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短信中“语码转换”现象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3yo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手机短信以其内容简短、精炼的特点而著称,发送和接收手机短信特别是SMS(文字短信)已成为大众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交际手段。文字短信受日常言语交际用语的影响,也呈现出语码频繁转换的现象,并且由于手机短信使用者以中青年为主,语码转换呈现出频率大、类型多样等特点,有着丰富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价值。
  
  一、理论综述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操双语或多语的言语社团进行言语交际不可避免的结果(Hudson,2000),但语码转换不仅在双语和多语的情况下发生,也可在同一种语言的标准变体(standard variety)和非标准变体(nonstandard variety)之间发生。Gumperz(Hudson, 2000)认为由于说话人等情景因素的改变,导致的语码转换属于“情景型语码转换”(situational code-switching),另一种由语言选择的不同而决定说话情景的语码转换则称为“隐喻型语码转换”(metaphorical code-switching),这两种语码转换分类较为简单,也不能完全解释各类语码转换的生成原因。手机短信交换与言语交谈不同之处在于,尽管写短信和阅读短信都是在静默的状态下完成的,但此时无声胜有声,短信文字交流可以达到甚至超过言语交流的效果。
  
  二、手机短信中“语码转换”的类型
  
  在日常生活中,语码转换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在多语或双语的情况下发生,也在同一语言的标准变体和非标准变体之间发生。同一变体中的语码转换中有口语和书面语的转换,还包括交际双方语气的转换。
  1.常见的“语码转换”类型
  目前,手机短信语言包括普通话、英文、方言,也包括一些表达某种意义的数字、符号等,同时还有不同文体。短信交流的优势在于交际双方可以避免有时面对面交流时产生的尴尬。短信会话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点就是不论每句话的语气是问句、陈述句还是感叹句,交谈双方几乎不使用标点符号,一般用“空格”来分开两句话,但是如果想引起对方重视,或者给长辈发短信时,多数人还是会加入标点。笔者在举例时也不标注标点符号,以求创造短信交流的实景。以下是笔者在生活中记录的一则手机短信。(注明:A为笔者,B为笔者的好朋友,空格代表标点符号)
  A:能告诉我小王的电话吗
  B:13900000000
  A:谢谢啊好久没见面了有时间请你吃饭
  B:太好了高兴ing(青年中的流行语: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目前的心理状态)
  A:饭后你请我看电影吧
  B:中(河南人用“中”表达“可以”的意思,笔者的朋友知道笔者来自河南故用“中”表达一种幽默,增强双方亲切感)
  A:我想看When a man loves a woman
  B:ok
  A:明晚行吗
  B: :)(表示笑脸的符号)
  A:那就说定了 晚安
  B:呵呵 古得耐特(英文“goodnight”的中文音译,增加幽默气氛)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到“语码转换”发生了六次,增加了这次“对话”轻松幽默的成分,这六次分别为:在第一轮中A问电话号码,B用数字作答;第二轮中A用普通话,B用的是普通话变体;第三轮中A仍用普通话,B用方言,这里虽然听不到方言发音,但是只有河南人使用“中”字;第四轮中A在句子中镶嵌英文,B用英文字母词作答;第五轮中A用汉字,B用符号;在结束语中A说普通话,B用普通话变体。
  2.方言与方言之间的“语码转换”以及口语和书面语等语体之间的转换
  短信聊天时参与者有时是多人,交谈中因为话题不同、参与者不同,语码转换会频频发生,即便是同一个话题对不同的接收者,短信发送者也会采用不同的语码、语体和语气。比如,同时交流的三个人分别来自四川、武汉、河南三地,他们的语言中会带入方言特色的字词,特别是语气词,四川人用“咯”、武汉人用“撒”、河南人用“了”作为话语结尾时的语气词。同样是询问或通知一件事情,对熟悉的人,短信发送者也许会采用一般的口语体,但对不熟悉或者地位高于自己的人,发送者会选择规范的书面语形式或者添加敬语。
  3.无标记的“语码转换”和有标记的“语码转换”之间的转换
  一般情况下,手机短信的语码转换属于无标记的语码转换(unmarked choice),双方在特定的情况下选择心理感受趋同的言语表达思维,维持二人正常的权力和义务关系,并由此得到预期的谈话结果。在另外一些时候,短信中有标记的语码转换(marked choice)则提示着话题的转变,说话人有意偏离目前对话双方现有的权力或义务关系,以及改变对话的语气目的(Myers-Scotton,1998)。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这种情况:
  A:美女你在忙什么呢
  B:请问你是哪位
  A:死妮子 我是李小小 不记得我啦
  B:原来是李MM啊别生气啦找我有事吗(流行语中用“MM”表示美眉)
  A:想借你点money
  B:你要借多少呢
  A:1000元
  B:抱歉我暂时没有那么多钱
  A:好吧 不好意思 那先拜拜了 以后再短你(“短”字是形容词但作动词使用,)
  B:再见 以后常联系
  在这组对话中,无标记的语码转换和有标记的语码转换交替出现,A说话的目的是想制造轻松和谐的谈话氛围,拉拢双方的关系;B在弄清楚A的身份后说话由严肃转向轻松活泼以期向A的语体风格靠拢;由于感觉到不好意思,A在说明自己借钱目的的时用英文词money代替“钱”,避免过于直白;B得知A发短信的主要目的后,根本不愿借钱或者因为两人关系不够亲密不太放心借钱给A,所以B从非正式的语体风格重新转向正式的语体。
  
