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以CRH380A为代表的高速动车组作为技术名片,是南车得以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关键因素,更是长期以举国之力集中有限资源研发、实验的结果。
两年前,当郑昌泓正式接任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车”)董事长职务时,他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如何重演南车过去十年的辉煌。
彼时,由于原铁道部推动实施的跃进政策,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家所采取的刺激政策,南车一度陷入产能扩张过快的风险中。
如今,谜底渐渐揭开——郑昌泓将视野投向“走出去”,在消化过剩产能的同时,创造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世界名片”。
同样是在这两年间,离开南车后的前任董事长赵小刚终于完成多年心愿:撰写一本关于南车发展历程的书。就在全书的最后一章,他笔锋一转,信心十足地展望了南车未来的出口机遇。
这本名为《与速度同行》的书籍近日出版,似乎为南车前后两任帅才领军思路的一脉相承提供了注解:赵小刚使南车达到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的最高水平,郑昌泓则率领南车冲向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
名片与声誉
7月21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城际铁路萨缅托线,总统克里斯蒂娜的到来让这里备受关注。
伴随着礼炮与掌声,由南车研制的首批6列(54辆)城际动车组缓缓驶出,正式在萨缅托线投入运营。
能让一国元首亲临上线仪式,无论对哪个企业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誉。但你如果关注南车近年的发展历程,便会发现,这已经近乎是一种“常态礼仪”。
南车副总经济师曹钢材告诉本刊记者,去年4月,在马来西亚举行的南车东盟基地奠基仪式上,东道国总理纳吉布亲自开着推土机助兴;今年1月,苏丹总统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则在首都喀土穆参加了由南车自主研制的内燃动车组剪彩仪式。
“最有意思的是土耳其项目的开工仪式,当时西班牙首相正在当地访问,也来凑热闹,与土耳其总统、总理一同出席。”曹钢材说。
如今,中国总理李克强在泰国、澳大利亚以及中东欧国家访问,都会带着南车制造的CRH380A列车模型进行推介。曹钢材表示,总理尽心尽力地为一家企业做“营销员”,这大概是中国改革开发以来罕有的事。
对于企业而言,荣誉之外更重要的是效益,而南车近几年海外订单的连续增长,已成为中国列动车开往世界的最强佐证。
年报数据显示,南车2011-2012年国际市场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61.82%、38.95%。其中,2013年较上年同比增长率降低24.57%,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交付量减少所致,但22.3亿美元的海外订单依然创造了历史新高。
从出口产品类型来看,南车出口的不仅包括以CRH380A为代表的高速动车组,还有机车、城轨地铁、货车等产品,后几类的出口订单数甚至超过了前者。
“在国际市场上,企业的技术高度十分重要。CRH380A如同一张名片,代表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最高水平,自然也提高了客户对我们其他产品的信任度。”曹钢材表示,高铁在国内大规模运营的几年,也是南车出口订单迅速攀升的3年。
而从覆盖区域来看,南车已进入马来西亚、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新加坡、印度、南非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轨道交通装备市场。
今年年初,南车迎来了出口“开门红”。3月17日,南车与南非Transnet公司签订了20亿美元机车销售合同。仅这一单,就接近南车去年海外市场订单的总额,也创造了至今国内高端轨道交通装备整车最大出口订单。
6月24日,南车再次赢来历史性突破:与马其顿签署合同,向后者提供6列时速达14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此前,中国向欧洲出口的主要是机车和客车,这一交易标志着中国最高端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正在赢得欧洲市场的认可。
“更体面的工作”
7月22日,一组照片经英国《每日邮报》刊登后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由于站台已经挤满,许多刚刚完成考试的印度学生不得不在轨道上等待列车到来。等列车一停下,他们便争先恐后地往车门挤,有些人甚至从窗户往里爬。
