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设计视域下的中原乡村设计需求调研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b2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致力于从实际生产生活的角度;从设计非物质性转变的角度等方面入手,利用设计的方法论,调研在乡村区域文化中生活的人群、社区、民族、地域对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尝试发现真正的社会需要,定位设计的着力点。力图在其中梳理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原地区农村人民能够享受到的文化认同、社会认同的中国生活方式。
  关键词:乡村 设计需求 调研 未来设计
  一、调研问题的提出
  随着100多年来西方现代性的“介入”,现代化、工业化生产进程在中国的快速展开,影响了从城市到乡村的各个方面。虽然在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上有着显著的贡献,但却完全改变了中国人赖以生存的物质方式和由此产生的精神生活,是一种撕裂式的改变,引发了一系列的包括空巢化乡村、留守儿童、高离婚率、打工潮、环境污染等等社会以及自然资源问题。
  究其这些社会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恰如英国学者彭妮·斯帕克在《设计与文化导论》所谈到的那样:“现代性是个无限的概念。它的存在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想象力以及这种未来观对现在的影响力。它常常被体验为一种渴求性概念……它使人们超越“需求”而进入“欲望”世界。”诚然,我们已经被“欲望”所左右,已然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需求”,而什么是“欲望”。
  其实乡村研究由来已久,百年来中国的学人们对此问题进行了孜孜不倦的研究,并提出了各种角度的思考,无论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展的乡建运动还是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的研究成果,抑或现在的三农研究和新农村建设,无不是对此问题进行的深刻而真挚的探索。现在的乡村就像一个孤岛,以一种被隔离观望的姿态出现,但并没有被现代性完全影响,通过对于乡村的研究,或许能够找到一条避免陷入欲望深坑的道路,通过城市、乡村这种新的影响关系,解决亟需面对的社会问题。
  乡村一直是乡愁的归宿地,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鉴于对乡村设计的谨慎考虑和思考,经由中央美术学院许平教授的倡议和带领,笔者所在课题组对中原地区农村进行了设计学的田野调查,走访了河南郑州的古荥镇马庄村、惠济区的师家河村;开封市兰考县的南马庄村;平顶山鲁山县赵村乡国贝石村、信阳市的郝堂村等地区的农村,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今后的项目分析和设计做了基础性工作。
  二、调研的角度和方向
  调研从农村生产和生活两大方面进行,从设计学及非物质设计角度,利用设计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方法来理解农村现存的问题,力求涵盖乡村生活的主要方面,以求从中发现农村的实际生活生产需求和社会问题。(下附调研详细列表)
  (一)乡村生活
  1.衣饰:平日着装、家居着装、正装、童装、仪式着装、戏服
  2.饮食:家庭饮食、聚会、零食、饮水、烟酒饮料
  3.居住:建筑结构、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与旱厕、庭院、门厅、储藏室、天台
  4.出行:道路规划、交通工具
  5公共系统:游乐设施、休憩设施、信息发布、垃圾堆放、排水系统、供水系统、医疗保健(社区医院、诊所、身体保健)、教育(幼儿园、学历教育、补习班、特长班、成人培训1)、信仰祭祀(用具、场所)
  (二)乡村生产:
  1.农业作物、2交通工具、3.生产工具(农具、非农具、办公用品)、4.养殖加工、5.手工艺/活、6.本地加工作坊/企业、7.商贾贸易(超市、饭店小吃摊、服饰、物流、日化五金、个人卫生、药店、摊贩)
  三、调研结果
  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乡村生活水平和标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几乎所有家庭都有电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在中厕可南地区,大多数村民的生活已经不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在向比较好的生活水平靠近。
  (一)乡村生活
