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分析神经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分析

来源 :医学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kkkkk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研究时间范围定在2019年8月-2021年8月间,研究资料选择院内收治的46名脑卒中偏瘫患者,平均将其分为两组命名为常规组与研究组,采取不同类型的康复治疗方法,比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干预后运动功能、生活能力评分均要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神经康复训练,更利于刺激患者神经组织,提高神经恢复能力。

关键词:神经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脑卒中是国内较为常见的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类型,近年来随国内老龄人口占比情况的变化,疾病发生率也有所提升。脑卒中疾病起病较急,病势变化快,对脑组织损伤较难控制,因此容易使患者出现后遗症,降低肢体运动能力,现阶段临床也比较关注患者预后康复治疗工作[1]。基于此,本文将探讨神经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采用分组比较法,研究时间起于2019年8月终于2021年8月,研究资料为该时间段内在我院就诊的46名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研究两组,每组23名,分别施以不同的康复治疗模式。常规组抽取男患15名,抽取女患8名,年龄区间为49~71岁,平均年龄为(60.33±3.17)岁;研究组抽取男患14名:抽取女患9名,年齡区间为50~69岁,平均年龄为(59.67±3.44)岁。所有患者均已了解实验内容,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被抽取至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护指导,对于研究组联合应用神经康复指导,内容如下。①针刺治疗:指导患者取卧位,对其局部皮肤组织进行清洁消毒,选极泉穴、尺泽穴、足三里、环跳穴等穴位进行刺激,医师采用平补平泻法,在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1次。②生物电刺激训练:采用生物刺激反馈仪,在患者股四头肌等处安置电极片,设定刺激频率为25-100Hz,电流强度范围为0-60mA,每次治疗时长为30min,每日治疗1次,1周治疗5日,连续治疗2个月。③作业疗法:先进行力量训练,指导患者练习重物抓取能力,训练其肌肉力量与关节活动能力;接下来指导患者展开需上下肢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的活动,训练其协调能力。

1.3观察指标

1.3.1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Fugl-Meyer对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上肢分数为66分,下肢分数为34分,分数越高运动功能越好[2]

1.3.2日常生活能力:采用MBI(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与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两项量表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患者生活能力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分析软件:SPSS17.0;计量资料表示:(),检验:t;计数资料表示:(n,%),检验:X2;判断有意义标准:P≤0.05。

2 结果

2.1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研究组患者运动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评分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一。

2.2患者生活能力比较

干预前组间评分无差异,干预后发现研究组患者屏风改善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偏瘫属于脑卒中疾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肢体功能活动障碍是其主要症状表现,不仅会延长患者康复时间,还会影响其日常活动能力,降低自理能力,为患者带来较重的情绪压力与家庭经济负担,因此临床上较为关注对于偏瘫患者的治疗康复训练[2]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神经康复疗法,发现患者肢体运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效果较好,说明神经康复疗法更利于提高整体治疗质量。这是因为,脑卒中发病造成的脑细胞坏死并不能再生,因此想要调节患者肢体活动能力,需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多层次调节,才能进一步提高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并改善肢体活动能力。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刺训练、电刺激训练、作业训练指导,可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刺激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神经突触的重塑以及神经组织的重组能力,以提高小脑控制效果,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以及平衡能力。而且长期练习也有助于患者恢复运动感觉,形成良好的运动、感觉神经正向反馈机制,提高自主训练效果。

总而言之,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联合使用神经康复训练,更有利于提高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 吕亚希, 姚弘毅, 王琳,等. 神经松动术结合上肢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21):3.

[2] 周蔚. 神经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评价[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030(002):28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护理应对措施。方法 将肝硬化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纳入患者一共具有110例,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针对所有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病例回顾与分析,探讨其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 凝血酶原时间(PT)时间、肝硬化病程时间、门静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均属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后患者的护理评分(85.2±2.9)分明显高于实施护理措施前(69.8±2.8)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g
期刊
摘要:目的:对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估。方法:将我院接收的88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此次评估对象,所有患者均按照奇偶分组法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常规治疗+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每组44例,分析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变化情况。入选时间均在2020年4月-2021年1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VAS评分、骨密度等指标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此时P<0.05,表示数据分析结果存在对比意義。结论: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疾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关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我院门诊在2020.3月-2021.3月随访的60例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药物治疗,称作常规组,该组中有30例患者,另一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高压氧治疗,称作研究组,该组中有30例患者,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经过了分组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其存在可比较的价值。1.2方法研究组和常规组中的患者日常均指导其糖尿病饮食,并让患者根据身体状况适当的运动,并维护患者的
期刊
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到我卫生室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采取中医辨证进行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了近1年左右时间内到我卫生室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作为本次课题所研究的样本,从中抽取样本量为40例,对这40例偏头痛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成两个组别,其中一组仅采取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并将该组设定为常规组,该组有20例偏头痛患者,另外一组则在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将这组设定为研究组,该组同样有20例患者;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评估。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经过治疗后,两组治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消化内科对老年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Diabet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DFC)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经本院诊治的老年2型DFC患者中选择120例,依据随机法则分成两组,予以乳果糖+双歧杆菌治疗的60例为常规组,在常规组用药基础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的60例为探究组,观察疗效。结果 探究组总有效率96.67%(58/60)与常规组81.67%(49/60)相比明显更高,其复发率1.67%(1/60)与常规组11.67%(7/60)相比明显更低(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取钩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5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法对26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观察组采取保留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对比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为患者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较高,该治疗方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钩剥术;下肢静脉曲张;并发症下肢静脉曲张作为静脉阻塞、泵功能不全诱发的疾病,在阻塞性因素影响
期刊
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疾病 ,也是最严重的一种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的病程比较长 ,需要长时间的药物来维持治疗 , 统计显示 , 我国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大约为十万分之九。目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但是这种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有一定的副作用 , 体重指标的增加就是其中之一。抗精神病药物致体重升高的总发生率目前已经超过 50%, 影响了患者的外观形象 , 并且导致了一些代谢疾病的发生 ,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人工流产术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患者的心理变化。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收治的118例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早孕者,时间:2018年7月到2019年7月期间,分组法:采取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9例,实施普通的护理方法;实验组59例,在普通方法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将两组妊娠女性的术后并发症和心理变化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妊娠女性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妊娠女性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实验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疑似宫角妊娠患者采取经阴道三维超声C平面成像进行诊断的价值进行了探讨。方法:选取了近1年左右时间内到我院接受诊断的疑似宫角妊娠的患者作为本次课题所研究的样本,从中抽取样本量为40例,之后对这些患者分别实施经阴道二维超声C平面成像检查和经阴道三维超声C平面成像检查,之后探讨两种检查的结果与手术诊断的结果进行评估,探讨经阴道二维超声C平面成像检查和经阴道三维超声C平面成像在诊断宫角妊娠的准确情况。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经过检查后可知,手术诊断结果可知,有3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在我院进行肿瘤PICC置管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堵塞、导管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 PICC 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2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移位1例,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7例、导管堵塞5例、导管移位6例,观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