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大菲酒庄首席酿酒师吉娜维芙·詹森的传奇之路

来源 :葡萄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tryer7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的酿酒人生,堪称一部传奇。出身酿酒世家,师从现代酿酒学三位传奇人物,毕业没多久进入美国传奇酒庄蒙大菲(Robert Mondavi Winery),却很快转身离开。十年后回归酿酒事业,进入罗伯特-蒙大菲和菲利普-罗斯柴尔德男爵合作建立的作品一号酒庄,几年后再次进入蒙大菲酒庄,从此坚持了20多年。她就是蒙大菲首席酿酒师吉娜维芙-詹森(Genevieve Janssens)女士。“为了成功和幸福的生活,一个人必须要知晓常理、勤奋刻苦,还要有勇气走自己的路。只有兴趣是不够的,必须对事业充满激情。”蒙大菲先生生前如是說,我想,这说的不就是Genevieve Janssens女士吗?
  认识蒙大菲酒庄首席酿酒师Genevieve Janssens女士是在成都春糖主展开幕当天。早上九点整,她准时来到酒店会客厅,弯腰握手,笑容灿烂,很开心地聊起成都火锅……完全没一点距离感,就像好久没见的邻居太太。星座酒业的区域销售经理刘畅先生特意给她点了一杯茶,她好奇地问个不停,又笑眯眯、略带羞涩地盯着我的杯子,好奇地问:“你点的是什么?”精神抖擞,充满好奇心,看不到远渡重洋从美国来到中国成都、连日举办大师班等活动的疲惫、可爱、又可敬。谁能想得到,她如今已年近70。她就是这样一个热爱挑战、积极乐观、一心想把愉悦调进酒里的酿酒师。你问她如何看待有挑战的年份?她会笑得一脸阳光、手舞足蹈地跟你说:“I love…Work! Work! Work!”
  乐观主义者:“可能我生来就是这样吧”
  对周遭一切新鲜事物,Genevieve都充满了好奇。最近酒庄里新聘了一位葡萄酒种植者,他给土卡伦( To Kalon)葡萄园带来了很多新技术。Genevieve可兴奋了,跟着他走来走去,问个不停。“这个新工具,有4个轮子,后面有一个探头,弹到泥里就可以完全了解土壤的状况。这是比较前沿的技术,通过这个技术,我们可以重新规划土卡伦葡萄园,看看哪些地方该种植什么。还有一个技术…一”说起这些新技术,她滔滔不绝,满脸笑意,眼睛里闪烁着明亮的光。很多人在这个年纪,大概都希望安度晚年,她却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总是很快乐,充满希望,充满好奇心,她说“我不希望自己变得无聊,我也不会让自己变得沮丧低落。”
  这种乐观与活力,很大部分是受她父亲影响。Genevieve出生在摩洛哥,成长于著名的葡萄酒国度一法国,家族是酿酒世家,她的父亲对酿酒极具热情,潜移默化地引导她走上了酿酒之路。“我父亲也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他总是非常快乐。他总是说,我们总能找到解决方法。可能我生来就是这样吧,我相信未来是光明的。”Genevieve说。
  如果说父亲给了她乐观的“基因”,那么后来遇到的导师们则让她这份天性得以进一步发挥。20世纪70年代初,她在法国一家酒庄实习,有一次在葡萄酒添加SO2时无意将分量增加了10倍。就在她羞愧万分之时,没想到主管并没有因此责备她,反而借此机会,引导她去扭转局面一把这一批次的葡萄酒跟另一批次的相混合,以达到SO2的平衡。这大概是她终身难忘的一课。她更加相信,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
  再后来,她遇到了人生最重要的导师之一,激励她把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是一位激情洋溢的传奇庄主,影响了一代代酿酒师,有酿酒师说,“他改变了纳帕谷老气横秋的风格,把这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欢乐谷”。他就是蒙大菲酒庄的庄主罗伯特·蒙大菲( Robert Mondavi)先生,他相信世界上没有错误的事情,只是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路。
  两通电话,一个酒庄
  关于Genevieve跟蒙大菲酒庄的故事,很多报道都提到过一个故事:因为一通电话,她只身从法国来到纳帕,加入蒙大菲酒庄。但另外一通重要电话,却鲜为人知。
