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当代水墨画正进行着一场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我们如何在汲取和借鉴的同时保持自己本民族的特色,每个人的特色?从石涛的画论中“一画”出发,返璞归元,找到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
关键词:“一画” 中国传统水墨 当代水墨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1-0046-02
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从五代时期有了初步发展,至明清两代趋于成熟。到了20世纪,随着西方绘画观念、画种、技法大量进入,带来了中国画迅猛发展,同时,也给中国水墨人物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西方绘画讲科学,提倡写实主义,同中国水墨人物画讲意境,尚神韵的思想形成极大的反差。一些接受了西方绘画思想,具有前瞻眼光的画家提出了对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发展与改良的口号。85新思潮后的水墨人物画从西方现代主义中大胆的吸取了符号化的表现,并借此冲破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重新审视对中国传统水墨精神的回归。水墨人物画在借鉴西方艺术的潮流上已经不局限于手法上的科学的写实,更多的是借鉴西方当代的绘画观念和形式。表现型水墨人物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表现型水墨人物画家将水墨材料工具的特性作为出发点,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带有个性化的笔墨语言,表达着自己对当下社会的体验和感受。但笔者想提出的是艺术到底是什么?创作的本源是什么?中国水墨艺术家需要保持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影响一个艺术家最终呈现出来的面貌和思维方式,以此探讨水墨人物画创作的精神领域。
一、画画是一场修行
最早的绘画形式大概是原始社会人们涂鸦在崖壁上的绘画,出现这样的涂鸦大概是原始社会的人们用于对上天的祈祷和对人们自身的期望,可以论述为一种原始信仰以及图腾。原始社会的陶罐上开始出现图腾的样式,连续的几何图案,抽象的动人物形象,开始有一些美学的情愫在里面,我们惊叹:这些美学理念是谁教他们的?这种美不做作,是一种单纯的理想,是从自性中的流露。仔细想想,多少美术院校出来的人有着很深厚的美术功底,却失去了自我表达。当代艺术的创作我们能看到很明显的师承,一位导师带出来的学生多数有这位老师的影子,画的很好,可是模仿和抄袭始终不是艺术最终要达到的高度。比手更重的是头脑,比头脑更重的是心,比心更重要的是如不动的真心,也就是石涛提出的“一画”,所以笔者认为画画就是一场修行过程。
笔者研究生期间学习了石涛的理论体系,当时只是半解半悟,并非很深入,这几年的水墨创作试验以及对佛法的修习,颇有感悟。
谈到石涛必须要谈到他理论指导“一画”的概念。石涛在他的《画语录》开始就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 学界有这样一种观点,说石涛的《画语录》满纸玄言,四处喷射,并无深意。其实这是对石涛的误解,人们很少能从精神乃至更高的一层抛开物质论,技巧论而论画道,自然少有人问津,看到也不过是错误的理解。所以当人们把石涛“一画”的观点归结于画道,很多人就提出质疑和问题,归结于一点,他们并不懂石涛在说什么。
石涛的“一画”也不同于老子所说的道,老子的道是合乎自然的法则,万物被分为阴和阳,所以山石有阴面和阳面,运用到画的技巧中,是可以有形象,物像存在的,所以老子的道说人们可以接收,但“一画”讲的不是道家里的道,没有可以延伸折射出具体的物像。一画是石涛独创的画学概念,如果说石涛有画学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的中心概念就是一画。其实,一笔画是一种笔势论,它是就用笔的内在气脉而言的,强调笔有朝揖顾盼,笔断势联。而石涛的“一画”的是一种创作法则,二者有明显区别。
学界另外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一画”即线,线条的线。这个观点也许是大多数人认为的,可石涛的“一画”偏偏说的并不是一笔一画之工夫。如果将“一画”理解为一笔一画之说,便完全失去了它的意义。 那“一画”到底说的是什么?可以说“一画”不是道,不是线,而是法。而一画是无为法,是最高的法,至法无法,无法即法本身。
研究生时期,笔者读了石涛的《画论》,《六祖坛经》,在读了《画论》的第一句就有所感悟——直呼胸臆,后来又是各种因缘和合,才开会真正理解石涛画论的独白,“一画”到底在讲什么?
