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区域特色致力打造数字化社区学习新平台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qa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终身教育体系,真正为全区市民提供优质教育,是推进社区教育的一个必要且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在打造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同时,要凸现本土人文特色,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夯实组织基础,加强数字化学习宣传和辅导;建立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培训、绩效考评机制。把社区学院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成为功能完备、资源丰富、服务高效、指导有力的为全区社区教育服务的学习中心、资源中心、信息中心和交流中心。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社区;区域特色
  
  会闾区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辖区面积37平方公里,下辖虎丘、白洋湾、彩香、石路、留园5个街道,40个社区居委会,10个行政村,总人口21.5万人。京沪铁路、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横贯全境,交通便利;虎丘、留园、西园、寒山寺等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作为首批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金闾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了“立体交叉、整体推进,地区为主、社会联动,关爱弱势、惠及全员,文化融合、共同发展,网络运作、远程教育”等五大特色。承载了千年的吴文化底蕴,激荡着现代经济乐章的强音,金闾区作为当代苏州的一个缩影,融合了江南水乡的古朴和现代都市的繁华,踩着长三角经济圈强劲发展的鼓点,不断追求着新的发展和新的卓越。社会的快节奏、强竞争以及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人际关系虚拟化,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金阎区社区教育融合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地寻求新的生长点、新的发展点和新的突破点。
  进入“十一五”以来,金阊区的社区教育以“全员、全程、全面”为特点,致力于向广大群众尽可能地提供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教育机会,合理利用和开发区域内各种教育资源,力争把学习行为延伸到社区每一个家庭的居民。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有利于加快社区教育信息化进程,发展优质社区教育,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框架,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现个人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位。
  市民的学习需求是多种类、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尤其是学习时间的不确定性,要求提供能够全覆盖的学习条件。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高质量的网络化学习管理平台,运用网络这个载体为市民提供学习资源,创设一个学习平台,真正为全区市民提供优质教育,是推进社区教育的一个必要且重要的途径和手段,是实现构建数字化学习社区目标的关键环节。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搭建市民公共学习平台
  
  1.优化金阊社区教育基础网络
  金阊区在教育信息化的探索有着良好的基础。2006年,全区投^近300万元,全面升级完成区教育城域网分中心建设。上通市教育城域网、下达全区各网络学习点的新平台,不仅为区域内广大市民提供和带来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健康的网络文化,更为建设数字化学习社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网络架构方面,充分利用现有基础,采用互联网和城域网相结合的方法,依托金阊教育城域网综合信息平台,区内小学、幼儿园通过教育城域网,“金间社区教育在线”作为区域社区教育的资源中心和信息门户,让教育课程、生活信息互动,建立了快速、高效、畅通的学习渠道。
  
  2.开通“金阊社区教育在线”
  在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中,全区积极发挥社区学院的基础作用,建成并努力办好“金阊社区教育在线”网站,构建起金阊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平台,以远程教育的手段,整合各类信息,开发了以“汇聚信息通行天下”的“金阊市民网上大学堂”。该虚拟学习社区建有《通识课堂》《多彩生活》《教育在线》《职场学堂》《我爱金闾》《数字书香》六个栏目。出口带宽100M。服务平台可实现辖区内用户注册管理、千人在线课程学习、视频学习。社区居民可利用家庭计算机上网,登录学习服务平台。“金闻社区教育在线”象“隐形翅膀”,成为金闾市民参与终身学习的网络主阵地。
  
  3.加强硬件建设
  目前,区社区培训学院数字化学习中心拥有1個中心机房和1个数字化工作室,2个数字化学习教室各配备计算机40台、投影仪1套用于集中辅导、操作和学习。街道数字化学习中心和社区数字化学习中心也建成多个数字化学习中心,全区拥有机房40间,配备计算机697台、投影仪31套,用于集中辅导和培训。
  同时,辖区内的苏州广播电视大学拥有计算机房10个,可供500多人同时上机学习;建有卫星电视接收和闭路电视系统、VBI信息接收系统以及计算机校园局域网,专线用户的网上大学WEB站点、ATM宽带网、双向视频会议系统以及16个大屏幕多媒体教室;万里培训学校拥有目前机电企业应用十分广泛的可编程序控制技术(PLC)、单片机、全数字直流调速、交流变频调速、气动机械手和电力拖动综合训练等技术培训。金闾教育文体局所属学校拥有微机2000多台。300多个班级全部是多媒体教室,各校还有多间多媒体室场,不仅使所有师生随时能共享网络资源,还向社区居民开放,让市民受惠。社区学院与这些单位密切合作,经常借助这些资源对广大市民进行信息技术普及与培训。
  
