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方式对长期免耕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308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华北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区长期免耕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免耕、翻耕和旋耕)对长期免耕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轮耕制度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长期免耕土壤进行耕作处理后SMBC的时空分布和稳定性产生显著变化。不同耕作处理SMBC含量在0~5 cm和5~10 cm土层变化明显,小麦起身期含量最低,收获期最高;深层SMBC变化不明显。免耕处理SMBC随土壤层次明显降低,且各土壤层次SMBC差异达显著(P<0.05)水平;翻耕、旋耕处理0~5 cm和5~10 cm土层间SMBC无明显差异,其他层次间差异显著(P<0.05)。从生育期平均值看,0~5 cm土层免耕处理SMBC含量较高,翻耕和旋耕处理则分别比免耕降低6.7%、6.1%;与免耕相比,5~10 cm土层SMBC翻耕、旋耕处理分别增加30.2%和20.7%(P<0.01),10~20 cm土层SMBC翻耕、旋耕处理比免耕增加48.1%(P<0.01)和10.5%(P<0.05)。在冬小麦生育期内,0~20 cm土层SMBC稳定性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20~30 cm土层SMBC稳定性表现为免耕>翻耕>旋耕。
其他文献
采用开顶式气室,以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冬小麦品种"小偃6号"(氮低效)和"小偃22号"(氮高效)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方法,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大气CO2浓度倍增对冬小麦叶面积、株高、生物量和
患者女,25岁,6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行剖宫产术后出现间歇性下腹疼痛,伴有血尿、尿急、尿痛及排尿不尽,阴道有异常液体流出等,经治疗症状未减轻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正常,血白细胞为12.3
为拓宽淮山全粉的应用渠道,对不同配比淮山全粉一小麦粉混粉的粉质特性、吹泡特性以及面团粘性等流变学特性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淮山全粉对酥性饼干烘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淮
第十六届中国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研讨会定于2013年7月29日至8月3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大会将对近年来国内外农业生态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交流,探讨农业生态学科研
以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试验农场(30°26′N,106°26′E)的紫色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利用重液(NaI,密度1.8 g·cm-3)对土壤中轻组组分进行提取,对土壤中轻组有机质在整个油菜生长季的季节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表层(0~30 cm)土壤轻组物质(LF)的含量为2.95%~5.51%,平均值为4.38%;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LFOC)和轻组氮含量(LFN)的变化范围分别为
TPM足以设备的维护管理为切入点,通过所有员工积极参与的自主保全活动与点点滴滴不断改善的过程,为企业构筑防患于未然的机制,它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增
研究通用中筋粉在常温(25℃),不同湿度50%、65%、80%)条件下储存过程中面粉中分含量、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脂肪酸值等指标及其制作面团的酸度和馒头的感官品质的变化。
为阐明黄顶菊入侵机制,本文在调查不同生境下黄顶菊居群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植株浸提液生物测试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生境、生长密度及替代植被下黄顶菊对多年生黑麦草的化感
概述我省2013年优质小麦的主要品种及大致分布,同时选取有代表性的小麦对其籽粒及其小麦粉品质进行检测分析,归纳出三类专用粉优质小麦,为面粉厂采购原粮和小麦种植户增产增收提
从农药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烟嘧磺隆的降解菌(N80)。正交实验确定其最适生长条件为pH值为7.0,葡萄糖1g/L,酵母粉1g/L,氯化钠10g/L,于30℃,180r/min临床培养。土壤实验表明:在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