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美育策略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742578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高质量实现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有关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目标,高效回应新时代对中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中学英语教学应当引入、融入美育,包括人格教育和情感教育。教师应当将课堂和文本置于美学图景中进行审视和阐释,引领学生体验和感悟其中的深广意蕴和美的精神,以化育和泽润他们生命的成长。
  关键词:中学 英语教学 美育策略
  一、美育的概念
  在中学教育中,美育一般指教师培养学生认识、欣赏并创造美的一种能力及素养方面的教育。狭义的美育,往往指对学生所进行的一种艺术教育,包括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学科课程教育;而广义的美育,则指将美学原则、途径和目标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的普遍的教育教学形态,包括情感教育、人格教育以及艺术教育。
  二、美育的意义
  美育在中国历史悠久。春秋时孔子所言“六艺”中的“乐”,就是指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他所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实就是强调审美教育对于普罗大众人格培养方面的决定性意义。20世纪初,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力主将美育作为独立学科纳入现代教育学科的体制之中。自此之后,美育观念在近现代中国得以逐渐普及。
  到了新时代,当下我国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美育作为其中非常重要且必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能力、陶冶涵泳其高尚的道德情操等,都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中学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施行美育,义不容辞。
  三、美育与德智体劳教育的交融互生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做到“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五育”中的美育,不仅是一种学科教育手段,更是一个广博深远的教育目标。它相对自由,渗透力强,能够融合带动其他教育,以形成一个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和德育、智育、体育及劳动教育之间,不是彼此割裂、界限森严的,而是交融互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在教育实践中,美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推动他们的智力知识进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激励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另外,德、智、体、劳等不同形态的教育实践,也为美育的实施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和平台。它们之间的互相补充和共同作用,使得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总之,美育往往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其他“四育”进行积极渗透和正面影响。
  四、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原因
  当下,有关美育的教育状况并不乐观。相比较其他文化知识学科,特别是那些被纳为中、高考考试科目的学科,美育是中学教育中明显的短板。即使是传统意义上属于美育的专门学科如音乐、美术,也往往以培养学生特长、调节学生心理的学科面目而存在,受到学生甚至教师普遍而一贯的忽视,变得可有可无。艺术和审美长时间沦为一个追求个人感受和形式技巧的活动。
  事实上,实施美育是教育者普遍的责任。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语言学科,自然也肩负着美育的使命。朱光潜在《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一文中言:“任何人都不能不同语言打交道……任何人都會说话,都会运用语言。”因此,除了狭义的美育学科外,英语和语文学科一样,是可以面向所有学生的美育的天然载体。
  可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美育是迫切、必要且可行的,也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现实需求。
  五、英语教学中的美育策略
  美育目标宏大,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方可达成。中学英语课堂上,教师既要传授语言知识,又要培养语言技能;既要进行思想教育,又要进行美育熏陶。要实现这些不同的教育教学目标,必须将美育和其他教学目标有机融合在一起。这需要一定的美育策略。
  (一)明确支撑点
  身体力行。为了确保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实施美育,教师必须要身体力行,做好表率,这是整个美育的支撑点。在日常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作为教学主导者的同时,也作为审美对象为学生所留心和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往往会被学生们所模仿和学习。这种模仿和学习,不仅会对中学生的文化学习起到巨大的影响,对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也会起到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中学英语教师首先需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甚至着装打扮慎之又慎,其次要通过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和思维境界,在教育教学实际中,以独特而美好的个人魅力去影响和熏陶学生,导引、激励学生对美的追求。
  (二)找准切入点