  凸现本土人文特色
  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
  
  1.积累本土资源
  金阊区社区教育起步早,基础好,多年来积累了各类实训经验和丰富的培训资源。在学习资源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区域本土性、辖区居民的需求、区域特点,通过引进、自建、共建、购买等不同层次的建设,不断为社区居民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富有地域特色、又符合辖区居民需求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如区老年大学,由于课程丰富,组织得力,受到老年人及其他市民的欢迎,有的课程甚至供不应求;虎丘街道、留园街道有享誉中外的虎丘山、留园、山塘街等名胜古迹,有底蕴丰厚的人文历史,有说不尽的奇妙传说、优美诗词、名画名字,有多位文化大家、民间艺人,这些璀璨的精品都深受我区市民、乃至新苏州人的喜爱。我们结合特色课程建设,将这些课程引入平台,满足市民需要。
  
  2.共享网络资源
  12£教育城域网的建成,使全区各校能共享苏州市教育资源网、教育资源库群中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金阊区教育信息中心经过几年积累,初步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资源库,目前已积累近300G的课程资源。金阊教育信息综合平台拥有了教育文体局门户网站,金阊教研科研网、金闾教育博客、金间区红领巾手拉手爱心网、金闾教育工会和VOD视频点播等教研、学习、交流平台,全区各所学校通过校园网资源频道、教育博客、bTP资源中心等渠道积累教育教学资源,校本资源库总量超200G,全区共拥有数字化资源近800G。全区教师和广大学生可以从网站的教育资源库中提取各种文本、图片、课件甚至是视频、动画等素材,通过网络领略名师风采,充分利用 网络优质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专业水平。“金闾社区教育在线”服务平台在学习内容、课程数量上,用于本社区成员学习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已经积累超过500G,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以及数据库等。
  同时金阊区还整合辖区内的资源,如苏州广播电视大学的吴文化精品课程,万里培训学校的职业培训课程等优质学习资源,能充实拓展在职人员、再就业人员的知识领域。
  
  夯实组织基础
  加强数字化学习宣传和辅导
  
  1.队伍建设保障有力
  在推进社区数字化学习过程中,当己具备数字化学习的基本物质构建后,要持续实现和维护好全区数字化学习,必须配备计算机技术人员,负责机房、数字化学习教室的维护和正常运行。区组建了由社区教育专职人员与相关部门为主体的信息员队伍,形成了专兼职相结合的人员配置。区培训学院和街道配备专兼职教师3人以上,社区也配备专兼职教师1人以上。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师资,采取社区学院委派专业教师、聘任社区志愿者、学校兼职教师等多渠道组成。并建有教师管理及考核制度,为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服务。
  
  2.数字学习,软件先行
  数字化学习过程中,软件建设是重点:如大力宣传,激发社区居民终生学习和数字化学习的内源性动力;提升社区居民的数位智能;家庭成员数字化学习互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研发和整合;构建社区数字化学习工作队伍等。由于信息网络物质构件得到正确而充分地使用,社区数字化学习健康而有效地推进。
  
  3.条线清晰,组织缜密
  一是以区政府、区教育文体局、五个街道分管社区教育的领导组成数字化社区管理领导小组。
  二是以社区培训学院为指导中心,由专职社教干部组成的专职网络化教育培训队伍,由辖区学校教师志愿者组成的双休日辅导队伍,由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寒暑假辅助队伍。
  三是以街道、社区网络教室为载体,建立了由社区干事组成的一支专兼职管理员队伍,安排平时学习,负责日常活动安排、记载等事项。
  
  建立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培训
  绩效考评机制
  
  1.建立较为完善的培训制度
  金阊区进一步加强了社区培训学院建设要求,试行完善了一系列有关学院建设与发展的规章制度,如《金闻区社区培训学院章程》《金阊区社区培训学院信息网络建设要求》《社区教育网络信息安全》《苏州市金阊区现代农民教育中心章程》等规章制度,以保障学院建设的规范、稳步发展。同时借助辖区内电大、万里培训学校、区教育信息中心,进行数字化技术实训,如“终身学习社区教育数字化平台介绍”、“网络课程学习方式”等内容,为实现以现代化技术为手段的社区教育做了基础的铺垫工作。
  
  2.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发展数字化学习社区、开展远程学习是扎实推进社区教育的需要,是加强学习型城区建设、提升市民整体素质的需要,是会闾区打响社区教育品牌、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良好的社区教育基础、完善的社区教育网络和广泛的层层宣传、培训,打开了市民参与数字化学习的局面。目前,通过社区培训分院,辖区居民参与计算机网络应用培训的比率超过30%;18%网上学习的居民进行实名注册,其中超过2万人学满了50--100学分;社区居民对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满意率超过80%。明年还将对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培训证书。
  
