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1月15日广东园林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颁布了首批终身成就奖名单,原广州市园林局副局长王缺因多年来对学会、《广东园林》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获此荣誉。王缺先生曾担任《广东园林》第一任主编,见证与推动本刊的创立、沿革与发展,现为《广东园林》编委会顾问。为了更好地了解过去、总结经验、继续传承与发展好《广东园林》,本刊特走访王缺先生,谈谈《广东园林》三十多年走下来的光荣的荆棘路。
《广东园林》:《广东园林》于1979年创刊,您担任了第一任主编,请问刊物成立的初衷是什么?
王缺先生:说起《广东园林》,其实早在文革以前就出过三期广东园林学术资料,反映岭南园林传统与建设情况以及当时大家做出的成果,到1979年才正式创刊,起名为《广东园林》。这份刊物成立的原因有三:一是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三大派系之一的岭南园林历史悠久,因气候、环境等的特殊性而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地方园林的特点,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名园,大家意识到岭南园林应被努力传承与发扬下去;二是虽然文革期间园林被诬蔑为封资修,相关从事的人员都被批斗,园林被砸碎,广州地区也被毁坏了不少,可是比起别的城市,广州的园林还有继续建设。解放后广州成为开放港口,当时省、市的领导都很重视园林建设,至20世纪80年代初广州市组织班子成立园林局,时任广州市委书记的林西同志,也在园林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这一切使当时的岭南园林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面,出了很多经典作品如白天鹅故乡水、东方宾馆、矿泉旅社、园中园等;三是因为岭南园林成果多、建得好,所以全国各地从事园林的人员都纷纷来广东学习,我们有宣传自身建设经验和与其他省市互相学习交流的需要,所以就办了这份刊物,介绍经验、交流共享。
《广东园林》:《广东园林》最初的办刊与运作模式是怎样的?
王缺先生:《广东园林》一开始是季刊,一年四期。当时没有具体的机构,没有专人负责,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也没有经费支持。那时园林局里有位工程师叫郑祖良,他十分热心办《广东园林》,一个人组稿、审稿、印刷、发行,积极推广、介绍广东园林,促进交流。实事求是地讲,最初具体操办《广东园林》的主要是郑祖良。我刚到园林局的时候就看到他一个人经常抱着一大摞杂志去邮局寄发。因为他是从事建筑工程的,后来又和几个从事建筑工作的人一起创办了《南方建筑》,他一个人做两份刊物,主业还是工程师,非常辛苦,但他没有推辞。其实当时办《广东园林》不是广州市园林局的任务,也不是规定要办的,最多只能算是科技的一部分。那时我调到园林局分管科技与教育,因为《广东园林》这本资料对事业有益,所以我在党委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把这份刊物纳入我们的管理,当时党委书记李世浩非常支持,后来就把定期出版刊物这一任务交给科技处。我分管科技处,而且我学的是园林专业,是一名知识分子,所以杂志自然就归我管,主编也只能是我。我安排陈星汉同志负责此事,他统筹组稿、收稿、审稿、联系印刷以及出版等工作,科技处其他同志配合一起做。我们会定期组织开会。刊物主要是供全国园林界和广东园林学会的会员内部交流,我们会把杂志定期寄给他们。到发行那几天会很忙,因为要自己填写邮寄单,跑邮局,不像现在这么方便。陈星汉负责了两三年,后来他去了美国便由谭广文分管此事,林湖光也做了一段时间,到后来由许惠浓分管,她当时是科技处的副处长,对这份刊物也很上心,干了很多实事。
当时稿件是内部组织,熟人投稿。也有约稿,比如动物园养了一只熊猫,就向他们约稿谈谈经验;知道哪个工程做得比较好,跟他们约稿;每年做科研课题也会要求相关人员总结成果。没有专门的审稿老师,就是看情况处理,假如是学生投,就请他们老师审。我那时也审稿,主要是抽晚上的时间。那时候写稿没有稿费,审稿也没有费用,大家做这项工作主要出于对这份事业的热心。
当时出版发行《广东园林》产生的费用只是印刷和邮寄费,算下来也不多,每期就几百到一千块。对这个刊物国家并无拨款,而且园林局的钱也是专款专用,所以每一期的出刊费用都要想办法筹,后来国家经济形势不好,经费紧张,确实抽不出钱,差不多快要被迫停刊了,我和许惠浓同志马上去找了广东省建委主任,主任非常支持,给了2万,解决了差不多两年的经费。事实上,《广东园林》是在人力、物力、财力均缺乏的情况下坚持办了下来,非常不容易。
《广东园林》:杂志创刊至今已有34个年头,在人财物均缺乏的情况下,请问是靠什么支撑坚持办下来的?
