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得C”格式歧义条件研究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g1990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V得C”格式在一定条件下会有歧义,既可以理解为可能补语,也可以理解为情态补语。但是并不是每一个“V得C”格式都有两种语义,它产生歧义是有条件的,一般和“V得C”格式的动词和补语的语义特征有关。首先,歧义格式“V得C”和它的动词有关,充当中心语的动词必须是自主动词。其次,“V得C”格式的补语对它形成歧义与否也有很大的影响,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其一,其补语必须是形容词,而不能是动词或短语;其二,作补语的形容词必须符合说话人愿望。其三,补语形容词必须是性质形容词,而不能是状态形容词。其四,补语的形容词必须是非述人形容词,而不能是述人形容词。
  关键词:V得C 情态补语 可能补语 歧义
  一、引言
  补语是汉语特有的一个句法成分,指的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用来补充说明补语的结果、程度、趋向、情态、可能、数量等。我们注意到,有些补语既可以用来表示某种状态,又可以用来表示某种可能。例如:“这件衣服洗得干净”,我们可以理解为衣服已经洗了,洗后的状态是衣服干净了;也可以理解为尽管衣服很脏,但有可能洗干净。又如“这番话他说得好”,既可以理解为这番话他表达得很好,也可以理解为有表达好的可能性。
  按照刘月华等主编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的分析,情态补语是指动词后用“得”连接的表示动作的状态的补语,用来对动作进行描写或评论。可能补语是在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中间插入“得/不”,表示 “主观条件(能力、力气等)或客观条件是否允许实现(某种结果或趋向)”。
  情态补语和可能补语的共同点是:都是由“中心语(动词) 得 补语”构成,即形成“V得C”格式。同构是歧义的前提,既然形式相同,自然会产生歧义,这是学界的共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V得C”结构都有两种语义,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歧义,即产生歧义的条件很少有人讨论,下面我们就来重点讨论这个问题。
  本文以王砚农、焦群、庞颙编著的《汉语动词-结果补语搭配词典》为语料来源,筛选出具有歧义的例子,进行整理和分析,讨论了“V得C”结构中动词和补语的语义特征对产生歧义的影响,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方家不吝赐教。
  二、能产生歧义的“V得C”语料鉴别及整理
  动词和补语的搭配有语义、习惯用法等方面的限制,王砚农、焦群、庞颙编著的《汉语动词-结果补语搭配词典》为我们详细列出了能够搭配在一起的动词和结果补语,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便利。但这本词典是结果补语的搭配词典,即对象是“VC”结构,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在动词和结果补语之间插入“得”来构成“V得C”结构短语。
  要找出有歧义的短语,首先要确定鉴别方法。从意义上说,这两种补语表达的意思不同,情态补语强调该动作行为的情态,而可能补语只是说明动作行为产生结果的可能性,可以利用意义进行区分。但是意义标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人们语感的差异,并不那么容易区分。
  从形式上说,有四种方法可以加以区分。这里我们参考黄伯荣、廖序东先生的《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以“说得好”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扩展法。补语前能加状语“很”的是情态补语,不能加的是可能补语。
  第二,否定式法。即通过其否定形式加以区分。比如包含情态补语的“说得好”的否定形式为“说得不好”,而包含可能补语的“说得好”的否定形式为“说不好”。
  第三,提问法。即通过提问的不同来加以区别。还以“说得好”为例,其补语做情态补语理解时,我们可以问道“说得好不好?”或“说得怎么样?”;而做可能补语理解时,我们可以问道“说得好说不好?”。
  第四,转换法。可能补语的“说得好”可以转换为“能说好”,反之不能转换的是情态补语。
  这四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形式上鉴别这两种补语,从而避免单从意义上区分所带来的模糊性,为我们下一步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经过一一鉴别,我们发现能产生歧义的“V得C”短语比例并不是很大。现整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歧义语料,汇总如下:
