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林分密度对云杉人工林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来源 :安徽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rew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不同林分密度对云杉人工林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设置4个云杉林分密度,研究了云杉生长状况、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云杉人工林平均胸径、枯落物厚度和灌草盖度随林分密度的增加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土壤含水量、孔隙度、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这说明林分密度能影响土壤质量.
其他文献
周末去表姐家串门,她给了我两个荠菜团子,让回家包水饺吃.我问她哪里来的,她说从老家带回来的.看着这如翡翠般的菜团,还伴着一丝诱人的乡土味道,心中大喜,满眼是春色.
期刊
“人才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问题.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已经在理论和实践领域被公认为有力抓手、重要途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是需不需要职业教育的问题,而是如何办好职业教育,更充分地发挥职业教育功能的问题.从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意义入手,理顺两者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分析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与职业教育动能;提出要共同推进、互助互补地发展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在国家大政方针指导下各有“新作为”.
发展性资助育人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种新理念和新路径,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入校到就业的帮扶定位于学生的“解困—成人—成才”三个关联递进维度,将“扶困、扶德、扶志、扶智、扶能”作为资助育人工作内容,通过营造资助对象发展氛围环境,激发资助对象发展活力;找准资助对象情感心理结点,疏通资助对象发展障碍;紧扣资助对象专业本位发展,促进资助对象职业素养提升;制定“一人一策”帮扶方案,促进资助对象的个性化发展;通过构建资助育人综合实践体系,形成资助育人系统合力等举措,促进资助对象的全面发展,为高职院校
校企深度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校企联合共建课程体系,能够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文章总结了“动态融合”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确定、课程实施、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阐述了课程体系的整体结构;重点说明了专业课赛融通和课证融通的情况;阐述了校企深度合作课程实施的具体形式;系统地介绍了专业多闭环、多周期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流程与多主体、多形式、多途径的课程评价方式;总结了校企深度合作的“动态融合”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师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教师开展校本学习研究,是实现学校特色内涵发展以及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同时为实现学生精准培养奠定基础,有助于实现教育民主化.有效开展校本学习研究,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科研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教师的专业成长亦对校本学习研究有着积极的反哺效应.基于此,从校本学习研究的内涵与特点出发,借助校本学习研究案例的分析,在归纳总结校本学习研究典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三个结合、四位一体”校本学习研究模式,以期为教师成长提供借鉴.
卓越应用型人才是具备精湛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高质高效地解决生产、管理、服务过程中的复杂问题,并能快速发展成长为行业技术骨干、管理专家的优秀人才,是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有特殊的培养载体、培养对象、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在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背景下,要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激发二级学院办学创造性,提高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构建产教融合“价值共同体”可以解决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现实问题.产教融合“价值共同体”属于现代意义的共同体,以校企双方发展共赢为目标,通过建立高校和企业的“双主体”模式,使企业和高校基于一定的价值认同与共识,以互利共赢为纽带进行结合,实现人才培养链与企业经营链“双链合一”,打造环环相扣的校企共赢的产教融合“价值共同体”,从而达到人才共育、利益共生、情感共鸣、价值共识、责任共担、发展共赢的目标.
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于2016年在全国范围内的高职院校开设.文章通过对东中西部15所院校专业建设情况和8所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校际协作助力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多维度健全师资队伍结构的建议,为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本文从丝棉木生物学特性入手,详细了介绍丝棉木形态特征、种子采摘及处理、育苗和苗期虫害防治,以期为当地林农发展丝绵木产业提供参考.
落叶松线小卷蛾是首次在四川红杉上发现的新害虫,其生物学特性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林间定点调查并结合室内饲养观察的方法研究其生活史,对其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同时调查其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落叶松线小卷蛾在四川红杉上1年1代,以卵越冬;幼虫5月上旬开始危害,主食嫩叶,6月上中旬幼虫危害高峰期,可导致四川红杉针叶林成片枯黄;危害程度和林分因子有相关性,海拔3200~3400m的阳坡、中下坡为危害严重区域,并以此为中心向外扩散;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幼虫最佳防治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