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优质师资 助力均衡发展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师大篷车”行动计划是陕西省教育厅于2012年启动实施的一项旨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实际行动,让广大基层教师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教师能足不出校(县),与名师、专家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得到最好的引领和帮助。该培训已走过七个年头,实践证明,“名师大篷车”广受基层教师欢迎,是务实举措。现以宝鸡市2019年“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培训活动为例,对其特点和意义做以剖析,并提美芹之献,以深化效果。
  特点鲜明 深受欢迎
  陕西省宝鸡市2019年“名师大篷车”行动计划送培下乡教师培训项目11月13日启动,12月14日圆满完成,历时一个月。由宝鸡教育学院承担,对眉县、凤县、陇县等宝鸡市10个县区2800名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教师以及幼儿园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本次送教中150位名师专家带来118节精品课程、59场精彩点评、26场专题讲座,使参训教师直接观摩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模式、方法和手段,领略了不同教师处理相同课程的不同风格,赢得了各县区和广大教师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凤翔、岐山等大县区里没安排上的一些教师,安排好工作,自发前来学习。
  送教到校。“名师大篷车”送教送培到一线,到基层,到山区学校、边远农村学校。宝鸡教育学院送培最远翻越秦岭到凤县,让基层教师不用跑远路就能接受到高端培训,与名师“面对面”交流。
  内容丰富。采用同课异构、专家点评、交流研讨、专题讲座等形式,帮助农村中小学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开阔教育视野,增强立德树人行动自觉,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改善教学行为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贴地行走。授课名师来自基层,他们了解一线教师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成长的需求,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照样会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
  节约成本。“名师大篷车”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减少了打搅和折腾,让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其中,受益面更广。凤县教体局领导认为“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是“难得的学习机会”,通知全县中小学相关学科教师全部参与,从计划的190名扩大到324名,“放大”培训,扩大受益面。
  意义非凡 推动发展
  “名师大篷车”行动计划充分发挥了专家的学术引领和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促进了基层教师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已经成为陕西省教师培训的得力抓手、有效载体、“亮丽名片”和“品牌项目”。从近年来训后反馈,可以看到,教师们收获颇多,学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场接地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送教活动,对自我专业素养的提升帮助巨大。它的意义体现在:
  其一,推动均衡发展。教育均衡的核心在师资的均衡,“择校”其实是在择好教师。在解决此类问题还需要时间的当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名师团聚起来,让优秀师资随着“名师大篷车”“流动”起来,让边远地区的教师分享高端培训、享用精神大餐。“名师大篷车”所到之处,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成长“短板”得到弥补,使教育发展更趋均衡。
  其二,解决困惑问题。每个人都有“成长的烦恼”。如何克服“高原效应”,突破成长“瓶颈”,实现“加速度”成长,这就需要名师来把脉会诊、指点迷津。“名师大篷车”遴选的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能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为培训学员打开了一扇扇窗户,让学员看到了在平时教学中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专业水平得到了再一次的提升。
  其三,点燃成长心火。教育家在哪里?在学校,在身边,在课堂,在教学一线。每位教师距离成为教育家并不遥远,教师在追求专业成长中就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审视、总结、提炼、提升,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名师大篷车”行动计划调动了大家参加培训学习、热爱教育事业的积极性,激发和点燃了一线教师的成长热情和进步激情,增强了前行动力和专业自信,“学习名师、争当名师”蔚然成风。
  其四,搭建“用武”平台。若非“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近年来成长起来的名师只在“文件上有名,实践中没名”,因为他们缺乏发挥示范引领的机会和平台。英雄需要“用武之地”,否则,他们的能力、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名师大篷车”为名师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机会,让曹公奇、刘武宏、安瑛等名师走出宝鸡,走向三秦,甚至全国。
  精准发力 走向深入
  今后,“名师大篷车”需要继续发揮助力一线教师成长的作用。首先需要精准发力,持续抓实,策划好、设计好、管理好问题导向,使培训做得更加贴心、走心。重点是做好训前需求调研,把培训办到教师的“心坎上”,使他们醍醐灌顶,心头豁然开朗。其次需要扩大培训学科。主要学科、大学科关照到了,但小学科涉及太少,可以考虑将邻近几个县(区)小学科教师组织起来,一块培训。最后,不断优化师资培训库。按照优胜劣汰原则,吸收更多“新面孔”,吸纳新鲜血液,让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其中,带动一线教师,让他们的情感、心理、思想卷入培训学习中,让“思考教育、追求成长”成为常态,使全体教师在活动中成长、进步。