  那是1989年,Genevieve离开蒙大菲酒庄第10个年头。她曾是法国颇具潜力的新生代酿酒师,大学时师从现代酿酒学三位传奇人物——Jean Ribereau-Gayon、Pascal Ribereau-Gayon和Emile Peynaud, 1974年获得法国国家葡萄酒酿造学学位后便负责管理其父位于法国科西嘉岛的庄园,并在普罗旺斯创立了葡萄酒酿造实验室,为法国多家酒庄担任葡萄酒酿造研究顾问。
  照这样发展,她很可能成为法国一位卓越的酿酒师,但机缘巧合的是,在父亲的影响下,1977年,她去了一趟帕纳谷旅游,参观了曾被父亲提了无数次的蒙大菲酒庄。“在这个酒庄里,你随处可以看到想象力和创造力”,“看到这个酒庄,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声音,天哪,这就是我想去的地方。”她跟酒庄的酿酒总监泽尔玛龙( Zelma Long)女士相谈甚欢,临走前,Genevieve开玩笑说,如果您有工作机会可以提供给我,我愿意加入。没想到两个月后她真的接到电话了。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一定会去。”1978年,她加入蒙大菲酒庄,只身到异地他乡开辟新天地。
  然而,世事难料,一个浪漫的小插曲悄然而至。也是1978年,她遇到了真命天子卢克·詹森( Luc Janssens),并在婚后养育了一儿一女。为了陪伴丈夫和照顾家庭,1979年,她离开了蒙大菲酒庄,开始给一些酒庄担任酿酒顾问。十年后,她决定回归,于是毅然打了一通电话给蒂姆( Tim Mondavi):“你还记得我吗?如果你有一些有趣的工作,我想回来。”就这样,Genevieve进入了蒙大菲家族和法国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合资的Opus One,担任酿酒师、生产部主管;1997年,Genevieve回到蒙大菲酒庄成为酿酒总监,并实施了颇负盛名的“To Kalon”(土卡伦)项目。
  为什么在Opus One风光无限时,毅然回归蒙大菲酒庄?一大原因是蒙大菲先生。“我一直很尊敬蒙大菲先生。”谈起蒙大菲先生,Genevieve是满满的敬重和感恩。这是一位才华横溢、充满激情的庄主,他总能激励员工把优势发挥到最大。   刚开始,Genevieve在蒙大菲酒庄负责酿制珍藏级别的酒,需要进行混酿调配,每一次混酿,只有蒙大菲先生亲自品鉴过才能上市,而在品鉴时,他会给出很多意见和想法,促进提升。“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Genevieve表示,“他的目标是推动员工不断前进,他一直都在坚持做这件事儿,不管你是谁,在酒庄里做什么工作,正在忙什么,他都会问你,接下来你会怎么做,怎么才能做得比现在更好。让我更加尊敬他的是,他作为一个领导,总是对追随他的员工说,要不断反思自己,不斷去超越,让自己更进一步。我觉得这对于员工来说再好不过,这样他们永远都不会觉得工作无聊乏味。你会随时面临各种挑战。”这也使得她热爱挑战,不断接受挑战,遇到难关,她会觉得“太好了,我将会去努力攻克它!”
  成功的关键
  无论是首次加入、离开还是回归,她都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充满勇气去走自己想走的路,并为此拼尽全力,不断去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年轻的时候,为了平衡家庭和繁忙的酿酒工作,为了技术不断突破,她只能付出更多的努力。为了能多陪陪孩子,她晚上花两三个小时回家照顾孩子,再开半小时车赶回酒庄继续工作,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是家常便饭。“这些努力是值得的,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再让我选择,我还是这样做。”Genevieve说。
