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探究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思考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在教育专家与教师合作、互动、交流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由“仿效”经过“悟”的过程,再到提高“效率”阶段的探究型教师的培养模式,旨在防止和解决理论与实践脱离的“两张皮”现象及教师自主研究、解决教育问题实效性和深入性不强的问题,加强教育专家与教师的联系。通过此模式引发教师内在的探究动力,促进探究型教师生成与发展。
  关键词:探究型教师;专家;效能
  
  近些年来,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成长的研究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类似研究型教师、探究型教师、反思型教师等研究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口号及新名词被叫响大江南北的同时,在深入教育实际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基于专家和教师合作、互动、交流之上的具体可行的教师培养模式,促进和保证教师的健康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专家”进校的优势与实质
  本文所指的“专家”主要是教育专家,即在教育领域内其观念和理论被广泛认可、接受并在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有较多收获和启示的教育专门人士、高校教育理论工作者及各市、区的教研员们。
  教育专家对发生的教育问题有着独到、深刻的见解,又能根据其知识体系构建出切实可行的模式来解决问题,指引发展。教育一线的实践可谓是教育专家们灵感的源泉,离开了教育一线,脱离了实践就犹如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只在理论上凭空堆砌的理论,没有实践根源也得不到实践验证。植根于教育一线的专家们犹如枝繁叶茂的大树,根基扎实,硕果累累,“专家”进校有利于专家自身的学术发展及其学术之树长青,同样也有利于教师的成长。现今的教师大多靠自己的经验,即主要靠“摸石头过河”,从课程的此岸到达彼岸,而非出于对自己执教课程的理性思考,即使心存“学生主体性”、“以学生为本”的意愿,却不懂得在所执教的课程中,如何确立可行的课程目标,如何选择与组织“学习经验”,而那种善良的意愿也就只是意愿而已。[1] “专家”进校的教育专家与教师亲密接触的形式,正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成长为探究型教师的良好契机。
  “专家”进校的实质在于教育专家与中小学教师的亲密接触,指导中小学教师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并探究在教育过程中发生的教育问题的本源、结构及构成要素中出现的断裂或异化等问题,高瞻远瞩的对教育者进行发展性指导。
  “专家”该如何进校,从空间维度来看,包括专家走进校园、专家走进课堂、专家走进真实教育事件和教育问题发生的第一线中;从时间维度来看,针对问题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跟踪式调查与指导,即走进静态节点式分析、指导,又参与到动态发展式的调查中;从类别维度来看,即要走进教育者的心灵,又要走进受教育者的心灵,这是“专家”进校的隐性层次,亦或是最有效教育的方式之一。
  二、效近“专”家的探究型教师培养模式
  效近“专”家中的“效”字主要指“仿效”、“效率”、“实效性”。效近“专”家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与专家的接触,在第一步“仿效”的基础上经过体悟、感悟、顿悟等第二步的“悟”的过程,达到第三步提高“效率”、“实效性”的层面上,以专家与教师合作的模式来培养探究型教师。探究型教师,主要指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探索教育的规律,把握本学科的脉络和未来走向,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究其表层及内隐的原因,以教育实践者的视角解释、分析、驾御现象并能解决问题的教师。中小学教师仿效“专家”的过程,就是学习、理解、实践专家的教育理论和模式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在运用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
  第一阶段:仿
  仿效的主要内容是仿效专家的视角,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捕捉问题的意识;仿效专家的思维,提升教学及生活的智慧,增加灵动性和创造性;仿效专家做研究的方法,培养“探究型”教师;仿效已成长起来的教师,抓住其闪光点,取长补短。
  第二阶段:悟
  悟与学是分不开的,当前全社会都在提倡终身学习,教师这个行业更应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充电,探究型教师的悟与他们不断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波兰社会学家弗·兹纳涅茨基认为:“如果某个人想从事专业性职业,他必须依据社会规则和法则,具备那些职业所必需的知识。”[2]专家与新手之间最基本的差异在于专家将更多的知识运用于专业范围内的问题解决中,并且比新手更有效。[3]悟的过程即是在积累一定知识基础上反思的过程。它具体包括三个阶段:
  (1)感悟。兀然静坐,玄思妙想,发现问题之后自己先去思考思索解决的方法与路径。
