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汉字教学之思考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a1a1a1a1a1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汉字是小学语文中占比很大的一部分,汉字是学习汉语的基础,打好汉字基础,过了汉字关,掌握大量汉字,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为学生翱翔知识蓝天生出腾飞的羽翼。然而,汉字究竟是什么?漢字应该怎样学?现在大多数教师在汉字教学时都只是单纯地要求学生对汉字的一笔一划牢固掌握,却对汉字的来历和意义甚少讲解。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笔一划地教,学生一招一式地练,这样机械地教学模式,最终的结果只会让老师教得身心疲惫,学生学得索然无趣,甚至还会错字连篇。
  事实上,汉字是立体的符号,形、音、意缺一不可,三者俱全才能称为文字。除了表面的字形演变有章可循,背后还有系统的发音、造字及用字字理的暗线脉络。研究文字者一直是通过三个途径进行的。前贤今彦曾做了大量工作。有的侧重于字意,是谓义训,如《尔雅》;有的侧重于字形,是谓形训,如《说文解字》,分析字形,解释本意;有的是侧重于字音,是谓音训,如《释名》,专门解释事物命名的来历。历代学人不断做研究,专门研究字形这套学问叫文字学,专门研究字音的学问叫音韵学,专门研究字意的学问叫训诂学。这三门学问在汉代有个专称叫“小学”。小学在古代是一门打基础的学问,过去任何一个读书人都要有小学的文化童子功,没这个基础后面的解经读书就成问题。本来汉字的字形、音、意是三位一体的,后来一分为三,就产生了顾此失彼的现象,汉字就是因为这样不断地分杈,分别专门研究一个,各管一摊,虽然研究也很深,但是汉字的系统性却忽略了。
  以“角”字为例,现解说一下它的形、音、意都是怎么来的?
  先看字形。“角”是个象形文字,在甲骨文中画的就是一个动物犄角的样子,后来字形略有变化。可上面为什么变成“刀”了呢?因为动物以角作为它的武器,就像人防卫时用的刀一样。古今文字形状演变过程,特别是象形字是很清楚的。
  再说字音。为什么读“jiǎo”?动物之间经常打斗,用犄角互相顶撞,比如梅花鹿、犀牛、羚羊、野牛等都是这样,动物之间的打斗,就是比较看谁更厉害。从音训角度看,这个“角”字和比较的“较”同音通意;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读“jué”。这个音又是怎么来的呢?动物之间打架不就是决斗嘛?一决胜负,一分高下,所以这个字和决斗的“决”也是同音通意。
  然后说说“角”的意义。其本意是动物的犄角,后来引申为和犄角相似的东西也叫角,比如说荷角,就是荷花长着的小角,“小荷才露尖尖角”,崭露头角。过去小孩子梳小辫,在额头这块儿扎着两缕头发,这叫总角,所以称小孩子是总角之年。
  角的特征很明显,一头尖一头宽,两条线相交,这就是提及数学上的角,锐角开口比较窄,比较锐利;横平竖直九十度的就是直角;开口比较开阔,比较迟钝,不容易扎入的就叫钝角。生活中像墙角、房角、角落,也是两条线相交形成的。钱有元角分,过去的铜板、银元是圆的,一块钱在往下再分,分成十分之一,占一元的一角,所以叫一角。还有演戏的叫主角、配角,一部分影视剧里,不同演员扮演不同的人物,占着剧里的一部分,也是一角。角色,现在都念jiǎo,过去念jué。过去唱戏的有名角,为什么呢?因为是通过一番较量、决斗之后,谁唱得好演得棒,才能被选中登场。现在也有演员海选,也是经过考评,正音念jué,现在念成jiǎo了。还有,中国传统音乐的五音里有宫、商、角、徵、羽五音,角为什么跟音乐还有关系呢?因为过去动物的角能用来吹号,所以它就有了号角的意思,这就是和声音、音乐有关系了。
  汉字除了发挥语言交际的实用功能外,还具有深度的文化贮存功能,从而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极具智慧的汉字文化景观。汉字的表意特征决定了它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汉字不是简单的记录语言的抽象符号,汉字始终保持着表意的文化传统,这个属性是汉字的灵魂,凸显着汉字的文化本质。汉字独有的历史传承性,天然地赋予了每个字特定的深厚文化内涵,这是其他语言文字所不可企及的,可谓真正做到了文字和文化的融合,因为每个字都有自己的“身世”,汉字每个笔画都有它的来历和出处,汉字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是先民生活生产情景的复原写照,从中可以了解先民的生活习俗、思想观念、道德风尚,以及对自然、人生、社会的认识。汉字恰恰是一个非常好的管道,把现实生活和历史文化连通起来,通过汉字深入古典文献,通过汉字认识文物,也会变得十分容易。
  文字来源于生活,若想将汉字教学做好,需要学完字以后,还要把它还原到生活中去。古人造出来的每个字,都经过了大量细致的观察,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高度的抽象、概括、升华和引申。学汉字不能只知其然,也就是只知道横竖撇捺这些笔画而已,深入学习汉字才能知其所以然,才能知道汉字背后蕴含着的丰富的生活和道理。
其他文献
【摘要】自主性建构游戏是指儿童在建构游戏活动中通过想象和运用各种结构材料进行自主选择、自主互动、自主地设计游戏主题、自主开展丰富游戏等方式构建物体来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本研究针对幼儿园教师安排幼儿自主性建构游戏时间与机会不充分、活动设计盲目创新、指导策略单一,难以形成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以《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为指引,通过对幼儿园自主性建构的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在活动组织