  1.衣饰
  平日着装、家居着装——在乡村中,这两个服装类型差距不大,穿着较为随意,款式相对较老。绝大多数村民在家中与在外边的服装相同。寒冷的冬季乡村没有暖气,村民更是在家中与在外边穿着一致(如图1、2)。
  正装、仪式着装——正装男性为西服、衬衣等。女性区分不明显,套装为主。仪式着装男性西服、中山装和唐装均有,女性为唐装、套装居多,二者并未有固定的模式。以上两种类型服装在村民的日常生活、生产中包括下耕地干活时候也会穿着,因此现在农村还没有一种固定的、具有标准的正式服装(如图3、4)。
  童装、戏服——童装相对多样化,有专门卖童装的店铺。据了解戏服只有老年人以前会购买,用来排练具有票友性质的演出,现在年龄偏大了,而且没有那么多人喜欢观看(乡村的年轻人外出打工,也并不喜欢看戏)。现在乡村演出的戏曲团体才会有此类服装(如图5)。
  2.饮食
  家庭饮食——饮食上以主食与蔬菜为主,肉、蛋、奶类消费逐步提高。乡村的蔬菜、粮食都是在自家的地里种植的,在集市买菜是自家菜地没有的种类补充,肉类和馒头(很少有家庭還在自己蒸馒头)等也在集市上购买(如图6、7)。
  电冰箱几乎家家都有,但是打开这些冰箱,发现里面几乎是空的,在实际的使用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重要的是集市距离家很近,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很多,每天在自家地里和集市上采购的食品够吃就可以了,不需要像城市那样大量采购放到冰箱里面。因为节俭意识还是非常浓厚,每天的饭菜也是当天全部吃完,并没有太多剩菜需要存储。冬天乡村比城市冷3-5摄氏度,再加上乡村每家都有庭院,因此户外本身就是极好的冷储空间,这就像笔者小时候的家庭一样(虽然在城市,那时候还没有电冰箱),因为有院子,冬天院里到处挂的都是储藏的食物(如图8)。
  聚会、零食一一聚会趋向在饭店举行,村民觉得自己家里招待客人吃饭味道不如饭店来得好,更重要的是觉得麻烦,费时又费事。零食通常在超市购买,以儿童和年轻人为主要消费群。城市里一般性的零食品牌在乡村都可以看到,有些是模仿大品牌的“山寨产品”,这种产品数量以距离中心城市远近而变化,越近上述地区“山寨产品”越少,越远越多。   饮水、烟酒饮料j使用饮水机的很多,几乎每家都有饮水机(只有老年人居住的家庭使用少)。接水直接饮用居多,但是大多数村民并不定时清理饮水机。烟酒多为当地产品,以中低价位为主要消费对象。饮料与零食的情况一样,既有大品牌饮料产品,也有当地产的饮料品牌(如图9)。
  3.居住
  建筑结构、储藏室——乡村住房布局相对分散,但是每家的房屋尤其是近十几年修建的房子,通常都是不小于2层混凝土砖混结构,住房体量巨大。现在年轻人与老人都是分开居住,小型化家庭结构已然形成,每家平均人口为4人。因为家庭人口少,并且青壮年劳动力多在外边打工,二层空间基本上都是空置,甚至大多数家庭二层还处于毛坯房状态,住房空间浪费严重。多数将一层、二层当中闲置的房间作为储藏空间使用。村民之所以都盖成几乎一样的楼房,最重要的原因是互相的攀比和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住房标准,用村民的原话来说:“看到其他人家都盖了,咱们不盖也不得劲”(如图10)。
  厨房——乡村没有天然气管道,村民主要使用电磁炉和煤气罐来做饭,燃煤为辅助使用(仅有很少的老人还在使用木头、秸秆等其他可燃物)。调查中发现,煤气罐使用成本相对较高,但更重要的是更换频率高,产品重不方便更换。烧煤成本并不低,使用其做饭会产生气味和污染,打理起来也不方便。因此,多数村民更倾向于使用电磁炉来烹饪食物(如图11)。
  客厅、卧室——在住的方面,有基本的家具但是数量不多,房间体量大于城市,因此房间布局和装修显得空荡。乡村没有城市的热岛效应,加上居住分散和房屋空间相对巨大。大多数时候,乡村的夏季需要空调来降温的频率远远低于城市。冬天,乡村没有暖气,家里面温度很低,但是大多数村民并不习惯或舍得开空调来取暖,因此利用率也是非常低的。有些村民会使用电热矴、电热毯(如图12、13)。
  卫生间、旱厕——每家每户卫生间都会有两个系统,一个是院子里面的旱厕,通常分男女两个空间,需要定时有人来掏粪。另一个是在房间里面的水冲厕所,大多数是坐便式。而且据调查,村民几乎不用房间里面的水冲厕所,并不是因为要收集粪便,现在施肥都习惯使用化学肥料,不用是因为厕所没有公共排水系统,冲厕所的废水和粪便只能排到房前院后的地面上。因此冲水马桶只会在冬天最冷的晚上起夜时候使用,但也仅是限于小便(如图14、15)。
  庭院、天台、门厅——庭院面积比较大,一般情况下占总体宅基地的2/3-1/2面积。多数庭院缺乏收拾,物品堆放随意。天台基本只作为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地点,空间并没有有效利用。门厅并非所有人家都有,多作为闲聊和吃饭场所(如图16、17、18)。
  浴室——热水器与浴霸已经普及,多数村民在家里都可以淋浴洗澡。但是像厨房一样,由于没有天然气管道的铺设,都是使用太阳能或电热水器。冬天家里没有暖气,因此村民更愿到公共澡堂洗澡。在中原地区,每年在家能够洗澡的时间大约为6-8个月(如图19、20)
  4.出行
