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首次把“教学团队”建设作为保证和提高高校教师素质、教学能力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新举措和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此后,教学团队建设在我国高校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践和探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本内涵
目前,我国明确将办学定位为“应用型”的普通本科院校的数量已近200所。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为了既区别于传统的学术型大学,也区别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普通本科高校要实现应用型转型,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对应用型人才内涵的准确理解。从宏观上,人才可划分为学术型(研究型)和应用型两大类。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从人才培养上看,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适合全方位的社会需求。从专业设置上,应用型本科院校能更广泛地与实际工作、生活紧密结合,并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从课程与教学方面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教学,能够很好地将产学研结合起来。因此,普通本科高校办学定位的转变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质量提出了新的更有挑战性的要求。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可以说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障碍
1工作环境的分散性使团队成员参与度低
“单兵作战、松散式管理”是对我国高校教师职业特征和管理方式的典型刻画。由于工作特点的原因,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大都是独自面对特定的教育与教学情境,同事之间因而也缺乏合作与交流的氛围。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决定了其工作性质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分散性,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编写教材等都可以个体独立完成,对他人依赖程度低,这一特点阻碍了教师参与教学团队的积极性,削弱了教学团队的凝聚力,致使教师主动参与教学团队的动力不足。
2团队定位及管理上存在认识误区
从教学团队近年来在我国高校发展的情况来看,一些高校对它的内涵与功能在认识上还较为模糊。比如有的学校视教学团队为一种行政机构,于是在建设中就注重其层级与权力的分配。有的学校将教学团队等同于传统的教研室,认为教学团队不过是将传统的教研室重新换了一个名称而已。还有的学校把教学团队看成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师群体,因而在团队建设上就缺少统一的目标与相应的管理措施。更有不少学校将教学团队等同于科研创新团队,所以就注重其科研能力的提升,而忽视其教学水平的提高。因为有上述不恰当的认识,所以就直接导致了教学团队建设未能达到当初的预期目标。
3教学团队建设缺乏现实载体
在我国,一直以来教研室是高校的教学基层组织,负责相关专业(学科)或具体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后来受高校管理行政化因素的影响,成为一个行政组织。部分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相继以“系”、“研究中心”取代“教研室”,“把‘教’字丢了”。教学、教研教改工作失去了载体,因此在制度层面上也约束了教学团队的建设。因此,部分高校尝试按课程将教师分组作为高校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以促进教学与教研教改。
三以课程为导向的教学团队应是我国高校教学团队的基本运行模式
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已经在政府、高校及教师中达成了共识,但团队设立的依据是什么又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要形成稳定、高效的教学团队,就必须依托一种全新的、稳定的组织运行模式。从2007年至今,我国的国家级教学团队中,课程群型教学团队数从平均比占90%逐年提升至接近100%。这种比例构成及变化说明,以课程为导向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是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逐步探索形成的共识。授课面向较广的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或者同属一个学科方向、内容体系紧密相关的系列课程组成的课程组,不仅具备合适的团队规模,而且具有学科方向研究内容的内在逻辑,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为依托的内在联系纽带,因而具有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自觉性,是教学团队建设最合适的基本运行模式,也是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内容,并且能够化解科研与教学矛盾,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真正融合。
四山东交通学院经济学教学团队的实践探索
山东交通学院始建于1956年,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为普通本科高校,2013年获批成为山东省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该校经济学教学创新团队(以下简称“该团队”)自2010年组建以来,通过深入地研究与实践形成了较系统的课程建设理念和教学实施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2013年该校获批应用型大学后,该团队更是紧紧围绕“应用”理念不断调整团队发展方向,在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提高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1丰富团队成员构成,实现师资多元化
该团队成员的构成打破了过去以教研室成员为主的固有思路,提出课程组、系列课程、“一人多课,一课多人”等思想,以课程为导向组建教学团队。团队一般由5到10人构成,成员既来自不同的教研室甚至不同的系或学院,也聘请来自企业单位有实际相关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加入,更鼓励教师成员到企业中挂职锻炼,积累实践工作经验。这样建立起来的教学团队就能够围绕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建设工作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并在教学及教学改革工作中优势互补、紧密协作,通过强化课程团队建设,打造出了一支专兼职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2加强课程建设,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第一要务。经济学对于经管类各专业来说都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学好经济学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普通本科院校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工具性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以往的课程教学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因此,该团队根据学校的交通行业背景、应用型大学定位和转型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经济学课程的特点,扩大课程資源,优化课程体系,协调本校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积极改进、更新各专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并于2014年成功申报省级精品课程,主编出版了全新的《经济学》教材和案例库。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让学生能运用经济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去深入研究经济学的理论本身。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将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与学的互动,引入“训练式”课堂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并重,避免过多繁琐的数学推导,将基本思想与原理讲解清楚,让学生理解透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应用领域,并通过图表以及一些贴近经济现实和日常生活的例子,结合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这些革新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大关键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以往的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偏重课堂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这也是学生对经济学课程兴趣较少的重要原因。该教学团队在实践教学方法上实现了重大改进,转变实验辅导为实验引导,转变静态实验内容为动态实验内容,转变面向结果为面向过程。即激发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兴趣,注重实践方法与实践过程,提倡自主性实践。如布置课程论文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根据兴趣选取课题、收集数据、设计实验方案、运用计量软件得到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让学生自己完成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部过程。
