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件单节玉琮,深藏馆内许久。玉琮有四个角,每个角中间琢凹一点,就变成立体的鼻梁。
“玉非常坚硬,四五千年前的人能做出这种雕工精美的玉器真不容易。”这个警卫转过身来,指着玉琮,很自豪地说,“这是我的曾祖父为本馆购置的。”
威廉·毕克西比(1857~1931)是圣路易著名的收藏家和慈善家,他捐赠数百件手稿善本给密苏里历史博物馆。1904年圣路易世界博览会筹组时,曾担任美术委员会会长。后来担任圣路易艺术博物馆董事会主席及华盛顿大学董事,该校艺术研究所的建筑,即以他的大名来命名。他曾和布鲁金斯一起重建华盛顿大学的医学院。
“我叫毕克西比·查尔卓司,曾是个画家。我的曾祖父总共有7个小孩,我的妈妈是他的孙女。”
我看着眼前满头金发夹杂几丝灰白的毕克西比,很难和他童山濯濯的曾祖父的照片对在一起。想来他的父母一定以身为毕克西比家族为荣,所以为儿子取名毕克西比。
老毕克西比于1919年航行至东亚大半年,为圣路易艺术博物馆收购为数可观的亚洲艺术品。我曾研究本馆所藏之北宋卷轴传为刘寀所绘的《落花游鱼图卷》,特别在亚马逊网搜寻,买到一本他写的东亚游记,书名为《日本·韩国·中国旅游志,1919》,由此确定典藏卡上“1919年醇亲王(宣统溥仪之父)出售此画给毕克西比”的说明是正确的。
我跟小毕克西比说,老毕克西比和太太越洋旅游多次,出版过多本游记,可是我只读过他的《东亚游记》。在该书序言里,说明日记纯粹是给家人和好朋友欣赏,总共只印60本。我竟然有幸买到这么珍贵的史料。
毕克西比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我真希望我能多了解他一些”。他需要巡逻去了。我重新审视这个玉琮,它来自中国东南部,可惜不知道来自哪个墓穴。
根据本馆典藏卡上记载,玉琮于1919年入馆。1933年6月,波士顿美术馆中日艺术处处长富田幸次郎应本馆之邀,来鉴赏馆藏中日艺术品。他认为,此玉琮卖主说是周朝玉器,其实是旧玉新雕,因而断定是1910年左右的玉器。在他之后到1970年间,陆续有其他专家鉴定,三位说是周朝之物,一位说是商朝之物。直到1974年艺术史家、时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文物馆馆长屈志仁评鉴时说,类似雕有精细双眼的玉琮最近出土,应该是早于商朝的史前时代古物。
现今中国考古时有惊人的发现,可以作为许多早先出土古物的研究佐证,重写古器物的历史。比如,距今约5300年至42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直到1936年才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县良渚镇被发现,1959年正式命名。很多过去被当作商、周、汉代的玉器,渐次改订为良渚文化,如本馆的玉琮即为一例。
回想我在1982年读玉器研究课程时,好像也对良渚所知有限。我对玉器的喜爱就在老师的导引下而启蒙,课前课后常在附近的古玩街漫游,瑰丽的玉器总有诉说不尽的故事。在同学们的要求下,老师带我们到一家知名的玉器店去欣赏。
中国人爱玉源远流长,民间传说玉器可以护身,那天我就用储蓄买了一件有土沁的清朝玉镯子,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她此后与玉镯不离身。我参加工作后,有一天接到妈妈的电话,告诉我她摔了一大跤,玉镯子碎成四块,而人平安无恙。果真灵玉保身?
