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薄弱学校软实力“软”的成因分析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haiyugu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薄弱学校的存在影响着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也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本文对城市薄弱学校软实力的内涵及其“软”的成因作出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薄弱学校;软实力;内涵;成因
  
  面对教育有效供给不足和广大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旺盛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之间的差距,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证教育公平的基本实现,成为教育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软实力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竞争的核心内容和衡量学校教育水平的核心指标,对城市薄弱学校软实力建设加以关注,无疑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城市薄弱学校软实力内涵的界定
  
  有学者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界定,认为薄弱学校从硬件上看,主要表现为办学条件差,如校舍破旧、办学规模小、教育教学设备短缺、图书资料缺乏;从软件上看,主要表现为学校领导班子弱、管理差、师资队伍差、生源质量差、办学质量和效益差。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硬件)而言的,从办学的角度来看,如果说学校的校舍、设备、活动场所、图书资料等办学条件的水平和质量属于“硬实力”,那么教育的观念、教师素质、科研能力、管理水平、教学效率、办学特色、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等就属于“软实力”。其中“软实力”相对来说更为重要,因为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师资才平,必然提高教育水平,教育水平的提高又会驱动生源的优化,较好的生源则会带来学校收入水平的增加和办学条件的改善。由此可见,所有这些因素中“软实力”因素是关键,软实力已成为新时期教育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核心指标。
  “软实力”一词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教授提出的。他在2004年4月初推出的一本新书《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致胜之道》中解释了软实力的概念“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能力”。具体到学校,软实力是指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是学校的价值理念和内在品质,是办学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80多万所中小学,其中有很大一批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比较差。薄弱学校要发展需要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更新设备、提升硬件水平,但仅做好这些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育人效率、提升办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软实力”上下工夫。也就是说,只有软实力的增强,硬实力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尤其对于办学条件比较差的薄弱学校而言,革新教育理念、加强管理、提高师资和生源质量、提升办学效率和社会影响力,是迅速走出“薄弱”困局的关键所在。
  
  二、城市薄弱学校软实力“软”的原因
  
  每个城市都存在薄弱学校,既然是薄弱学校,生源质量乃至数量就都没有保障,教师素质差些似乎也是正常,学校领导也常疏于管理,因此形威“校长无心管、教师无心教、学生无心学”的恶性循环。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政府教育政策的制约。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政府提倡办重点学校。在这种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了系列倾向重点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先配置政策,使得学校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重点中学政策的执行,使基础教育阶段的经费与设备层次分明,也造就了薄弱学校在领导、师资与生源方面的“软肋”。而且重点学校政策取消后,重点学校仍然处于优越地位,办重点时重点学校不仅积累了人、财、物等有形资源,还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等无形资产,从而更加凸显了薄弱学校在学校声誉和社会影响力方面的“软”。
  
  2.政府教育资源投入不足。义务教育公办学校之间确实存在差异,尤其是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经费投入差距更大,1996年投入的生均教育管理经费,重点学校以平均值1148远远高于薄弱学校的平均值546。在人力资源的投入上,薄弱学校明显处于劣势。好的教师或师范类优秀毕业生不愿意到薄弱学校工作,薄弱学校自己培养的一些骨干教师也纷纷另谋高就,此外,薄弱学校的教师在获得进修、培训提高的机会以及福利待遇等方面也根本无法与重点学校的教师相比。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1984年后,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但各级政府财力有限,在保证了重点学校之后,往往就无力向城市薄弱学校投入,加之我国非政府投资少之又少、学校自主办学权不够,束缚了薄弱学校深化学校改革的手脚。
  
  3.公民对教育资源选择意识和能力的增加以及学校评价体系失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对人们职业选择和社会地位确立的作用日益增加,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也不断地攀升,他们要求自己的子女能上学,更不惜资以重金或动用权力、关系,竭尽全力使子女能上好学校。这加剧了教育财源和生源等资源分布的不均,更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另外,对中小学的评价往往是在教育行政部门控制下的终结性综合评价,从评价方案的制定、指标的筛选、过程的实施到结果的评判都是由主管部门操作的,学校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而且评价的方式单一、标准僵化,如很多地方通常用中小学生的统考成绩的平均值、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薄弱学校往往远达不到评价的标准,与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差距很大。这种很少考虑学校实际情况的评价,带来的不是对薄弱学校工作的肯定和激励,而是陷薄弱学校于师资差、生源差、管理差、社会影响差的恶性循环之中。
  
  4.薄弱学校的内部原因。一是,教育观念落后,办学指导思想片面。大多数学校管理者始终把工作重点集中在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上,导致“只抓少数,放弃大多数”,没有真正树立全面科学育人的理念。二是,学校管理水平低下。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差,“软、散、懒”,缺乏凝聚力,改革和开拓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或者是年龄老化,进取心减退,甘心做“维持会”;或者是班子内部不团结,彼此勾心斗角,内耗分散了精力,失去了人心;或者用人不当,缺乏基本的办学思想和管理经验,导致学校管理混乱,不能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三是,师资水平差。教师群体素质不高以及数量和结构方面不合理。缺乏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学历合格和胜任工作的教师,好教师分不进也留不住。四是,生源差。学生文化基础差,问题学生较集中,学生流失率较高,难以形成好的学风和校风。五是,办学成效低。从教学质量看,国家规定的课程教学“缺斤少两”,不合格课程较多,完不成计划教学进度,学校升学率、毕业合格率等各项指标均未达标。从学生质量看,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从办学效益看,师生比例不协调,生源不足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这些源于自身的历史和现实的各方面因素,也是薄弱学校软实力建设“软”的集中表现,它们进一步恶化了薄弱学校的生存环境,压缩了其生存空间,使薄弱学校的竞争力大大降低。
其他文献
文章就如何加强综合治理的工作,从实践到理论进行总结,疏理出“理念教育、重点管理”的工作思路,对综合治理工作为经络服务,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在刚刚结束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的学生胡萍,拿下了中国在时装技术项目上的首枚金牌!在时装技术项目5进2阶段选拔赛期间,5名集训选手就被优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卡)分别送往北京和浙江三个风格类型、运营模式、产品结构截然不同的服装企业进行为期三周的企业实训。公司让选手能够在企业实训中,通过学习提升专业技能、规范工作程序、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增强职业精神、开阔专业视野。 
来自埃克塞特大学的可再生能源专家团队率先推出了一项新技术,利用太阳光制氢从而创造出清洁、便宜和广泛应用的燃料。该团队创新了一种方法用阳光将水分解成其组成部分一氢气
公路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文章从完善质保体系;抓好施工前、中、后的质量管理;新技术的采用等方面阐述了公路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对策。
德克斯(Peter Dirks)有一双天才的手,为患童切除脑中的癌肿瘤,然而.无论手术多么成功.他都无法保证癌症不复发。即便所有的明显病灶都被切除了,癌细胞也只需数月便可大规模卷土重来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医有所病、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是关键环节之一。目前,我国已初步确立了社保基金监管的体系。近年来,我国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社保基金监管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查处了部分重大的挤占挪用的案件,基金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但各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