有些人的绘画作品,色彩和感觉浑然天成,他自己也说不明道不白这个颜色怎么调,为什么要画这样的物像,就是一种感觉,而这种感觉就是天赋,我们暂可以把它说成“一画”。有的色彩构成造型都很好,但很明显这些是习得的东西,缺少一些灵性在里面。也许有的人会说那儿童画岂不是更浑然天成?但儿童画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虽然他们的初发心就是“一画”所要保留的和要追求的,但不是“一画”所要传达的。
石涛所谓“一画”,实际是“无画”,从石涛的画学观点看,“一画”是无分别,无对待的,是“不二之法”,这是“一画”说最重要的特点。它不是一套可以操作的绘画创作的具体法度,那是一般的法则,他要说的是绝对的,不二的根本之法。依佛教的术语,可以说,他的一画不是有为法,也不是一般简单的无为法,是无法之法、不二之法。
二、实践终能回归自我
研究生毕业后,笔者从未停止过绘画,2016年短暂的调整之后,创作的层次得到了升华,之前写毛笔字运气运不好,线条软而无力,现在竟然能觉察一二。慢慢明白石涛的“一画”这是真的,绘画中真的无法可得,学来的,拿来的都是“小法”,都不是自己的。 深入石涛的理论,石涛的“一画”也并非把这种论点只站在宏观的角度来讨论的。真心可以大到包含虚空万物,小到细微纤毫,所以论“一画”可以谈宇宙,也可以谈创作。比如写生,如何从创作实践中实现传统笔墨语言向当下的转化?我们常做的转化就是借鉴古人:学习一些笔墨技巧拿来为我所用,用的熟练了似乎就变成了自己的,但石涛认为这始终是“小法”而不是画家自己“中得心源”。石涛在至始至终都在告诉我们什么是“一画”,什么是绘画中的“大法”。
笔者之前简单地认为所谓“大法”不过是美术的总体创作规则,美的标准。当深入绘画创作,从一开始的学习模仿,到后面的忘记,再到后面的回归自我,才发现经历了一种过程的蜕变“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就拿中国画艺术家最爱津津乐道的“笔墨”来讲,原来石涛交给我们的“笔墨”也是自己的。石涛总结道:“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 这里的“蒙养”不能简单概括为持之以恒的训练,而是和他讲的“天蒙”是一个道理,所以他总结出笔墨最终来源与艺术家的涵养生活艺术情趣,这些归结到底就是“天蒙”就是“一画”。
在落实到笔墨运用中,什么才是自己的“笔墨”?笔者的理解是这样的,古人强调“以形写神”所以对于人物画的创作写生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这个顾恺之已经和我们沟通的很明白了。“一画”就是在创作过程中没有第二念,没有分别,没有别人的笔墨东西,这样的笔墨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抄袭别人的熟练后变成自己的。笔者的观点是,我们的内心的“天蒙”不够,生活滋养也不够。如果一个人的心真的修到“如如不动”“万法归一”的境界,艺术的东西我们本来自性中就具足,根本不需要去习得.所以我们要临摹,而且必须要习得,就像谢赫提出的“六法论”一样,一步一步实践。
三、结语
当今中国社会文化断层了,今观古人,重习石涛的理论,以及这些年的水墨实践经验,让笔者感悟不少,人物画的创作不一定要做到古人“兴教化,助人伦”的作用,但至少每一位艺术家都应该做到修其心,养其正气,以此来滋养笔墨。通过“天蒙”的熏陶,让我们的心灵净化,让我们自己的艺术感受更敏锐,艺术修养更升华,每一位中国画的艺术家都要努力达到属于自己的“一画”。
参考文献:
[1]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江西:江苏美術出版社,2005.
[2][清]石涛.石涛画语录[M].北京:中华书局,1973.
