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业界许多专家都同意,内容与双向(在“服务第一”的前提下)是中国有线数字电视取得实质突破的关键,整转只是一项前期准备。
对用户大众来说,整转后的内容增加,并没有使其感到提价物有所值对运营商而言,整转投入确实不小,更背负上巨额银行债务。再往下走,资金来源显然是大问题!
除了要问“双向改造所需资金从何而来?”更深层的命题则是:用户有需求吗?什么是真正的需求?投入成本,双向改造之后就一定能够取得业务扩展吗?
“虚拟双向”
笔者提出一种叫做“虚拟双向”的过渡性解决方案,以此来同时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所谓“虚拟双向”,即在进行实际双向改造提供上行频带之前,通过其他手段递送上行信息。这个“其他手段”可以是互联网,也可以是在深夜时间把有线网“转过方向”(如加配RS-232串。口窄带猫——编者注)、从用户机顶盒收取用户记录下的内容点播要求信息。
“虚拟双向”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使用支持节目内容推送功能的内置硬盘机顶盒。有线公司根据用户通过互联网或者记录在机顶盒上的内容点播要求,于深夜空闲时段把节目按户配送。
笔者不甚了解,目前国内相关业务是否可做到符合个性化需求的“内容按户配送”。在初期,可以采用全网统一推送方式,但“按户配送”是业务真正蓬勃发展的基础!或许,每个机顶盒有一个识别码用于受控是否记录配送的内容,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上行通路方面,使用互联网比较容易,即采用典型的B2C网站设计。关键是。如何设计优秀的电视用户界面。
内容为王
虽然“虚拟双向”以一种变通方式解决了信息上行,但这只是一种低成本且可迅速实现的技术手段,并不激活用户需求;内容,才是业务发展的关键!
对视频内容的全新理解。是关键之一。
在个性化的双向服务环境中,需要对视频内容有全新理解——任何客户想看到的视频信息,任何可以借助视频形式传达给客户的信息,都是分众需求的潜在业务点。
比如,“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优秀教师‘陋室铭’教学课堂实践”、“罗马古城导游”、“简化太极拳教程”和“葡萄番茄阳台种植”等等,都可能是分类用户想获取的视频信息。事实上,除了电影、电视剧、舞台剧、体育比赛、演唱会之外,衣食住行、工作、学习、社会交往……所有领域都有一些最适合于用视频为载体传递的信息,用以展现过程、增加黏性。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数字电视与互联网视频的一种竞争,谁能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就能赢得业务。
对通过利润分享实现视频内容的分类聚合。是关键之二。
事实上,耕耘有年的付费频道,也瞄准着上述视频的分众需求,但受制于多重因素,一直举步维艰。所以,有线网络运营商在开辟双向视频业务时,内容获取手段一定要灵活,绝不可一手包办或全面出击,否则会力不从心,最终高投入、低产出。
正确的路径,应尽量依赖全社会各专业领域提供内容,即Web2.0的“聚合一分享”思维。
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处理好利润分成。谷歌的广告分发商业模式为什么成功,核心因素即分成公平、主动让利。只有把饼做大,所有方面才都得益。
制作契合用户需求、具备价格竞争力的视频内容。是关键之三。
辨别用户需求、质量超过用户心理预期、保持成本优势,是对经营艺术的挑战。高质量往往意味着高成本,但会使价格丧失竞争力,尤其在“廉价”的广播电视与互联网商业氛围中,很难快速打开市场。
降低成本,既可以从内部着手,比如谷歌把数据中心的设备与能耗成本降至竞争对手的一半;也可以从外部发力,比如扩大市场覆盖范围,用规模效应的外部优势来对冲内部成本。
对于中国的广电网络运营商来说。规模效应的推动力和实施难度都会更大,因为长期“条块分割”的分散经营,既积蓄着需求潜能,又累加着利益矛盾。近些年来,类似华数这种内容聚合与分发商的出现,就是一个良性象征。
当选择规模效应时,一个必然问题是内容库的管理。如何针对海量内容、进行全国市场的有效分发、分享,如何为利润分成建立完备的后台支撑系统,都很关键。
界面设计
双向业务的人机界面和操控易用性,是对广电运营商的一大挑战。
内容检索要向门户网站与搜索引擎学习,制作适合于电视屏幕和遥控器界面的多种检索方法,如笔划、拼音、领域等;恰当层级的菜单也是分类关键,可以提高检索效率:如有可能,最好做到一定程度的人工智能,根据用户行为偏好分析提出内容建议。
必须建立用户对内容的需求反馈渠道。如用户没能找到内容库内已有信息,服务人员可提供在线帮助;如该项信息尚未入库,但用户需求反馈频繁,就应当考虑如何获取,并通知用户等候,使其感受到亲切周到的服务体验。
当初期用户界面模型开发成功,应组织志愿用户参与小范围试用测试,及时取得反馈并加以改进。只有如此,在业务正式推出时,才能避免“上市即挨骂”的窘迫。须知,网络业务的成功关键,是一定要赢得用户的第一个印象、第一次使用体验。
可行性、市场调查与收费
全面的业务实施,意味着要从用户手中拿到真金白银,这需要在试运营的同时进行持续可行性调研。
用户需求是否存在?需求聚焦于哪几点?设想需求与实际需求有何差距?用户可支付金额的上限?等等,都要有明确的调研数据支撑,并展开深入讨论。
笔者认为,“虚拟双向”的业务原则应为薄利多销,尤其在初期试验阶段,“先吃螃蟹”的客户能够提供大量信息反馈,其实也在帮助业务开发,运营商微利或无利在短期内都是可接受的。同时,因为还有海量的免费互联网信息客观存在,只有在内容产品具备不可替代性的情况下才有持续收费可能。
对用户大众来说,整转后的内容增加,并没有使其感到提价物有所值对运营商而言,整转投入确实不小,更背负上巨额银行债务。再往下走,资金来源显然是大问题!
