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膳食(外二篇)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朋友私下问我,你笔下写过平民百姓吃食、地方特色风味,每每叫人食指大动、馋涎欲滴。可不可以写写皇帝的膳食,也让我等长长见识?皇帝贵为天子,穿的是龙袍,坐的是龙椅,住的是“金鸾殿”,行以辇代步,膳食自然也不同寻常。比如说吃什么?怎么吃?猎奇之心人皆有之,写写试试,作为茶余饭后谈资亦为快事。于是乎,查阅资料、探幽索隐,虽是东拉西扯,但也言之有据。熬了两个通宵,就有了这篇皇帝的膳食。
  说起皇帝的膳食,最有名的当数商纣王臭名昭著的“肉林酒池”。其实“肉林”是商纣王的专利。而“酒池”往上追溯则是夏桀发明的。夏桀这家伙是个“土豪”,搁现在也是一个出手阔绰的大气之人。弄了个酒池能撑船,风吹过来,酒象水一样泛起片片涟漪。高兴起来就找千把人陪吃陪喝,划拳猜枚。夜夜笙歌,醉生梦死。灭掉夏桀的就是商汤。商汤灭夏,传说起因也是一个“吃”字。有个厨子叫伊尹,是咱河南老乡,后来成为辅佐商汤、治理天下的一代名相。他向商汤献鹄鸟之,因之博得商汤器重,倚为肱股。鹄鸟之羮说白了就是用白天鹅炖的汤,那时候还没有珍稀动物保护法,据说好喝的很。商汤犹嫌不过瘾,问还有什么更好吃的。伊尹就漫天胡侃、一阵忽悠。什么猩猩的嘴唇、獾獾的脚爪,野雁的屁股、大象的尾巴,把个商汤说的食指大动、涶涎欲滴。赶快问:“你会做吗”?伊尹说:“您的疆土太小,找不到这些菜的原料呀”。由此商汤遂起代夏之心。
  商汤灭夏传至纣王,已经九世之乱。国势日衰、积重难返。但商纣王仍然“好酒淫乐、嬖于妇人”,较夏桀有过之无不及。酒池华丽转身,全面升级;肉林闪亮登场、极尽骄奢。《史记·殷本纪》记载:“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说的是纣王驱使三千红男绿女,令她(他)们一丝不挂、互相追逐嬉戏。并击鼓为号,让这些人表演各种动作。一声鼓响,要争先恐后趴在池中饮酒,屁股要朝天撅的高高的;又一声鼓响,要争先恐后跑到肉林吃肉,而且要一脚踩地,一脚蹬在树干上。如此反复奔波,直到精疲力尽。乐得在高台观看的纣王和妲己合不拢嘴。据说有一次玩了七天七夜,竟忘了今夕何夕。直到败困鹿台、自焚而死。“糟丘肉林相枕藉,瑶台倏忽成灰尘”!(明·刘基《前有尊酒行》中句)可见纣王是一个享乐至上的彻底“唯物主义者”,在三千年前就能创造出如此惊世骇俗、艳压群芳的行为艺术,恐怕连现在那些时髦的行为艺术家们也难忘其项背。尤其那些什么什么夜总会老板更应该向他致敬,向他学习。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恒公也是吃货,厌倦了山珍海味,竟然想尝尝婴儿的滋味。他的厨子易牙,也是最早开私人饭馆被后代厨师尊崇为祖师爷的。为巴结取宠于齐恒公,就把自已亲生儿子蒸了给齐恒公吃。于是就有了历史上最没人性的,也最令人发指的一次拍马屁。尽管后来易牙被齐恒公视为左膀右臂、位极人臣,但他终归是小人得志、不可一世。背着齐恒公拉帮结派、胡作非为,在齐桓公病重期间干预朝政、激起内乱,易牙这个马屁精竟置齐恒公于冷宫,生生把齐恒公活活饿死。
  “惜秦皇汉武”那个汉武帝,尽管“略输文采”,但在吃上却是重口味。《济民要术》记载,汉武帝在海边与东夷作战时,一阵风忽然从地下吹过来一股腥膻香浓复合之味。正所谓“馋猫鼻子尖”,挖开一看是些坛坛罐罐,原来是当地土著居民用乌贼肠子做的鱼肠醤,黏糊糊、白花花的。汉武帝一尝之下大呼好吃,还赐给这东西一个名字叫“鱁鮧”。据说南北朝时的齐明帝萧鸾,亦好此味。且喜用蜜拌之,一餐能吃几升呢。可惜未能流传下来,令当今吃货一族徒生遗憾、腕叹息。
  赤壁之战结束,孙权在都城建业大摆庆功宴招待群臣。有一种鱼特别鲜美可人,厨子说是搓头鳊、产于汉水。后来孙权的孙子孙皓迁都武昌,其中一个理由就是武昌有槎头鳊。有民谣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魚,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可见当时老百姓对迁都是何等的扺触,何等的不满意。
