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评课因“生动”而有效

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our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学教师,试卷讲评课的效果是我们都关注的一个问题。但传统的试卷讲评更多关注了教师的讲评技巧,没有充分认识到试卷讲评是要解决学生的问题,而要解决学生的问题必须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只有"生动",才能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认同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讲评效果。
其他文献
广西边疆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水平的天然劣势,很难吸引产业转移,从而形成了西部地区内部的不平衡。文章系统分析了广西边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跨境劳工偷渡的现状及原因,研究了广西边疆地区利用跨境劳工发展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发现广西边疆地区不仅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且存在劳动力外流和跨境劳工偷渡的双重问题,利用越南跨境劳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吸引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也有利于在解决
在轨道交通迅速发展并已在部分城市成为公共交通主导的背景下,地面公交面临规模增长、客流下降的发展趋势,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亟待系统整合,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在分析公交系统整合关键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当前线网优化的趋势,提出以提升地面公交竞争力为根本目标,以出行者体验为核心,通过转变公交客流分析方式及线路设计思路,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中心的动态地面公交线网优化方法,最后在深圳市使用上述方法进行了公交短驳线路
目的:调查了解医院口腔科2020—2021年间的中成药用药情况,从管理角度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调出2020—2021年全年口腔科的中成药用药信息,统计患者的基本信息及中成药用药占比,将应用中成药的患者病例进行整理,统计疾病构成情况、中成药剂型情况、中成药合理应用情况,统计应用频度最高的几种中成药,计算用药频度值(DDDs)和日均费用(DDC)。结果:共调取口腔科病例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鞋用合成材料中苯酚和双酚A的分析方法,以甲醇为萃取溶剂,采用超声萃取法提取鞋用合成材料中的苯酚和双酚A,优化了仪器分析条件和样品前处理条件。结果表明:方法线性范围0.1~5.0μg/mL,检出限为0.4~3.6 mg/kg,加标回收率为92.4%~99.6%,相对标准偏差为3.1%~6.9%。市售80批次鞋用合成材料样品中共有10批次检出苯酚或双酚A(检出率12.5%),苯
<正>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加快推进节能降碳、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自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全国碳市场开市已满一周年。一年来,全国碳市场运行如何?碳金融发挥了哪些作用?
期刊
目的:探讨和研究临床药师干预管理方案对医院中草药处方规范性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5月—2022年8月的166例患者的中草药处方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临床药师干预模式进行管理。采用中草药处方点评的方式点评研究期间处方不合理的发生情况,包括诊断不规范、书写不规范、组方不合理、超剂量,计算处方不合理发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文化传承意义,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作为民族非遗之一,富保护传承价值,但当前彝族漆器在市场中面临一系列问题。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结合彝族漆器文化内涵,可以较为全面地分析得出彝族漆器的活态化保护发展路径。文章利用访谈法、KJ法对彝族漆器的市场需求点进行收集归纳,结合彝文化内涵,提出彝族漆器在当代的发展要围绕设计创新、品质调控、市场推广来进行。
为了研究碳纤维(CF)、镀铜钢纤维(SF)、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炭黑(CB)4种功能材料掺量对复相机敏混凝土抗弯强度、电阻率与弯敏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改变4种功能材料掺量方法设计了9组对比试验,分别采用二电极法、三点加载法测试试样的电阻率与弯敏性能。结果表明:(1)CF与SF是影响复相机敏混凝土弯敏特性的主要因素。(2)当4种导电材料的掺量比(CF∶SF∶MWCNTs∶CB)为1.2∶4
卓越师范生主要培养面向中小学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骨干教师.基于现有的评价方式难以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做出准确评价的现况,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法数学模型,构建卓越师范生数学教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卓越师范生培养质量的建议和措施.经实例验证所建立的评价模型的评价效果显著、评价结果可靠.
在数字化日益加快的时代,老年群体相较于中青年群体在新媒体领域中表现出滞后性与难以适应性。家庭作为活动发生的基本单位,活跃于其中的代际关系影响着对老年群体数字反哺的发生,同时属于传播学重要分支的健康传播研究在疫情常态化下更为大众关注。聚焦新媒体环境下的老年群体健康传播,通过质性研究方法,选取家庭的三代人,剖析并挖掘存在的代际差异与传播障碍。家庭代际间健康信息传播的反馈和效果常被忽视,对老年群体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