王缺先生:那时别的省市也开展园林出版工作,但后来都因为经费、人员等原因或中断或停办了,但我们还是咬牙办下去了,不容易。其中一个原因是科技处同志们的热心和责任感。这些人都有自己的专职工作,做《广东园林》事实上增加了自己的负担,但是大家都很主动、很团结、很热情,认为这本杂志对广东园林的推广有好处。除了上面提到的郑祖良、陈星汉、谭广文、林湖光、许惠浓等同志外,广东园林学会现任副秘书长苏苡当时也默默无闻做了很多事,她一毕业就做了这份工作,包括审稿、发稿、发通知,有时候打电话通知开会就要打一天,很辛苦,但她从没有抱怨。
另一个原因是领导的重视和园林局的坚持。《广东园林》能够一期不落地做下来,质量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这个要得益于领导重视,清楚认识到这个刊物的重要性,并给了很多实质性的帮助与支持。
这本杂志值得我们骄傲的有两点,一是我们是全国最早的一份园林资料;二是几十年来从来没有断刊过,并且被大家认可。
《广东园林》:这份刊物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王缺先生:我们刊登的主要是跟园林有关的文章,包括生态园林建设、岭南园林发展和改革等方面的内容。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各省市园林机关、单位、园林工作者,因此我们杂志是专注于科技内容的刊物,首要特点便是科学性。当初园林方面的许多杂志后来为了迎合大家的趣味而降低了自己的档次和质量,成了通俗读物,这不是我们要走的道路;也有许多企业争着要办这份杂志,但我们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坚持自己办,这就是为了坚持理论性与学术性。《广东园林》不是一份消遣娱乐的刊物,懂园林的人知道要买《广东园林》,因为它对工作有用。而且也正是因为我们一直坚持的科学性,后来广东省相关机构才批准在我们杂志发表的文章可以用来评中级职称。 第二个特点是多科性。因为园林跟很多边缘科学密切相关,而且杂志的主办单位——广东园林学会第一批会员就吸收了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如中国工程院院士莫伯治、建筑学家夏昌世、植物学家陈封怀、雕塑家尹积昌、书画大家关山月、著名书法家秦咢生等,所以《广东园林》跟边缘科学的联系非常密切,从创刊开始,我们就经常向这些名家征稿,书画、盆景、插花、植物学、摄影、生态、地理、旅游等与园林有交叉的文章纷纷投过来,使杂志的内容很丰富。《广东园林》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杂志也成为园林学会、园林局联系各方人士、其他单位的纽带。
第三点是地方性。中国园林的三大流派是北方皇家园林、苏州古典园林和岭南园林。南岭一带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统称岭南。我们宣传推广的主要是岭南园林。全国甚至全世界有关园林有益的东西,《广东园林》都可以登,但要着重讲岭南园林,不然人家为什么要看我们《广东园林》?起名为《广东园林》是为了突出地域特色,与其他园林杂志相比并不存在水平高低的问题,讲全国其他地方的园林可能不如别人,但讲岭南园林我们就是一流的了。我们办刊的理念是要立足服务岭南,服务实际的工作,广泛吸收他人的长处,但又不应忽视自己的地方性。
《广东园林》:对《广东园林》的寄语?
王缺先生:《广东园林》30多年延续发展下来,现在做得很好,进步很大。现在编辑部成了一个独立的单位,各方面硬件都比以前强,文章内容更丰富,专家队伍更大更强。我对《广东园林》的发展有三点希望:一是组织更多热爱园林事业的各个专业的人士参与这份工作,发挥它的多科性,团结发挥更多人的作用;并且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真正搞好一份杂志对整个行业的作用很大。从事园林工作的人应该发扬热爱事业的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发奋图强,真正把工作做好。
二是应该继续坚持科学性、地方性,争取成为中文核心期刊。我们不应该迎合低级趣味,我们平时也爱看相声小品,但我们的文化能靠这个吗?园林事业不可小看,城市环境影响人的身心,不能用钱来衡量,所以我们要坚持刊物的科学性,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园林工作者,而不是老百姓。地方性——就怕现在大家觉得什么都是外国好,其实我们的文化比外国深得多,外国人也在向我们学习,所以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良好传统,继续宣传发扬下去。
三是现在园林发展很快,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移植老树、盲目发展草坪。我们以前条件有限,都是跟在后面介绍,现在有人才、有条件,应该起前瞻引导的作用,推动发展。《广东园林》应该有意识、有力量开展一些讨论,百家争鸣,听取大家不同的看法,该批评的就批评,该提倡的就提倡。我算是个老园林,但有些新事物新名词比如绿道,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不太懂,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广东园林》宣传,经验与教训共同分享。利用好这个阵地为园林行业做更大的贡献。
人物简介:
王缺(1927- ),男,海南琼山人,高级工程师。中国共产党党员,解放前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参加地下党。1951年毕业,留校任园艺系助教,1952年随院系调整到沈阳农学院,任讲师,兼任园林系副系主任、兼职教授等职务。1980年调到广州市园林局任副局长。1989年离休后担任广州市岭南园林技术服务部总工程师。此外,还曾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广东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广东园林》主编及广州市第七、八届政协委员。
《广东园林》:《广东园林》于1979年创刊,您担任了第一任主编,请问刊物成立的初衷是什么?
