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职业心理教育路径促进高职生职业社会化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0998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职业心理教育对于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职业心理教育者队伍、多渠道普遍进行职业心理教育、进行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开展相关社团活动、在顶岗实习中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校企文化融合与建设等六方面探索了以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社会化为目标进行职业心理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 职业心理教育 高职学生 职业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9-225-03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改造社会的过程” ,这是一个持续于人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但是,人的社会化具有阶段特性,即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人的社会化的目的、任务、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的社会化,实质上是他们在高职院校通过学习知识、规范,接受职业训练,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过程。由此可见,职业社会化是高职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这是高职学生获取职业知识和技能、认同职业价值、内化职业规范、形成职业情感和态度而胜任职业角色的过程。职业社会化包括职业选择、职业技能训练、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等各个方面。高职学生职业社会化的程度、对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职业选择、职业发展及职业成就。而职业心理教育能够帮助高职学生内化社会文化,完善个性品质,培养职业能力,树立职业精神,对促进高职学生的职业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心理教育的内涵、目标及对高职学生社会化的意义
  广义的职业心理教育着力于辅导个人形成一个清晰、合理的自我观念,在认识职业和社会的基础上,完善职业意识,发展职业能力,寻找职业归宿,并克服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困难,最终达到个人的生涯发展目标,同时满足社会的需要。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高职学生,因此将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教育定义为:高职学生在走向成长的教育过程中,一切与其未来职业有关的准备活动,包括价值、需求、态度、期望、行为等方面的学习与改变。
  职业心理教育的目标在于帮助高职学生充分了解其个性心理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和理想等)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结合个人的期望和个性特点,树立合理的职业自我观念和职业价值观念,获取环境的支持,并掌握面对各种抉择情境时,界定问题,收集运用相关信息,作出正确决策求得最佳入职匹配的生涯规划决策能力,从而使个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发展潜力,发挥才能,达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充分的自我实现。
  高职阶段是高职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而职业社会化又是其重要内容。学生职业社会化的程度、对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对职业的选择及今后职业生涯中的职业成就乃至人生的幸福程度。职业心理教育通过提升高职学生成就动机、优化自身个性、锻炼意志品质,升华学生的德育素质,完成高等职业教育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培养创造力、想像力、记忆力、观察力提高学生的智育素质,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增强学生的挫折应对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压力管理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职业心理教育对促进高职学生的职业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社会化为目标的职业心理教育的内容
  以促进学生职业社会化为目标,高职学校的职业心理教育应当是系统性的,贯穿于学生培养和就业的全过程。从内容上说,职业心理教育包括职业意识教育、职业能力培养、自我评价及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
  (一)职业意识教育
  职业意识是指人们对待社会职业的看法和态度的观点体系。高职学生是国家按需要,有计划培养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他们所学的专业只是为社会分工意义上的职业做知识与技能的准备,未必与他们本人的具有个人职业心理倾向性的职业意识相一致,况且,他们的职业意识还在发展、变化之中。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职业意识是高职学生职业心理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1.职业价值观教育
  人们在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活中,在众多的价值取向里,他优先考虑哪种价值,对其职业选择具有十分重要乃至是决定性的意义,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在当前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必须承认职业活动对人的功利价值,而且还要创造条件,帮助高职学生去满足他们的正当功利需要。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引导高职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活动和当前的就业形势,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和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即将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和满足自身需要与适应就业形势、符合社会的需要及促进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2.职业兴趣教育
  职业兴趣是指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的主观偏好。它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可以影响人们的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有利于激发从业者的探索热情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职业适应性,对事业成败影响重大。选择一项职业通常意味着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稳定的职业兴趣应该在职业选择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要引导高职学生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既注意一定的广度,又要有个人的“中心兴趣”,并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了解其职业兴趣,为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指引方向。一般来说,职业兴趣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但它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内在的联系。面对很多毕业生放弃个人职业兴趣而选择了“稳定”的饭碗的社会现实,教师在感到遗憾的同时,应当告诫学生们在就业过程中适当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选择不适合自己兴趣的职业,以致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甚至贻误终生。
  3.职业道德教育
  高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形成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基础,而这些毕业生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职业道德风险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和文明。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毕业生,不但会逐渐成为就业市场中的优胜者,而且也往往会在今后的职业生活中取得成功,同时推动企业发展,有助于整个社会道德风尚提高。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各行各业应当共同遵循的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而且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传授给他们某些职业特定的职业道德规范。   (二)职业能力培养
