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三十年发展历史考察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十多年来,天津高等职业教育经历初创、快速发展和内涵提升三个阶段,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在全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发挥“带头兵”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综合分析,回顾这三个阶段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梳理天津市高职教育三十多年的发展脉络,为天津市高职教育的未来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考察;天津市;三十年
  作者简介:秦莹,女,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基本理论与政策;蓝欣,女,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职教师资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教育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25-0055-0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探索中前行,历经波折,在国家的政策指引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展示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和稳定提升的发展状态。结合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状况,以及天津市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时期。对天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演变规律做一历史考察,不仅能为天津市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借鉴作用,还能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初创阶段(1982-1998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政策,党和国家把经济建设作为今后的工作重心,全国各行各业开始投身到经济建设的浪潮中。由于“十年文革”,人才断层现象明显,加之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才短缺成为突出矛盾,制约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事业的发展须适应于经济建设,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应包括教育事业的计划。职业技术教育由此开始崭露头角。
  基于上述背景,1980年,南京最早尝试新的教育类型,打破传统高等教育的格局,创办“金陵职业大学”,开始实行自费、走读、短期、不收学费等政策。随后,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全国首批13所职业大学。[1]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奠定了高职教育的地位,同时,出台的《第六个五年计划》提出:“要试办一批花钱少、见效快、可收学费、学生尽可能走读、毕业生择优录取的专科学校和职业大学。”1983年,教育部和原国家计委出台的《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指出,为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可采用多种层次、多种规格和多种形式,多办一些建设继续的短线专业。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的改革》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1994年之后,“三改一补”方针的推行,使得一批政府主办,行业、集团支持发展的职业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蓬勃兴起。[1]1995年,教育部《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提出,职业大学是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此,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框架雏形已经形成。
  天津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3年,天津市政府发布《关于筹建天津职业大学的批复》,市委领导在筹备小组的座谈会上就职业大学的目的、性质、意义、任务等作了研究和谈论。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原天津大学化工分校(本科)改为天津市职业大学,正式成立,并于同年开始招收首届3个专业121名新生。
  1995年之前,学校处于建系建校初期,天津职业大学(原名天津市职业大学,于1984年更名)除了原天津大学化学分校物理实验室留下的简陋的实验设备之外,其他方面“一无所有”。在市政府的支持下,通过世界银行的贷款,学校添置了一批在当时属于领先地位的设备和仪器。1995年之后,天津市“九五”投资,将天津职业大学作为重点单位,为学校更换已经使用长达十年的设备,并资助建设一批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在将近20年的发展中,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渐改善,为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展现出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独特生机和活力,以及厚积薄发的强劲发展势头。1997年之后,成为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中国职业大学研究会)的会长和秘书长单位;1998年之后,负责《高等职业教育》编辑和出刊工作。
  从整体来看,这一时期,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规模小、数量少、经验不足、由本科转制而来,加之其时国家和市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不清、定位不明,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等原因,导致这一时期的天津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实力较弱。虽然学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设置专业,但办学、专业特色均不明显,探索过程中出现以本科的经验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倾向。
  二、快速发展时期(1999-2004年)
  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的宏观调控的指引,新组建的教育部提出“三多一改”方针,即:多渠道、多规格、多模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重点进行教育改革,突出高职特色。1999年之后,为满足发展需求,教育部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并将高职教育审批权下放到地方政府,高职教育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与国家整体发展相呼应,天津市高职教育快速发展也是在1999-2004年。在这一时期,天津市高职教育的招生规模、校园面积、设备费用、图书册数、师资总数、在校生人数等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突破,见表1。截止到2004年,天津市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由1999年的4所发展到22所,增加了20多倍,招生数为36 401人,在校生数为92 917人,分别是1998年的42.3倍和49.9倍。
  资料来源:1999-2004年《天津市教育年鉴》整理而来,其中“-”表示无相关资料,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数据为学校产权,未记录非学校产权数据