王缺先生:说起《广东园林》,其实早在文革以前就出过三期广东园林学术资料,反映岭南园林传统与建设情况以及当时大家做出的成果,到1979年才正式创刊,起名为《广东园林》。这份刊物成立的原因有三:一是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三大派系之一的岭南园林历史悠久,因气候、环境等的特殊性而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地方园林的特点,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名园,大家意识到岭南园林应被努力传承与发扬下去;二是虽然文革期间园林被诬蔑为封资修,相关从事的人员都被批斗,园林被砸碎,广州地区也被毁坏了不少,可是比起别的城市,广州的园林还有继续建设。解放后广州成为开放港口,当时省、市的领导都很重视园林建设,至20世纪80年代初广州市组织班子成立园林局,时任广州市委书记的林西同志,也在园林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这一切使当时的岭南园林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面,出了很多经典作品如白天鹅故乡水、东方宾馆、矿泉旅社、园中园等;三是因为岭南园林成果多、建得好,所以全国各地从事园林的人员都纷纷来广东学习,我们有宣传自身建设经验和与其他省市互相学习交流的需要,所以就办了这份刊物,介绍经验、交流共享。
《广东园林》:《广东园林》最初的办刊与运作模式是怎样的?
王缺先生:《广东园林》一开始是季刊,一年四期。当时没有具体的机构,没有专人负责,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也没有经费支持。那时园林局里有位工程师叫郑祖良,他十分热心办《广东园林》,一个人组稿、审稿、印刷、发行,积极推广、介绍广东园林,促进交流。实事求是地讲,最初具体操办《广东园林》的主要是郑祖良。我刚到园林局的时候就看到他一个人经常抱着一大摞杂志去邮局寄发。因为他是从事建筑工程的,后来又和几个从事建筑工作的人一起创办了《南方建筑》,他一个人做两份刊物,主业还是工程师,非常辛苦,但他没有推辞。其实当时办《广东园林》不是广州市园林局的任务,也不是规定要办的,最多只能算是科技的一部分。那时我调到园林局分管科技与教育,因为《广东园林》这本资料对事业有益,所以我在党委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把这份刊物纳入我们的管理,当时党委书记李世浩非常支持,后来就把定期出版刊物这一任务交给科技处。我分管科技处,而且我学的是园林专业,是一名知识分子,所以杂志自然就归我管,主编也只能是我。我安排陈星汉同志负责此事,他统筹组稿、收稿、审稿、联系印刷以及出版等工作,科技处其他同志配合一起做。我们会定期组织开会。刊物主要是供全国园林界和广东园林学会的会员内部交流,我们会把杂志定期寄给他们。到发行那几天会很忙,因为要自己填写邮寄单,跑邮局,不像现在这么方便。陈星汉负责了两三年,后来他去了美国便由谭广文分管此事,林湖光也做了一段时间,到后来由许惠浓分管,她当时是科技处的副处长,对这份刊物也很上心,干了很多实事。
当时稿件是内部组织,熟人投稿。也有约稿,比如动物园养了一只熊猫,就向他们约稿谈谈经验;知道哪个工程做得比较好,跟他们约稿;每年做科研课题也会要求相关人员总结成果。没有专门的审稿老师,就是看情况处理,假如是学生投,就请他们老师审。我那时也审稿,主要是抽晚上的时间。那时候写稿没有稿费,审稿也没有费用,大家做这项工作主要出于对这份事业的热心。
当时出版发行《广东园林》产生的费用只是印刷和邮寄费,算下来也不多,每期就几百到一千块。对这个刊物国家并无拨款,而且园林局的钱也是专款专用,所以每一期的出刊费用都要想办法筹,后来国家经济形势不好,经费紧张,确实抽不出钱,差不多快要被迫停刊了,我和许惠浓同志马上去找了广东省建委主任,主任非常支持,给了2万,解决了差不多两年的经费。事实上,《广东园林》是在人力、物力、财力均缺乏的情况下坚持办了下来,非常不容易。
《广东园林》:杂志创刊至今已有34个年头,在人财物均缺乏的情况下,请问是靠什么支撑坚持办下来的?