  (2)体悟。身体力行,行而悟道,考查验证思考的正确度,体验教育理论及应用从专家那里仿效来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尝试,能根据环境、个体差异等变量因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形成自己的经验体系,提升悟的层次。
  (3)顿悟。经过感悟、体悟的阶段之后,伴随着教育、教学生活及成功解决问题的体验会更多的产生思维上的顿悟。顿悟是在仿专家的基础上通过自己身体立行、参与实践从而激发智慧的火花,是感悟、体悟的上升阶段。这样悟出来的“闪光点”连成线,结成面,变成体,更加深刻的体现了仿效“专家”的实效性。
  第三阶段:效
  这里的效指的是提升效率、体现实效性,是探究型教师培养的最高阶段。经过仿、悟的阶段。探究型教师的“效”主要体现在:
  (1)强烈的问题意识及敏锐的发现问题的眼光,睿智的思维及灵动的教育机智。
  (2)对教育问题本质、构成要素、结构准确的分析和把握的能力。
  (3)发现教育问题,并用研究者的视角审视及解释、解决实践中教育问题的能力。
  三、引发的思考
  探究型教师的培养模式不是单一固定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应更多的融入教师的学情、热情、激情及德性、理性、悟性这样的内隐性因子。而所谓的“专家”也不一定局限于人,也可以是使人明智的书籍等。
  探究型教师的培养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当人与物发生冲突矛盾时,尊重人的利益;当人与人发生矛盾冲突时,尊重大多数人的利益。探究型教师的培养要以关怀教师的生存状态、生命体验、生活态度为本,回归到人类本真的基线上,在关心关怀教师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潜能与潜质,激发教师内在的动力系统。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应为探究型教师的培养创建平台、提供条件和宽松的空间。
  探究型教师数量的多少和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成果。没有探究就会缺乏外界信息的刺激,固定的模式就不会改变,新问题就无法解决,也就不会形成新方法、新思路、新理论。
  
  
  参考文献:
  [1]陈桂生.“专家型教师”辨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3,(4).
  [2]郏斌祥译.弗·兹纳涅茨基著.知识人的社会角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3]R·斯腾伯格·霍瓦斯.专家型教师教学的原型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1).
其他文献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对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试论,希望对今后的种植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参考。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和生态建设受到关注度的增加,各个地区都提高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木材及林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面对木材供需市场的紧张现状,提高林地生产量将
目前全国众多高等院校都采取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形式为社会培养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本文从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生源结构特点、教学与培养、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总结经验,
如果说高等教育应体现培养目标的个性化、学生应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工程教育贯穿创新素质的培养这些观念已逐步成为共识,那么原有的教学模式能否实现新的素质教育目标——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近日报道,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专家最近在墨西哥举办的国际宇航大会上称,该院已设计出简单的整体式太空飞机,其设计旨在搭载更多的乘客。据称他
1 适应需要当前,不少高校都在进行优秀生培养的试点工作,对优秀人才的培养,是高校对人才培养规律的重新认识和探索。这对于科教兴国具有极为重要意义。1.1 时代发展的需要当
分析《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对“勇敢”作为第一德性的观点,认为那是出于高尚目的,带有理性选择且适度的品质才是亚里士多德所指的纯粹的勇敢。在这个时代,教育很有必要
目前世界上已有五十多个国家实施了高等教育贷学金制度,作为回收高等教育成本和资助学生的主要措施之一。这种措施得到了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1989年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在巴黎
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基金'是一个使用频率比较高且又十分重要的概念。特别是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后,基金的内涵以及基金的种类、形成、特点、
文章从身体观的维度去关照庄子,揭示其哲学思想从身体之“疑”到“纳”再到“启”的逻辑,阐明庄子的哲学是发于身体本位思考而归于身体媒介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