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框架的初步构建——以中共八大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ro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八大以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载入史册。八大以苏联教训为鉴戒,结合自己的经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中,系统思考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执政党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宏观和战略高度初步构建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体框架。历史证明,这个战略框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至今仍给人以深刻启迪。
其他文献
现有的农地产权配置方式是中国城市化失衡的根本原因。中国城市化均衡决定于农村居民的迁移行为,而这一行为来自于迁移愿望与迁移费用支付能力硬约束下的选择。中国目前特有的农地产权制度安排,既导致了农村居民的迁移机会成本较低因而迁移愿望偏强,又使他们缺乏足够的迁移费用支付能力以进入城镇定居,由此决定了中国城市化演进以失衡为常态,并导致了城市化的低绩效和负绩效。所以,中国城市化演进的均衡状态,依赖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
区域创新网络不仅是国内外经济界、地理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理论前沿,而且也为我国解决现实区域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区域创新网络是融合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经济社会学、经济地理学等多学科内容的综合性理论,因此,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石也是多角度的。
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真正结合起来,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是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首要任务。为此,必须在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从根本方向、制度基础、运行规律、政治保证等方面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冷静分析并积极应对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国际竞争环境,切实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引导这个市场经济体系服从并服务于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发展实践中不断完善,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惠及全体人民。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看,农民在市场上的交易权利问题带有根本性。农民交易权利的缺失,不仅导致了当前农民增收难,也造成了要素市场体系的扭曲,不仅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无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反贫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着重物质扶贫轻精神帮扶、重工业项目轻农业开发、重外部投入轻内部自我发展、重政府行为轻市场机制、重短期效益轻可持续发展、重区域发展轻扶贫到户等偏差,克服这些偏差是今后搞好农村反贫困的重要课题。
农民工处于社会保障的边缘地带,社会保障权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既有观念认识上的原因,也有体制和法制制度上的原因;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必须首先转变观念,给农民以国民待遇,赋予其社会保障权,要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其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加快配套改革步伐。
城乡分割是中国劳动力市场多层分割中最突出的问题,不仅导致我国城乡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实现合理配置,影响就业难题的解决和经济快速发展,而且阻碍了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制约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创新,即在加快健全与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同时,对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创建有利于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新制度体系。
社会主义的公平与公正必须基于经济平等之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规定了在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相对平等原则。认识现阶段分配领域中存在的公平与公正问题,就应当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符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倡导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念,保证社会主义的公平与公正更加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近年来,我国央行的银根不断放松,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持续超过国民经济增长率与物价变动率之和,但货币政策的效果仍然不佳。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在超额货币供应的同时,出现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主要是由经济转轨过程的特殊性所致。当前货币政策的重点应在保持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的情况下,通过外生变量来影响并控制货币流通速度,同时防止货币流通速度的非正常加速而诱发的通货膨胀。
本文系对揭开公司面纱理论的研究。特定情况下,法院得揭开公司面纱,依法责令公司控股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这种责任以控股股东的控制利益为基础,以公司损害债权人债权且无资力或无完全资力承担责任为前提,性质上属于受益者报偿补充责任。因此,控股股东对公司债权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并得在承担责任后向公司求偿。上述研究有利于我国相关法学理论的完善和司法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