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多,家庭教育管理的缺失,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学习动力减弱。具体表现为学习无兴趣,生活无规律,人生无目标,动力危机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动力是激励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动力愈强的人,学习愿望愈强,积极性愈高,人际关系愈好,发展机会愈多,也就愈容易获得成功。  一、激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有效的激励能够激发潜能,造就天才。奥地利心理学家弗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课程不断的完善,更加适应现在的小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现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有很多学校已经将这种课程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合作学习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学习氛围活跃起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
【摘要】聋校的学生,由于听力、语言方面存在障碍,聋校的课堂教学方式与普校有所不同,老师在课堂上主要依靠手语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学方式较为单一,难以吸引聋生的有意注意,教学效果往往很一般。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教学模式来解决聋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呼之欲出。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它运用于聋校的数学课堂,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本文从教学实例出发,详细阐述聋校数学课堂微课的
【摘要】时事热点的运用成为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初中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本文重点以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对时事热点的运用为研究对象,从运用价值以及运用策略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论述,从而探讨出运用时事热点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时事热点;教学运用  现阶段,为了促使初中生能够对于政治学科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理解,教师对时事热点的运用是比较重要的手段。一方面,教
情境教学是以培养学习兴趣为前提,引起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的一种教学方式。适宜的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还可以不断地维持、强化和调整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更好地认知,对教学过程起导引、定向、支持、调节和控制作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目前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化学课堂效率低下的背景下,新课改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要充分满足
【摘要】以中学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为例,基于课堂教学,挖掘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生命观念的切入点,提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生命观念。  【关键词】减数分裂;生物核心素养;理性思维;生命观念  当我们拿起手机,阅读新闻推送,时有青少年自杀、校园欺凌等事件的报道。国内相关机构也对青少年死亡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在青少年除了疾病,因自杀死亡的人数是最多的,而且还伴随低龄化趋势。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熬夜
根据省教育厅《广东省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工作方案》,经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研究同意,广州市中小学学生返校时间已经出炉啦!  经历一个超长的假期,学生们即将重启久违而熟悉的校园生活,随着可能会产生紧张、焦虑、愤怒甚至回避返校等心理问题。作为学生心理的守护者,家长该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心理缓冲期呢?看看这些小妙招能否帮到您?  学生篇  1.调整作息规律  这个超长假期,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甚至改
2011年出版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和使用英语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互相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既然英语这么重要,那么,怎样教好英语成了英语教育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郭姮等专家认为:“任何一篇英文文章,只要学生听多了,读多了,就能熟悉英文的语音、语调和语感,老师再加以指导,
【摘要】《新课程标准》倡导,预习是学习的个体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学生如果没有进行课前的充分预习,没有带着问题进课堂,课堂上就不能把握重难点,无法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以提高成绩。本文主要简述初中数学教师通过设计导学目标、及时点拨释疑、实行分层练习、展现知识结构等方法,充分运用导学案来对学生的预习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实现有效预习。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数学;预习能力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