我想,良渚文化用玉琮和玉璧敬天礼地,儒家以玉比德,富贵人家企图食玉延年,玉器文化深植中华民族,有长达六七千年的历史,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传基因。灵玉在民族心里的深刻印象胜过实质上的保身。
后来,又碰到小毕克西比。他问我金缕玉衣的传说,他曾在2006年圣路易大学艺术博物馆的玉器特展中看到。其实我也应邀参观过,收藏者波尔曾亲口说,他就是喜欢那些玉器的造型,明知金缕玉衣等是仿制品,他也在说明牌上称之为“古物”。
我觉得老毕克西比的收藏态度要严肃多了。
深受好友、实业家佛利尔的影响,老毕克西比决定于1919年5月下旬带妻子丽莲和儿子瑞夫去东亚,当时佛利尔博物馆已在华府兴建中,那将是美国第一所一流的亚洲艺术博物馆。那時佛利尔虽然体弱多病,但仍让护士写信给他在东京和横滨的两位好友收藏家,提供毕克西比所需的导游、文物运输方式等。
当时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普遍存在,老毕克西比却不然,中日的绘画、玉器、雕塑和瓷器都让他倾心不已。他最钟爱的东亚城市是京都和北京,遍游名园山寺,往往令他流连忘返。
1919年8月7日到10月14日,他们陆续造访北京、山西大同府、汉口、宜昌、重庆、南京、上海、香港、广州等。毕克西比深入中国,常与学者对话,与中国人交往频仍,儒家宽容博大的哲理深深打动了他。他开始觉得派遣传教士去中国,让信守儒家的中国人改信基督教是不必要的。同年11月下旬,他回到美国后,立即停止对海外传教的捐款。毕克西比如此敬重儒学,实属难能可贵。
中国人过去常说“富不过三代”,对警卫毕克西比个人而言,好像有点道理,虽然他可以享用毕克西比的家族庄园,但他没有直接继承到老毕克西比的万贯家财。然而,他老人家庞大的财富及对艺术浓厚的兴趣,嘉惠全圣路易市民,体现所谓“温润而泽,仁也”的玉之德。
他的富贵福泽不只传三代,更可以传之久远。如今我在圣路易艺术博物馆任研究员,因而能研究他购买的玉琮及其他中华文物,也是一种因缘福分。
“玉非常坚硬,四五千年前的人能做出这种雕工精美的玉器真不容易。”这个警卫转过身来,指着玉琮,很自豪地说,“这是我的曾祖父为本馆购置的。”
威廉·毕克西比(1857~1931)是圣路易著名的收藏家和慈善家,他捐赠数百件手稿善本给密苏里历史博物馆。1904年圣路易世界博览会筹组时,曾担任美术委员会会长。后来担任圣路易艺术博物馆董事会主席及华盛顿大学董事,该校艺术研究所的建筑,即以他的大名来命名。他曾和布鲁金斯一起重建华盛顿大学的医学院。
“我叫毕克西比·查尔卓司,曾是个画家。我的曾祖父总共有7个小孩,我的妈妈是他的孙女。”
我看着眼前满头金发夹杂几丝灰白的毕克西比,很难和他童山濯濯的曾祖父的照片对在一起。想来他的父母一定以身为毕克西比家族为荣,所以为儿子取名毕克西比。
老毕克西比于1919年航行至东亚大半年,为圣路易艺术博物馆收购为数可观的亚洲艺术品。我曾研究本馆所藏之北宋卷轴传为刘寀所绘的《落花游鱼图卷》,特别在亚马逊网搜寻,买到一本他写的东亚游记,书名为《日本·韩国·中国旅游志,1919》,由此确定典藏卡上“1919年醇亲王(宣统溥仪之父)出售此画给毕克西比”的说明是正确的。
我跟小毕克西比说,老毕克西比和太太越洋旅游多次,出版过多本游记,可是我只读过他的《东亚游记》。在该书序言里,说明日记纯粹是给家人和好朋友欣赏,总共只印60本。我竟然有幸买到这么珍贵的史料。
毕克西比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我真希望我能多了解他一些”。他需要巡逻去了。我重新审视这个玉琮,它来自中国东南部,可惜不知道来自哪个墓穴。