  三、短信中语码转换的成因
  
  文中已提到使用短信的人群有着和其他的言语社团不同的特点,尽管这个言语社团的每个人对语言的熟悉和理解能力程度不同,对流行语和新事物的接受和使用能力也不一致,但是笔者认为可以把使用短信的这个人群笼统地称为一个言语社团,人们通过交际行为来确定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在言语集团中的地位。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手机短信中“语码转换”必须依赖的条件是:参与者必须掌握多语或双语、一种语言的多种变体等语言能力。促成语码转换的其他方面的因素则包括人们的心理因素、社会规则的要求等几个方面。
  1.语码转换的内在动机来源于人们的心理需要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人们的思想、感情通过言语行为表现出来,而人们在言语行为中的心理变化则通过语码转换完成,Wardhaugh(2000)在其著作中指出语码转换包含着感情方面的因素,所以促成语码转换的内在动机来源于人们的心理需要。
  尽管交际双方在职业、年龄、文化背景、知识层次各方面存在差异,但在交际时,人们通过语码转换来改变自身的言语习惯逐渐向对方靠拢或偏离以便缩小或扩大与对方的心理距离,Gile&Smith(1979)认为说话人对自己的语言或语体调整,使之更加接近对方便于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这种行为属于语言靠拢(convergence);反之如果说话人有意使自己的语言和语体与对方有所差别,即为语言偏离(divergence)。这一理论称为“言语顺应理论”(accommodation theory)。有时选择使用语码转换也体现了人们的从众心理,既然周围人等都会在发短信时加入一些英文、网络流行语等等,那么有些人不管掌握没掌握这种语码,有时在短信中也会有意夹杂一些。在社交中人们也有面子的需要,人们在道歉时可能会选用英文、符号、数字和中文夹杂以避免用中文道歉太直白的尴尬,比如说“这件事情很sorry”,“原谅我吧:)(笑脸的符号)”,“别生气啦,5555~(数字5和呜咽着的哭声相似)”。
  人们的心理需要还有许多种,比如说为了避免他人看懂短信而选用只有对方比较熟悉的语码;为达到幽默的效果或引起对方重视而故意使用的语码转换等等,但人们的心理需要只是人们选择语码转换的内因,事实上人们总会根据社会规则的限制做出相应的语码转换。
  2.语码转换的根本原因是社会规则的要求
  Hudson(2000)在其著作中提到语言的选择受控于规则,而规则的形成则来源于言语社团的成员的经验和语言学知识。由于人们的言语交际是出于社交的需要,这时候社会规则对言语选择起控制作用。
  (1)交际双方职业背景、社会地位和权势关系的不同以及性别差异对“语码转换”的决定作用
  交际双方之间的关系有时是对等的,但有时又是有差异的,比如说教师与学生、经理与职员、顾客与服务员等,人们会根据自身的角色选用恰当的语码来显示彼此间的关系或者显示对方的权势地位。举例来看:某学生发短信给他的辅导员:“老师您好,我有事想请教您。”由于辅导员很年轻,为了拉进与学生的关系,辅导员会回答:“不用称呼‘您’,找偶(流行语中用“偶”代替“我”)有啥事?”看到这样的回复,学生就会选择相应的语码来回复辅导员;相反,如果辅导员为了保持威严,可能会选择标准语体回复学生。男女有别在语码的选择上也有深刻的体现,根据各自社会地位作用的不同,受不同的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社会价值取向的制约,二者在语言选择上也不一样。
  (2)交际双方的话题、内容选择的不同,语言和文化习惯的差异对“语码转换”的影响作用
  聊天时的轻松和谐、幽默搞笑和争辩问题时的严肃紧张、针锋相对决定人们选用语码的不同。有时在谈论某一话题时,某一方突然改变语码可能会起到强调说话人“个人会话角色”的作用。交际双方受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影响都有着自己的语言特色和习惯,两方在交谈时虽采用不同的语码,但彼此都能接受而且可能互相影响,比如有人认为普通话比一般语言威望高,所以在交际时不会选择方言或普通话的其他变体形式,当他偶尔使用一下对方的语言和语体,会增强对话效果。
  此外还有一些因素影响人们的语码转换,比如说经济原则,为了节省时间大部分人选择缩略语、字母词、数字等,如用“OK”、“886”;普通话词汇的缺失也促成语码转换,如由“Bye-bye”衍生出来的“拜拜”,这个词比“再见”口语化、非正式一些,被人们广泛使用;再如有些方言词汇在普通话中找不出对应的词汇,使用者只好直接选用方言;更不能小看英语以及香港文化、网络流行语对语码转换的影响,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暂不赘述。
  
