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代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目前,社会发展日益迅速,农村发展力度加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多元化,因此应该注重对农民进行思想上的引导,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帮助他们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社会环境。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目标 农民
作者简介:张伟、郝博炜,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252
当代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指导下,遵循一定的规律,采取合适的方法,以社会和个体的发展要求为基础,达到提高他们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等方面的目标。从而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给予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信心,增强社会主义道德的实践力度。
一、当代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政府具有宏观调控的作用,除此之外,道德调节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活中是否道德会影响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也关系到经济活动的效率。因此,对农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非常有利于农村的发展。
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以先进的思想理论为前提,从而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发展。当代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通过宣扬先进的思想理论、方针政策等,影响农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养成好的习惯,遵守社会公共秩序,这样在经济生活中的负面行为就会逐渐减少,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平稳运行。
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秩序,解放思想,自觉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中,最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氛围和社会环境。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受农民的精神状态和思想的影响。为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在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单纯的说教,要注重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为他们提供精神动力,这样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大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尤为重要,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二)引导农民精神世界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与进步,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物质生活逐步提高,同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使农村的精神生活也随之活跃起来,使农民群众向着“四有”新人而努力进步。
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其文化生活由单一向多样转变,精神状态由依附向自主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文化生活摆脱了单一、枯燥的状态,他们不仅业余生活变得丰富,而且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去了解国家的发展状况以及路线、方针、政策,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不再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纯粹依赖于集体,这就促使他们不再墨守成规,而是有了自我意识,就会自觉地去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解放了他们的道德观念。
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其精神品质。改革开放以后,各类邪教组织或封建活动逐渐减少,思想道德素质逐渐提高。如今,农村的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也有所提高,“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逐渐增多,如果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当,他们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都会不断增强。
(三)提升农民政治素质
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目标就是通过教育加强农民对党和国家的情感,让他们自觉做到热爱党,热爱祖国,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紧密联系起来,自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民族复兴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向着成为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而努力奋斗。
由于各种历史和现代条件的限制,农民群众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相对低下,民主意识较弱,很少关注和参与国家大事,不能很好地履行作为公民的义务和行使公民应有的权利。因此,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各部门可以借此使农民群众真正了解国家大政方针、路线的制定及实施,让他们养成知法、学法、懂法、用法的法制意识,形成敢于参与、主动参与的精神状态,从而真正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之中,真正做到有效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
(四)促进乡村和谐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个人身心和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同时农民群众个人的身心和谐是乡村和谐局面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通过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和谐乡村的构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去稳定他们的情绪,使他们摒弃过时的和错误的道德意识和思维观念,积极接受和传播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念,从而更好地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集中精力搞好各项工作。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农民之间关系的和谐。农民之间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乡村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通过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形成农民团结友爱、交流协作的道德意识和思想观念,引导他们积极地面对现实生活。通过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得他们减少思想上的烦恼和困惑,改善他们的精神状态,满足他们的各种精神需求,从而促进他们积极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使农民之间可以更加融洽的进行沟通与交流,促进乡村的和谐发展。目前,在农村中也分为很多阶層,阶层不同,思想观念必然有所差别,比如职业农民和个体户的一些想法就非常不同。这就非常有必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不管什么人都应该做到互相尊重,因为每个人都是生来平等的,要促使农民群众之间做到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共同进步,构建和谐乡村,为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当代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保障农民经济利益
首先要保障农民群众生存的权益。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农民的生存主要依靠土地,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农村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城镇化过程中,虽然有一些村民失去了土地,但是国家无论如何都不会触碰亿亩耕田的红线,要坚持以人为本。失去土地的农民情绪难免有所起伏,要稳定农民的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就要给农民以各种补贴和社会保障,保障他们养老、医疗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要予以高度重视,做好调查研究因地制宜的去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温暖和力量,从而去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给予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信心,增强社会主义道德的实践力度。
然后要保障农民群众进一步发展的权益。农民的生存权益是维持其生命的存在,而发展的权益注重的则是如何实现农民自身的价值。农民相对来说属于弱势群体,他们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才能更好的生存,才会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党和国家一定要保护好农民的发展权益。对于拥有土地的农民,党和政府应该帮助他们运用科学技术去管理和种植,使他们成为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于那些在城镇化过程中失去了土地处于漂浮状态的农民,党和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加强自我学习,树立积极地心态去找工作或创业,实现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要为他们提供更多技术培训、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二)提高农民文化素养