  过得安定 睡得安稳 泡得白 切得薄 吃得饱 压得扁 猜得对 吃得多 吃得光 开得快 办得利索 擦得亮 答得满 讲得明 抹得平 摆得齐 背得熟 敲得响 来得早 学得扎实 说得准 喝得醉 看得仔细 睡得足
  从这些歧义语料和不能产生的语料对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规律,得出了一些结论。
  三、歧义格式“V得C”中动词的特征
  首先, 歧义格式“V得C”和它的动词有关。充当中心语的动词必须是自主动词。
  我们列举一些具有歧义的语料:
  说得好 跳得高 跑得快 洗得干净 写得好 讲得清楚 调查得清楚 说得准 飞得矮 猜得对 吃得多 办得利索 擦得亮 讲得明 摆得齐
  发现其动词都是自主动词,即可以由动作的发出者控制。如“说”“跳”“跑”“洗”“写”等动词都是由动作的发出者做主、主观决定、自由支配的动作行为。
  而以下语料就只有一种解释:
  病得重 醒得早 死得早 它们的补语只能理解为情态补语。因为“病得重”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不受人们的支配,不会以人的意愿为转移,所以就不涉及有没有这种能力。同样地, “醒”“死”也同样不受控制,因此不会产生歧义。
  四、歧义格式“V得C”中补语的特征
  1. 补语必须是形容词,而不能是动词或短语
  我们先来看这四组例子:
  ①组:飞得矮 猜得对 吃得多 办得利索 擦得亮 (有歧义)
  ②组:抬得动 买得到 打得开 起得来 (可能补语)
  ③组:看得出神 冻得发抖 (情态补语)
  ④组:洗得一干二净 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气得脸通红(情态补语)
  我们观察后可以发现:①组中的补语全部是形容词,它们存在歧义。②组词语的补语是单音节动词,全部是可能补语,没有成为情态补语的可能。③组的补语是多音节动词,只能是情态补语。④组中的补语都是短语(包括固定短语和自由短语),全部是情态补语。由此我们可以得出“V得C”可以产生歧义的条件之一:补语必须是形容词。   2. 补语的形容词必须符合说话人愿望
  我们看这两组例子:
  ①组:说得好 跑得快 跳得高 挖得深 (有歧义)
  ②组:说得差 跑得慢 跳得低 挖得浅 (情态补语)
  ①组的“说得差”能产生歧义,②组的“说得差”只能理解为表达不清楚,而不能理解为一种可能性,用提问法可以进行证明:“*说得差说不差”就不成立。如果仅看这两组例子,很容易得出“V得C”能产生歧义的条件是必须是褒义形容词,但我们发现了下面的句子:
  A.你刀工怎么样?这些胡萝卜切得碎切不碎?
  B.这些易拉罐要拿去回收,你压得扁吗?
  C.衣服变黄了,洗得白洗不白?
  在一般人的认知中,“碎”“扁”包含的是贬义的,“白”属于颜色词,更没有褒贬义之分,但是“切得碎”“压得扁”等同样能产生歧义,因为这是人们所期待发生的。由此我们就得出了结论:若“V得C”格式会产生歧义,那么它的补语的形容词必须符合说话人愿望。
  3.补语的形容词必须是性质形容词,而不能是状态形容词
  我们来看这两组例子:
  ①组:(气球)吹得大 跳得高 跑得快 写得好 吃得多 擦得亮 摆得整齐 扫得干净 过得幸福 (有歧义)
  ②组:飞得高高(儿)的 讲得明明白白 跑得飞快 站得直挺挺的 涂得黑不溜秋的 弄得邋里邋遢的 (情态补语)
  由此我们得出“V得C”产生歧义的条件之三就是:补语形容词必须是性质形容词,而不能是状态形容词。
  4.补语的形容词必须是非述人形容词,而不能是述人形容词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有些形容词作补语可以满足前面三个条件,但没有产生歧义,比如:
  干得出色 听得认真 玩得开心 说得痛快 看得仔细 坐得规矩 说得诚恳 (情态补语)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补语都是形容人的,在语义上指向主语,比如:“听得认真”是主语“人”很认真,描写人的一种品行态度。
  袁毓林(1993)把形容词分成两类:述人形容词和非述人形容词。像“冷静、认真、细心、规矩”等形容词,专门描写人的品行态度、思想情感等,叫述人形容词;像“大、宽、深、高”等,能够描写事物的性质、状态,但不能直接描写人的品性态度、思想感情,叫非述人形容词。
  我们做两组比较,来看“听得清楚”和“听得认真”,一个有歧义,一个没有歧义,原因就是“清楚”是用来修饰“听”的,是非述人形容词,而“认真”是用来修饰“人”的,是述人形容词。再比如,“看得明白”有歧义,“看得仔细”就没有歧义,原因也在于此。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能产生歧义的补语形容词只是非述人形容词,而不能是述人形容词。
  五、结语