除了要问“双向改造所需资金从何而来?”更深层的命题则是:用户有需求吗?什么是真正的需求?投入成本,双向改造之后就一定能够取得业务扩展吗?
“虚拟双向”
笔者提出一种叫做“虚拟双向”的过渡性解决方案,以此来同时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所谓“虚拟双向”,即在进行实际双向改造提供上行频带之前,通过其他手段递送上行信息。这个“其他手段”可以是互联网,也可以是在深夜时间把有线网“转过方向”(如加配RS-232串。口窄带猫——编者注)、从用户机顶盒收取用户记录下的内容点播要求信息。
“虚拟双向”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使用支持节目内容推送功能的内置硬盘机顶盒。有线公司根据用户通过互联网或者记录在机顶盒上的内容点播要求,于深夜空闲时段把节目按户配送。
笔者不甚了解,目前国内相关业务是否可做到符合个性化需求的“内容按户配送”。在初期,可以采用全网统一推送方式,但“按户配送”是业务真正蓬勃发展的基础!或许,每个机顶盒有一个识别码用于受控是否记录配送的内容,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上行通路方面,使用互联网比较容易,即采用典型的B2C网站设计。关键是。如何设计优秀的电视用户界面。
内容为王
虽然“虚拟双向”以一种变通方式解决了信息上行,但这只是一种低成本且可迅速实现的技术手段,并不激活用户需求;内容,才是业务发展的关键!
对视频内容的全新理解。是关键之一。
在个性化的双向服务环境中,需要对视频内容有全新理解——任何客户想看到的视频信息,任何可以借助视频形式传达给客户的信息,都是分众需求的潜在业务点。
比如,“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优秀教师‘陋室铭’教学课堂实践”、“罗马古城导游”、“简化太极拳教程”和“葡萄番茄阳台种植”等等,都可能是分类用户想获取的视频信息。事实上,除了电影、电视剧、舞台剧、体育比赛、演唱会之外,衣食住行、工作、学习、社会交往……所有领域都有一些最适合于用视频为载体传递的信息,用以展现过程、增加黏性。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数字电视与互联网视频的一种竞争,谁能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就能赢得业务。
对通过利润分享实现视频内容的分类聚合。是关键之二。
事实上,耕耘有年的付费频道,也瞄准着上述视频的分众需求,但受制于多重因素,一直举步维艰。所以,有线网络运营商在开辟双向视频业务时,内容获取手段一定要灵活,绝不可一手包办或全面出击,否则会力不从心,最终高投入、低产出。
正确的路径,应尽量依赖全社会各专业领域提供内容,即Web2.0的“聚合一分享”思维。
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处理好利润分成。谷歌的广告分发商业模式为什么成功,核心因素即分成公平、主动让利。只有把饼做大,所有方面才都得益。
制作契合用户需求、具备价格竞争力的视频内容。是关键之三。
辨别用户需求、质量超过用户心理预期、保持成本优势,是对经营艺术的挑战。高质量往往意味着高成本,但会使价格丧失竞争力,尤其在“廉价”的广播电视与互联网商业氛围中,很难快速打开市场。
降低成本,既可以从内部着手,比如谷歌把数据中心的设备与能耗成本降至竞争对手的一半;也可以从外部发力,比如扩大市场覆盖范围,用规模效应的外部优势来对冲内部成本。
对于中国的广电网络运营商来说。规模效应的推动力和实施难度都会更大,因为长期“条块分割”的分散经营,既积蓄着需求潜能,又累加着利益矛盾。近些年来,类似华数这种内容聚合与分发商的出现,就是一个良性象征。
当选择规模效应时,一个必然问题是内容库的管理。如何针对海量内容、进行全国市场的有效分发、分享,如何为利润分成建立完备的后台支撑系统,都很关键。
界面设计
双向业务的人机界面和操控易用性,是对广电运营商的一大挑战。
内容检索要向门户网站与搜索引擎学习,制作适合于电视屏幕和遥控器界面的多种检索方法,如笔划、拼音、领域等;恰当层级的菜单也是分类关键,可以提高检索效率:如有可能,最好做到一定程度的人工智能,根据用户行为偏好分析提出内容建议。
必须建立用户对内容的需求反馈渠道。如用户没能找到内容库内已有信息,服务人员可提供在线帮助;如该项信息尚未入库,但用户需求反馈频繁,就应当考虑如何获取,并通知用户等候,使其感受到亲切周到的服务体验。
当初期用户界面模型开发成功,应组织志愿用户参与小范围试用测试,及时取得反馈并加以改进。只有如此,在业务正式推出时,才能避免“上市即挨骂”的窘迫。须知,网络业务的成功关键,是一定要赢得用户的第一个印象、第一次使用体验。
可行性、市场调查与收费
全面的业务实施,意味着要从用户手中拿到真金白银,这需要在试运营的同时进行持续可行性调研。
用户需求是否存在?需求聚焦于哪几点?设想需求与实际需求有何差距?用户可支付金额的上限?等等,都要有明确的调研数据支撑,并展开深入讨论。
笔者认为,“虚拟双向”的业务原则应为薄利多销,尤其在初期试验阶段,“先吃螃蟹”的客户能够提供大量信息反馈,其实也在帮助业务开发,运营商微利或无利在短期内都是可接受的。同时,因为还有海量的免费互联网信息客观存在,只有在内容产品具备不可替代性的情况下才有持续收费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