这一幕不仅仅发生在印度这类“金砖国家”,不少发展中国家低水平的轨道交通,已严重制约其经济发展势头。这些国家并非认识不到轨道交通的重要性,只是受制于过度庞大的项目资金需求。
而南车产品的高性价比,成为拓展新兴市场最有利的武器。“跟我们签约后,南非方面别提有多高兴了!相同品质的产品,我们价格比西门子、庞巴迪的报价要低得多!”谈起数月前的南非案例,曹钢材显得格外自豪。
价格便宜几乎是一切中国出口产品的共同优势,即便是在技术密集型的高速铁路领域也不例外。但南车的“低价竞争”并非是“赔本赚吆喝”,而是来源于实实在在的成本优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向记者表示,南车同类产品比国外企业要低30%左右,“除中国人工成本还有暂时优势外,南车拥有最全的高速动车组制造产业链,能以更低价格采购到零部件,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除此之外,记者还发现,即便加上物流、人力、时间成本,南车生产的同类型产品卖到国外比卖给国内的价格要高得多。
王梦恕指出,由于國内特殊的环境,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会对南车采取命令式压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利润。“如果完全对内销售,南车的成本优势并不能充分转化为利润,而出口则是一个更加体面的工作。”
这一观点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曹钢材的佐证:“南车卖给南非的电力机车,不仅是完全按照对方要求来设计,在价格上还比参与竞标的其他公司报价低了将近30%。可即使这样,也比在国内销售同样产品挣得多。”
况且,国内市场也会有所顶峰,历经5年高速发展,尤其伴随高速铁路网“四纵四横”骨架的成型,虽然中国铁路总公司已宣布今年铁路设备投资额由1200亿元增至1430亿元以上,但未来国内铁路投资放缓已成趋势。 在国内充足的订单保障基础之上,南车能更加从容地谋求扩充海外市场份额,逐渐摆脱对国内市场的过度依赖,去追求“更体面的工作”。
从硕士到博士
以CRH380A为代表的高速动车组作为技术名片,是南车得以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关键因素,更是长期以举国之力集中有限资源研发、实验的结果。
而CRH380A的研制,这也是南车前任掌门人赵小刚在任期间所主持的一项重大课题。
过去南车一直以坚持自主研发为主,主持研制过电动车组“中华之星”,并在2002年创造了每小时321.5公里的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自2003年起,国内发展高速动车组的战略转变为以引进为主。
缘于此,“中华之星”的研究逐渐中断,尽管20多位院士曾集体为“中华之星”申诉,但引进已然成为主流。
“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在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南车已经积累的自主创新能力。”赵小刚表示,有了过去研发的基础,好比你已经是硕士生的水平,再去上博士生的课程,就差一点点距离。
与汽车工业不同,铁道部是当时国内剩余不多的能够垄断市场的部门,只留了南车、北车这两个出口作引进谈判。一个大市场,多家来谈,优势自然在中方。这种情况下,南车一方面抛出大订单,一方面不紧不慢地谈判。同时,还自主研发替代产品,能替代多少就替代多少,有利于压低报价。
2004年,南车与日本川崎重工签订协议,引进对方时速200公里的技术。此后,南车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加入了自有技术创新,2010年开发“和谐号”CRH380A动车组,以每小时486.1公里的时速创造了世界运营铁路最高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一列动车从研发、生产、试验到验证,这个过程在其他国家可能持续近10年,但南车不到5年就做到了。
“举个简单例子,中国铁路线路属于国家,机车可以直接到西南环线上做运行试验,这是西方企业难以做到的。而且国内各类科研院所也给我们很多支持,位于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有世界运行速度最快的计算机,南车数据能直接在这里做验证。”曹钢材说。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南车的迅速发展,也引发了国外关于“中国高铁技术系抄袭”的指责。2010年,南车耗时半年,与美国GE公司合作,组织专业律师事务所对CRH380A进行知识产权调查。
根据南车提供的技术条件和设计方案,美国律师事务所与专利商标局进行了900多项专利检索,花费3个多月进行评估,最终结论是南车研制的CRH380A型高速动车组拥有完全知识产权。