  河南地区乡村道路修建得比较完备,村村通公路。绝大多数的村庄公路具备机动车通行条件。在交通工具上,因为收入的提高,汽车的拥有量逐年提高。现在新能源汽车在乡村还不普及,最为普及的二轮、三轮电动车以及面包车也是村民生产、生活以及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上述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产生了一个新问题——堵车,尤其是在一些较大的村子里面情况更为普遍。虽说在村庄堵车不会像城市那样严重,但是这里隐含着交通工具以及乡村布局配置的矛盾(如图21、22、23)。
  5.公共
  可以这么说,村庄几乎没有什么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除去宅基地和耕地这些归于私人管理的土地,乡村里面只剩下学校和村委会等少数地方属于公共空间。
  游乐设施、休憩设施——村庄建有健身活动平台和操场,但据观察,利用率不高,不过在有些村庄里面,广场舞还是非常有生命力的。村民交流与活动多是就近在房前院后的空地上。公共设施也很简陋。在条件好些的村庄,相对有一些设施,如上述的健身活动设施,外观上与城市小区内部的户外健身设施一样(如图24、25)。
  垃圾堆放——缺乏户外垃圾桶,垃圾随意倾倒严重,地点多是在无人看管的空间(公路边、耕地与宅基地交界处)和一些废弃无人居住的宅基地(如图26)。
  公共排水——系统建设的不完善和环保,条件好些的村庄每家每户的生活废水(主要是做饭、洗衣洗澡等)流入门前、后的排水沟(有些是明沟),然后排到村庄就近的大坑或是河流里面。没有条件的村庄直接排水到院子后面。再加上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村民洗澡、洗衣(使用洗衣机,用水量巨大)频率增高了许多,使得生活废水产生量陡增,废水四处横溢,环境污染现象突出(如图26)。
  公共服务系统——缺乏天然气、暖气公共系统。自来水一般由村委会牵头自筹经费抽取地下水源无偿供给村民使用,浇地的水也是使用地下水源免费供给村民使用,但村民需支付抽水的电费(据新闻报道,河南省政府要在全省村庄提供公共自来水系统)(如图27)。
  信息发布——有两个层面的信息发布,一是政府系统的信息发布,有村委会一级组织,通过村民小组层层传达,也会借助手机短信系统发布,现在还没有发现通过网络联系发布信息的举动。另一个层面是商业信息发布,通常借助搭建舞台、粘贴小广告、墙体广告等手段发布。在乡村到处都能看到招贴的小广告,内容多为用工、培训、医疗、配种、出租房屋、寻人等方面。宣传介质以条幅、墙体广告、纸质印刷、不干胶打印等为主(如圖28、29)。
  医疗保健——乡村建有诊所,通常规模很小,其提供的医疗服务规范性和处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在调研中,只发现较大的村庄建有社区医院性质的医疗服务场所,由乡村出地,私人投资建设。村民已有身体保健概念,但是提供服务的机构和方式不多,集中于中医保健和理疗。医疗小广告多针对于静脉曲张、关节炎、高血压等慢性病,也有男科、女科医疗广告(如图30)。   教育——幼儿园和学历教育已经普及,大多数村民愿意将孩子送入幼儿园,一是相信幼儿园能够提供比在家里更好的教育服务,二是多数村民在附近工厂上班或是打零工(妇女居多,男性到相对较远的地方打工,收入较高),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学历教育中,多数孩子都会读到高中程度,一部分升入大学,另一部分读的是职业高中,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
  补习班和特长班招生很多,村民现在也十分重视孩子的多方面培养,在村庄里面能够看到大量的相关广告(如图31)。
  成人培训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政府组织的由村委会协调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劳务公司发布的用工招聘广告,通常提供简单的岗前培训。后者广告投放数量巨大,有些更提供境外务工服务(如图29)。
  信仰祭祀——大多数乡村没有寺庙、祠堂等公共祭祀场所,信仰佛教和基督教人群为多数。每逢传统节假日,组织性的祭祀活动非常少。
  (二)乡村生产:
  1.农业作物:作物主要以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生产为主,蔬菜种植较少。粮食种植相对简单,尤其现在农业机械化普及程度高,村民可以不用亲自下地和动手,仅靠雇佣的工人操作机器完成翻地、下种、浇水、打药、施化肥、收割以及装入粮袋—系列耕种工作。现在粮商会在耕地旁边收粮食,机器打好粮食可以不经村民的手直接卖给粮商。蔬菜种植收入虽然相对较高,对技术要求也较高,需要人力全程介入工作。如果照顾不周损失较大,所以种植蔬菜的人数也不是很多,不如打工来得“省劲”。年轻人多数到外边打工,蔬菜与粮食种植工作基本上是不参与的。因此现在农村的20多岁及以下的年轻人有“五谷不分”的趋势。
  2.交通工具:生产使用的交通工具与生活的工具区分并不大,如果是上班,多使用二轮电动车,下地耕作和拉货多使用三轮农用车和电动车,机动车更多的是面包车——既可以载货,又可以坐人。少数村民因为跑运输或是参与工程建设,家里购置有工程施工车辆。