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实践活动,在学习期间接触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該教学团队在吸收校外专家的基础上,积极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联系校外企事业单位接收本校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充实了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全面训练学生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解决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4提高科研转化为教学的能力,实现科研与教学有机融合
课程是教学与科研的统一,该教学团队内教师多属同一学科方向,因此以课程为导向的教学团队中,教师能很好地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教学团队建设能与科研团队建设有机融合。该教学团队在建设过程中,不但实现了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首先,科学研究帮助教师开阔视野、追踪前沿、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从源头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第二,科研成为新课程的生长源,促进课程体系优化,能够形成经典与现代有机结合、新兴交叉及前沿特色突出的课程体系。第三,科研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第四,科学研究不断探索未知的思维习惯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探索研究性教学模式。第五,科研还能够促进学生创新。科研优势和优质的教师资源为学生全面接受科研训练提供了系统保障,学生通过课程了解学科前沿,进而加入到教师的实验过程中来。迄今为止,该校已有近千名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项目并屡次获得不同等级的各类奖项,同时在全国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从该团队建设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高校实施质量工程的过程中,建立以课程为导向的教学团队应该是大多数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俞祖华,赵慧峰,刘兰昌.本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2]田恩舜.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7(4).
[3]臧兴兵,娄星.略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7).
[4]黄兴帅.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J].皖西学院学报,2008(1).
[5]梅水燕,李利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策略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9(2).
[6]李昌新,刘国瑜.基于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8(6).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本内涵
目前,我国明确将办学定位为“应用型”的普通本科院校的数量已近200所。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为了既区别于传统的学术型大学,也区别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普通本科高校要实现应用型转型,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对应用型人才内涵的准确理解。从宏观上,人才可划分为学术型(研究型)和应用型两大类。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从人才培养上看,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适合全方位的社会需求。从专业设置上,应用型本科院校能更广泛地与实际工作、生活紧密结合,并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从课程与教学方面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教学,能够很好地将产学研结合起来。因此,普通本科高校办学定位的转变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质量提出了新的更有挑战性的要求。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可以说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障碍
1工作环境的分散性使团队成员参与度低
“单兵作战、松散式管理”是对我国高校教师职业特征和管理方式的典型刻画。由于工作特点的原因,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大都是独自面对特定的教育与教学情境,同事之间因而也缺乏合作与交流的氛围。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决定了其工作性质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分散性,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编写教材等都可以个体独立完成,对他人依赖程度低,这一特点阻碍了教师参与教学团队的积极性,削弱了教学团队的凝聚力,致使教师主动参与教学团队的动力不足。
2团队定位及管理上存在认识误区
从教学团队近年来在我国高校发展的情况来看,一些高校对它的内涵与功能在认识上还较为模糊。比如有的学校视教学团队为一种行政机构,于是在建设中就注重其层级与权力的分配。有的学校将教学团队等同于传统的教研室,认为教学团队不过是将传统的教研室重新换了一个名称而已。还有的学校把教学团队看成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师群体,因而在团队建设上就缺少统一的目标与相应的管理措施。更有不少学校将教学团队等同于科研创新团队,所以就注重其科研能力的提升,而忽视其教学水平的提高。因为有上述不恰当的认识,所以就直接导致了教学团队建设未能达到当初的预期目标。
3教学团队建设缺乏现实载体
在我国,一直以来教研室是高校的教学基层组织,负责相关专业(学科)或具体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后来受高校管理行政化因素的影响,成为一个行政组织。部分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相继以“系”、“研究中心”取代“教研室”,“把‘教’字丢了”。教学、教研教改工作失去了载体,因此在制度层面上也约束了教学团队的建设。因此,部分高校尝试按课程将教师分组作为高校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以促进教学与教研教改。
三以课程为导向的教学团队应是我国高校教学团队的基本运行模式
