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m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初期阶段,学生尚未形成思想道德观念,这一阶段学生可塑性极强,同时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作为班主任,就要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在日常德育工作中,教师要付出足够的耐心与爱心,积极开展高效的德育教育活动,规范学生日常行为,采用恰当的德育教育模式,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行为习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德育工作实效性,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心理状态出发,切实有效的落实德育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本篇文章基于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对其时效性提升展开深入的探讨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探究
  引言: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教师不仅仅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提升,还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与多种综合能力的提升,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与引领者,必须要承担起学生德育教育重任,打破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积极创新德育教育活动。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虽然大部分学校都会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解决不良行为习惯,但是我国教师长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学生出现问题时,第一想到的就是说教,力图通过说教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多数情况下学生十分畏惧教师,没有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大大影响了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提高小学生德育素质的重要责任人是小学班主任,班主任全方位的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弱点的同时积极发现学生存在的优点,从正确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正确看待身边发生的一切事件并且采用适当的方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形成健康的人格。班主任在帮助学生的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学习,扩充知识储备,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最大限度的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
  二、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探究
  (一)不断优化完善德育教育策略
  小学生德育教育是对学生日常行为、思想意识、心理特点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新课程改革下的德育教育工作应当重视学生班级主体地位,不断培养学生德育意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不断优化德育教育工作形式。
  例如,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德育教育思想与教育技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班级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不断完善班级德育教育管理机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提升学生自主性,开展生活化、体验式的德育教育工作。在传统班级管理中,教师多是直接制定规章制度,再告知学生,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为了进一步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听一听同学们的想法,虽然小学生想法并不成熟,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发表建议的机会。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加入到班级管理当中来,让同学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班级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大限度的增强学生班级归属感与荣誉感。
  (二)丰富班级德育教育活动
  小学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活动,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班主任长期说教式的德育教育方式,会引起学生厌烦、畏惧等不良心理,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班主任可以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日常班级活动当中,通过活动开展长期有效的德育教育。
  例如,在班级德育教学中,教师积极开创多元化趣味化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其蕴含的德育教育内容。首先教师可以依托节日,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如五一劳动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小卫士”的德育教育活动,让同学们说一说作为环保小卫士,我们可以为校园、社会发展做一些什么,问一问同学们谁想当环保小卫士,同学们跃跃欲试的举起手,都想成为环保小卫士。基于此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在假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可以帮助学生拍照留念。在日常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主题活动,如祖国在心中、美丽校园我的家、安全伴我行、诵国学经典等活动。每个主题活动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学生德育教育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借助活动的形式,学生内心更加接受德育知识,大大提升了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注重家校共育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的成长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同学们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班主任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开展家校共育,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家长开展正确的德育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家庭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班级中班主任以身作则,影响教育着学生的日常行为,但是回到家庭中家长一些错误的教育模式,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对此在校园中教师不仅仅要重视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还要注重家校共育所产生的作用。教师与家长构建班级交流群,不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一来教师可以通过家长,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德育教育。二来教师可以向家长分享一些教育方式与教育经验,在群内教师可以分享一些典型的德育教育案例,教师与家长之间可以展开互动交流,大家相互分享德育教育经验。除此之外,在群内教师还可以分享学生在校园中取得的进步,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有时家长的鼓励更加重要,给予学生前进的动力。形成家校合力,更好的促进越深健康成长。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小学班级管理活动开展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德育功能,采取不同的方式,丰富德育活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创新德育形式,使学生在班级活动参与中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琳.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行为研究综述[J].内江科技,2020,41(03):89-90.
  [2]任晓丽.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的要点及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58-59.
  [3]马海霞.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40.
  [4]陈殿文,罗经银.新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夏教师,2019(17):83-84.
  [5]许琼.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206-207.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第七小学 广东茂名 525000)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职业幸福感是自我主观之感受,是自我的心理体验,是教师对自我生活、工作乃至社会的满意程度的结合体现。教师职业有其特殊性,其职业幸福感,影响着自己的生活品质、职业发展,也必将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带来影响,教育教学目标能否达成成了问题。本文笔者从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欠缺的重点体现、致使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欠缺的成因、職业院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策略三个方面,给出个人分析。  关键词:职校教师;
期刊
摘要: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决定着一个班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影响着班上学生的全面素质。中职学校的班主任要在教育教学能力、个性品质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教育引导作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学生培养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在中小学教育中,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班
期刊
摘要:以花洒为例,针对复杂曲面零件在逆向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将复杂曲面零件的点云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后,通过曲面逆向架构和曲面重构,完成逆向建模设计,再利用数控加工软件对正反两面加工工艺进行规划设计,完成对复杂曲面零件的数控加工,为复杂曲面零件的制造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逆向造型;曲面重构;复杂曲面;两面加工  1引言  复杂曲面零件的制造一直是加工制造领域棘手的问题,传统方法多是
期刊
黑格尔认为艺术,宗教,哲学三者是内容相同,形式不同的绝对精神的反应。作为绝对精神的三个阶段,艺术是最直接的低级的反映,哲学是抽象的最高阶段,而宗教则介于两者之间。宗教是对艺术的否定,哲学又否定宗教。我们可以从黑格尔对这三者的辩证关系中窥见其以理念为中心的美学基调,以及客观唯心的辩证哲学思想。  一、黑格尔对艺术、宗教、哲学之间关系的分析基点。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源于他对美的定义。而黑格尔的美学定义
期刊
摘要: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当前教育界的教育重心,為了贯彻落实这一重点的教育工作,除了学科教育,教师愈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会影响到未来的职业发展。如今职业院校注重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科教育之中,旨在通过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基于此,本文主要以中职体育教育为例,探讨中职体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并着重提出中职
期刊
摘要: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而班主任的身份更是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学校管理的一员,班主任是班级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与学习生活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更是学校教学中的得力助手。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班主任的工作是较为复杂的,一个班主任没有足够的耐心与责任是完全不行的,为了更好的发挥出班主任的职责,引导学生不断辨明是非,让学生更好地健康成长,班主任必须要在班级管理中
期刊
摘要:口语表达能力是人际交往的必需技能,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实现良好沟通的前提。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无论自身的学识多么丰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完整、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理论观点也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对于学生而言,教师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前提。  关键词:口语表达;人际交往;沟通;教学效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教师内隐理论的概念,归纳了教师内隐理论的基本定义。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影响教师内隐理论形成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师个性心理特征;教师生活经历;教师教学经历;教师的教学观念。以期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课堂“课程思政”的教学效能。  关键词:教师内隐理论;形成因素  内隐理论,是根植于人们内心世界的建构,是一种实践取向的建构(李茵,2005)。也即是人们不能清晰陈述的理论,它隐藏于
期刊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探索快乐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的学,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运动带来的乐趣,让学生“想学”、“敢学”、“乐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关键词: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终身体育  跨入21世纪,学校体育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在社会健康观和体育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体育教育思想。所以,快乐体育思想就运用而生,它是时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工作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地农村人员来到城市打工,在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时,也造就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在农村中缺少父母的关爱,由爷爷奶奶代为照看,形成了某些方面教育上的缺失。老一辈人对留守儿童总是百依百顺,不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反而使孩子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在教育上的弊端非常明显,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的重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