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批注式阅读提高教学的深度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k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批注式 阅读 《钓鱼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A-
  0043-02
  批注式阅读是以学生自主阅读为基础的一种阅读方式,是根据阅读主题、阅读目标,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以自身的思维方式、认知程度对文本进行自主阅读,自主与文本展开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具有个性体验的深度阅读实践。其具体形式就是用符号或简短的文字在书眉、页侧等空白处,记录自己在阅读文本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感性的印象,以及体验、感悟和收获等,这也是学生对自身阅读思维的一种直观记录。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借助批注式阅读,帮助学生搭建起文本阅读的桥梁,从而达到有效阅读,实现深度阅读的目标呢?下面,笔者就以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批注式阅读让学生有所悟、有所得。
  一、抓好基础批注,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基础批注是指学生在初次阅读课文阶段,将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亮点、疑点等用圈、点、勾、线等符号一一标注出来,达到疏通文字、理清脉络、发现疑问等预习目标,初步对文本形成基础感知。每教学一篇新课文之前,笔者都要求学生做好以下工作:1.自由读课文,用“○”(圆圈)圈出本课的生字;2.给不会读的字标注拼音,在字的下方标上“·”(着重号)或“△”(三角形),并拼读几遍;3.用“( )”(括号)将难读的句子标注出来,并反复练读,直至读通顺;4.用“?”(问号)给不理解的词语做记号,读通文章之后查阅工具书,把词义抄写在空白处。如学生初读课文《钓鱼的启示》之后随文作批注,书本留下了许多“○”“△”“( )”等阅读标注符号,这些批注符号表面上看似简单,却让学生在批注过程中养成一边动笔,一边读书的良好习惯,反映了学生阅读文本时的思维轨迹,他们写写画画的过程就是体验文字、比较知识、自我发现的过程,同时也是将知识筛选、分类、鉴别的过程。到了整体感知阶段,笔者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书,在《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学生思考如下问题:是谁在钓鱼?钓了什么鱼?结果怎么样?并用“■”(波浪线)画出相关语句。学生在对句子的勾画中了解整篇课文的全貌,将800多字的课文压缩成了只有50字的一段话,达到整体感知文本的目标,此时,教师再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他们就能够抓住课文重点提纲挈领表述文意。这样教学,学生既动眼、动手,又动脑,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锤炼语言文字运用,其阅读能力自然有所提高。
  二、强调重点批注,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批注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围绕一些文句、专题、疑难点,或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阅读目标进行探索批注。德国诗人歌德说:“会读书的人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的背后。”这启示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学会透过纸面上的文字,发现背后的深意。《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的情感目标是体会父子俩的心理活动,把握“我”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也是课文的重难点)。在教学中,笔者先带着学生读纸面上的文字:“过了好长时间……迅速把它拉上岸来。”读毕,笔者让学生们感受“我”和父亲钓到鱼之后的惊喜,几名学生甚至手舞足蹈地将作者的激动情绪表现出来。紧接着,笔者请学生读下面的文句:“啊,好大的鱼……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对此,学生不免疑惑:父亲为什么让“我”把鱼放了。笔者趁机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同一条鱼,‘我’和父亲的心情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你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请大家在旁边作批注。”提出这一要求后,笔者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边读、边画、边写,去自读、发现和感悟。有的学生在“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鲈鱼”这句话旁边批注:“非常惊喜,激动!”有的学生在“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这句话中,重点圈出“得意”一词,并批注:“钓上那么漂亮的大鲈鱼很得意!”有的学生对“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这个句子重点圈出“盯着”一词,并批注:“句子有两层意思:1.父亲舍不得放鲈鱼;2.道德的抉择——放还是不放?”有了充分的自读自悟时间,学生在交流环节就能大胆发言。如有的学生说:“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作者依依不舍的样子。他不断地乞求父亲:‘爸爸,你看,这条鲈鱼多么肥美啊,放走了就不可能再钓到这样一条大鲈鱼了,更何况晚上没有人看见,我们就把它带回家吧’!”笔者接着追问:“还有哪些情感变化?”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踊跃回答,实现不同感受的碰撞、补充,大家的理解更加深刻。