  职业能力是指从业者能胜任某项职业的主观条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正视自身能力结构与个人职业理想之间的差距,并培养他们未来职业所需的各方面能力,以更顺利地适应未来职业。
  1.求职能力的培养
  为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以适应就业制度的改革,适应人才市场的竞争,教师要着眼于对学生自我认识能力、自荐能力、竞争能力、决断能力以及求职礼仪的培养和训练。
  2.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他们独立处世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训练他们人际交往的技能,教育他们学会了解社会、正视社会现实,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3.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
  职业生涯规划指个人对一生职业生涯及其发展道路的设想、规划与准备。对于高职学生来讲,合理的职业规划有利于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有利于建立适合未来职业需求的知识结构与技能,还能够促使他们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设定一个符合实际的初次就业期望值,找准自己的位置,同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长远的规划,确立自己发展的坐标,并为此持续地努力。
  (三)自我评价及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
  在全面把握自身能力与条件的基础上选择职业,才能为将来事业的成功提供保证。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正视自身的情况,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调整个人期望值,并在此基础上选择职业。求职的情况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加之一些学生本人的心理素质不佳,因此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障碍。教师要教会学生多种调节心理和情绪的方法,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敢于竞争,坦然面对挫折。
  三、以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社会化为目标的职业心理教育的路径
  (一)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职业心理教育者队伍
  高职学生接受职业心理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高职学校的教育尤其是职业心理教育课程的学习。因此,在高职学校促进学生职业社会化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高职学校进行职业心理教育,首先要具备一支以学生为本的专业化的职业心理教育者队伍。这支队伍的职业精神与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职业心理教育的效果。这支队伍应当由具备专业知识与技术且掌握一定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巧的辅导员、专职心理课程教师、校内心理咨询师组成,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各自的优势,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职业心理教育和辅导。他们应当热爱学生,以身作则,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因为这本身就会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职业心理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多渠道普遍进行职业心理教育
  高职学校纷纷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考虑将职业心理教育纳入该课程的学习。在教育的方法上,要避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代之以平等、民主、开放、互动式的教学,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推动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职业心理教育应当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而不是在面临毕业时临时“抱佛脚”。一年级,教师可以采取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方法,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进行职业心理教育的基础理论教学,同时配合学生的实习实训,对与专业相关的行业进行职业心理启蒙教育,初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二年级,结合学生的实习实训,以行业职业心理教育内容为基本出发点,开设职业指导、就业与创业、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活方面的选修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精神,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自我评价及心理调适能力。三年级,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进行职业心理教育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职业情感,指导学生顺利就业。此外,还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或者职业发展类讲座进行职业心理教育。
  (三)正式与非正式性相结合,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学校应该建设心理咨询室,安排专人,安排固定的时间(至少每周一次),接待学生们的来访,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对于个别学生的职业心理问题,进行个案咨询和辅导;对于群体性的职业心理问题,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以上心理咨询和辅导由具备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的教师或者学校专职心理咨询师进行,学校应当支持他们定期参加心理咨询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除此之外,要重视朋辈心理辅导这种非正式的由学生对需要帮助的同学进行的类似于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帮助活动。它发现问题及时,往往能够防患于未然,实施方便、推广性强、见效快,非常适合于有着相似生活轨迹的同龄人聚居的学校,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可以建设学生志愿者队伍,由心理素质好、沟通能力强、乐于助人、观察力和感受力敏锐的学生组成,由具备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的教师或者学校专职心理咨询师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的知识与技巧的培训,并在他们对同学进行心理帮助时进行督导,对于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上述教师或者心理咨询师可以及时地出面解决。
  (四)开展相关社团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学校职业心理教育要凸现学生的主体性,组织心理社团、职业发展社团,广泛开展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学生是一个个具有自我教育潜能的个体,他们对心理健康、职业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愿意投身其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社团活动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之一。在学校中,学生的社团活动就是一个充分凸显学生主体性进行自我教育的契合点。可以面向全体学生,招募一批对心理健康教育或者职业发展教育有着浓厚兴趣、具备相关素质的学生骨干分子成立社团,以他们为核心,开展一系列活动,以点带面建立学生层面的心理互助机制,在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宣传职业心理健康知识和调适心理的办法,开展广泛心理互助社团活动。可以利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职业心理健康,重视全面发展,以顺利实现个人的社会化。
