人类所面临的已被污染及破坏的真实环境的写照。目前,这种环境污染及破坏日益加剧,已影响到我们生 The
在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日渐枯竭、人类面临的环境和气候变化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绿色环保的生物能源。其中,不以粮食等农作物为原料,不占用宝贵农田的第二代生物燃料更是受到人们青睐。  在盛产竹子的日本,日前开发出以竹子为原料生产生物乙醇的新技术。此项技术是将竹子研磨成直径为50μm的细粉,然后利用微生物使其中的纤维素转化成葡萄糖,再加工成乙醇。这一新技术可以使葡萄糖的转
远离翠翠谷的山头,两个小黑点在蠕动。是大汗淋漓的千循和百乐。“咱们翠翠谷倒大霉了!”千循的头发很凌乱,他气喘吁吁、恋恋不舍地眺望着家园,“你瞧,好多地方都被垃圾怪占
【背景阐述】从古至今,唱关于妈妈的歌、写关于妈妈的文章数不胜数,但凡要表达对某物的特别崇敬热爱之情,也时常会用母亲来比喻,如祖国母亲、母亲黄河等。可是,当笔者费尽心
本刊讯 以前, 辽河油田机修总厂锅 炉车间有3台20吨热 水锅炉,操作时,炉 膛温度靠目测,烟道 温度靠手摸,炉膛负 压靠手感,雾化调整靠手动,多项应掌握的数据无法得到。司炉工
郑静同志外派工作期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精心撰写了这篇文章。此文对于中小企业的成长、发展,独具慧眼,观察细微。《深交所》刊发此文,期望大家畅所欲言,深入到火热的市场
陕西城固县教体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始终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不断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性、
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评价目标和标准对自身学习和发展中的各个方面所做的价值判断.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的评价观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因为没有任何人会比建构者自身更加了解自己的知识现状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己、建立自信,可以激发内在的发展动力,促进自身在原有认知水平上获得发
TFMII-204型锅炉燃用含硫重油时,过热器和再热器出口段管出现严重的腐蚀现象。两过热器出口段均用X18H12T钢管制造,并以立式管屏形成安装在水平烟道内。过热器管φ42×7mm,
注重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提高,促进学生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是各级各类学校对课程设置的总体要求。个性,是一个人在生理素质和个性心理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