  作者单位:宝鸡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陕西省全面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大荔县实现了义务教育城乡均衡一体化发展,这是大荔教育史上的一次壮举,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需求的一次跨越。  近年来,大荔县委、县政府坚持“人民至上”发展理念,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义务教育均衡创建工作为抓手,克难攻坚,促使全县中小学校旧貌换新颜,基础建设和设备配置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小财政大投入、穷县办富教育”,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
期刊
汉阴县作为区域内教育领域改革的先行者,近几年来,汉阴县委、县政府切实把教育放在民生工程之首,坚持“五个优先”。做到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经费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问题优先解决,从顶层设计打造绿色教育生态。  ◎打通教育人事管理绿色通道  在汉阴县人社局、编办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制定了以教体局为主体的教师流动机制,破解了因教师编制、职称晋升难而制约教育发展的难题,全
期刊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新时代的发展强大与否以及“双百目标”实现与否,其关键在于人才,归根结底在于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更是人民永久幸福的千秋大计。  吴起县位于延安市西北部,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全县总面积3791.5平方公里,辖8镇1个街道办91个村8个城市社区,总人口14.3万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
期刊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顾总结“十三五”陕西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和问题,安排部署“十四五”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我们要聚焦陕西教育重点工作,围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考综合改革、教育评价改革及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要求,促进基础教育条件改善与内涵发展,确保陕西高考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确保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一  “十三五”
期刊
2019年以来,铜川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要求,紧盯“义务教育有保障全面达标目标”,精准发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构建起“大教育”推进“大扶贫”格局。  ——以生为本,全面开展“幸福成长·爱满教育”教育脱贫攻坚主题活动。教师全员参与师生结对帮扶贫困家庭学生活动,实现了从帮扶贫困家庭学生实际困难到解决“精神贫困”“扶志”的深层递进。先后开展研学旅行活动12次。构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心理关爱辅导长
期刊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广泛开展向卢永根同志学习活动,激励引导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一流业绩。  通知指出,卢永根同志对党和国家忠诚不渝,从教60多年来,始终将爱国奋斗精神贯穿教学科研和立德树人全过程,用一生至诚至真的执着行动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忠实履行了人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了重
期刊
小荣(化名),宁强县广坪镇曹家沟村十八组贫困户子女。当他初见到送教上门的我们时,忧郁无助的眼神至今让人难以忘怀。大山深处,零星居住着一些村民,小荣家是村组最边远的住户,从村上主干道到家里还要翻越一小时的山岭。在他三岁时,家人发现他言语不清,无法站立更不能行走,与同龄的孩子有很大差别。虽然他的爷爷懂些中医,但面对孙子的状况却是束手无策。后来家人带他去邻近的广元市人民医院做了详细检查,才知道可怜的孩子
期刊
今年3月以来,在“开展‘四史’宣传教育”的號召下,我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阅读了《中国共产党简史》,又重温了几本历史学者的相关专著,对党史学习有了新的体会。  以人类文明的长河来看,我们党的历史刚满100年,是很短的。然而短不等于平淡无奇。相反,这一百年历经磨砺,起起伏伏,足够“有料”。要想领会其中深意,我们就不能只满足于了解历史过程的浅尝辄止,更需要找对方法,剖析史实,积极思考
期刊
近年来,乡村教育在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动影响下,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宝鸡市麟游县崔木镇中心小学就是乘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不断崛起的一所乡村小學。特别是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管理提供了智力支撑。学校顺势而为,谋定而动,自上而下掀起了一场自我革新的“校园管理风暴”,使学校走上了一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培育
期刊
史唯然,陕北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党在西北地区旧军队政治工作的开拓者。1902年8月31日生于陕西省安定县城(今子长市安定镇)。1921年春考入榆林中学,为戊班学生,与曹力如同桌。在榆中时,谢子长、杜聿明等都是丁班学生,比史唯然高一级;刘志丹是己班学生,比史唯然低一级。榆中戊班当时共招收30名学生,后有陆续转入转出的,到1925年春毕业时有47人。同学中后来成为西北党史著名人物的还有杜润滋、杨国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