  批注式阅读避免了“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之弊端,贴近学生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个人的感受,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把握文章内涵和外延,让学生准确感知文本内蕴。
  三、重视补充批注,锤炼学生写作的能力
  补充批注是指读者顺着作者创作时的写作思路和风格,按照文本映射出的特有写作方式方法,对文本展开想象、联想,并进行扩展补充的批注,以此检验读者的阅读效果。仍以《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通过上一环节的批注和朗读,学生们已然置身于课文文本和阅读的情景中:父子俩钓到大鱼的惊喜和得意心情,是否放掉鱼的争论和纠结,决定放鱼的沮丧与惋惜……这些都或多或少为学生提供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此时,笔者顺势而导,让学生顺着作者写作本文时的思路,抓住文中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在关键处做批注,从寥寥数语体验和扩展文章主题,扩写出文中人物的不同情绪。这样学生们有话想说,也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比如在对“我”放鱼时的所想所做进行补充批注时,有的学生写道:“我盯着鲈鱼看了好久,呆呆地站在那里,心想,我再也不可能钓到那么大的鲈鱼了,我不可能跟我的同学炫耀了,我不可能跟妈妈夸口了,我不可能……爸爸,你为什么不能让我把鱼留下来呢?”有的学生写道:“鲈鱼在我手中一个劲儿地挣扎,它是那么活泼,那么肥美!如果能把它带回家,那该有多好啊!可是,这是不可能的,父亲不会让我这么做的。我只好慢慢蹲下身去,轻轻地松开手,把鱼放到湖中,它在水中扑腾了几下,就缓缓地游走了。”学生在对文句的补充批注中获得了与原文作者相似的情感体验,不仅对文本阅读提起了兴趣,而且巧妙地锤炼了写作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学生在阅读时作“批注”不仅架起了思维和文本感情的桥梁,而且缩短了学生和写作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无疑对学生感悟文本、提高写作能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率。
  (责编 杨 春)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大数据战略背景下进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意义,指出现阶段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暴露的问题,结合大数据战略的特点,进行了基于大数据战略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切实提高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水平与质量。
当我随手翻阅手中收到的2016年第15期《长江蔬菜》时,窗外开始下起了秋雨,丝丝清冷的氛围中,我的心依然温暖如春。又到一年一度报刊征订的时候了,我放下手中的书本,迅速来到
为了筛选出适宜北京设施种植的高品质网纹甜瓜品种,收集了7个品种作为材料,调查了其田间长势、生育期,测定果实纵径、横径、单果质量、产量和品质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北农11
从广西食品行业和食品企业对高职食品机械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和能力需求状况分析该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政府引导和企业参与,以"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基础,以"五段渐进式"实践
介绍了在韭菜收割后及时覆盖进行物理隔离,有效阻止韭蛆成虫前来产卵的一项新措施及其配套栽培技术。韭菜地一旦发生了韭蛆为害,应立即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消灭韭蛆幼虫,严格执
【摘 要】本文从学情和教学条件两方面分析传统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论述基于问题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应用在建筑工程识图课程的必要性,从阅读教材自学回答“问题”阶段、“讨论”“答疑”阶段、阶段考核、教师讲解阶段、识图项目教学法练习阶段等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识图课程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识图 以问题为导向 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基本情况2013年在茭白—虾共生种养模式在湖北潜江市渔洋镇排湾村进行试验,试验面积20hm^2,当年试验非常成功.2015年在潜江市渔洋镇排湾村进行示范,示范面积53hm^2,示范效果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过:“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想象力是小学生科学创新的前提,也是他们学习语文的基础,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儿童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材中的许多文学作品塑造了情感饱满的人物,描绘了生动形象的景致,富有深刻的感染力,意蕴深远,教师应深度挖掘教材文本,有目的、有计划地激活学生想象的智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
→豇豆择去两头,洗净切成3 cm长的段,番茄洗净切小块,蒜切片;→将鸡蛋打散成蛋液,倒入料酒搅拌均匀后,热锅凉油,用筷子划炒至熟后盛出备用;→将锅洗净,重新倒入油,7成热时倒
自2004年《种子法》颁布以来,我国种业冲破体制机制的桎梏,发展速度与规模前所未有,2016年作为新《种子法》实施的元年,也注定拉开新一轮调整序幕。那么未来,新的法律条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