[3]高美庆.《石涛画语录》探源[J].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76,(12).
关键词:“一画” 中国传统水墨 当代水墨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1-0046-02
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从五代时期有了初步发展,至明清两代趋于成熟。到了20世纪,随着西方绘画观念、画种、技法大量进入,带来了中国画迅猛发展,同时,也给中国水墨人物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西方绘画讲科学,提倡写实主义,同中国水墨人物画讲意境,尚神韵的思想形成极大的反差。一些接受了西方绘画思想,具有前瞻眼光的画家提出了对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发展与改良的口号。85新思潮后的水墨人物画从西方现代主义中大胆的吸取了符号化的表现,并借此冲破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重新审视对中国传统水墨精神的回归。水墨人物画在借鉴西方艺术的潮流上已经不局限于手法上的科学的写实,更多的是借鉴西方当代的绘画观念和形式。表现型水墨人物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表现型水墨人物画家将水墨材料工具的特性作为出发点,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带有个性化的笔墨语言,表达着自己对当下社会的体验和感受。但笔者想提出的是艺术到底是什么?创作的本源是什么?中国水墨艺术家需要保持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影响一个艺术家最终呈现出来的面貌和思维方式,以此探讨水墨人物画创作的精神领域。
一、画画是一场修行
最早的绘画形式大概是原始社会人们涂鸦在崖壁上的绘画,出现这样的涂鸦大概是原始社会的人们用于对上天的祈祷和对人们自身的期望,可以论述为一种原始信仰以及图腾。原始社会的陶罐上开始出现图腾的样式,连续的几何图案,抽象的动人物形象,开始有一些美学的情愫在里面,我们惊叹:这些美学理念是谁教他们的?这种美不做作,是一种单纯的理想,是从自性中的流露。仔细想想,多少美术院校出来的人有着很深厚的美术功底,却失去了自我表达。当代艺术的创作我们能看到很明显的师承,一位导师带出来的学生多数有这位老师的影子,画的很好,可是模仿和抄袭始终不是艺术最终要达到的高度。比手更重的是头脑,比头脑更重的是心,比心更重要的是如不动的真心,也就是石涛提出的“一画”,所以笔者认为画画就是一场修行过程。
笔者研究生期间学习了石涛的理论体系,当时只是半解半悟,并非很深入,这几年的水墨创作试验以及对佛法的修习,颇有感悟。
谈到石涛必须要谈到他理论指导“一画”的概念。石涛在他的《画语录》开始就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 学界有这样一种观点,说石涛的《画语录》满纸玄言,四处喷射,并无深意。其实这是对石涛的误解,人们很少能从精神乃至更高的一层抛开物质论,技巧论而论画道,自然少有人问津,看到也不过是错误的理解。所以当人们把石涛“一画”的观点归结于画道,很多人就提出质疑和问题,归结于一点,他们并不懂石涛在说什么。
石涛的“一画”也不同于老子所说的道,老子的道是合乎自然的法则,万物被分为阴和阳,所以山石有阴面和阳面,运用到画的技巧中,是可以有形象,物像存在的,所以老子的道说人们可以接收,但“一画”讲的不是道家里的道,没有可以延伸折射出具体的物像。一画是石涛独创的画学概念,如果说石涛有画学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的中心概念就是一画。其实,一笔画是一种笔势论,它是就用笔的内在气脉而言的,强调笔有朝揖顾盼,笔断势联。而石涛的“一画”的是一种创作法则,二者有明显区别。
学界另外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一画”即线,线条的线。这个观点也许是大多数人认为的,可石涛的“一画”偏偏说的并不是一笔一画之工夫。如果将“一画”理解为一笔一画之说,便完全失去了它的意义。 那“一画”到底说的是什么?可以说“一画”不是道,不是线,而是法。而一画是无为法,是最高的法,至法无法,无法即法本身。
研究生时期,笔者读了石涛的《画论》,《六祖坛经》,在读了《画论》的第一句就有所感悟——直呼胸臆,后来又是各种因缘和合,才开会真正理解石涛画论的独白,“一画”到底在讲什么?
