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争鸣》2021年度稿约

来源 :探索与争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465330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与争鸣》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一本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成长起来的学术期刊,也是一本以"学术争鸣"和关注中国重大现实问题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理论期刊,系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重点项目资助期刊,同时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连续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其他文献
2016年以来,《国际金融研究》编辑部开展了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以进一步提升《国际金融研究》影响力,鼓励学术研究,激发作者积极性,增强作者荣誉感。
事件:2015年3月28日,中国商务部、发改委和外交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从时代背景、共建原则、合作重点等方面阐述了“一带一路”的主张和内涵,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方向和任务。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简称IFRS9)于2018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本文基于IFRS9的要求,构建了预期信用损失的理论模型.利用某商业银行数据.从定量角度分析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应用对于商业银行减值准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IFRS9准则下需计提的减值准备较IAS39准则下增加,增幅达到17.41%,主要原因是IFRS9要求对银行的表外业务也计提减值准备。本文还分析了IFRS9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应用对商业银行的损益、资本、信贷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影响.并从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两个角度.提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OECD经济体设立了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未来的经济环境与危机时期相比有诸多不同,与危机前相比更宽泛的金融稳定概念已成为货币政策重要目标,本文分析了未来哪些货币政策新工具需要保留,并分析了在向常态化经济转型过渡期间可以选择哪些货币政策新工具,以及如果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又该如何选择这些工具。在后复苏时期,央行可以回归到盯住短期市场利率和缩小资产负债表。然而,新的流动性监管要求可能需要货币政策实施有所改变。向常态化经济转型过渡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组合使用各种流动性工具。同时,央行可以采用
Gourinchas&Rey(2005)提出,衡量一国经济外部失衡要考虑资产“估值效应”,而学界对估值效应起因的理解包括“跨期平滑消费”和“风险分散”两种思路,各自对应了可预期、未预期的估值效应。本文阐述了估值效应对外部均衡的调节机制,评价了两类估值效应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实证研究中,本文根据中国样本数据估算外部失衡指标,并使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与方差分解方法,具体展现了外部失衡的调节模式。本文发现,2010年之后未预期估值效应对外部失衡的影响增加,且未预期估值效应与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确实可能存在风险
表外业务的兴起与壮大是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本文研究表外业务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信贷渠道,并且考察这种关系是否随着银行特征的不同而变化。使用2002—2014年中国24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和双向固定面板数据模型,我们发现.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更大。另外,表外业务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强化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而且这种关系在小规模、低资本和低流动性的银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对于理解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角.对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
近几年.发达国家央行在零名义利率下陆续推出各种非传统量化宽松政策.目前国内对于这些量化宽松政策的外溢效应鲜有基于规范框架的研究和分析。本文在一个价格黏性和垄断竞争的新凯恩斯开放经济模型下.分别将通胀目标制、名义GDP目标制和混合目标制下的量化宽松政策引入模型,探究处于零名义利率状态时,外国央行量化宽松政策对本国居民福利损失和本国央行最优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我们发现.外国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随着冲击持续性的不同、政策组合的不同以及执行力度的不同,会形成“双赢”、“以邻为壑”和“两败俱伤”三种局面,本国央行不仅
当今社会正步入深度算法社会,算法技术影响下的社会结构正发生深刻变革,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连接方式逐渐被重新定义.与算法共生、与算法同行,成为算法社会必然的发展趋势.随着这一趋势的不断演进,信息和知识呈现出高度集中和规模化的趋势.这一方面使社会步入算法福利时代,打破了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文化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效率大大提升;
“二元悖论”向传统的“三元悖论”发起挑战.认为在资本可自由流动条件下,浮动汇率国家无法保持货币政策独立。然而。作为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直观判断,“二元悖论”背后的理论逻辑并未详细阐明。为弥补这一缺憾.本文提出货币乘数传导假说。认为全球性避险情绪会通过准备金比率、通货比率两条渠道对货币乘数产生负向的影响。在这一机制作用下,浮动汇率制国家的基础货币仍然可控,但货币供给总量会受到全球避险情绪的影响.使宏观经济呈现出随国际金融周期变化而变化的“二元悖论”特征。随后.我们采用IMF连续11年评估为浮动汇率制的18个国
2020年11月,《探索与争鸣》编辑部精心筹划,推出"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的全新环节——"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本论坛依托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征文活动,由青年学者自行策划组织,编辑部提供学术支持.第一届论坛自2020年11月30日启动,共包含文学、哲学、法学、政治学、历史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十场分论坛,持续至2021年1月10日,近两个月里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先后共有100多位青年学人发表论文和参与研讨,近2000位青年学人参与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