  她简直把葡萄园看作自己的孩子。每天早早起来,开半个小时车,来到土卡伦葡萄园里,开始一天的忙碌,在田里走来走去,观察葡萄的生长,看看花簇结了多少,葡萄的位置对不对,叶子长得怎么样,土壤的状况如何……边走边跟葡萄园经理探讨。在蒙大菲酒庄,酿酒师跟葡萄园经理是紧密相连的团队,他们一起视察葡萄园,一起品鉴新酿葡萄酒,看看还能如何进一步提高。这样的习惯,她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葡萄酒世界也逐渐开辟出自己的天地,获得众多国际认可。不仅酿造的酒屡获不同权威机构的高分,她自己也在2009年获得法国农业成就勋章(Ordre National du Merite Agricole),后又被著名的《葡萄酒爱好者》(Wine Enthusiast)杂志评选为“2010年度世界最佳酿酒师。
  “您觉得您获得如今成绩的原因是什么?”Genevieve毫不犹豫:“我认为很大程度都是来源于蒙大菲先生,因为他,因为他的团队,因为他选择的葡萄园。”实际上,无论是在大师班还是在采访中,每次提起蒙大菲先生,她都会充满敬意地滔滔不绝。
  “您在法国学酿酒,在美国成就事业,是怎么在新旧世界中取得平衡的?”答案还是离不开“蒙大菲先生”。“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蒙大菲先生对质量的追求。我是经过经典波尔多混酿文化的熏陶的,而在纳帕谷,那是另一种风格。当我试着去融合的时候,蒙大菲先生跟我说,你需要去尊重葡萄园,尊重风土,你首先去要展示风土特色,然后是年份。蒙大菲酒庄所酿的佳酿能够很好地反映风土、年份和葡萄园的特色,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也正是这种尊重风土的理念,让她对极具挑战的年份也保持乐观,愈战愈勇。她相信“葡萄园是你的partner,总会给你一个结果。并没有最好和最坏,它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它总会结出果实,不用担心。”在她看来,最大的灾害是不尊重自然规律。
  我不会让任何事物让我疏远我的葡萄酒生活
  如今,蒙大菲先生已逝,作为首席酿酒师的她依然在坚持着传承蒙大菲的精神,把对事业的激情传递给团队,激励团队不断进步,带领新一代酿酒师成长。譬如,在挑战重重的2015年9月,热浪一波波地袭来,很多葡萄藤的叶子都逐渐枯萎,面对这场极大的挑战,看着一些新生代酿酒师很是焦虑,65岁的Genevieve每天都早早来到酒庄,查看葡萄生长,不断宽慰团队:“不用担心,你可以应对的。”引导团队去直面问题探讨解决方案。这数十年的酿酒经历,让她太明白,身在前线所面对的挑战之大,作为一个团队,前线战士很慌,主帅却不能自乱阵脚,要设法稳住他。谁也不知道,她的笑容背后是否也曾有过忧虑。直到率领团队战胜这一年的困难,她兴奋地笑了,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是一位真正的酿酒师。
  在很多人都希望安度晚年的年纪,她对待酿酒依然有无尽的热情。除了在蒙大菲酒庄酿酒,带领团队,每到周末她会跟丈夫一起做些有趣的事儿——自1 998年跟丈夫创建了自己的小酒庄“Portfol”以来,他们会一起酿造属于自己的葡萄酒,产量很小,只有不到200箱。
  当把绝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葡萄酒之上,在其他方面,她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喜欢烹饪,但她只会做些简简单单的快手菜;虽然很喜欢自家的院子,却只是用于种花,从来不会种蔬菜,“因为我实在太忙了,有时候忘了给它们浇水,它们就蔫了,很难打理。”她只有偶尔才会外出旅游,频率着实不高,她说:“我不会让任何事物让我疏远我的葡萄酒生活。我的兴趣就是酿酒,我并没有其他兴趣爱好,经常有人为此而笑我。”
  她还在继续努力着,她希望能酿出让人轻松愉悦的好酒,一如蒙大菲先生曾经对她的教导一要把自己的灵魂融入到酿酒事业中去。采访的最后,聊起她如今的生活,她细细说着自己的一儿一女的工作,还有可爱的双胞胎孙女,眼角眉梢都是笑意和幸福。那一刻突然固执地相信,这么一位可爱可敬满满幸福感的酿酒师,酿出的酒一定也是幸福、充满希望的。
其他文献
走吧,去世界的尽头看冰川与沙漠;去中世纪的古城感受历史的沉淀;去举着酒杯与牧民—起围着篝火畅饮。脱离日常的烦嚣,在旅途中寻觅被繁重的工作压力消磨掉的激情。你为什么需要一场葡萄酒之旅,因为世界,就在那里!  当你好不容易挤上早高峰的地铁时,波尔多的酒农正剪下一串最饱满的果实;  当你对着电脑桌面发呆时,酒窖里沉眠的酒液悄悄吐了个气泡:  当你打开外卖的饭盒对付饥饿的肠胃时,Logrono街头的小吃店
期刊