  这一阶段,天津市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办学类型增加,办学途径拓宽,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数量和规模快速增加和扩大。到2004年,由中专学校新建、合并、转制发展而成的22所高职院校,占全市高等院校的55%(全市独立设置的高校为40所)。其中,公办19所,民办3所。这22所高职院校中,教育部门主办的有3所,部门(委局)主办的高职院校为8所,集团主办的高职院校为11所,部门、集团办学总数占这一时期天津市高职院校数的86.4%。其中,14所利用同类学校的资源优势合并组建,8所是在原中职或成人学校的基础上转制而成。同时,在这一时期,天津的高职实现了多个“第一”。天津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第一所由成人高校转制进入普通高校[2];天津滨海职业职业学院是天津第一所区属高职院校[3];天津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第一所以社会力量采用股份制的形式举办的高职院校(全部建设不依靠政府投入,全部来自社会融资);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校是第一所实行民办公助办学体制的高职院校。[4]民办高校也打破了零的界限,由上一时期的0所发展为3所。办学体制上,天津市高职教育逐步打破仅由政府办学的格局,形成政府为主导,部门、集团共同办学为辅的具有天津特色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天津市政府、教委在这一时期下发不少文件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1999年,《中共天津市委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并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实施高水平建设职业教育体系行动计划,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到2002年,逐渐形成规范校、示范校和骨干校相结合发展的符合天津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依据天津市经济发展的需要,着力打造一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及骨干专业,力求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年,出台《天津市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新的招生考试办法。2000年,《关于我市基础教育全面水平上的八点建议》提出,天津的职业教育发展得很不足,职教没有形成优势的主要原因是办学和管理体制不顺,建议将天津市的高职教育落到实处。2001年,天津市“十五”投资规划,提出加快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建立一批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颁布《市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大力推进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若干意见》,对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办学体制、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趋于完善,发展思路逐渐清晰。
  在短短五年的建设和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天津市的总体格局基本成形。在专业设置上,根据天津的产业结构与岗位需求情况及各校的实际条件进行专业设置,并随时调整专业设置,停办社会需求量较小的专业,重点发展需求性大并且稳定的专业,其中一些专业也填补了天津市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不少空缺,如烹饪与营养、制鞋工艺、社区工作与管理、国际货运代理等;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各高职院校同时采取措施,实施以专业教师为主体,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结合;重点对内培养、对外引进为辅,进行师资队伍的建设。各学校积极引进急需的专业教师,扩展引进师资的渠道到国外、生产一线、各省市;高等职业院校应依据行业和企业需求,培养满足双方需求的人才;各高职院校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和国外大学联合办学,在学校建立培训中心和专业班;各高职学院重视科研工作,成立了学术委员会、科研中心等机构。从行业上来看,工业、信息、服务业、交通、石油、冶金、经贸、医学等各部门都设立了高等职业学校,针对天津支柱产业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在1999-2004年期间,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探索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特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完成规模扩张,学校数、招生人数、毕业生数、在校生数、教师数等重要指标基本达到甚至超过全市高等教育的一半。
  这一阶段,学校的数量和规模快速扩大,但各高职院校过于重视速度和数量的变化,忽略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建设。由中专合并、改建和重组所形成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理念、知识、学历、职称等多方面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高职教育并没有体现出其高等性和职业性的特征。在专业建设上,各高职院校开设资金、技术投入少的专业,如会计、计算机等文科类专业较多;资金、技术投入多的专业,如机械、数控等工科类专业较少。专业设置没有重视市场的需求,各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也并未完全体现出来。
  三、天津高职内涵提升阶段(2005年-2012年)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对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实训时间等做出具体规定,并提出实施示范校建设计划。200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从八个方面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出要求。国务院和教育部在这一时期针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结合天津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背景,2005-2011年,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内涵提升为特征的关键阶段。
  这一时期,天津更名、新增、合并高职院校7所(其中,2005年新增3所,2006年新增3所,2009年新增1所),平均每年增加0.875所,而上一时期天津平均每年新增加4所高职院校,相比而言,天津高职院校的数量在这8年中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同时,为满足天津高职教育的发展,部分高职院校重组、合并、更换主管单位,在这一时期进行了调整,见表2。到2012年,高职院校由上一时期的22所变为26所,其中教育部门举办的高职院校为3所,部门(委局)主办的高职院校为11所,各集团举办的高职院校为12所,部门、行业、集团主办的高职院校数量占全部高职院校总数的88.5%。相较2005年,各高职院校的占地面积、毕业生数、在校生数、设备费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生均设备费也由2005年的0.69元为2012年的1.032元,将近增加了一倍。截止到2012年,天津市高职院校数逐渐稳定,招生数、毕业生数、在校生数和专任教师数等重要指标都在缓慢增加,见表3。同时,在基础建设基本完成之后,天津市政府积极推进高校质量评估,各高职院校不再盲目追求“大”,转而向“精和细”发展,积极探索学院的特色化发展。中央财政支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的评选中,天津市26所高职高专院校的41个专业为立项建设项目;18所高职院校成为天津市高水平示范校建设项目,6所院校的16个专业成为优质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天津职业大学成为全国33个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之一;中央财政支持的职教实训基地项目共有46个。说明这一时期市政府在宏观调控上积极发挥作用,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展现出稳定良好的发展势头。
  表2 2004-2011年天津市高职院校调整情况
  原校名更名缘由更名时间新校名原主管部门更改主管部门
  天津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本科二级学院2004年天津工业大学虹桥校区天津市纺织集团公司天津市教委
  天津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大港区投资方与天津市国际经济贸易学校董事会天津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
  民办天津职业技术学院升为本科2008年民办天狮学院天狮集团天狮集团
  天津对外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天津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2011年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市外经贸委天津市商务委员会   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与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2011年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市公安局-