王缺先生:那时别的省市也开展园林出版工作,但后来都因为经费、人员等原因或中断或停办了,但我们还是咬牙办下去了,不容易。其中一个原因是科技处同志们的热心和责任感。这些人都有自己的专职工作,做《广东园林》事实上增加了自己的负担,但是大家都很主动、很团结、很热情,认为这本杂志对广东园林的推广有好处。除了上面提到的郑祖良、陈星汉、谭广文、林湖光、许惠浓等同志外,广东园林学会现任副秘书长苏苡当时也默默无闻做了很多事,她一毕业就做了这份工作,包括审稿、发稿、发通知,有时候打电话通知开会就要打一天,很辛苦,但她从没有抱怨。
另一个原因是领导的重视和园林局的坚持。《广东园林》能够一期不落地做下来,质量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这个要得益于领导重视,清楚认识到这个刊物的重要性,并给了很多实质性的帮助与支持。
这本杂志值得我们骄傲的有两点,一是我们是全国最早的一份园林资料;二是几十年来从来没有断刊过,并且被大家认可。
《广东园林》:这份刊物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王缺先生:我们刊登的主要是跟园林有关的文章,包括生态园林建设、岭南园林发展和改革等方面的内容。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各省市园林机关、单位、园林工作者,因此我们杂志是专注于科技内容的刊物,首要特点便是科学性。当初园林方面的许多杂志后来为了迎合大家的趣味而降低了自己的档次和质量,成了通俗读物,这不是我们要走的道路;也有许多企业争着要办这份杂志,但我们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坚持自己办,这就是为了坚持理论性与学术性。《广东园林》不是一份消遣娱乐的刊物,懂园林的人知道要买《广东园林》,因为它对工作有用。而且也正是因为我们一直坚持的科学性,后来广东省相关机构才批准在我们杂志发表的文章可以用来评中级职称。 第二个特点是多科性。因为园林跟很多边缘科学密切相关,而且杂志的主办单位——广东园林学会第一批会员就吸收了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如中国工程院院士莫伯治、建筑学家夏昌世、植物学家陈封怀、雕塑家尹积昌、书画大家关山月、著名书法家秦咢生等,所以《广东园林》跟边缘科学的联系非常密切,从创刊开始,我们就经常向这些名家征稿,书画、盆景、插花、植物学、摄影、生态、地理、旅游等与园林有交叉的文章纷纷投过来,使杂志的内容很丰富。《广东园林》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杂志也成为园林学会、园林局联系各方人士、其他单位的纽带。
第三点是地方性。中国园林的三大流派是北方皇家园林、苏州古典园林和岭南园林。南岭一带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统称岭南。我们宣传推广的主要是岭南园林。全国甚至全世界有关园林有益的东西,《广东园林》都可以登,但要着重讲岭南园林,不然人家为什么要看我们《广东园林》?起名为《广东园林》是为了突出地域特色,与其他园林杂志相比并不存在水平高低的问题,讲全国其他地方的园林可能不如别人,但讲岭南园林我们就是一流的了。我们办刊的理念是要立足服务岭南,服务实际的工作,广泛吸收他人的长处,但又不应忽视自己的地方性。
《广东园林》:对《广东园林》的寄语?
王缺先生:《广东园林》30多年延续发展下来,现在做得很好,进步很大。现在编辑部成了一个独立的单位,各方面硬件都比以前强,文章内容更丰富,专家队伍更大更强。我对《广东园林》的发展有三点希望:一是组织更多热爱园林事业的各个专业的人士参与这份工作,发挥它的多科性,团结发挥更多人的作用;并且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真正搞好一份杂志对整个行业的作用很大。从事园林工作的人应该发扬热爱事业的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发奋图强,真正把工作做好。
二是应该继续坚持科学性、地方性,争取成为中文核心期刊。我们不应该迎合低级趣味,我们平时也爱看相声小品,但我们的文化能靠这个吗?园林事业不可小看,城市环境影响人的身心,不能用钱来衡量,所以我们要坚持刊物的科学性,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园林工作者,而不是老百姓。地方性——就怕现在大家觉得什么都是外国好,其实我们的文化比外国深得多,外国人也在向我们学习,所以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良好传统,继续宣传发扬下去。
三是现在园林发展很快,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移植老树、盲目发展草坪。我们以前条件有限,都是跟在后面介绍,现在有人才、有条件,应该起前瞻引导的作用,推动发展。《广东园林》应该有意识、有力量开展一些讨论,百家争鸣,听取大家不同的看法,该批评的就批评,该提倡的就提倡。我算是个老园林,但有些新事物新名词比如绿道,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不太懂,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广东园林》宣传,经验与教训共同分享。利用好这个阵地为园林行业做更大的贡献。
人物简介:
王缺(1927- ),男,海南琼山人,高级工程师。中国共产党党员,解放前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参加地下党。1951年毕业,留校任园艺系助教,1952年随院系调整到沈阳农学院,任讲师,兼任园林系副系主任、兼职教授等职务。1980年调到广州市园林局任副局长。1989年离休后担任广州市岭南园林技术服务部总工程师。此外,还曾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广东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广东园林》主编及广州市第七、八届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