  金阊区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发展愿景
  
  在探索社区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模式、服务和管理模式中,金闾区将继续以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把社区学院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成为功能完备、资源丰富、服务高效、指导有力的为全区社区教育服务的学习中心、资源中心、信息中心和交流中心。
  
  1.抓住機遇、加大投入,完善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
  目前,虽然市场上有开发完善的学习平台,但缺乏区域特色。现在运行的社区教育平台,无论从功能的完备、资源的丰富、运行的完善上,尚与广大市民日益高涨的学习需求、快速发展的新型社区有距离。金间区已经准备投入30万,与高校联合开发完善学习平台,计划在2010年建成一个集学习平台门户网站、教学教务管理、教学通讯、互动学习、在线学习平台、资源中心、学习行为统计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网络学习平台。
  
  2.挖掘资源、优化特色,建设终身教育资源库 金间区将搜索整合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年龄人群的优秀终身学习资源,邀请文化名人、高校师资、专业人士开发课程,建成富有区域特色、并能不断更新、生成的学习资源包。不断生成,建设从幼儿教育到老年教育、从学历教育到继续教育及社会培训的多种媒体“连锁课程超市”,构建金闻涉及领域广、资源数量大、使用便捷,惠及全区城乡、服务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广大学习者的终身教育资源库。
  
  3.整合资源、沟通信息,建立社区培训资源共享管理平台
  针对社区教育所需,建立包括培训场地资源名称、提供单位、资源等级、使用状态、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的咨询平台,以分级权限进行浏览与沟通。通过网络实现非实时场地使用预约和台帐记录等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网络查询,网下沟通的形式,实现政府、学校、社区和社会力量的互动,促进培训资源整合功能的长效发挥。同时,金闾区将建设终身学习者服务管理平台,为每一个有终身学习需求的学习者建立终身学习档案和累积学分档案。
  
  4.加强互动、综合力量,建立志愿者交流中心
  通过志愿者交流中心将社区志愿者、文化名人、离退休专家,社区单位的名厨、艺人,与社区学院的教育工作者组成一支力量强大、知识涵盖面广、专业水平精湛的志愿者队伍。通过社区网络学院实现社区教育志愿者的信息管理和学分登记,提倡志愿者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多边互动,以形成一个立体型的教学信息交流网络。
  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建设,是发展优质社区教育,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位的重要举措。金阊区将进一步创新社区教育,深化社区教育内涵,完善数字化学习平台,加强资源建设,多渠道、多形式地提升社区居民的信息素养,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为广大市民终身学习插上数字化翅膀,通过不懈努力将“终身教育”从社会理念变为社会现实,推进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选育的烤烟新品系“82—5008”,于1984年12月通过技术鉴定,正式定名为“中烟15”。中烟15系用单育2号作母本,G—28(Speight G—28)作父本杂交选育
目的 探讨醒神益智颗粒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及突触蛋白(SYN)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45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只)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氧糖剥夺/再复氧损伤(OGD/R)后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对体外培养的N9小胶质细胞进行氧糖剥夺150 min,复氧培养24 h.实验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白藜芦
应澳门文化促进会的邀请,为庆祝澳门回归八周年,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景德镇市政府、澳门中华文化艺术协会、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以及景德镇新平瓷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
目的 探讨京尼平对缺氧/复氧(H/R)损伤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 建立H/R损伤模型,体外培养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行缺氧12h、复氧4h.实验分为对照组(Con)、京尼平组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棉区蕾铃期中黑盲椿发生数量较多,为害时期长。据1982年调查,8、9月铃期中黑盲椿数量占田间混合种群虫量的30%与64%,至1985年则上升至90%与89.57%。棉田虫量一
目的 探讨血小板白细胞C激酶底物同源性样结构域蛋白家族A成员2 (PHLDA2)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对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在线数据库基因表达谱数据动态分
目的 探讨尿素通道蛋白B(UT-B)敲除小鼠海马超微结构改变,以及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变化,探讨形态改变与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糖水偏好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野生
目的 通过对成人第5掌骨CT三维重建数据进行测量,探讨人类第5掌骨形态学特点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手术和器械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学影像工作站内留存的114例第5掌骨CT扫描进
目的 探讨位于前列腺及其周围区域盆筋膜层内的神经网络较确切解剖定位和神经纤维的数目分布.方法 使用6具盆腔结构正常的男性尸体,每具尸体取10处邻近前列腺周围的盆筋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