1.培训文化知识
首先要给农民群众提供学习科學技术知识的机会,让他们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然而,农民学习科技知识不可能像学生那样的统一,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可以等到他们做完该做的农活之后,对他们集中组织学习,对他们进行科学技术方面知识的培训;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手段传播一些农业技术知识和可以同时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知识素养的信息。还要采用简单明了的方式传播先进文化,让每一个农民群众都可以很好地接受。比如可以通过赞扬身边的好人好事,批评不和谐事件的电视节目让他们在无形中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然后要从制度上保障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一般来说,农村文化建设的效果远不如经济建设,这就导致基层会存在忽视文化建设的现象,所以一定要保证基层领导干部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想要更好地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提就是增加资金投入,不但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要经常组织高校、知识团体、文艺团体等多多下基层乡镇农村去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和精神。
2. 倡导文明乡风
在农村倡导文明乡风就要大力宣传和普及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做到让农民们记住那么多的文字,最主要的是让他们用心感悟,践行真善美,抵制假恶丑。 因此可以用形象的图片进行宣传,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明白了解,另外,还可以利用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新媒体手段传播典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案例分析。在农村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先进的文化去陶冶农民、引导农民、教育农民,培育新型农民。这就离不开基层村组的领导和组织,他们要多举办文化建设活动,加强乡村图书馆和乡村文化大院的建设,定期对村民的日常行为进行评比,让他们远离腐朽思想的侵蚀,在文明乡风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三)优化农村社会舆论
1.坚持正面宣传,批判不良现象
目前社会舆论杂乱丛生,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坚持做到正面宣传,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双管齐下传播正能量。首先要大力宣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就,给农民以希望和信心,同时提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国家的建设。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宣传素材,使宣传更具有说服力,比如说感动中国人物或在农村中很受欢迎的先进人物事迹等,这样会更好更快的引起农民的共鸣,增强宣传效果。当然,对农村中的一些不良思想和行为也是要进行严肃批判的。比如封建迷信、遗弃老幼等一些负能量事件一定要进行严厉的批判,可以用这些反面素材对农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 净化媒体空间
目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展迅速,给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虽然媒体使农民获得信息更加便捷、快速,但是一旦出现不良信息,也是传播的非常迅速,会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效果。因此净化媒体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进一步制定并贯彻信息管理和传播的规章制度,对所有信息进行严谨认真的筛查,当不良信息广泛传播并引起消极后果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加强主流思想的传播空间。然后要提高媒体管理者和各阶层职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避免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传播那些未经证实但极具话题性的负面信息和言论,多传播社会正能量信息。最后要坚决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能够自觉而且能够分辨所传播众多信息的真假,更好的避免被一些不良的负面信息侵蚀,以便于更好的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澍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前沿论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运迪.当代中国农民的教育与自身发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
[3]李宝才.中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目标 农民
作者简介:张伟、郝博炜,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252
当代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指导下,遵循一定的规律,采取合适的方法,以社会和个体的发展要求为基础,达到提高他们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等方面的目标。从而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给予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信心,增强社会主义道德的实践力度。
一、当代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政府具有宏观调控的作用,除此之外,道德调节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活中是否道德会影响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也关系到经济活动的效率。因此,对农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非常有利于农村的发展。
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以先进的思想理论为前提,从而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发展。当代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通过宣扬先进的思想理论、方针政策等,影响农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养成好的习惯,遵守社会公共秩序,这样在经济生活中的负面行为就会逐渐减少,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平稳运行。
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秩序,解放思想,自觉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中,最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氛围和社会环境。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受农民的精神状态和思想的影响。为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在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单纯的说教,要注重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为他们提供精神动力,这样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大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尤为重要,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二)引导农民精神世界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与进步,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物质生活逐步提高,同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使农村的精神生活也随之活跃起来,使农民群众向着“四有”新人而努力进步。
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其文化生活由单一向多样转变,精神状态由依附向自主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文化生活摆脱了单一、枯燥的状态,他们不仅业余生活变得丰富,而且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去了解国家的发展状况以及路线、方针、政策,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不再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纯粹依赖于集体,这就促使他们不再墨守成规,而是有了自我意识,就会自觉地去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解放了他们的道德观念。
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其精神品质。改革开放以后,各类邪教组织或封建活动逐渐减少,思想道德素质逐渐提高。如今,农村的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也有所提高,“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逐渐增多,如果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当,他们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都会不断增强。
(三)提升农民政治素质
