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entla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问题设计,而问题设计有个技巧性的问题。教师必须解读好文本,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好问题。设计问题必须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所设计的问题的语言要简洁、明了。同时也要体现所设计问题的难易程度,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体现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层次性、阶梯性、逻辑性。同时,还要特别要注意主问题的设计。这样学生学起来才轻松、愉快,才让学生感觉学习就是享受,教师教起来也得心应手。
  关键词:阅读 教学 问题设计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问题意识从认知心理学上讲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精心的设计问题。问题设计得好,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准确的解读文本,能让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轻松,因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费时费力,学生会觉得索然寡味,毫无兴趣,老师觉得无奈,最终是效果不佳。
  那怎样才能设计好一节课的问题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备课时认真解读文本
  在设计问题时,解读文本很重要。我们老师要明白文章的作者、写作背景,知道这篇文章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有哪些精彩的句子、段落,这些精彩的句子、段落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文章结构是怎样的?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解读好文本,才能把问题设计好。
  二、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
  我们设计的问题必须围绕着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来设计。否则,我们就会眉毛胡子一把抓,突不出重难点。只有这样我们的问题才不偏离本,才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的精髓,也有利于我们一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要有逻辑性
  这里指的“逻辑性”是设计问题时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层次性、循序渐进的原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越学越有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有的名师在接手一个班之前,首先会让这个班的学生喜欢自己,
  再让学生喜欢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我想,这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我们设计的问题如果学生较容易解决,他们就会有一种荣誉感、成就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四、所设计的问题应有启发性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题没有启发性,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扩散、发展。
  五、问题设计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
  只有问题设计的语言简洁、明了,学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问题是问什么,从而更从容的解答问题。
  六、应该对“主问题”进行重点设计
  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设置的一两个能够穿透全文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可以称为“主问题”,也可以称为“上位问题”。它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能够起到主导作
  在教学实际中进行主问题的设计至少要考虑两点。
  其一,针对教材潜心研读设计出含金量高的教学主问题。以题目为主问题,抓住文眼,感知全文;以中心为主问题,摄取灵魂,突出主题;以思路写法为问题,训练思维,培养语感。
  其二,问题的设计者避免单一化。教师的设计要在了解学生学况的基础上,必须对学生构成吸引力,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教师是主问题的主要设计者,但决不能忽视学生的力量。教师应根据教学让学生立足于课文或单元进行提问,然后对问题进行分门别类、择优汰劣,将学生提问的焦点始终引领到教学重点上。
  对于以上六点,我举冯骥才先生的优美散文《珍珠鸟》的例子来说明。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问题。
  首先,我们设计教学目标:1、感知文本,体味文章优美的句子。2、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其次,我们来设计问题:1、本文写了哪些人?哪些动物?2、文中的珍珠鸟怕人吗?“我”为珍珠鸟做了哪些事?3、珍珠鸟对人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你认为文中有哪些优美的句子?能不能说说它们为什么优美?5、怎样理解“信赖,往往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学了本文,你受到的启发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它有层次性、阶梯性、逻辑性、启发性,能体现文章的核心内容,遵循了由易到难的原则,便于学生解答问题,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其中,第一、二、三个问题它起到这样的作用:既能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又为下面的问题打下基础,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第四、五、六、七个问题围绕着教学重难点来设计,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也就是说第五、六个问题是主问题。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愉快。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精心的设计问题。特别要注意主问题的设计。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优化课堂提问可以使教和学和谐统一,真正引领学生达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高效完成课堂教学。“主问题”是从课文中提炼出来使学生深入课文的大“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以探求的视线进入课文,从而达到让学生细细思考,深入探究的目的。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问得好,可以接触到文本关键,可以启发学生对文本深入思考,教学也将事半功倍。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情境创设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课堂练习生活化、把课堂加强实践活动,使小学数学教育真正回归于学生生活中,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创设情境 教学 生活化 实践活动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
期刊
内容提要: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古典传统绘画教育是当前中学美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如何在课堂教学和美术兴趣活动中开展国画教学,笔者在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自主学习、教师示范、结合写生,大胆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国画教学方法的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中国画、美术兴趣活动、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教师示范、写生、创新。    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
期刊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
期刊
一、何谓自能读书  何谓自能读书,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按照叶老的观点,自能读书当属学生“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读书活动。这“你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丰富而深刻的内蕴是什么?叶老并不明示。笔者认为,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方面看,自能读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相机启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自能通解,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期刊
摘要:影视欣赏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有效方式。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新颖的教学辅助手段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仪式并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等教学目的。本文将从探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欣赏英文电影的可行性开始,分析其理论基础,并结合实践经验谈如何进行实际操作。  关键词:影视欣赏;高中英语教学;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可见,学习兴趣的调动对学习
期刊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改革办法、教学方法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它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帐、算帐、报帐以及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近几年,我国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会计软件水平提高很快,一些专业软件公司的软件产品很受欢迎,为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准备了很好的前提条件。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期刊
特级教师魏书生曾说:“导语,未成语调先有情。”考级教师于漪曾打过这样的比喻:“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向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成功的导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那么如何让导入
期刊
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使用和阅读祖国的语言。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是信息量急增的社会,也是阅读的社会,阅读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而言,书既是益友,更是良师,可以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得以完善与发展,所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新型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纷至沓来,并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
期刊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每一年都会遇到一种相同的现象:班级中学生在各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距,如工作能力、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是我们教师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每一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有高于常人的智商、有超人的记忆力、有敏捷的思路和灵活的解题能力,等等。然而,这些美好的愿望基本上都会成为失望,我们所遇到的学生,虽有少部分如我们所希望,但是,大部
期刊
知识经济浪潮的悄然兴起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它对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经济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成为新世纪的世界性潮流,加快最近信息化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信息社会的文明使知识的创造、存贮、学习和利用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音像影视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将完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