  但那时没有人把人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头不高兴当回事,要怪就怪搓头鳊太好吃。这搓头鳊就是毛主席一九五六年六月写于武汉的《水调歌头·游泳》中“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中的武昌鱼。可见孙皓也是个吃货,放在当下若再让他看到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怕是京城要迁来迁去不消停哩。
  那个和杨贵妃苦恋而成千古佳话的唐玄宗皇帝,最喜欢吃的是鹿血肠。即把新鲜鹿血灌到鹿肠之中加佐料煮熟。想来这玄宗也苦,自从遇上“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玉环,就过上了“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的幸福生活。沉溺于温柔乡里而“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本来“后宫粉黛三千人”已是力不从心,再加上“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纵是铁打金刚不坏之身,也需要鹿血肠壮阳补肾。至于清朝御膳中奇菜“清汤虎丹”,则是取兴安岭威猛雄虎睪丸以高汤煨炖,剥膜切片佐以蒜泥香菜食之,和鹿血肠异曲同工,亦是固精培元之妙品。和风靡全球的伟哥相比,不但不是转基因,而且还是原生态,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我们看多了瞎编乱造的清宫戏,一说皇帝吃饭总会想起“御膳房”。事实上御膳房这个专门为皇帝做饭的机构是清朝才设立的,明朝前期为皇上做饭的是光禄寺。朱元璋放过猪、讨过饭,当过小和尚、过惯了苦日子,深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所以十分注重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宫室器用,一从朴素,饮食衣服、箱有常供,唯恐过奢、伤财害民”。我曾经在博物馆展橱里见过他的膳食录,日常菜是肉炒黄花菜、炒羊肉,蒸猪蹄、煎鲜鱼、焼羊头蹄、五味蒸鸡、糊辣醋腰子、羊肉水晶角、香米饭、三鲜汤、豆腐汤加泡菜之类。明朝后期,因为光禄寺做的饭让皇帝觉得实在“难吃”,后改为“内庖”,让太监为皇上做饭。《万历野获编》中记载了当时京城谚语“四大不靠谱”:“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其中“光禄寺茶汤”就是御膳,可见饭菜难吃程度。
  皇帝们嗜好不同,所以对美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嘉靖热衷于修道练丹,平日“茹素”。但真要天天吃素也咽不下去,太监们就偷偷往素菜里惨入猪油猪血之类。而隆庆皇帝爱啖驴肠子,但又很节俭。听说因为吃驴肠子每天要杀一头驴,而且吃不吃都要预备。算下来京城一年就少360头驴,干脆拒绝不吃。比起那些贪口腹之欲而惨无人道吃活猴脑的吃货们,要好千倍。可惜到了明朝中后期,朱元璋“奢侈是丧家之源”,“节俭二字徙治天下者当守之”的告诫已被不孝子孙丢到爪洼国去了。士大夫和富商夸贵斗富,穷奢极欲。迎来送往、一味铺张。“酒席下程,备极丰美,铺张供上、竭尽纷华”,尽管崇祯是个勤政之君,崇尚节俭,但也挡不住内忧外患、回天无力。最后吊死在煤山歪脖子槐树上,听人说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一只红鞋。身边仅有一个太监王承恩相随。   清皇室源于东北满族,饮食上也就沿袭了东北满族的饮食习惯。每天只吃两顿正餐,称为早膳和晚膳。早膳一般在早上六点至八点,晩膳在中午十二点至下午两点。夏秋两季则提前一个小时。两顿正餐之后各加一顿小吃,皇帝临时想吃什么随时安排。按照清宫规制,日常膳食由内务府下面的御茶膳房负责。御茶膳房包括膳房、茶房和清茶房。仅膳房就设总领三人、承应长二人、承应人十五人、庖长三人、庖人二十人;加上御茶房和清茶房一百二十多人。此外还有太监一百五六十人。近三百人如众星捧月,服务于皇帝一人。
