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材经典到文学经典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i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文化的积淀对儿童未来的学习影响深远。儿童甚至是幼儿期,他们的记忆力、理解力是惊人的,是我们成人无法想象的。在儿童时期适时地给他们播种下文学的种子,对其未来的学习,甚至是做人影响都是巨大的。
  一、以教材为点,辐射学生阅读面的广阔天地
  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为例,以课本的教材经典为点,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向作者及相关作者广阔的面的创作天地,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更加详尽地了解作者,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和作者表达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在阅读中默默地对比不同作者迥异的创作风格。教材中《海伦·凯勒》《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两篇课文虽然其本身不是经典,但他们都非常好地介绍了文学经典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史记》的诞生等情况,教师有义务隆重地推荐孩子们阅读。
  年级、学期不一样,教材的变化使得学生应读的经典书籍也随之发生改变。教师得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正确区分教材中的经典与非经典;区分好后,根据经典的作者和经典本身,再确定与之相关的文学经典作品,并指引学生有效地阅读经典。
  二、以教师主导,学生阅读经典的指导策略
  选好经典的书目、文章只是第一步,关键是怎么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使他们静心享受文学经典的滋养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1.低门槛的无条件阅读给学生的精神松绑。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是阅读文学经典的起步阶段,教师应更多地指导学生怎么去阅读,领悟阅读的乐趣,尽量不给学生提出诸如读的数量、质量、时间上的硬性规定。有些学生,有些书,有些地方也许暂时读不懂,没关系,适当地不求甚解是需要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那些个不懂一定会自行消解的。如果谁好大喜功,想让学生“一口吃成胖子”,不但不能使学生很顺畅地走上经典阅读之路,而且很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阅读反感,产生经典抵抗情绪,这是令人非常尴尬和惋惜的。
  2.指导好经典阅读。教师在推荐给学生读什么作品前,自己要认真研读,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指导起来才有针对性和感染力。推荐给学生读时,老师还要和学生一起读,用老师的榜样渲染带动和感染学生读的兴致和热情。每一个班集体都有一个甚至几个有一定威信和影响力的学生,教师还要善于发动和鼓励这些班级的核心人物加入到阅读经典的行列。教师、核心学生的双重榜样力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阅读经典最有效、最实在的就是常规化的读书活动。常规活动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开展。具体项目可以有:每日一读,利用晨读课的固定时间大家集体朗读一篇与教材经典相关的文学经典,对于特别经典的段落可以尝试背诵;每日一议,学生对当日集体朗读甚至背诵的文章进行简短的针对文章的遣词造句、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个性化的点评,学生的点评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好、更好之别,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行;每周一交流,每周利用一节固定的课就一周以来学生的所读、所想、所记进行交流总结,对于一周中涌现的公认的读书积极分子,予以口头、小奖状甚至是物质上(例如一个小书签等)的小奖励;每月一汇报,每个月的月底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大家对一个月以来共读的一两本文学经典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将自己的读书成果进行展示。
  3.采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个体阅读,或集体阅读,等等。所谓个体活动不是单个活动,而是指班级中在阅读经典方面比较突出,感受性很强的几个学生面向群体的活动。班级中的读书佼佼者,相对来说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为了更好地释放他们的活力,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一学期举行一到两次的诸如小小讲座(关于读书经验介绍、人物评论、读书心得等方面)的活动,活动的结尾部分留有一定的时间给演讲者“答记者问”。这样的活动无论对讲者还是听者都意义深远。
  现在几乎每个学校每个学期或者每学年都会举行轰轰烈烈的读书节活动。校级的读书节活动非常好地推动了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我们学校成功举办了六届读书节活动,活动中学校先后邀请了曹文轩、杨红樱、黄蓓佳等来学校做讲座并签名售书,知名儿童作家的到来掀起了学校一浪一浪的读书热潮。
  当然,活动也不是越多越好,班级举行读书活动时应根据所执教年级、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活动。
  4.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读写不分家,写离不开阅读,阅读更离不开写。个性化的仿写、创作,让学生在内化自己的阅读收获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深化了自己的阅读理解,使自己的阅读和习作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在学生阅读经典的起步阶段,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当学生的阅读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放手,让学生在老师的信任、期待中逐渐养成阅读的自觉行为和习惯。