前两天在西班牙,聊天时协会的朋友说起:“作为葡萄酒记者,好像很幸福啊,年年周游世界地跑!”当时一众的葡萄酒媒体人,我们不由自主地互相对视了一眼,笑了!  是的,作为葡萄酒记者,我们虽然收入相对微薄,但在不断与疲惫交锋的赶场与赶稿中,也的确沾了很多的光。我们不但可以透过参与各种品酒活动,品鉴不同国家、各种不同主题的酒款,还时不时有机会受邀深入各个国家的葡萄酒原产地,看遍世间葡萄园美景,喝遍世间美酒,
期刊
如果不亲自来这里看看,怎么能懂得波特酒其中的魅力。它在年少的记忆里,可能仅仅只是甜,但后来越喝越懂得这其中的真谛,这是时光一点点酝酿出的美妙滋味,是时间赋予的饱满酒体,也是在岁月中慰藉了无数人的灵魂蜜糖。  波特酒不适合年轻人喝,他们过于稚嫩和活跃。波特酒是岁月的恩赐,是慰藉学者和智者的灵魂饮料。  ——英国作家Evelyn Waugh  第一次喝到波特酒的时候是高中毕业时,几个小屁孩抱着要一醉方
期刊
荷花初放之时,不如斟杯葡萄酒,聊聊“荷尔蒙”的那些事。然而我并不打算聊彭于晏的腹肌、朱亚文的低音炮或梁朝伟的眼神,他们只能为某一类别的“荷尔蒙”代言。撇开狭义的网络用语,“荷尔蒙”是“激素”,是回眸一笑的怦然心动;是第—次牵手的满脸通红;是酒入愁肠的思念……七情六欲,千头万绪,何尝不事关“荷尔蒙”?那些不可思议的奇遇,就是让我们燃,让我们继续行走的荷尔蒙。  当“山竹”遇上金州阳光  我经历过一段
期刊
法国是一个浪漫的国度吗?是,也不是。视乎你能何种程度地深入探索这个国家。也许它不够想象中浪漫,但如果你静下心来仔细了解这个国度,你可以体验到另一种精致的生活方式。  居住在一个地方,和前往一个地方旅游是两种不同的体验。  动笔之前,回想了很多当初在法国游学时候的经历。从2011年底到2016年底,5年的时间搬了三个城市,从法国西部卢瓦尔大区的昂热,到中部大区的奥尔良,最终在北部香槟一阿登大区的兰斯
期刊
听葡萄酒大师大桥健讲课总是一件乐事,因为他是个充满激情的人。最近,在美露香酒庄的大师班上,他介绍了酒庄鲜为人知的历史,告诉人们美露香酒庄正在不断探索,以求酿造出可能是日本最好的葡萄酒。  大日本山梨县葡萄酒会社早在1877年成立,是美露香酒庄的前身,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他们很有远见地派了两个年轻的日本人到法国,学习葡萄种植及酿造的所有知识。他们回来之后,就开始用本地葡萄品种甲州( K
期刊
对于不少国人而言,澳大利亚早已是个耳熟能详的国度。那里有憨态可掬的树袋熊,喜欢对着镜头微笑的迷你袋鼠,世界闻名的悉尼歌剧院,更有着浓郁而美味的葡萄酒。这一次,让我们从悉尼出发,到猎人谷坐热气球,在巴罗萨寻找百年树龄的老藤西拉,去雅拉谷喝一杯优雅的黑皮諾,在墨尔本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电车之旅。走吧,一起跨越半个地球,出发澳大利亚喝酒去!  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有着与中国截然相反的季节,6月当国内正处于
期刊
葡萄酒爱好者常常会去葡萄酒产区度假,我也不例外。7月份我去了勃艮第、汝拉和阿尔萨斯,此前我从未来过法国这片区域。我的法语简直是捉襟见肘,但这让我的法国产区游更加有趣。有些朋友对我的旅程很感兴趣,问我都预约参观了哪些酒庄。但实际上,我不仅没有预约,也压根不想这么做。如果我事先就安排好了一切,那不就是一次出差吗?而且我更喜欢去探访那些我从没听说过的酒庄,那里才会有惊喜在等待我!  勃艮第 Burgun
期刊
排名意大利葡萄酒ABBBC中首位的阿玛罗尼,是意大利葡萄酒经典代表。其中有一个将阿玛罗尼做到极致的品牌,在国际上的地位堪比拉菲,它地位崇高,却十分低调。酒庄从不搞任何市场宣传,却依然是名声响彻全球的意大利畅销酒款,这是一个怎样的酒庄呢?  回顾过去三年级的几节课,给大家介绍了巴罗洛、巴巴莱斯科、布鲁奈罗,ABBBC的B中经典都认识一遍啦!  那么作为意大利葡萄酒之首的A(阿玛罗尼),它的经典代表就
期刊
到意大利旅游,选择困难症患者会非常头疼。那里北部临山,南部靠海,干人干面。“她可以悲,可以喜,可以疯,可以田园,可以复古,可以现代,也可以简单的甜美。”万种风情,太难取舍。从“永恒之城”罗马、“时尚之都”米兰,“水上都市”威尼斯,神秘的西西里岛,再到浪漫的维也纳……想去的地方太多,但时间却只有7天,如何选择?当初我跟驴友也纠结了好一会儿,终于一咬牙,下定决心一就去托斯卡纳,那里有文艺之都佛罗伦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