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准确无误的判断能力,但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尤其是单调乏味的阿拉伯数字,使很多学生对数学课程存在畏难情绪,提不起学习兴趣,这就必然导致有些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意力分散,不认真听讲,要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使之在愉快的心境下感知新知识、接受新知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运用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直观教学就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刺激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加深记忆,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精彩。如在教学“旋转与平移”这课时,我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知识变得更为生动、形象,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又如在讲授“平均分”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我就抓住“分一分”活动中的“平均分什么、怎么平均分的、平均分的结果是什么”三要素引出除法算式。学生通过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内容的学习,已经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或表象水平上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平均分问题,也能深刻体验到平均分的意义,同时积累了一定的平均分的经验。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以及平均分的结果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从而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与价值。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等形式,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我还注重挖掘隐含在文本背后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并引导学生感悟这些思想。
二、开展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所以我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如在教学“读数”一课时,我设计了游戏“爬山”。首先,准备好录音机和小山图。其次,打开录音机,当音乐声响起时,参加读数的学生拿着自己的卡片一边爬山,一边读数,而没有参与的学生则在座位上一边鼓掌,一边加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就使得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掌握了知识。又如在讲授“倒数”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倒数的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我设计了一个“找伙伴”的游戏,在该游戏中,将“100、[13]、[913]、0.01、1、[78]”作為第一组数据,将“[139]、[87]、1、0.01、3”作为第二组数据。然后,要求学生找出第一组和第二组中互为倒数的两个数,这既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三、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
由于数学课抽象、枯燥的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提不起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身实践,在实践中感知新知、理解新知、掌握新知。如在教学“米、千克的认识”一课时,我先教给学生测量长度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室外去测量自己喜欢的任何东西,于是大家便兴致勃勃地走开了,有的去测量讲桌的长和宽,有的去测量黑板的长和宽,有的干脆去测量花坛的长、宽、高。下课后,我还布置了作业,让学生回家去测量自己家的家具长度。这样学生的思维进入了积极、活跃的状态,当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让同学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我带领学生去租船,我们班共有22名学生,每条船只能坐4人,我们需要租多少条船?每条船上坐几位同学?请每个学生试着分一分。这样,学生既学习了除法,又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及时表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老师所运用的方法巧不巧。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反映,适时调节讲授方法,对学生要善于启发,巧手点拨,及时表扬,积极鼓励,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比如,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的进步,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让他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转变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牢记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兴趣,最大的动力是自信,最好的课堂组织方式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渭城龚家湾小学
一、运用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直观教学就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刺激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加深记忆,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精彩。如在教学“旋转与平移”这课时,我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知识变得更为生动、形象,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又如在讲授“平均分”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我就抓住“分一分”活动中的“平均分什么、怎么平均分的、平均分的结果是什么”三要素引出除法算式。学生通过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内容的学习,已经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或表象水平上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平均分问题,也能深刻体验到平均分的意义,同时积累了一定的平均分的经验。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以及平均分的结果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从而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与价值。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等形式,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我还注重挖掘隐含在文本背后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并引导学生感悟这些思想。
二、开展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所以我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如在教学“读数”一课时,我设计了游戏“爬山”。首先,准备好录音机和小山图。其次,打开录音机,当音乐声响起时,参加读数的学生拿着自己的卡片一边爬山,一边读数,而没有参与的学生则在座位上一边鼓掌,一边加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就使得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掌握了知识。又如在讲授“倒数”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倒数的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我设计了一个“找伙伴”的游戏,在该游戏中,将“100、[13]、[913]、0.01、1、[78]”作為第一组数据,将“[139]、[87]、1、0.01、3”作为第二组数据。然后,要求学生找出第一组和第二组中互为倒数的两个数,这既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三、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
由于数学课抽象、枯燥的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提不起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身实践,在实践中感知新知、理解新知、掌握新知。如在教学“米、千克的认识”一课时,我先教给学生测量长度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室外去测量自己喜欢的任何东西,于是大家便兴致勃勃地走开了,有的去测量讲桌的长和宽,有的去测量黑板的长和宽,有的干脆去测量花坛的长、宽、高。下课后,我还布置了作业,让学生回家去测量自己家的家具长度。这样学生的思维进入了积极、活跃的状态,当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让同学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我带领学生去租船,我们班共有22名学生,每条船只能坐4人,我们需要租多少条船?每条船上坐几位同学?请每个学生试着分一分。这样,学生既学习了除法,又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及时表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老师所运用的方法巧不巧。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反映,适时调节讲授方法,对学生要善于启发,巧手点拨,及时表扬,积极鼓励,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比如,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的进步,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让他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转变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牢记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兴趣,最大的动力是自信,最好的课堂组织方式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渭城龚家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