有些人的绘画作品,色彩和感觉浑然天成,他自己也说不明道不白这个颜色怎么调,为什么要画这样的物像,就是一种感觉,而这种感觉就是天赋,我们暂可以把它说成“一画”。有的色彩构成造型都很好,但很明显这些是习得的东西,缺少一些灵性在里面。也许有的人会说那儿童画岂不是更浑然天成?但儿童画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虽然他们的初发心就是“一画”所要保留的和要追求的,但不是“一画”所要传达的。
石涛所谓“一画”,实际是“无画”,从石涛的画学观点看,“一画”是无分别,无对待的,是“不二之法”,这是“一画”说最重要的特点。它不是一套可以操作的绘画创作的具体法度,那是一般的法则,他要说的是绝对的,不二的根本之法。依佛教的术语,可以说,他的一画不是有为法,也不是一般简单的无为法,是无法之法、不二之法。
二、实践终能回归自我
研究生毕业后,笔者从未停止过绘画,2016年短暂的调整之后,创作的层次得到了升华,之前写毛笔字运气运不好,线条软而无力,现在竟然能觉察一二。慢慢明白石涛的“一画”这是真的,绘画中真的无法可得,学来的,拿来的都是“小法”,都不是自己的。 深入石涛的理论,石涛的“一画”也并非把这种论点只站在宏观的角度来讨论的。真心可以大到包含虚空万物,小到细微纤毫,所以论“一画”可以谈宇宙,也可以谈创作。比如写生,如何从创作实践中实现传统笔墨语言向当下的转化?我们常做的转化就是借鉴古人:学习一些笔墨技巧拿来为我所用,用的熟练了似乎就变成了自己的,但石涛认为这始终是“小法”而不是画家自己“中得心源”。石涛在至始至终都在告诉我们什么是“一画”,什么是绘画中的“大法”。
笔者之前简单地认为所谓“大法”不过是美术的总体创作规则,美的标准。当深入绘画创作,从一开始的学习模仿,到后面的忘记,再到后面的回归自我,才发现经历了一种过程的蜕变“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就拿中国画艺术家最爱津津乐道的“笔墨”来讲,原来石涛交给我们的“笔墨”也是自己的。石涛总结道:“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 这里的“蒙养”不能简单概括为持之以恒的训练,而是和他讲的“天蒙”是一个道理,所以他总结出笔墨最终来源与艺术家的涵养生活艺术情趣,这些归结到底就是“天蒙”就是“一画”。
在落实到笔墨运用中,什么才是自己的“笔墨”?笔者的理解是这样的,古人强调“以形写神”所以对于人物画的创作写生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这个顾恺之已经和我们沟通的很明白了。“一画”就是在创作过程中没有第二念,没有分别,没有别人的笔墨东西,这样的笔墨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抄袭别人的熟练后变成自己的。笔者的观点是,我们的内心的“天蒙”不够,生活滋养也不够。如果一个人的心真的修到“如如不动”“万法归一”的境界,艺术的东西我们本来自性中就具足,根本不需要去习得.所以我们要临摹,而且必须要习得,就像谢赫提出的“六法论”一样,一步一步实践。
三、结语
当今中国社会文化断层了,今观古人,重习石涛的理论,以及这些年的水墨实践经验,让笔者感悟不少,人物画的创作不一定要做到古人“兴教化,助人伦”的作用,但至少每一位艺术家都应该做到修其心,养其正气,以此来滋养笔墨。通过“天蒙”的熏陶,让我们的心灵净化,让我们自己的艺术感受更敏锐,艺术修养更升华,每一位中国画的艺术家都要努力达到属于自己的“一画”。
参考文献:
[1]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江西:江苏美術出版社,2005.
[2][清]石涛.石涛画语录[M].北京:中华书局,1973.
[3]高美庆.《石涛画语录》探源[J].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7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