  (五)在顶岗实习中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自200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职业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以来,全国高职院校纷纷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要求把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工学结合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顶岗实习。它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实训向校外的延伸,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要到学校指定的与自己专业对口的企业带薪顶岗实习一段时间,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全面了解企业运作流程和认识职场,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工作中,并在这种实践活动中熟练和提高职业技能、强化职业道德、培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职业社会化。当然,在顶岗实习中,学生在思想、心理、体能、技能、为人处世等方面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顶岗实习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受教育环境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他们的教师主要是企业实习指导师傅和企业其他员工,他们自己也由单纯的学生身份转变成了学生加“准员工”身份。学校内人际关系相对单纯因而比较和谐,但是在企业顶岗实习中,学生与企业员工之间则存在着上下级关系、师徒关系、同事关系等复杂的关系,职场中的利益冲突让涉世未深的学生们无所适从。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难免不受到负面的影响,他们可能对金钱与权力产生强烈的欲求,可能更现实地看待社会问题。学校职业心理教育者要介入顶岗实习过程,帮助学生面对挑战,适应职场。他们要定期下到企业,对学生进行个案或者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他们排解不良情绪,教给他们自我调适与为人处世的技巧,指导他们在职场中锻炼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从而帮助他们进一步职业社会化,为将来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六)进行校企文化融合与建设,营造职业素质养成氛围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得高职学生的学习在校园里和企业内交替进行,从而受到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两种文化的影响。大学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是隐性的教育力量:大学校园文化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心理状态、人格塑造有着深入而持久的影响;而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往往凝聚着卓越的职业精神、体现着企业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对员工具有感召力,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心理教育,必须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建设为切入点之一,于潜移默化之中营造学习职业心理教育理论与心理调适及人际沟通技巧、树立职业精神、践行职业道德的氛围,让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协同作用,共同给高职学生以职业心理教育理论的熏陶、社会主义道职业德规范的引导,从而在思想和行为两方面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一方面,高职学校要将传统传播手段与现代化传播手段相融合,加强宣传平台建设,利用墙报、校刊、学校广播电台、校园网建设心理知识栏目,传播职业心理知识,宣传与学校所开设的专业相关的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营造注重职业素质养成的校园舆论环境。另一方面,开展多种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将企业优秀员工请进学校办讲座讲自己的职业成长经历,并在讲座后与学生们进行交流,使学生们能够从优秀员工的身上汲取力量,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还可以请企业人员与学生共同组织活动,比如请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与学生职业发展社团共同举行模拟招聘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帮助他们明白企业对人才的种种要求,找出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以上校企文化融合下的种种活动,能够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注释:
  [1]李斌.社会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29.
  [2][3]陈社育主编.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5.11.
其他文献
Three dimensional printing(3DP) is a solid freeform fabrication technology which employs powder processing and a liquid binder material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
近年来,由于人民社会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化,加之外部诱惑的增多,人们对于婚姻的安全感大大降低,“忠诚协议”作为一种维持婚姻稳定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但对于“忠诚协
摘 要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高校德育工作的迫切要求,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还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因此,我们要把实践教学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体系之中,创造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过程当中的管理模式,加强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9-215-02 
称犯罪预备与犯罪阶段一般情况并无异议,但就故意犯罪停止而言,犯罪预备只能是一种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而非阶段;主张预备犯处罚积极说的我国,应明确预备行为与预备的预备行为
Wnt信号转导参与了人类结肠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的发生.尽管Wnt信号转导活性与细胞增殖间的关系已经明了,但也有研究表明,高水平的Wnt活性与细胞凋亡间存在关系.
摘 要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要想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就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和队伍建设,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阵地。开展辅导员大走访活动,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自身队伍建设有机结合的优秀实践,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辅导员 大
当前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我国范围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有卫星数量相对较少,虽然我国区域定位精度较高,但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的污染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保障,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环境法的确立. 环
目的 研究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 2018年1月收治的84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将其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胸腹带
所有权是民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我国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民法典,所以所有权中的原始取得存在立法、司法问题. 不过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我国的法制将会更加的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