  用膳地点不固定,或在寝宫东西间,或在办事场所。开膳时间一到,侍卫便通知御膳房将膳食送上。叫做“传膳”,然后太监们手捧红色漆盒鱼贯而入。将各种菜肴、饭点、汤羹等迅速端上餐桌,按规定位置摆放好。无关人员一一退下,只留下待膳太监。这时皇帝在太监簇拥下坐东朝西入座用膳,四名太监垂手立于皇帝身后。一名待膳太监站在一旁负责布菜,并用一种银制半寸宽、三寸长的试毒牌对菜进行检测。据说如果饭菜有毒,银牌就会变色。检测后再亲口把每道菜先尝一口,谓之“尝膳”,验证无误后,皇帝才示意待膳太监将自己喜欢吃的菜点盛至碗中开始享用。膳桌旁边一般还会另设一个几案,皇帝觉得哪道菜特别可口,说声“赏”,这道菜便会被放到几案上,待会儿放入配有热水加温的食盒内,送到被赏赐的官员府中或妃嫔宫里。
  以十全老人自诩的乾隆皇帝,从乾隆十九年五月十日早膳记录看,菜是肥鸡锅烧鸭子云片豆腐、燕窝火熏鸭丝、攒丝锅烧鸡、肥鸡火熏炖白菜、三鲜丸子、鹿筋炖肉、鸭子糊猪肉、喀尔沁咸攒肉、上传炒鸡、孙泥额芬白糕、珐琅葵花盘小菜、蜂糕、老菜、酱王瓜、苏油茄子。另有粳米膳、野鸡汤。中午点心是“八珍糕”,这“八珍糕”最是费工费时、但不算奢靡。用人参二钱、茯苓、山药、扁豆、薏米、炒芡实、建莲各二两,肉梗米面和糯米面各四两研为细末,加白糖八两、和匀蒸糕晾凉随茶而食。吃下来远远没有现如今一些人满桌珍馐佳肴,加三两瓶三十年茅台昂贵。乾隆最喜“炉食”,至老不衰。炉食即烤制的食品,大多是用猪油烤制。如猪油到口酥、猪油酥烧饼、猪油酥火烧、猪油澄沙馅酥饺子、奶酥油光头、香油麻花等。可见这位“古稀天子”好牙好胃、养生有道。而且对猪油情有独钟、乐此不疲。
  至于慈禧太后饮食之奢侈,在中外历史上弄个冠军当当没半点置疑。原本清代皇帝用膳标准为每顿120道菜,还不包括主食、面点、果品。后来有皇帝觉得太过奢侈、亦太浪费,减为64道。到了慈禧太后的老公奕詝登了龙位,外患内困、民生艰难,又减为32道。奕詝驾崩,慈安太后当政施“妇人之仁”,再减为24道。慈安一死,垂帘听政、大权独揽的慈禧立马摆起了谱。不但恢复了每顿饭百十道菜的老规矩,且有过之无不及。
  所用餐具皆为金银嵌翠、青花美玉。因为金质碗、碟、盘最能显示皇家气派,故而慈禧最喜欢“金饭碗儿”。御厨们还要绞尽脑汁,将菜品摆成龙、凤、蝴蝶、花卉等各种吉祥图案,或拼成福、寿、万年、如意等字样。慈禧太后身边不乏名厨大腕,如王玉山,专门做慈禧最爱吃的“四大抓”——抓炒里脊、抓炒鱼片、抓炒腰花、抓炒虾。有人算过,慈禧每顿饭耗二百多两白银、折成小米可供15000多个老百姓饱餐一顿。即便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仓遑逃亡西安的慈禧仍然大摆阔气、极尽奢华辅张之能事。从各地调来山珍海味、燕窝鱼翅。仅西瓜每天要吃300多个,因为她只吃西瓜正中间的一点点瓤子。
  皇帝用餐有一整套必须遵循的程序。《周礼》规定,帝王进膳时要有音乐,以乐侑食、彰显威仪。清朝的皇帝们尽管已不时興“钟鸣鼎食”之类,但由乐工演奏一些轻松快乐的吹打曲子还是有的。而且虽然贵为皇帝,最喜欢吃的菜也不得连吃三口。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家规,叫做“吃菜不许过三匙”,因为皇帝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是天字号秘密,绝对不能让人知道的。站在皇帝身后的四名太监便是专门执行家规的。倘若哪个皇帝吃的高兴,对最喜欢的菜己连吃三口,为首太监就会叫一声“撤”,这个菜就立马被撤下去,本意在于皇上所好只能让人捉摸不透,不能让人掌握规律。宫中把这个规距叫做“传膳不劝膳”。而且每天膳食单都记录在案,每月一册、存档备查。所以今天我们才能看到清宫挡案中的大量御膳单,知道这些皇帝们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
  我在下乡当知青时,听见两个老头聊天,内容是皇帝天天吃的啥。一个说:“皇上住的金鸾殿里,东间一锅油,西间一锅油。想吃油条炸油条,想吃麻花炸麻花,得法着哩”!一个说:“要不咋是皇上哩?天天吃烧鸡、啃猪蹄。烧饼夹油果子随便吃,舒坦着类”!想想看,我们的老百姓如此的朴憨厚,如此的朴实!即便给他们的想象再插上一百个翅膀,他们也不会想到先人们顶礼膜拜、奉若神明的皇帝,一顿饭可以吃的这么骄奢,这么淫逸,这么铺张,这么浪费!