“美国是世界上对知识产权保护最严苛的国家之一,它的认可,给了抄袭论一个正面的回应。”曹钢材说。
追逐“微笑曲线”
在曹钢材看来,南车不仅仅是一个满足于向制造要效益的企业。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在制造业的产业链中,中间的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高附加值环节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以及品牌的营销和服务上。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企业才会走向高端。
南车就在践行着这样一条转型升级之路,其着眼点不仅在于产品销售的“一锤子买卖”,更在于通过建立维保基地,持续保持对市场的“深耕”。
2010年,南车在马来西亚签订38列动车组出口订单。在获知该项目投入运营将委托第三方维护保养的消息后,南车人开始动起了脑筋。
“动车投入运营后,不仅需要有日检、周检、月检,还有大修。作为产品制造方,对产品最了解,维护保养服务由我们来做不是最合适吗?”曹钢材说。
通過多方调研、咨询,南车发现采取这种做法的企业并不少。德国轨道交通权威机构SCI Verkehr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的容量为1430亿欧元,服务市场就占了50%。
了解到服务的重要性后,南车立即组织业务团队与马方业主沟通,并凭借优秀的维保合同方案获得了马方业主认可。2011年8月,中国首个城际动车组4S店——南车吉隆坡维保有限公司(后称维保公司)诞生,专注于列车的维护保养。
在维保公司,客户可以享受从维修保养、技术咨询、员工培训、劳务输出、配件支持等一系列全周期、一站式服务。迄今为止,维保公司已为38列动车组项目提供了近1000天的全天候维保作业,列车总运营里程近1000多万公里。
曹钢材表示,维保公司一方面能有效发挥南车作为车辆研制商的技术优势,一方面还能为客户提供性价比最优的车辆配件以及周到及时的维修保养服务,不仅能确保车辆以最好状态投入运营,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的使用寿命。
目前,南车的4S店模式已在国内外广泛推广,涵盖地铁、电力机车、地铁工程维护、现代有轨电车等多个领域。昆明地铁、宁波地铁、广州海珠线超级电容有轨电车项目、新加坡工程车、香港工程车等项目都有4S店的技术服务支持。
“我们正向包括欧洲、非洲、大洋洲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推广这种模式。”曹钢材说。(支点杂志2014年9月刊)
两年前,当郑昌泓正式接任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车”)董事长职务时,他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如何重演南车过去十年的辉煌。
彼时,由于原铁道部推动实施的跃进政策,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家所采取的刺激政策,南车一度陷入产能扩张过快的风险中。
如今,谜底渐渐揭开——郑昌泓将视野投向“走出去”,在消化过剩产能的同时,创造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世界名片”。
同样是在这两年间,离开南车后的前任董事长赵小刚终于完成多年心愿:撰写一本关于南车发展历程的书。就在全书的最后一章,他笔锋一转,信心十足地展望了南车未来的出口机遇。
这本名为《与速度同行》的书籍近日出版,似乎为南车前后两任帅才领军思路的一脉相承提供了注解:赵小刚使南车达到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的最高水平,郑昌泓则率领南车冲向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
名片与声誉
7月21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城际铁路萨缅托线,总统克里斯蒂娜的到来让这里备受关注。
伴随着礼炮与掌声,由南车研制的首批6列(54辆)城际动车组缓缓驶出,正式在萨缅托线投入运营。
能让一国元首亲临上线仪式,无论对哪个企业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誉。但你如果关注南车近年的发展历程,便会发现,这已经近乎是一种“常态礼仪”。
南车副总经济师曹钢材告诉本刊记者,去年4月,在马来西亚举行的南车东盟基地奠基仪式上,东道国总理纳吉布亲自开着推土机助兴;今年1月,苏丹总统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则在首都喀土穆参加了由南车自主研制的内燃动车组剪彩仪式。
“最有意思的是土耳其项目的开工仪式,当时西班牙首相正在当地访问,也来凑热闹,与土耳其总统、总理一同出席。”曹钢材说。