  因材施教。在备课环节,首先要找准审美教学的切入点。如外研版九年级上Module 8 Sports life 第二单元的课文介绍了田径运动员刘翔的运动生涯。刘翔起初并不出色,经过刻苦训练,终于取得成功,获得奥运会金牌并打破了世界纪录。后来他在训练中受伤,却依然继续坚持训练,不言放弃,重回巅峰。最终他因脚伤,遗憾退役。这节课我们把“Faster,higher,stronger”的奥运精神作为美育的切入点就不太合适,“不惧失败,永不言弃”则更具有人格培育的美学意义。
  相同主题,切入点更要找准。以外研版七年级上第六模块“A trip to the zoo”和八年级上第六模块“Animals in danger”为例。这两个模块的话题都是野生动物,但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介绍动物的习性;后者侧重介绍动物濒危的处境,以及人类为拯救它们所做的努力。因此,对二者实施美育的切入点必然不同:对前者,教师可以从认识和欣赏动物世界的自然美的角度实施美育;而对后者,应该从正视濒危野生动物的现状和世界为保护它们而共同努力的行为美的角度渗透美育。
  (三)明析差异点
  美人之美。在日常学习中,学生会通过阅读英语文本接触到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经常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生发出困惑。教师需要敏锐地找出文化差异点,引导学生认识差异,接受和尊重不同,进而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如外研版七年级教材中“选择礼物”的话题里,对于收到礼物何时打开,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的答案是不同的,西方人总是在收到礼物的第一时间打开礼物,并表达喜欢、感谢。“食物和饮料”的话题中,东西方人们的饮食习惯存在差异:一热一冷,各自欢喜。对于赞扬,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反应差别也很大:东方人内敛含蓄,习惯性自谦;西方人外向直白,一定会感谢。“肢体语言”的话题里,印度人、毛利人、英国人、美国人、日本人、中国人有不同的肢体语言表达:印度人会左右摇晃头来表示赞同,而我们是点头表示肯定。了解针对类似的不同,教师需要以审美的眼光明析差异,培养学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广的民族性格。
  (四)归纳共同点
  美美与共。外研版教材里主人公的设定大有深意——来自中国的大明和玲玲,来自英国的Tony,来自美国的Betty,还有他们的父母以及中国老师李老师和外籍老师Jackson。他们都在北京生活与学习,相处愉快。随着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世界已然成为一个地球村,不同国家的人们对于真理、美德的认知标准趋于统一。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总结归纳世界范围内人们对于美的共同认知。如外研版九年级教材里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自然美震撼人心,中国长城的人造奇观令人叹为观止;具有国际主义精神、大爱无疆的白求恩和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而奋斗一生的袁隆平,同样是中学生的榜样。借助于归纳共同点,帮助中学生用心去感受和体验人类共通的美的同时,也逐步树立起方向正确、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此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其他文献
从目前煤矿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的现状出发,研究了利用平滑滤波技术增强视频图像质量的方法,给出了实现图像平滑滤波的算法设计与程序框图,并通过C语言编程实现了对井下静止视频图像
手指拨球具有传递投篮力量的大小、控制投篮的方向,调整出手速度快慢以及掌握出手高低的作用,还对球的旋转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利用逻辑推理分析手指拨球和投篮命中率的关系。
《人物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才学专著.作者从'才性'这一哲学命题入手,论证了人物品鉴的可行性,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国家机构选才用人的问题.提出了才能与德行并重、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也为更多人参加健身休闲活动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因此我国社区体育健身休闲活动,逐渐成为人们业余生活不可缺少的部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本研究将空间形态特征与空间活力值进行关联性分析,筛选出4个在"行为—感知"框架下具有研究意义的空间形态特征指标;将心理物理学理论引入建筑学领域,将老年使用者的空间心理感知评价值与空间形态特征值进行曲线拟合发现:天空开阔度、空间通视度与老年人的空间形态特征感知评价值之间呈对数函数关系,符合对数定律,可以成为今后衡量老年人对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心理感知的形态量化指标。这将为城市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的适老优化提
目的分析胸腺瘤的MRI表现。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并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29例胸腺瘤患者,分析平扫、DWI及增强扫描MRI表现,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低危组(n=18)和高危组(n=11),分析其
有时候,我们需要让心灵回归原点,不论身在何处,只要保持一颗简单、纯粹的心,世界就会变得特别清晰。它不再浮躁、不再让你紧张,如处子般纯洁。走在生命的旅途中,你不妨尝试放慢脚步
期刊
如何对校园进行人性化的规划与设计进而实现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引起了规划设计学界的广泛关注。从空间认知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为校园人性化规划设计提供重要的实证参考。现有对校园空间认知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空间认知规律的研究,缺乏对校园空间形态较为细致的定量化描述,也缺乏对校园空间形态和校园空间认知的关联分析,因此对校园规划设计的参考意义有限。因此,本文选择路网形态这一有代表性的空间变量,通过文献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