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hui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应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首要任务。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不仅要获得语文知识、写作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得到思维训练,逐步学会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类比与对比,具体化系统化等思维操作,培养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让不会思考的人学会思考;不爱思考的人喜欢思考;原来乐于思考的人多思、深思,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现将我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粗浅认识写出来,求教于同仁。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在学习中兴趣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动力,学生只有对语文有兴趣,才能有积极持久的求学劲头。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利用学习材料,采用贴切有趣的比喻,诙谐有趣的语言,富有意味的故事等去组织学生活动,发现和保护学习的“闪光点”。开启学生的“胃口”,随时启发学生津津有味地去学习,以便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精心设置悬念,培养思维能力
  悬念是一种引起人们对事物关切的情境,置身于这种情境,学生便渴望获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答案,产生非知不可的心理。课堂教学中若能巧妙设置悬念,则可“一石激起千层浪”,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火花。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在不同时间采取不同方式设置悬念,设置悬念最多的是一节课开头,这样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思维,把精力引向教学中心。如在教《驿路梨花》一课时,就在课开头设置悬念。提出问题:“深山老林中的房子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这一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会迫不急待地看课文内容,进入思考状态。
  三、精心设计问题,适时质疑启发,培养思维能力
  孔子曰:“疑,思之始,学之始”。有疑才能产生认知需要,才能产生积极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通过质疑来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要重视具体情况向学生提出疑问,通过疑问来促进学生思维。例如,讲《驿路梨花》一文时可设置如下教学情境:“茅屋的主人是谁?”学生肯定会回答是“解放军叔叔”。老师可提出疑问:“建好小茅屋后无人照料,修葺会怎样呢?”通过这一疑问引发学生思维,最终得出:“茅屋的建造者和照料者就是茅屋的主人。”
  四、设计惊诧情境,激发思维兴趣
  惊诧产生于意外,意外之事一旦发生却更加引人注目,促人思索,耐人回味。人们很少注意两种事情:一种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一种是与自己毫无联系的。毫无新意的东西使人厌烦,大而全的东西又令人望而生畏,迷惑不解。教师若能从这两种东西中挖掘出令人兴奋的意外之“物”,便会引起学生惊诧,产生“竟有此事”和“原来如此”之感,从而激发思维兴趣。如在教《七根火柴》时,教师板书时却写《六根火柴》,学生一看黑板肯定会感到惊诧,是教师写错了,还是……,此时老师进行点拨,学生觉得还有此事,还有一根火柴呢。这样能激发学生思维兴趣,思考原因何在。
  五、创设适当情境,鼓励学生“自得”
  孟子非常注重让学生“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自得”的过程就是研究新问题,探索新途径,寻找新方法的创造性的主动思维过程。这一发现、创造的过程,正好满足了人们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课堂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其自得。
  六、导以方法,教会学生思维
  任何目的,只有通过一定的手段才能达到,改革教学方法是落实思维训练的重要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传播知识固然重要,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更为重要,教学,就是有“教”有“学”。从先进的教学理论观点出发,教师的“教”,主要是启发、引导,教学生会动脑筋,给学生以“点石成金”的“手指头”。而学生“学的过程”,应是积极开展思维活动的过程。要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比较,主动地参加“知识的生产”,经过吸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因此,教学方法的侧重点,应该是激发学生学会思考,养成善思多想的习惯,使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为了探讨问题,获得真知,教师可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进行思维,不光进行正向思维、平面思维,还要进行逆向思维和立体思维。比如教学一篇课文,不应该因袭“一味赞美”的陋习,而应该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去研究:“文字如有长处,又必须看出它的缺点在哪里:这才是正当的态度。”
  七、思维训练时面对学生的实际,进行精致的思维训练设计
  让学生在思索中去寻找求知的路径,掌握知识的规律。这里介绍二种:第一种是概括性思维训练。对发生在眼前的一系列活生生的社会现象或给定的语言文字,通过自己的抽象概括性思维,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种思维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用是广泛的。没有这种素质,就不能概括事物找出规律,也就写不出文章来。如高尔基的《海燕》,只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就能让读者感受到“不避生活的战斗,唯有迎上去,才能够享受生活的战斗的快乐”的意境。第二种是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从一件事物联想到另一件事。采用的方法多是联想、类比、形象性思维,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中描写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壮丽景象,由此联想到中国革命的蓬勃发展;郭沫若的《天上的街》,作者描写:“天上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着世上没有的珍奇。”因此想到作者通过此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善于学习、善于思考,更要善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和采用各种方法、措施,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加强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体会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小朋友们已能利用计算机制作一些简单的幻灯片。通过计算机教学,图文
“去年6月不仅从银行顺利贷到了款,到现在一年利息省下近1万元,这对我们中小企业来说真是‘福音’.”嘉兴好邻居网络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亚亮口中的“福音”,正是得益于科技银行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一批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开展跨境贸易活动,同时,一大批国外企业看中了中国这个消费潜力巨大的市场,纷纷前来投资设厂,国际贸易蓬勃发展。在该进程中,我
2007年4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配合陕西师范大学后勤基地14号楼的建设中,发现了一座唐墓,墓主人薛元嘏,为魏晋以来的河东望族、汾阴薛氏家族成员.
在智能化电子仪器的普及和应用下,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发展迅速,测图系统和影像扫描仪系统等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相继问世,实现了地理信息系统全的分
云南省虽然地处我国边缘,与其接壤的国家也不少,拥有众多的对外贸易的机会,却因为种种原因,在对外贸易上始终落后于其他边境地区。而云南省的地理地区优势在"一带一路"倡议中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而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情况不仅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整体面貌和形象,而且还体现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市政道路工程
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表示有得有舍,不能两全其美.但是在生活中,贸易和法律也不能两者兼得么?滴滴出行网约车业务成为行业内独角兽,独占鳌头,获得了大量收入.相应地,
期刊
孩子的教育是父母肩上的重任,因此每个父母都通过自己不同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从古至今,许许多多关于孩子教育的家书广为流传。下面是古代一位母亲写给儿子的一封信,短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