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已经在政府、高校及教师中达成了共识,但团队设立的依据是什么又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要形成稳定、高效的教学团队,就必须依托一种全新的、稳定的组织运行模式。从2007年至今,我国的国家级教学团队中,课程群型教学团队数从平均比占90%逐年提升至接近100%。这种比例构成及变化说明,以课程为导向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是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逐步探索形成的共识。授课面向较广的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或者同属一个学科方向、内容体系紧密相关的系列课程组成的课程组,不仅具备合适的团队规模,而且具有学科方向研究内容的内在逻辑,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为依托的内在联系纽带,因而具有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自觉性,是教学团队建设最合适的基本运行模式,也是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内容,并且能够化解科研与教学矛盾,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真正融合。
四山东交通学院经济学教学团队的实践探索
山东交通学院始建于1956年,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为普通本科高校,2013年获批成为山东省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该校经济学教学创新团队(以下简称“该团队”)自2010年组建以来,通过深入地研究与实践形成了较系统的课程建设理念和教学实施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2013年该校获批应用型大学后,该团队更是紧紧围绕“应用”理念不断调整团队发展方向,在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提高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1丰富团队成员构成,实现师资多元化
该团队成员的构成打破了过去以教研室成员为主的固有思路,提出课程组、系列课程、“一人多课,一课多人”等思想,以课程为导向组建教学团队。团队一般由5到10人构成,成员既来自不同的教研室甚至不同的系或学院,也聘请来自企业单位有实际相关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加入,更鼓励教师成员到企业中挂职锻炼,积累实践工作经验。这样建立起来的教学团队就能够围绕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建设工作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并在教学及教学改革工作中优势互补、紧密协作,通过强化课程团队建设,打造出了一支专兼职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2加强课程建设,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第一要务。经济学对于经管类各专业来说都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学好经济学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普通本科院校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工具性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以往的课程教学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因此,该团队根据学校的交通行业背景、应用型大学定位和转型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经济学课程的特点,扩大课程資源,优化课程体系,协调本校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积极改进、更新各专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并于2014年成功申报省级精品课程,主编出版了全新的《经济学》教材和案例库。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让学生能运用经济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去深入研究经济学的理论本身。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将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与学的互动,引入“训练式”课堂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并重,避免过多繁琐的数学推导,将基本思想与原理讲解清楚,让学生理解透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应用领域,并通过图表以及一些贴近经济现实和日常生活的例子,结合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这些革新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大关键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以往的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偏重课堂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这也是学生对经济学课程兴趣较少的重要原因。该教学团队在实践教学方法上实现了重大改进,转变实验辅导为实验引导,转变静态实验内容为动态实验内容,转变面向结果为面向过程。即激发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兴趣,注重实践方法与实践过程,提倡自主性实践。如布置课程论文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根据兴趣选取课题、收集数据、设计实验方案、运用计量软件得到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让学生自己完成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部过程。
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实践活动,在学习期间接触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該教学团队在吸收校外专家的基础上,积极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联系校外企事业单位接收本校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充实了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全面训练学生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解决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4提高科研转化为教学的能力,实现科研与教学有机融合
课程是教学与科研的统一,该教学团队内教师多属同一学科方向,因此以课程为导向的教学团队中,教师能很好地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教学团队建设能与科研团队建设有机融合。该教学团队在建设过程中,不但实现了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首先,科学研究帮助教师开阔视野、追踪前沿、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从源头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第二,科研成为新课程的生长源,促进课程体系优化,能够形成经典与现代有机结合、新兴交叉及前沿特色突出的课程体系。第三,科研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第四,科学研究不断探索未知的思维习惯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探索研究性教学模式。第五,科研还能够促进学生创新。科研优势和优质的教师资源为学生全面接受科研训练提供了系统保障,学生通过课程了解学科前沿,进而加入到教师的实验过程中来。迄今为止,该校已有近千名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项目并屡次获得不同等级的各类奖项,同时在全国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从该团队建设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高校实施质量工程的过程中,建立以课程为导向的教学团队应该是大多数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俞祖华,赵慧峰,刘兰昌.本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2]田恩舜.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7(4).
[3]臧兴兵,娄星.略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7).
[4]黄兴帅.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J].皖西学院学报,2008(1).
[5]梅水燕,李利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策略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9(2).
[6]李昌新,刘国瑜.基于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