  汉代自景帝后“淫侈之俗日日以长”。上自皇帝,下至公卿大夫、庶民工商,无不争为奢侈。吃穿住用极尽奢华,单说一个“吃”字,是“食必趋时”。春天吃鹅雏、秋天吃鸡雏,冬天吃羊羔雏鸟,甚至母腹中的小动物都成了餐桌新宠。连以奢侈著称的汉成帝也发出“方今世俗奢僭罔极,靡有知足”感慨。上有好者下有效焉,延至宋代,奢侈消费已成社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以至朝野“禁令屡颁、奢侈依然”。清代雍正皇帝以史为鉴,曾为宫廷浪费剩饭连下两道圣旨。但随着康乾盛世财富积累,奢侈之风愈演愈烈。直到慈禧太后为一己欢娱,不惜动用军费大兴土木、修造园林。最终求荣取辱、人亡政息,大好河山被列强瓜分。
  “方其励精政事,开元之际,且致太平,何其盛也!及侈心一动,穷天下之欲不足为其乐,而溺其所爱,忘其所可戒,至于窜身失国而不悔”。这句话出自《新唐书·玄宗本纪》,是作者给唐玄宗李隆基的一段评语。是说玄宗前期励精图治,治国理政,开元之际,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到他放纵之心一动,竭尽天下之所好也不能满足享乐,且又沉溺于宠爱的人,忘了值得警戒的教训,最终酿成安史之乱,乃至失国逃命而不悔改。作者紧接着说:“专其始终之异,共性习之相远也至于如此,可不慎哉!可不慎哉”!用今天话就是“考究他从开始到最后的变化差异,其禀性因为习染而相距之远竟达到了如此地步。能不谨慎吗?能不谨慎吗”?其实这段话用于历朝历代大多数皇帝亦是恰如其分。“皇帝的吃食”本意非张扬皇帝之奢华,亦在彰显“可不慎哉”的道理。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稀饭小记
  阳城人的一日三餐称早饭为“喝稀饭”,也有叫“喝糊涂”。早上起来,出门碰上人互相打招呼,一句“上俺家喝稀饭吧”,就拉近了距离,透出了亲情。寻常的生活里,饮食习惯年复一年地在传统中延续。
  稀饭种类,五花八门,无不闪烁着阳城平民于饮食的智慧。好面稀饭、杂面稀饭、大米稀饭、小米稀饭、红薯稀饭、南瓜稀饭、绿豆稀饭、豇豆稀饭、红薯干稀饭不一而足。其中红薯干稀饭尤为费工费时,先把晒干的薯片用“对窰子”(方言:一种整块石头制成圆桶型,中间凹下、用来舂米的工具)用力一下下捣碎,然后放入锅中煮熟再加面糊。有那懒人怕下力,成片放入也可,只是少了粘稠可口。
  好面稀饭就是小麦面做的稀饭,五六十年代小麦产量极低,亩产二百斤左右即算高产。交了公粮,余下口粮有限,穷人家和会过日子的人家,农闲时节早上只喝稀饭不吃馍,农忙时节人要掏劲干活时候才会吃馍喝稀饭。麦面金贵,故称之为“好面”以区别于其它杂面。
  一日三餐里,也就稀饭没有技术含量。半碗水、一把面,筷子搅匀,不能有面疙瘩;滚水下锅勺子一搅,待再锅滚(沸腾),稀饭即成。视面多面少、可稠可稀。稀饭里不放其它东西,叫做“寡稀饭”、取寡淡之意,打个鸡蛋搅碎放进去,黃白相间、色味俱全,叫做“鸡蛋穗子稀饭”。一般有客来或家里有人上火、牙疼喉咙疼才能喝这种稀饭,说是能清火消炎。若把红薯、老南瓜切块煮熟,然后放入面糊烧开是为红薯稀饭、南瓜稀饭。如将大米、小米、绿豆、豇豆、红薯干煮熟再下面糊则为大小米、绿豆、豇豆、红薯干稀饭。以上种种,若不加面糊,则皆叫“茶”而不叫稀饭,如米茶、绿豆茶等。
  小时候嘴刁,不饿到十分,不愿喝杂面稀饭。杂面稀饭其实就是红薯面稀饭,稀时能照人影,稠时成糊状,搁置到晚上变成一坨“凉粉”。一碗杂面稀饭,再加一块蒸红薯或窝窝头,吃多了胃酸腹胀,打个饱嗝也会冒出一股酸味。娘为哄我们这些小孩子喝下去,会沿碗边吹吹,递给我们说“来,拉个火车!比比看谁拉的响”!“咦,这一口是跑上海”!“哟,这一口是上武汉”!“呀,这一口气喝完就到北京天安门了”!于是我们就会争着抢着,很高兴的大口大口喝下去。喝的时候“呼噜”的很响,此起彼伏、拖着长音。喝完稀饭,娘会用围嘴子(方言:小孩子吃饭围在胸前的布)给我们擦擦嘴,一边擦,一边慢声细语的说:“喝稀饭好,多喝点润肺经哩”!那个时候,娘总是变着法子哄我们吃饭,诸如把红薯面馍做成锅巴子;说是“牛舌头”,带着“锅焦”,咬一口、蘸一口蒜汁,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已然成为我们那一代人的味觉记忆。
