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公山铁管之谜

来源 :科技知识动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aob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青海柴达木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但是在这里的白公山的山顶上,散布着数百根锈迹斑斑的铁管。它们或笔直地插入山中,或散乱的躺在盐湖里,较大的铁管,直径约有40厘米,且大多都呈现出东西走向。这样一个荒凉之地,为何会出现如此之多史前铁管呢?
  远古时代留下来的铁管
  在中国青海柴达木的一个没有人生活的地方,却有工业留下的痕迹。科学家在那里的一座名叫白公山的山顶上,发现数百根锈迹斑斑的远古时代留下来的铁管,至今科学家也不清楚这些铁管来自哪里。


  其中一些铁管深深插入山中,还有一些躺在附近的盐湖里。盐湖里的铁管更多一些,而且大部分都沿着东西走向的湖岸放置。一些较大的铁管,直径约有40厘米,它们的尺寸相同,而且看起来好像是在有意摆成一些图案。
  考古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这些铁管出现的时候,人类还正在努力思考如何在不烧到头发的情况下把肉烤熟。可想而知,那个阶段的人类很难锻造出这样的铁管。
  三个岩洞外貌呈不规则的三角形,中间的岩洞大,东西两边的小。中间的洞离地面约2米,洞深约6米,最高处约8米。与通常所见的自然岩洞不同,有点
  像人工开凿的洞。
  洞内上下左右都是纯一色的沙岩,除含沙子外,没有任何杂质。一根直径为40厘米的大铁管从山顶斜通到洞内,由于多年的锈蚀,只能看见半边管壁。
  另一根相同口径的铁管从底壁通入地下,只露出管口,可以量其大小,却无法知道它的长短。洞口处有十余根铁管子穿入山体,铁管之间距离不等,大约是在一条等高线上延伸。
  这些铁管直径在10到40厘米之间。管壁与岩石完全吻合,不像是先凿好洞后放进管子,而好像是直接将铁管插入坚硬的岩石。
  如果把山体比作一个馒头,把铁管比作一根根竹筷,那么山与铁管的结合,就像将竹筷插进馒头一样容易契合。其余处铁管都有这个特点,可见施工安装技术非常高超,实在令人惊叹。
  东西两洞离地面约5米,由于岩石坍塌,历经沧桑,洞口大半被沙石掩埋,不经过清理,已无法入内。 洞地面约80米就是波光粼粼的托素湖,就在离洞口40多米的湖滩里,又有许多铁管散见于满滩裸露的沙岩里。
  这些铁管顺东西延伸,铁管直径较山上的铁管直径小,从2厘米至4.5厘米不等。从残留的铁管形状看,有直管、曲管、交叉管、纺锤形管等,形状奇特,种类繁多。最细的铁管内径不过一根牙签的粗细,虽经岁月的腐蚀,沙子的填埋,但细铁管内并没有堵塞。
  另一部分白公山铁管则分布在湖水里,有的露出水面,有的隐藏水中,被湖水淘洗着,形状与粗细同湖滩上的铁管相类似,散布在附近约800米到1000米的浅水处。
  奇特的石头
  湖边的石头更是奇特:约大多数石头呈几何图形,有正方的,有长方
  的,有圆的,有半圆的,有钻了孔的,有打了眼的,绝非天然而成,非常
  像建筑材料。
  其中有一块石板,长约一米五六,有头、有身、有尾、非人非兽,形态奇异,又造形生动,很像人为加工而成。站在远处一瞧,这一堆特殊的石头,很像某大型建筑群的主人公散离后抛弃物的随意堆砌。
  岩洞、铁管及特殊石头分布的面积,估计为0.5平方公里左右,相当可观。