  结束语
  社会语言学从交际双方的心理和社会这两大因素解释了造成短信中语码转换的成因,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希望通过这些来反映社会的发展对语言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影响,也希望能够规范语言,教人们恰当地选择语码转换来表达思想。
  
  参考文献:
  [1]Hudson,R.A.Socio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Research Press,2000.
  [2]Myers-Scotton,C.M.Codes-witching[A].Florian Coulmas.The Handbook of Sociolinguistics.Blackwell Publisher,1998.
  [3]Wardhaugh,R. An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4]Gile,H & Smith,PM. Accommodation Theory:Optimal levels of convergence[A].Gile,H & Claire,RS.(ed).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9.
  [5]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许之所,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郑晓曦,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其他文献
以“激趣导学—情境助学—合作研学—点拨达学—分享展学”为主线的五环节高效英语课堂教学法,是根据具体的区域教学实际情况和大量课例进行的提炼。这是一种基于“以人为本,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金融开放的一个里程碑.在新阶段的金融改革和发展中需要付出制度的转换成本、替代成本、创新成本.世贸组织框架下的开放将出现三大特点,面对两大主题,
本文运用自组织理论对股票市场的定位作了定义.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是股票市场发展和完善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股市与实体经济保持适当的速度和规模,才可能促进经济的增长.本文
课件教学不进行削减和修改,会在一定程度上扼制教师的专业成长,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削弱课堂的教学效果。课堂适度留白,作为课件教学的改弦更张之举,在英语教学各式课型中体
摘要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的学说入手,探讨缺铁性贫血与血虚的相关性,血虚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和健脾生血法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运用。笔者认为缺铁性贫血属于中医血虚范畴,主要病机为气血两虚、脾胃虚弱,治疗上以健脾和胃、益气养血为原则。治疗缺铁性贫血,在补铁的基础上配合健脾生血法可以收获更好的临床疗效,并减轻补铁带来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血虚证;健脾生血;从脾胃论治  Discussion
目的:探讨王燮荣针刀-整脊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月多中心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300例,随机分为针刀整脊组150例和神经阻滞组150例。分别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病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间质性肺病患者,共135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
短期资本大量流入国内的现象值得关注,大量违规短期资本流入股市、房产市场会给汇率政策、货币政策及一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危害.本文通过分析短期资本流动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结
在学校"和宜"文化的引领下,在"和悦·宜人"的语文教学情境中,积极建构语文"和宜课堂"和培养具有一定核心素养的人,两者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微观生态系统。文章从语文"和宜课堂"
目的探析烯丙雌醇和利托君联合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习惯性流产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应用烯丙雌醇和利托君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硫酸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