  3.生产工具(农具、非农具、办公用品):农具一一传统的农具越来越少,原因是种植已然機械化,大多数村民仅是在院子里种植一些自家吃的蔬菜等情况下使用原来的农具,相对来讲有老年人的家庭此类工具相对配备完整(如图34)。
  非农具——如果不是做加工以及手工艺活动的农家,生产工具和城市基本相同,但有些是城市中已经很少看到的工具或是样式,比如炊掃、高梁杆扫帚和锅排等。部分人家有汽油发电机。手机作为家庭线上、线下的联络工具(村民家里一般都不装固定电话,大多数家庭也不连接WIFI,主要使用3G或是4G网络),对于村民寻找工作、联系业务、与孩子及外出务工亲人联系的作用非常重要。有数据显示,今年“双河南农村地区的网络购物中使用手机占据了绝大多数(如图35、36)。
  办公用品——村民家中几乎没有此类物品,只在村委会或是诊所等机构使用。上学的孩子家庭会购买电脑和连接网络,主要用于孩子的学习以及与外出打工者联系(如图37)。
  4.养殖加工:家庭养殖几乎绝迹,甚至连自己吃用的鸡等家禽都不再养殖。其中原因是:(1)家庭中老人有时间和精力体力的情况下,家庭小规模养殖才会有可能。(2)养殖技术含量高,如果动物染病死亡率高,投资风险大。(3)村民觉得养殖太脏、太累,家里臭味大不好打理。现在每个村庄至少都有一家大中规模养殖厂。
  5.手工艺/活:除去部分老年人,很少有村民还在生产制作手工艺/活。大家都在使用机器化生产的产品。生活中距离这些产品越来越远,青少年逐渐不再掌握这些加工制作技术(如图38-42)。
  6.本地加工作坊/企业:村庄都有少量的加工作坊,范围多限于粮食加工(去壳、磨面)、酿酒、画册制作等小型制品生产。工厂企业多为外来人口开设,数量并不太多,主要是服装或食品等轻工业企业,有一些作为仓库使用。
  7.商贾贸易(超市、饭店/小吃摊、服饰、物流、日化五金、个人卫生、药店、摊贩):这些商业贸易在村庄里面的保有量很多,经过调查,村民在村庄的饭店吃饭的频率比以前高出很多,以男性为主,请客宴饮居多。超市、日化五金店通常会有1-2家,有些大型村庄甚至有7-8家的超市,销售产品多样,可以满足基本生活所需。服饰店相对少,服装销售和购买多在赶集、赶会上完成。物流逐步完善,网络销售平台例如,淘宝和京东也在逐步建立自己的乡村物流网络,现在有些村庄已经建有网络购物收货地点。药店在规模较大村庄里面多,小型村庄村民买药基本在诊所完成(如图43、44、45、46)。
  总结
  从这些具体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乡村固有的生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并未因为大工业化生产方式而完全改变,但是在其中,现代性对其的影响产生了价值观摇摆不确定的结果。加之生活收入、受教育程度提高以及可选择方面增多,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导致生活中有许多的折中以及无可奈何。以追求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和汽车、楼房为代表的现代化生活并未与实际的生活和生产有效的链接,虽然其有向往美好生活的—方面,但同时也反映出无所适从和攀比的欲望之意。甚至从某种角度讲,还是一种浪费和不便。
  对于调研的过程,笔者认为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解读当代农村的现状和困境。虽不全面,但能从其中部分反映出乡村面貌。
  1.流动——大量的劳动力流动、逃离(倾向于就近地区打工)与固守土地的矛盾。
  2.公共系统——与传统文化中“己”的融合是一项漫长的过程。
  3.经验——口传心授的经验与专业知识介入的场域转换。
  4.行政——在极少的公共场所行使的公权力与传统的长老与熟人社会的并置(当代已经削弱,但是还有作用)。
  5.本能——长期生存经验或是“适错”的自然选择与现代性的胶着。
  6.需求——一由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所引起的需求和欲望的混杂。
  7.交流——传统的无需过多语言或文字的情境式交流转向文字式交流的趋势。
其他文献
摘要: 计算机是科学发展的结晶,要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应用计算机。现在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成为必要的工具,甚至到了没有计算机就无法工作的地步。在计算机应用中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安全维护,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效率,保护数据和文件的安全性,使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并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管理;安全;维护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
