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物理中的物体受力分析问题及教学建议

来源 :教育界·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阶段,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物理知识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受力分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力学、热学以及电学等范围内广泛应用。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可以有效解决高中物理问题,但在实际学习中,大多数学生受力分析能力较差,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基于此,本文探讨了高中物理物体受力分析问题及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中物理;受力分析;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研究”(项目编号:2015C25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物体受力现象分析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力学现象。在高中物理中,受力分析是物理力学的重要知识内容,比较复杂,理解难度比较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和问题,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理解知识,从而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一、力学常用的分析方法
  1.整体法
  整体法是指从局部到全局的思维方式,在力学中,学生有效利用整体法分析物理问题,可以更加系统地明确整体受力情况,有效避免中间烦琐的推算环节,更加灵活地解决受力问题。整体法通常是不涉及系统内力时,优先选择的方法。
  2.隔离法
  隔离法主要是将需要研究的对象从物体体系中分离,先隔离“简单”的物体,如待求量少、受力少或者处在边缘的物体。利用隔离法可以对系统内部各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进行分析,更容易分析单个物体的受力情况,处理问题更加方便、简单。解决实际问题通常需要交叉应用隔离、整体思维法。
  二、高中物理物体受力分析解题思路分析
  在高中物理中,受力分析是解答力学题目中关键的一步,在物体受力分析中的力主要有重力、摩擦力以及弹力等,在分析中我们首先需要考虑重力,因为所有物体都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力;接下来考虑的是弹力和摩擦力,根据弹力和摩擦力产生机理,若在弹力分析前分析摩擦力,会导致物体受力分析难度增加,不利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因此按照顺序分析力,采取科学合理的解题思路,可以降低物体受力分析的难度。受力分析一般先分析已知力、场力(电场力、安培力、洛仑磁力)、重力场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然后分析其他力。在受力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物体受力的种类以及个数,做出物体受力示意图,保证受力分析的准确性。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结合受力意图,对物体的状态进行分析,分析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对物体受力进行计算,保证物理受力问题解决的准确性,从而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三、高中物理物体受力问题分析的策略
  1.结合力的产生开展受力分析
  高中物理力学教学内容主要有弹力、摩擦力以及重力等内容,需要学生深入了解力的产生条件。重力主要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重力的作用点通常在物体重心,方向是竖直向下。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变形而形成的力,弹力是否存在是判断物体间是否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关键,方向一定与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切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静摩擦力是物体之间具备相对运动的趋势,滑动摩擦力是两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或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和接触面平行。
  【例题1】如图1所示,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剛好不下滑。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B的质量之比为( )。
  由题意可知,A、B受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最大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F=μ2(mA mB)g ①;再对物体B分析,受推力、重力、向左的支持力和向上的最大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水平方向:F=FN,竖直方向:mBg=f,其中:f=μ1 FN,联立有:mBg=μ1F ②。联立①②解得:=,故选B。在受力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力的产生开展受力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结合物体运动状态开展受力分析
  在受力分析过程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必然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时,如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等,物体要么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要么受到的合力是零。
  【例题2】如图2所示,水平固定且倾角为37°(sin37°=0.6,cos37°=0.8)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1kg 的小球 A、B,它们用劲度系数为 k=200N/m 的轻质弹簧连接,弹簧的原长为 L0=20cm,现对 B 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推力 F,使 A、B 均在斜面上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的长度 L 和推力 F 的大小分别为( )。
  A.0.17m,15N B.0.23m,15N
  C.0.17m,7.5N D.0.23m,7.5N
  解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沿斜面方向有:Fcos37°-2mg·sin37°=0①,以A为研究对象,沿斜面方向有:kx-mgsin37°=0②,x=L-L0 ③,解①得 F=15N,由②③得:L=0.23m,故B正确。
  因此,在物理解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对其受力情况进行分析,从而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其掌握更多的解题思路和方式。
  3.结合力的物质性开展受力分析
  在完成物体受力分析之后,学生需要结合力的物质性开展检验学习活动,对每个力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进行检查,保证每个力都能找到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例题3】如图3所示,斜面小车 M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 m,且小车 M、物体 m 相对静止,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
  A.3 B.4 C.5 D.6
  解析:对小车和物体整体来说,它们必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因小车、物体相对静止,由平衡条件知墙面对小车没有作用力。以小车为研究对象,它受重力 Mg,地面的支持力 FN1,物体对它的压力 FN2和静摩擦力 Ff,故B对。在物体受力分析问题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检查受力分析,从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的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保证受力分析的准确性。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物体受力分析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物体受力情况的能力。在实际的问题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物体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明确问题解题思路,采取针对性的解题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对物体受力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物体受力分析方法和步骤,打破物理学习环节的约束,为以后的物理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王新洁.物体受力分析问题及思考[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10):87-88.
其他文献
这件创作在构思、立意方面,我是很注重自己的真情实感。还是在1987年的一个暑假,我到山西太原去出差,从火车的窗口望外面看就明显地和我们江南完全不一样,大地是一片灰黄色。
仫佬族土布蓝靛染色工艺极具民族和地域特色,其蓝靛染色工艺极具原生态,可为中国蓝靛染色工艺提供研究模板。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复原实验,重新明晰仫佬族传统土布的蓝靛染色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初中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展开英语科目的学习。新课标背景下,我们教师应与时俱进,
近些年来陶瓷工笔画尤其是工笔人物画在现在的大型展览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它、关注它,陶瓷工笔人物画也取得很大的进步这是不可否认的,在这种形势下,作为画者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应该时刻保持平静的心态去客观地审视这些是否符合陶瓷绘画的真谛,不跟风是艺术家应具备的一种基本品质,本文试从如何认识工笔人物画、继承、发展等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如何认识工笔、如何认识陶瓷工笔人物画  
1958年9月14日生,江西婺源人。1981年考入江西景德镇市陶瓷职工人学,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汀西省陶瓷美术家。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鉴宝联谊会会员。主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可心地听、舒心地唱、称心地动,放飞学生'本能的缪斯',充分发掘学生歌唱的潜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词汇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词汇和句子作为英语的基础,只有实现词句的有效结合,才能够切
当前、我国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行各业的工作性质、特点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群众文化工作也不例外,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也发生
侦查模式是侦查结构和侦查运行程序的表现形式,是对侦查系统特征和侦查运行程序特点的提炼和抽象.侦查模式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为多种类型,本文对当今各国的侦查模式作了划分归
【摘要】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积极响应课程改革的号召,将比较教学法等全新的教学方式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此,本文阐述了比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原则。在这一基础上,以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自身比较为切入点,提出几点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比较教学法的路径,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比较教學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比较教学法的本质就是对阅读内容进行比较,以此来帮助学生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