  稀饭和蒸红薯、包皮馍、白萝卜丝是早晩两顿绝配。蒸红薯有“稀溜”(方言“绵软”)和“干面”(方言“干的掉渣噎人”)之分,蒸一锅能吃两天。包皮馍早已淡出了人们视野,四十岁以下的人几乎不知道这“包皮馍”是什么样子。其实包皮馍很简单,先用好面揉好拽成一个个小面团,擀成包包子一样的圆圆面皮摊开,再把红薯面揉成的面团象放包子馅一样填到中间,包严实擀成饼状在鏊子上翻上几翻炕熟即是。外观看上去象好面饼子,其实好面只是薄薄一层。就这也是来客或者稍微富裕人家才吃得起。吃时再夹几筷子用碎盐凉拌的白萝卜丝,要多美有多美。关健是白萝卜顺气消食、和中除痰,能减轻胃酸和腹胀问题。现在想想,南瓜性温味甘、补中益气;绿豆清热解毒、止渴消暑;至于红薯更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剌激肠道蠕动、治疗便秘的妙物。那时人的饮食搭配也很科学呢!
  大前年我和几个朋友去苏州,头天晚上住在观前街一个旅舍。放下行李简单洗漱之后,我们去附近太监弄吃小吃。这太监弄有200多米长,位于“苏州第一商圈”的观前街旁边,是苏州最有名气的美食街。十几家著名菜馆酒楼,鳞次栉比;松鹤楼、得月楼,一家挨着一家。那天晚上,我们一众人等真个是吃了个肚子圆,半夜醒了还打饱嗝。其它的记不住了,只记着了一个“三拼生煎”、“姚记豆浆”,俱为苏帮名吃。
  三拼生煎说白了就是三种馅儿做的水煎包子。现做的生煎很烫,底面煎的酥酥脆脆。软软的外皮裹着肥瘦相间的猪肉馅儿、粒粒饱满的虾仁馅儿、清清新新的芥菜馅儿。造型萌哒哒的,看一眼就超级想吃、再蘸点醋更加美味。最奇葩的是姚记咸豆浆,宽口浅底的蓝边大碗里,一勺酱油一勺醋、一撮榨菜一撮葱;讲究的再搁点虾皮。豆浆滾烫,师傅功夫老到。舀上一大勺,乳白色的热豆浆飞流直下,倾入碗里、瞬间起花,竟小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致。又要一蝶焦脆油条,切寸许、即泡即食。吃完擦擦嘴,觉得好吃归好吃,只是豆浆有点咸、生煎有点腻。总是没有在老家晚上弄一碗稀饭喝喝,既养胃、又润肺。同行王兄问老板有没有“糊涂”,老板被问的“糊糊涂涂”、一头雾水。我说:“糊涂就是稀饭,稀饭就是粥,是不加东西的稀粥”。老板这下才不“糊涂”,但也是似懂非懂。向右一指道:“转过这个弯就有卖粥小摊,潘玉麟糖粥、皮蛋瘦肉粥、生滚鱼片粥、精品毋米粥、状元及第粥……应有尽有”。
  我们几个相视而笑,知道稀饭是喝不成了。也就断了念想,看夜色己晚、遂打道而归。
  小年夜的幸福期盼
  在儿时的记忆里,腊月二十三在豫东俗称小年下,是大年的前奏,也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
  送灶的爆竹一响,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了,除了吃奶的孩子和坐月子的媳妇,村里几乎没有闲人。大人劈柴,小孩帮忙拢成堆,大人写春联时,小孩在一边磨磨墨拉拉纸。村里一天到晚饮烟袅袅,香味四起。蒸馍的、磨豆腐的、下粉条的、煮猪头猪下水的,炸油条麻花麻叶的。于是,愈来愈浓年味儿就从各家各户的窗棂里,从左邻右舍蒸馍煮肉炸油条的幽香里,从零零星星炸响的鞭炮声里飘了出来。飘呀飘,飘过一年又一年,直到现在仍然弥漫在记忆里。也许是年龄越大越恋旧,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想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想起小时候兄弟姐妹一起过小年的日子,忽然之间双眼就盈满了泪水。