如今,中国总理李克强在泰国、澳大利亚以及中东欧国家访问,都会带着南车制造的CRH380A列车模型进行推介。曹钢材表示,总理尽心尽力地为一家企业做“营销员”,这大概是中国改革开发以来罕有的事。
对于企业而言,荣誉之外更重要的是效益,而南车近几年海外订单的连续增长,已成为中国列动车开往世界的最强佐证。
年报数据显示,南车2011-2012年国际市场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61.82%、38.95%。其中,2013年较上年同比增长率降低24.57%,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交付量减少所致,但22.3亿美元的海外订单依然创造了历史新高。
从出口产品类型来看,南车出口的不仅包括以CRH380A为代表的高速动车组,还有机车、城轨地铁、货车等产品,后几类的出口订单数甚至超过了前者。
“在国际市场上,企业的技术高度十分重要。CRH380A如同一张名片,代表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最高水平,自然也提高了客户对我们其他产品的信任度。”曹钢材表示,高铁在国内大规模运营的几年,也是南车出口订单迅速攀升的3年。
而从覆盖区域来看,南车已进入马来西亚、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新加坡、印度、南非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轨道交通装备市场。
今年年初,南车迎来了出口“开门红”。3月17日,南车与南非Transnet公司签订了20亿美元机车销售合同。仅这一单,就接近南车去年海外市场订单的总额,也创造了至今国内高端轨道交通装备整车最大出口订单。
6月24日,南车再次赢来历史性突破:与马其顿签署合同,向后者提供6列时速达14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此前,中国向欧洲出口的主要是机车和客车,这一交易标志着中国最高端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正在赢得欧洲市场的认可。
“更体面的工作”
7月22日,一组照片经英国《每日邮报》刊登后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由于站台已经挤满,许多刚刚完成考试的印度学生不得不在轨道上等待列车到来。等列车一停下,他们便争先恐后地往车门挤,有些人甚至从窗户往里爬。
这一幕不仅仅发生在印度这类“金砖国家”,不少发展中国家低水平的轨道交通,已严重制约其经济发展势头。这些国家并非认识不到轨道交通的重要性,只是受制于过度庞大的项目资金需求。
而南车产品的高性价比,成为拓展新兴市场最有利的武器。“跟我们签约后,南非方面别提有多高兴了!相同品质的产品,我们价格比西门子、庞巴迪的报价要低得多!”谈起数月前的南非案例,曹钢材显得格外自豪。
价格便宜几乎是一切中国出口产品的共同优势,即便是在技术密集型的高速铁路领域也不例外。但南车的“低价竞争”并非是“赔本赚吆喝”,而是来源于实实在在的成本优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向记者表示,南车同类产品比国外企业要低30%左右,“除中国人工成本还有暂时优势外,南车拥有最全的高速动车组制造产业链,能以更低价格采购到零部件,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除此之外,记者还发现,即便加上物流、人力、时间成本,南车生产的同类型产品卖到国外比卖给国内的价格要高得多。
王梦恕指出,由于國内特殊的环境,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会对南车采取命令式压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利润。“如果完全对内销售,南车的成本优势并不能充分转化为利润,而出口则是一个更加体面的工作。”
这一观点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曹钢材的佐证:“南车卖给南非的电力机车,不仅是完全按照对方要求来设计,在价格上还比参与竞标的其他公司报价低了将近30%。可即使这样,也比在国内销售同样产品挣得多。”
况且,国内市场也会有所顶峰,历经5年高速发展,尤其伴随高速铁路网“四纵四横”骨架的成型,虽然中国铁路总公司已宣布今年铁路设备投资额由1200亿元增至1430亿元以上,但未来国内铁路投资放缓已成趋势。 在国内充足的订单保障基础之上,南车能更加从容地谋求扩充海外市场份额,逐渐摆脱对国内市场的过度依赖,去追求“更体面的工作”。
从硕士到博士
以CRH380A为代表的高速动车组作为技术名片,是南车得以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关键因素,更是长期以举国之力集中有限资源研发、实验的结果。
而CRH380A的研制,这也是南车前任掌门人赵小刚在任期间所主持的一项重大课题。