  总之,老师指引学生从教材经典走向文学经典,这是学生享受文学经典滋养的一个有效路径,但不是唯一路径。在教学过程中我列举了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学生的阅读篇目,学生除了阅读教师所列出的文学经典外,读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更多的与教材经典无关的文学经典去读。多方位、多角度的阅读才能真正地开阔学生的视野,获得更多的文学滋养。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元素构成的,这两个因子不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且只有达到一定的契合度才能发挥效能。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教学就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有报道称,一位教师为保持课堂肃静,将班级中二十多个学生的嘴用胶带封住了。且不说这种做法是多么荒唐可笑,仅从课堂教学活动的双边性来看,这样做已经人为删除了一个“边”,课堂教学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表演,教学还在吗?新课改要求引入自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在个性化阅读中增强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而品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个性化阅读与品读的有效结合就是个性品读,通过个性品读,可以使学生有效品味文本语言、触摸文本意境、体验文本情感,从而让阅读课堂更高效。  一、在个性品读中品味文本语言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很多课文都是一些文字优美的名家
[摘 要]改变教和学的方式,是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少教多学是一个有效途径。少教,要求教师抓住课堂的关键点,指导方法,用巧力;多学,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开展预习、交流、讨论等活动,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 少教多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承担了指导学生作文入门的重任。这是件令农村语文老师头疼的工作。一提起作文,农村三年级的孩子就谈虎色变。他们怕作文,不会写作文,对习作缺少兴趣,写出来的作文,要么照搬照抄,东拼西凑;要么言之无物,像记流水账一般。因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他们走上习作的康庄大道,并在这条路上走稳、走好,越走越远,是每个小学语文老师一直关心的话题。我在此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所做的探索。  一、搀一搀,
带领学生有效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也都提出了很多解读文本的策略与方法,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对课文前后内容进行对比,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我就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泉城》的教学来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一、前后段对比,理清文章的结构  阅读教学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内容之外,还要让学生掌握
“字词句段篇,内容一大片”,这是广大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共识。日常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许多教师将学生带进文本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貌似吃透文本,而实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支离破碎,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不成体系。如果我们能紧扣一个主题,抓住一条主线,夯实一项训练,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必将走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境,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简单高效。  一、紧扣一个
[摘 要]《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都以写景为主题,都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也都谈到了徐霞客。要对这两篇文章的内容及表现主题进行梳理,教师不妨从徐霞客入手,了解徐霞客其人,了解徐霞客与黄山、黄果树瀑布的渊源,了解风景中的徐霞客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关键词]徐霞客 写景 黄山奇松 黄果树瀑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8
对话教学的形式是师生互动,教学的内容是教材文本,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相长。可现实是:对话教学只闻雷声不见雨点,传统意识禁锢一些老教师,现代教改束缚一些新教师,课堂对话徒有形式。不管是老教师的“一言堂”,还是年轻教师的“声光电”,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学,教学不相长已经成为常态。变味的对话,怎么看都像是“对戏”。教师和学生沦为演员,有“观众”时卖劲地表演,没有“观众”也难以走出角色,只因入戏太深,戏剧
[摘 要]课堂氛围是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人们潜意识里,认为热闹的课堂就一定是一堂好课,其实并不尽然。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静读、静思、静听、静写,这样他们才能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实现阅读教学的理性追求。这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  [关键词]阅读教学 理性追求 静默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9-038
[摘 要]目前的阅读教学存在评价过泛、过假、过空的现象,失去评价应有的意义和价值,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应”。课堂评价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方向要指向学生的学习,评价态度真诚,褒贬结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  [关键词]阅读评价 诊断 重构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35  阅读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