  早在古代,人们就把祭灶列为五祀之一。《礼记·月令》记载:“祀灶之礼,设主于灶径”,唐代诗人罗隐《送灶诗》亦有“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名句。可见两千多年前就有祭灶之礼,且代代相沿成习。不论你是在外做官、还是云游经商;不管你是在天涯海角、还是异乡他乡,只要进入腊月,思乡的愁绪就会无边无际地漶漫开来,想回家念头就会如开了春的野草般疯长。没有一种感情比亲情更浓烈,没有一种温暖比得上过年回家,必须在祭灶前一日回家团聚过年,吃灶糖,祭灶神。   南北风俗不同,祭灶的日子也不一样。有在腊月二十三,有在腊月二十四。宋代诗人范成大老家祭灶就是腊月二十四,他的《祭灶词》对祭灶有详尽描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是说这天灶王爷要上天汇报工作了。“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则说的是给灶王爷准备了一大堆好吃的。“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说的是祭祀时女人要迴避,灶王爷酒足饭饱且收了钱很欢喜。至于“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明着说就是人间那些是非长短,你灶王爷既然得了好处,知道权当不知道,也别生啥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最后归结一点,是说到了天上,见了玉帝,一定要请他遍洒甘霖、降福于人。最好弄点钱回来利益均沾、大家分分。诗写的细致真实、饶有情趣。
  人们对祭灶的重视,跃然于纸。富裕人家灶火(廚房)的北面或东面都设有灶王神龛,以敬灶神。没有神龛的人家,就直接把赶集上店买回来的灶王爷,恭恭敬敬贴在灶台墙上。两边对联写的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披是“一家之主”。祭灶这天,会点上香烛、摆上供品诸如柿饼子、祭灶糖之类。听爷爷说,灶王爷吃了甜食,给玉帝汇报时嘴巴就会变的很甜。临行时还要给灶王爷喝点小酒,让灶王爷喝的晕晕乎乎。老几辈信的都是“天灵灵、地灵灵,离地三尺有神灵”,把幸福和平安乃至于健康都寄托在了各路神仙身上。祭灶拜神虽然是大人的事,但是最高兴的莫过我们这些小孩子,因为有祭灶糖吃。
  祭灶糖在阳城又叫麻糖,是用麦芽糖加入芝麻,置于铁锅上熬制而成。最早的灶糖据说源自东北,又叫“关东糖”。制做时加有小米,是专门祭神用的。清人所写《燕京岁时记》中记载,当时祭灶,供品中就有关东糖。色泽乳白,风味独特。后来才渐渐走下祭坛并传播开来。妈妈说请灶王爷吃麻糖,是要把灶王爷嘴糊上,好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灶王爷吃不吃跟我们没半毛钱关系,我们关心的是天快些黑下来,炮快些响起来,一家人快些坐下来,祭灶糖快些吃起来。现在的祭灶糖又叫麻糖,味道甜美,酥香焦脆。豫东南一带以商水舒庄、大武所制最有特色、最具风味,当然也最好吃。早已成了阳城人过年不可或缺的佳品。某种意义上说,祭灶不吃祭灶糖,就没了小年味。那时候的祭灶糖似乎和现在不太一样,是四方形的。特别黏、特别甜、也特别有嚼头。