对78名尘肺患者及24名健康对照者血清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尘肺患者ACE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是47.6±13.8nm/ml和31.2±10.5nm/ml P
中图分类号:TK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0)0810125-01    澳大利亚是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长期以来,传统能源---煤的大量使用,使澳大利亚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高居世界前列。而我国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从常规能源结构上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新能源方面,澳大利亚主要发展风能和太阳能,在水能方面相对缺乏,而中国的水电占有较大比重。通过澳大利亚可
摘要: 从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出发,依据“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讨论“计算机网络”阶梯化教学的六层阶梯: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教学、实用技术教学、专项指导和毕业设计。六层阶梯由易至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从不同的角度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水平。  关键词: 教学实践;阶梯化教学;计算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0)0810
将16只家兔随机分为动脉粥样硬化造型组(A组)和对照组(C组)。A组喂以胆固醇,使之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采用串脉冲诱发室颤并测定致颤所需最小电流强度。A组和C组的室颤发生率分
以面向工业过程自动化的无线网络(WIA-PA)为基础,通过智能无线网关、无线适配器、中继设备、现场采集设备等,建立了基于WIA PA技术标准的炼油物料计量监测系统,实现从采集层
本文报告100例骨髓穿刺活检,进行了血液病理形态学观察。分析骨髓增生性。淋巴细胞增生性和网状细胞增生病变的血液病理形态特点。按照Kathy Foucar对淋巴瘤累及骨髓的分型,
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0)0810141-01    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其基础一般都属于深基坑,且周围建筑物距离基坑较近,为保证基础施工期间的安全与周围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基坑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支护技术,且不同基坑支护形式对基坑开挖的影响也不同,以某医院综合楼深基坑支护设计及土方开挖为例,介绍深基坑的土方开挖及支护技术,为以后该地区类似基坑的施工提供了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0)0810140-01    1 麦斯特耐磨地面特点  麦斯特(Mastertop100)是一种特殊矿物耐磨地面材料,是预先混合、瞬时可用的粉状材料,该种材料按4~5kg/m²均布干撒在初凝的混凝土表面上,经机械镘作业使之与混凝土基层成为一个整体,从而获得厚度约2~3mm表面效果美观的地面,并且在耐磨性上比用传统工艺施
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0)0810142-01    0 引言  我国大量的既有居住建筑都是上世纪80年代后建造的,既有建筑存在着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差、供热系统热效率低下等问题。由此可见,我国应及早开展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1 国外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融资现状  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发达国家早已基本完成。国外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普遍的做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