  这里究竟是什么遗址?
  从柴达木盆地目前发现的人类活动的文物资料表明,可追溯到三万年以前。所见的出土文物,远者为兽骨、石器、陶器或皮革,近者为青铜器、刀箭、衣物等等。
  虽然也有毛纺织品,但都是工艺简单、制作粗糙的手工业品。从未有过铁管之类的现代工业产品。因为柴达木盆地自然条件差,人烟稀少,当地民族从未有过成形的工业开发史。
  查遍史书,也从未找到有关此地工业的只言片语的记载。解放后,国家曾几次大规模地开发过柴达木,但从未在托素湖周围施过工。据当地人回忆,除了白公山北草滩有流动牧民外,这一带没有任何居民定居过。所以可以肯定这里不可能是古人或现代人的遗址。
  外星人的遗址
  这里的铁管片样品曾送锡铁山冶炼厂化验室进行化验。该化验室的冶金金属成分化验水平在全国冶金系统是先进的,成果是可靠的,而且该化验室的刘少林工程师精心化验后的报告,又经过厂长李增荣的核实签字。
  化验认为铁管片样品的成分中氧化铁的成分占百分之三十以上,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含量较大,这与砂岩沙子与铁管长期锈蚀融合有关,它说明白公山铁管的时间已经久远。样品中还有无法化验出的元素占百分之七八,这就更增大了白公山铁管的神秘程度。
  有人认为,这些铁管所在的地方曾是一个远古天文台,或者是地外
  生命留下的飞船发射地。这种猜测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这些管子中二氧化硅的含量与火星上的二氧化硅含量非常接近。但科学家至今仍无法揭开这些铁管的谜底。
  有人认为,这是外星人的遗址,并形象地说:极有可能是外星人的发射塔建筑。依据是,柴达木盆地地势高,空气稀薄,透明度极好,是观测天体宇宙极为理想的地方。
  众谜题待解
  中国科学院柴达木天文台就在德令哈建立了青海天文站。美国、日本及台湾的天文学专家前来这里考察,都认为这里是亚洲最理想的天文观察点。依据这种观点分析,托素湖一带应该是星际交往的最好地方。外星人如果光临地球,托素湖畔应该是首选地点之一。如果这种假设一旦被证实,那不光是地球人对外星人研究的一个大的突破,也许是打开星际往来的钥匙,将会把人类认识世界、认识宇宙的知识向前大大地提高一步!
  我们期待着白公山铁管之谜早日解开。
其他文献
通过人体动能来生产电能在影视、文学作品中并不少见,最近一种可以利用士兵走动来发电的智能设备,把这种设想付诸现实。这套设备名叫膝盖动能收集器,它非常轻便,内置的齿轮装置可以将膝盖产生的动能用于发电,这套装置能产生10-12瓦电流并将电能储存在内置的锂电池中。经测试,使用者在一个小时的正常行走中产生的电量足以为四个智能手机充电。另外,其发电装置可以减少下坡时的肌肉疲劳,降低膝盖受伤的风险。
期刊
用“萌”来拯救世界超级英雄动物版来袭
期刊
为了让不能吃盐的人们也能重新体会咸味,最近通过电刺激让人感觉到咸味的“电子味觉叉子”问世了。它是通过给舌头电流刺激,使其感受到盐味和酸味,叉子上将电流值分为3档调节,使用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轻重来进行调节。可以说,对无法食盐或者需要减盐食用的人来说,有了这把叉子就可以重新体味到食物的快乐。当然,我们觉得除了叉子,如果筷子甚至碗碟也有相类似的产品,一定会更加有趣。
期刊
天才画师创意无眼的逆天3D画
期刊
极限视觉大挑战
期刊
烛光总是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但传统的蜡烛用起来不方便,而且还有安全隐患,于是国外一家公司制作了这款智能蜡烛。它可以通过手机应用进行控制,例如点燃、熄灭等只需要通过手机就能完成。虽然其外表使用了跟传统蜡烛一样的蜡,但它却没有灯芯,外面的蜡也不会融化,因此用起来非常卫生,另外还可以选择不同的样式和气味。通过配套的手机APP,用户可以设置燃烧时间,还可以查看剩余的燃烧时间,当蜡烛被弄倒时还可以自动熄灭,
期刊
恐龙会迁徒和冬眠吗?
期刊
笨重的行李箱是旅游的一大问题,拎着占手又重,累个半死,更别说拍个风景了。一家科技公司推出了一款全新智能行李箱,它可以自动跟着主人走,让你出门旅行更轻松。智能行李箱内置了一个摄像头、蓝牙识别模块以及驱动系统装置。当摄像头监测到主人的位置之后,驱动系统就会开始启动跟随主人的步伐。只要是在平坦的路面上,主人可以放心大胆的让箱子跟着走了,它还能自动躲避障碍物呢。
期刊
这些无人机能够在海底蛰伏数月,在起飞参与战斗前都停留在特殊的“豆荚”内。若威胁近在咫尺,这些“豆荚”能被远程启动,浮上水面并释放出无人机。当出现电子通讯拥挤时,可以充当通讯工具。由于这些“豆荚”能够浮上水面并释放负载,它将能够替代一些目前由潜水艇所承担耗资巨大的任务。这些深海无人机在需要时能远程启动,并召回水面。地球上约50%的海洋都不止4000米深,使得这些无人机有大量的空间以供隐匿与存储。
期刊
此款智能助眠灯拥有 1600 万种灯光变化,能释放 590-750mm 波长的红橙色灯光,可以激发人体褪黑素的自然分泌,加强睡意。当你安稳入睡后,助眠模式会自动关闭,让你睡得更加安稳。它还内置了全球著名的 Della 助眠音乐,帮助用户提高入睡的效率。不想睡的时候,千万别打开它!贴心的是,它还有“智能闹钟唤醒”功能。我们只需在睡觉前打开App,点击开始监测,即可整晚监测深浅睡眠、呼吸率、心率、翻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