  “V得C”格式产生歧义是有条件的,一般和“V得C”格式的动词和补语的语义特征有关。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首先,歧义格式“V得C”和它的动词有关。充当中心语的动词必须是自主动词。这些动词必须可以受动作发出者的控制和支配,而不能是自然形成或必然会发生的。
  其次,“V得C”格式的补语对它形成歧义与否也有很大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条件:
  1. 其补语必须是形容词,而不能是动词或短语。
  2. 作补语的形容词必须符合说话人愿望。
  3. 补语形容词必须是性质形容词,而不能是状态形容词。
  4. 补语的形容词必须是非述人形容词,而不能是述人形容词。
  参考文献
  1. 刘月华,潘文娱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5.
  2. 王砚农,焦群,庞颙.汉语动词-结果补语搭配词典[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7.
  3. 马庆株.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J].中国语言学报,1988(3)
  4. 袁毓林.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5. 孙姃爱.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9.
  6. 孙放.“V得/不C”结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
其他文献
采用LS-DYNA大型动力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利用SPH-FEM方法对聚能射流侵彻岩石靶板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给出侵彻过程的物理图像,分析了射流侵彻岩石的机理.数值模拟结果符合岩石破
在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时,你有没有因为相机的对焦速度不给力而懊恼不堪?你只需要掌握预测自动对焦技术,就能得到锐利的照片。 Are you annoyed by the camera’s focus spee
爆炸载荷下介质的动态响应和裂纹扩展是爆破工程和技术的核心问题,焦散线实验方法对于研究裂纹扩展行为和裂纹尖端应力集中程度具有优越性.目前大多是采用透明材料(PMMA有机
会议
小说创作必须遵循张与弛的辩证规律。张是指紧张的情节,场面与心理的记述;弛是指记述舒缓的内容。前者一般用快速流动的笔法,后者一般用缓慢流动的笔法。常见的张弛变化有三
通过高速摄影拍摄冷激波灭火弹灭火过程发现,灭火介质进入火场后,火焰团被反向卷吸进入灭火介质内部.为此,本文采用固液两相流理论建立灭火介质抛洒模型,对灭火介质爆炸抛洒
本文结合当前工程爆破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爆破质量综合评价的二级指标体系;引入未确知测度模型对工程爆破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在各评价指标权重和识别准则的确定上.分
通过深层软土地基中爆炸作用使土体结构产生破坏,同时爆炸应力波能使软土中的孔隙水产生高压增量,加速孔隙水从预设的排水通道排出,在短时间内可达到静力堆载长期作用的效果,
内容摘要: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与中国一同跻身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印度是一个有着狂欢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国家,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为闻名展示了一种独特的价值理念和思想体系。本文主要通过印度的森林文化来探究印度人的生活理念,并探索伟大的“诗哲”泰戈尔对印度森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探究印度的精神信仰、对自然万物看法及理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关键词:森林文化 梵我同一 亲证  远古时代的印度,许多地方森
本文主要介绍舟山中远1号和2号船台工程主要施工方法特点、难点、采取措施及施工体会。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main construction methods, difficulties, meas
本文首先对黄河内蒙古段凌汛期冰凌灾害的成因和类型、冰介质力学特性及冰体可爆性能进行了分析,其次探讨了常用爆破技术在以往凌汛期应急破冰排凌中的运用特点.在此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