  小年夜,妈妈一边用刀背把灶糖砸碎分给我们,一边说:“别抢别抢、人人有份”。小时候糖是稀罕物,轻易吃不到哩。糖到手里,“咯嘣”就是一口。妈会说:“急恁很弄啥哩?招呼(小心)着粘牙哩”!糖到嘴里需用力才能咬碎,那种甘甜顺着口腔直甜到五脏六肺,感觉整个人就是糖做的。有一年小弟的糖舍不得吃完,剩下鼻疙瘩大的一块用纸包住藏了起来,竟被家里的小狗衔了去。糖粘着了小狗的牙、小狗张不开嘴,急的呜呜呜呜在地下乱拱。小弟撵着狗打,眼看着己进狗肚子无望夺回。又哭又闹谁也哄不住,直到妈妈又给他一块才老实。
  至于范成大诗中所说那些美味佳肴,诸如“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则是春节才会有的。尽管物质紧缺、生活拮据,祭灶晚上的饭比不上年夜饭丰盛,但对于北方人来说,饺子是少不了的。
  祭灶晚上,姨妈把萝卜切成薄片放入烧开的滚水中煮熟,生白菜切丝用盐稍腌,二者都用布兜住,使劲把水挤出、然后剁碎掺入猪羊肉中。姨妈手巧,包的饺子玲珑精致、皮薄馅饱,而且都是元宝形的。等点过三遍冷水,饺子煮好捞入碗里,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看上一眼肚里就咕噜咕噜叫着流口水。配上几瓣大蒜,或者再将香菜蒜苗切碎放醋弄盆酸汤,那才真叫一个得法,真叫一个舒坦呢。奶奶一声“小将们开吃了”,我们连蹦带跳,一拥而上。一个个像饿狼一样,眨眼间一锅饺子就没了踪影。急得奶奶连声喊,慢点吃多着哩,小心烫嘴。’
  几十年过去了,祭灶名存实亡,只留下一个节气。消灾避祸,祈求幸福寄托予神灵的事亦不复存。也许若干年后,我们的孩子,我们孩子的孩子再也不会把过小年当回事,他们不缺吃不缺穿,生活的每一天都胜似我们以往的过年,更少了一些得到的喜悦和企盼。但在小年这天,甚至每一年的每一天,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和追求却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我常常想,如果有一天,没有了灶糖、没有了饺子,没有了爆竹,没有了家人的团聚,小年还有什么滋味?
  ——选自《三联节气》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经常去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名叫———君子居。  君子居的东方不远处,是一个小山谷,谷中有山溪随意游击,有野花坚守阵地,攻守同盟,自成佳境。最好是在春天,有朋友来访,多年老友也好,近日新交也罢,与主人就着谷中随意而来的清风,随意而出的清溪,喝些清水,扯些清谈,说到清明处,清爽共一笑。朋友不论距离远近,平时并不经常联系,偶尔突然想起,便前来一聊,正事休提,闲话漫抛,很像古时的
期刊
“作家”  “作家”那时不叫作家,叫铁蛋。  铁蛋的脑袋瓜其实并不铁,每次考试,做点小动作要是不被发现的话,马马虎虎可以及格,为这,当奶奶的嘴咧得还直像后山的石榴开哩,直拿糖。  扒人家花生,偷別家鸡蛋,铁蛋从没想过要当什么“作家”。  后来奶奶去世了,保护伞倒了,胡须亦开始像初冬的原野出现初霜了。铁蛋倒有点懂事了,时常露出一副可怜相,“我真恨自己那时不懂事,肚里没货,这下可惨了……”一副恨铁不成
期刊
大漠里的村寨  驼铃声声,羌笛带着一片地域、一个古老民族的西域声调,让人们走进尉犁的深处,走进罗布人村寨。  踏着古老的足音,去触摸大漠的心脏,这是一个沙漠里没有消逝的独立王国。罗布人村寨,位于尉犁县城西南35公里处,村寨方圆72平方公里,有二十余户人家,是我国西部地域面积最大的村庄之一,有大片的原始胡杨林、草原,寨区涵盖塔克拉玛干沙漠,游移湖泊、塔里木河,一处大漠里的世外桃源,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
期刊