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目标就是通过教育加强农民对党和国家的情感,让他们自觉做到热爱党,热爱祖国,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紧密联系起来,自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民族复兴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向着成为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而努力奋斗。
由于各种历史和现代条件的限制,农民群众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相对低下,民主意识较弱,很少关注和参与国家大事,不能很好地履行作为公民的义务和行使公民应有的权利。因此,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各部门可以借此使农民群众真正了解国家大政方针、路线的制定及实施,让他们养成知法、学法、懂法、用法的法制意识,形成敢于参与、主动参与的精神状态,从而真正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之中,真正做到有效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
(四)促进乡村和谐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个人身心和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同时农民群众个人的身心和谐是乡村和谐局面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通过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和谐乡村的构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去稳定他们的情绪,使他们摒弃过时的和错误的道德意识和思维观念,积极接受和传播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念,从而更好地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集中精力搞好各项工作。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农民之间关系的和谐。农民之间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乡村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通过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形成农民团结友爱、交流协作的道德意识和思想观念,引导他们积极地面对现实生活。通过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得他们减少思想上的烦恼和困惑,改善他们的精神状态,满足他们的各种精神需求,从而促进他们积极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使农民之间可以更加融洽的进行沟通与交流,促进乡村的和谐发展。目前,在农村中也分为很多阶層,阶层不同,思想观念必然有所差别,比如职业农民和个体户的一些想法就非常不同。这就非常有必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不管什么人都应该做到互相尊重,因为每个人都是生来平等的,要促使农民群众之间做到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共同进步,构建和谐乡村,为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当代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保障农民经济利益
首先要保障农民群众生存的权益。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农民的生存主要依靠土地,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农村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城镇化过程中,虽然有一些村民失去了土地,但是国家无论如何都不会触碰亿亩耕田的红线,要坚持以人为本。失去土地的农民情绪难免有所起伏,要稳定农民的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就要给农民以各种补贴和社会保障,保障他们养老、医疗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要予以高度重视,做好调查研究因地制宜的去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温暖和力量,从而去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给予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信心,增强社会主义道德的实践力度。
然后要保障农民群众进一步发展的权益。农民的生存权益是维持其生命的存在,而发展的权益注重的则是如何实现农民自身的价值。农民相对来说属于弱势群体,他们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才能更好的生存,才会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党和国家一定要保护好农民的发展权益。对于拥有土地的农民,党和政府应该帮助他们运用科学技术去管理和种植,使他们成为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于那些在城镇化过程中失去了土地处于漂浮状态的农民,党和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加强自我学习,树立积极地心态去找工作或创业,实现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要为他们提供更多技术培训、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二)提高农民文化素养
1.培训文化知识
首先要给农民群众提供学习科學技术知识的机会,让他们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然而,农民学习科技知识不可能像学生那样的统一,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可以等到他们做完该做的农活之后,对他们集中组织学习,对他们进行科学技术方面知识的培训;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手段传播一些农业技术知识和可以同时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知识素养的信息。还要采用简单明了的方式传播先进文化,让每一个农民群众都可以很好地接受。比如可以通过赞扬身边的好人好事,批评不和谐事件的电视节目让他们在无形中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然后要从制度上保障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一般来说,农村文化建设的效果远不如经济建设,这就导致基层会存在忽视文化建设的现象,所以一定要保证基层领导干部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想要更好地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提就是增加资金投入,不但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要经常组织高校、知识团体、文艺团体等多多下基层乡镇农村去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和精神。
2. 倡导文明乡风
在农村倡导文明乡风就要大力宣传和普及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做到让农民们记住那么多的文字,最主要的是让他们用心感悟,践行真善美,抵制假恶丑。 因此可以用形象的图片进行宣传,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明白了解,另外,还可以利用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新媒体手段传播典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案例分析。在农村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先进的文化去陶冶农民、引导农民、教育农民,培育新型农民。这就离不开基层村组的领导和组织,他们要多举办文化建设活动,加强乡村图书馆和乡村文化大院的建设,定期对村民的日常行为进行评比,让他们远离腐朽思想的侵蚀,在文明乡风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三)优化农村社会舆论
1.坚持正面宣传,批判不良现象
目前社会舆论杂乱丛生,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坚持做到正面宣传,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双管齐下传播正能量。首先要大力宣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就,给农民以希望和信心,同时提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国家的建设。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宣传素材,使宣传更具有说服力,比如说感动中国人物或在农村中很受欢迎的先进人物事迹等,这样会更好更快的引起农民的共鸣,增强宣传效果。当然,对农村中的一些不良思想和行为也是要进行严肃批判的。比如封建迷信、遗弃老幼等一些负能量事件一定要进行严厉的批判,可以用这些反面素材对农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 净化媒体空间
目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展迅速,给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虽然媒体使农民获得信息更加便捷、快速,但是一旦出现不良信息,也是传播的非常迅速,会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效果。因此净化媒体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进一步制定并贯彻信息管理和传播的规章制度,对所有信息进行严谨认真的筛查,当不良信息广泛传播并引起消极后果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加强主流思想的传播空间。然后要提高媒体管理者和各阶层职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避免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传播那些未经证实但极具话题性的负面信息和言论,多传播社会正能量信息。最后要坚决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能够自觉而且能够分辨所传播众多信息的真假,更好的避免被一些不良的负面信息侵蚀,以便于更好的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澍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前沿论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运迪.当代中国农民的教育与自身发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
[3]李宝才.中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