  天机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大港油田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电子仪表总公司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市外经贸委天津市商务委员会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
  资料来源:2006-2012年《天津市教育年鉴》和天津市教委网站
  2005年8月,教育部与天津市政府签订了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协议。2006年,天津市委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要建成5所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30个具有行业特色的学校实训基地和18个专业实训基地;实施社区教育工程;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和骨干教师等。经过五年的建设和实践,2010年3月,天津试验区正式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不仅如此,2008年,天津开启海河教育园区工程,成为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已有8所高职院校入住园区。园区内各高职院校以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天津特色职业教育。同时,天津市积极相应国家号召,不仅积极开展国家级高职示范校和示范性专业评估工作,同时,积极评选市级高职示范校。除此之外,从2008年起,天津开始组织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到目前为止,已经成为专业覆盖面广、参赛者最多、组织承办单位最多、社会声誉最高的国家级职校技能赛事。
  这一时期,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战略,同时,天津市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一方面,提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石化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生物科技、新型材料等主导产业”;另一方面,提出了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内涵。针对滨海新区支柱产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探索政府、集团、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办学的机制,加强对高素质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并且实施紧缺型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培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
  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实力、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越。到目前为止,天津市共有13所示范性院校,其中国家级3所,市级10所,见表4;共有45门国家精品课程,140门市级精品课程;5名国家级名师,14名市级名师;4个国家优秀教学团队,12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的影响下,以培养滨海新区经济建设所需的人才为目标;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天津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成熟;建立“双证书”制度,学生质量和就业率不断攀升。这一时期,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在各方面逐渐从关注“量”的变化发展为关注“质”的飞跃,内涵得到极大的提升。
  虽然这一时期,天津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专业设置和教师队伍的建设还不是很合理。2011年,天津市第一、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分别为1.4%、52.4%和46.2%[5],也就是天津市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产值明显高于第三产业,但高职教育在三个产业中的比例分别为0.6%、25.6%和73.7%,第三产业专业比例明显高于第三产业专业,不能满足现阶段天津市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不利于天津经济的良心发展。天津市目前的师生比达不到国家要求,“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影响人才质量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从规模化扩张到内涵提升,走出了一条具有天津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为服务天津市经济发展,高职高专教育不断变革创新,成为天津市高等教育的“利剑”。
  参考文献:
  [1]彭振宇.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三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09(13):26-31.
  [2]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敎育年鉴[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431.
  [3]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教育年鉴[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305.
  [4]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教育年鉴[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332,351.
  [5]《天津经济年鉴》编辑部.天津经济年鉴[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449.
  [责任编辑 金莲顺]
其他文献
大学"第二课堂"主阵地在学生社团,充分发挥社团思想引领、文化引领的载体作用和育人功能,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求。
人工破膜安定催产素联合应用促产250例章梅,左曦(包头市第四医院)我们对250例足月头位临产初产妇,联合应用人工破膜、安定、催产素促产,收到了缩短活跃期;加速正常产程进展;降低剖腹产率;缩
摘 要:诠释了示范课成果的内涵及其推广价值,并以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为例,探析了示范课成果在专业课程中的转化应用范式。  关键词:“两课”评比;示范课成果;转化应用  基金项目: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以‘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推动中职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A/D/2013/028)  作者简介:顾怀平,男,江苏省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讲师,江南大学在职硕士,主要研
摘 要:随着国家对民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被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基层民主与高校的自身发展紧密相关,如何将高职院校建设成民主、文明、和谐和创新发展的“小社会”,高职院校的基层民主建设必须进一步推进,确保民主工作不断提水平、长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层民主;建设  作者简介:李斌,男,江苏理工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管理;束建华,女,江苏理工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
“恭喜你,答对了!”每次当王小丫在荧屏里对着你说出这句“招牌语”.她的笑容总是那么灿烂。她的人总是让人艳羡的靓丽。其实细想王小丫从四川报社、电台。再到央视的工作经历,
从苏丹红到特富龙,我们的胃口被大大地拷问了一次,原以为终于可以踏实地吃了,却不料又传来了美年达可能致癌的消息,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我们在这个饮料充斥的时代,还能喝什么
简历 从小就对表演有浓厚的兴趣。他只有高小文化程度。1969年插队下乡,1977年返城入空政话剧团。1986年调入人民艺术剧院任演员。1989年,濮存昕在电影《最后的贵族》中任男主
每天做百个俯卧撑和自编操 89岁的陈老依然能给人看病,依然在搞学术研究。他告诉记者,之所以能保持现在的状态,与自己每天做百个俯卧撑和自编操是分不开的。
民间所说的“秋冻”,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养生方法,但“秋冻”也是有限度的。专家提醒,“秋冻”不当,当心招来“裙装病”:有一种名为“寒冷性脂膜炎”的皮肤病,也常常袭击那些为了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