一本好的书就像一个富矿,虽然已引起过关注并赢得了广泛的好评,但如果你走进它,悉心品读,仍然会有所发现,获得教益。近日,阅读了贵州作家王大卫所著的长篇纪实散文《寻找天堂》(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2月版),就有这样的感触。对此书,已多有盛赞:“《寻找天堂》是我至今所见的记述洛克、记述纳西民族、记述三江流域自然与文化的不朽佳作。”(白庚胜)、“大卫开始以一种终极意义上的视角,去观察、描述、揭示历史与自
期刊
古草味美叶麻籺  南方人以米为主食,数千年的演衍,推陈出新,米食的发展从不改变米粒的状态下的粽子、饭团、糯米鸡、爆米花……到磨粉蒸糕做籺,花样繁多、型态动人,口感别致。先人们充满智慧与经验的手工米食,丰富,生动,让人赞叹。对于自小就被米食抚养的胃来说,晶莹饱满的米粒,温软香甜的米香,永远是种不可替代的饥饿吧!  从这点来说,我们广西合浦真的是一个美满之地,土地肥沃,稻菽盈畴,米食花款众多,滋味极致
期刊
因为同学哥哥的遽然离世,我在六月之初回去了少年时代读书的县城。去时雨夜兼程,未见路途模样。慰问,丧礼,道别匆匆,悲惋之情无以言说。待到第二天正午驾车返程,路边阔野一片煞煞的绿夺目入眼,甚觉貌似回到年少时光。那一片开阔无垠,那一片真纯如初,是怎么样地在岁月的磨折里没了当初的青葱苍翠呢?  记忆开始铺排,我竟不自觉离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快十五年了!十五年,已经是又一个少年长成的时光了。原來绿油油的柳
期刊
一条眉清目秀的河,静静地流在童年的记忆和岁月里。  她有一个纯真的名字———清水河,河如其名,清莹见底;在她婉转潺湲的流动里,不知带走了多少离合悲欢的往事。  这是一条怎样的河?其实,她一点也不伟岸壮阔,就那么五六米宽,三四米深,跟大江大河“站”一块,简直就一小小溪流;她就那样弯来弯去、深情款款地匍匐在那片黎民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上,低吟浅唱一支生命之歌。  何以遥远?只是这条小河永远定格在童年记忆
期刊
一  大约在1993年,我随父母来到南宁这座城市,我的父母绝不会想到自已生命的后半段安放在这座看似太普通的城市里。五一东路36号,一个连门牌都不是特别耀眼的寻常小区。院子里大部分是老人。一群在祖国南疆生活了20年的人。他们从祖国四面八方聚拢过来,操着各地不同的方言,带着故乡泥土的气息秉性。那么多人走到一起,时间一长,他乡也就成了故乡。  他们把生命最绚丽的色彩涂抹在铀矿的矿土里。一切缓缓地随着光阴
期刊
绿  巴音布鲁克,是个美丽富饶的好地方。它译成汉语,意思是“丰富的泉水”。来到这里,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它的绿,它象一条巨大的绿色绒毯,从脚下铺到远处的山脚下,又铺过山野延伸到茫茫远方。绿是草原的美,没有绿,便没有草原的生机,也没有草原的一切。  巴音布鲁克的春季来得特别迟,即使山外云也白了,天也蓝了,树也绿了,花也开了,这里仍是冰天雪地,白雪皑皑,被大雪覆盖着的小草偷偷地吸吮着湿润着的气息,悄悄地在
期刊
每次到黄果树时,我站在瀑布的对面,看到宏大气势的飞瀑时,我就会感慨万千,浮想联翩,思绪不由飞到了遥远的江河源头。  源头之水,正是一泓泓泉水匯聚而成。尽管它从山间走出时很弱小,弱小得无人问津,但就是这么弱小的泉水,一路欢笑,一路滋润,最终谱写了辉煌的篇章,成就了伟业,实现了梦想。  滴水成溪,溪水成河,河水成湖,湖水成江,江水成海,这就是水的运行轨迹。水从群山间出来,流过山沟、淌过草地、漫过漠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