过去南车一直以坚持自主研发为主,主持研制过电动车组“中华之星”,并在2002年创造了每小时321.5公里的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自2003年起,国内发展高速动车组的战略转变为以引进为主。
缘于此,“中华之星”的研究逐渐中断,尽管20多位院士曾集体为“中华之星”申诉,但引进已然成为主流。
“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在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南车已经积累的自主创新能力。”赵小刚表示,有了过去研发的基础,好比你已经是硕士生的水平,再去上博士生的课程,就差一点点距离。
与汽车工业不同,铁道部是当时国内剩余不多的能够垄断市场的部门,只留了南车、北车这两个出口作引进谈判。一个大市场,多家来谈,优势自然在中方。这种情况下,南车一方面抛出大订单,一方面不紧不慢地谈判。同时,还自主研发替代产品,能替代多少就替代多少,有利于压低报价。
2004年,南车与日本川崎重工签订协议,引进对方时速200公里的技术。此后,南车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加入了自有技术创新,2010年开发“和谐号”CRH380A动车组,以每小时486.1公里的时速创造了世界运营铁路最高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一列动车从研发、生产、试验到验证,这个过程在其他国家可能持续近10年,但南车不到5年就做到了。
“举个简单例子,中国铁路线路属于国家,机车可以直接到西南环线上做运行试验,这是西方企业难以做到的。而且国内各类科研院所也给我们很多支持,位于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有世界运行速度最快的计算机,南车数据能直接在这里做验证。”曹钢材说。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南车的迅速发展,也引发了国外关于“中国高铁技术系抄袭”的指责。2010年,南车耗时半年,与美国GE公司合作,组织专业律师事务所对CRH380A进行知识产权调查。
根据南车提供的技术条件和设计方案,美国律师事务所与专利商标局进行了900多项专利检索,花费3个多月进行评估,最终结论是南车研制的CRH380A型高速动车组拥有完全知识产权。
“美国是世界上对知识产权保护最严苛的国家之一,它的认可,给了抄袭论一个正面的回应。”曹钢材说。
追逐“微笑曲线”
在曹钢材看来,南车不仅仅是一个满足于向制造要效益的企业。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在制造业的产业链中,中间的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高附加值环节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以及品牌的营销和服务上。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企业才会走向高端。
南车就在践行着这样一条转型升级之路,其着眼点不仅在于产品销售的“一锤子买卖”,更在于通过建立维保基地,持续保持对市场的“深耕”。
2010年,南车在马来西亚签订38列动车组出口订单。在获知该项目投入运营将委托第三方维护保养的消息后,南车人开始动起了脑筋。
“动车投入运营后,不仅需要有日检、周检、月检,还有大修。作为产品制造方,对产品最了解,维护保养服务由我们来做不是最合适吗?”曹钢材说。
通過多方调研、咨询,南车发现采取这种做法的企业并不少。德国轨道交通权威机构SCI Verkehr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的容量为1430亿欧元,服务市场就占了50%。
了解到服务的重要性后,南车立即组织业务团队与马方业主沟通,并凭借优秀的维保合同方案获得了马方业主认可。2011年8月,中国首个城际动车组4S店——南车吉隆坡维保有限公司(后称维保公司)诞生,专注于列车的维护保养。
在维保公司,客户可以享受从维修保养、技术咨询、员工培训、劳务输出、配件支持等一系列全周期、一站式服务。迄今为止,维保公司已为38列动车组项目提供了近1000天的全天候维保作业,列车总运营里程近1000多万公里。
曹钢材表示,维保公司一方面能有效发挥南车作为车辆研制商的技术优势,一方面还能为客户提供性价比最优的车辆配件以及周到及时的维修保养服务,不仅能确保车辆以最好状态投入运营,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的使用寿命。
目前,南车的4S店模式已在国内外广泛推广,涵盖地铁、电力机车、地铁工程维护、现代有轨电车等多个领域。昆明地铁、宁波地铁、广州海珠线超级电容有轨电车项目、新加坡工程车、香港工程车等项目都有4S店的技术服务支持。
“我们正向包括欧洲、非洲、大洋洲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推广这种模式。”曹钢材说。(支点杂志2014年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