根据本馆典藏卡上记载,玉琮于1919年入馆。1933年6月,波士顿美术馆中日艺术处处长富田幸次郎应本馆之邀,来鉴赏馆藏中日艺术品。他认为,此玉琮卖主说是周朝玉器,其实是旧玉新雕,因而断定是1910年左右的玉器。在他之后到1970年间,陆续有其他专家鉴定,三位说是周朝之物,一位说是商朝之物。直到1974年艺术史家、时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文物馆馆长屈志仁评鉴时说,类似雕有精细双眼的玉琮最近出土,应该是早于商朝的史前时代古物。
现今中国考古时有惊人的发现,可以作为许多早先出土古物的研究佐证,重写古器物的历史。比如,距今约5300年至42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直到1936年才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县良渚镇被发现,1959年正式命名。很多过去被当作商、周、汉代的玉器,渐次改订为良渚文化,如本馆的玉琮即为一例。
回想我在1982年读玉器研究课程时,好像也对良渚所知有限。我对玉器的喜爱就在老师的导引下而启蒙,课前课后常在附近的古玩街漫游,瑰丽的玉器总有诉说不尽的故事。在同学们的要求下,老师带我们到一家知名的玉器店去欣赏。
中国人爱玉源远流长,民间传说玉器可以护身,那天我就用储蓄买了一件有土沁的清朝玉镯子,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她此后与玉镯不离身。我参加工作后,有一天接到妈妈的电话,告诉我她摔了一大跤,玉镯子碎成四块,而人平安无恙。果真灵玉保身?
我想,良渚文化用玉琮和玉璧敬天礼地,儒家以玉比德,富贵人家企图食玉延年,玉器文化深植中华民族,有长达六七千年的历史,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传基因。灵玉在民族心里的深刻印象胜过实质上的保身。
后来,又碰到小毕克西比。他问我金缕玉衣的传说,他曾在2006年圣路易大学艺术博物馆的玉器特展中看到。其实我也应邀参观过,收藏者波尔曾亲口说,他就是喜欢那些玉器的造型,明知金缕玉衣等是仿制品,他也在说明牌上称之为“古物”。
我觉得老毕克西比的收藏态度要严肃多了。
深受好友、实业家佛利尔的影响,老毕克西比决定于1919年5月下旬带妻子丽莲和儿子瑞夫去东亚,当时佛利尔博物馆已在华府兴建中,那将是美国第一所一流的亚洲艺术博物馆。那時佛利尔虽然体弱多病,但仍让护士写信给他在东京和横滨的两位好友收藏家,提供毕克西比所需的导游、文物运输方式等。
当时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普遍存在,老毕克西比却不然,中日的绘画、玉器、雕塑和瓷器都让他倾心不已。他最钟爱的东亚城市是京都和北京,遍游名园山寺,往往令他流连忘返。
1919年8月7日到10月14日,他们陆续造访北京、山西大同府、汉口、宜昌、重庆、南京、上海、香港、广州等。毕克西比深入中国,常与学者对话,与中国人交往频仍,儒家宽容博大的哲理深深打动了他。他开始觉得派遣传教士去中国,让信守儒家的中国人改信基督教是不必要的。同年11月下旬,他回到美国后,立即停止对海外传教的捐款。毕克西比如此敬重儒学,实属难能可贵。
中国人过去常说“富不过三代”,对警卫毕克西比个人而言,好像有点道理,虽然他可以享用毕克西比的家族庄园,但他没有直接继承到老毕克西比的万贯家财。然而,他老人家庞大的财富及对艺术浓厚的兴趣,嘉惠全圣路易市民,体现所谓“温润而泽,仁也”的玉之德。
他的富贵福泽不只传三代,更可以传之久远。如今我在圣路易艺术博物馆任研究员,因而能研究他购买的玉琮及其他中华文物,也是一种因缘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