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大部分已从原先行政服务系统中规范分离出来,组建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学校后勤实体,高校后勤财务也随之应运而生。因此,作为后勤社会化改革问题之一的财务管理问题也随之摆在我们面前。本文针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结合问题与目标,总结出建立科学规范的后勤财务管理体制策略。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
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核算体系不完善 由于高校经营实体的行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行业财务管理办法,导致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针对各类问题的理解存在偏差,对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形不成统一的合理意见。加之财务人员的相互交流较少,不能互相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原材料、生产、产品、销售渠道和销售市场等非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各个生产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无法满足高校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这直接影响着财务核算及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1.2 成本管理不健全 由于高校后勤财务人员及分管领导受事业体制不注重成本管理的影响,成本意识淡薄,缺乏成本约束机制,在整个经营过程中难以健全成本管理机制、完善成本监督体系。虽然一些高校采取了硬性的成本管理指标约束制度,但只偏重于事后的反馈,而忽视事前、事中管理。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缺少科学的、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成本计划。
1.3 资金控制不到位 由于高校后勤在资金的运用管理方面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发挥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作用。有些院校虽建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在实践中严格执行,使制度仅限于理论,内控制度形同虚设。有些院校对资金的内部控制范围不够广泛,预算外资金管理不严,忽视了预算外资金的内部控制,未将其纳入学校的内部控制范畴,导致产生了一系列不规范的行为。
1.4 财务分析滞后 现代财务管理所要求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与核算,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记录与核算所反映的数据,利用科学现代的分析手段,深入分析和透视数据本身的意义和内涵,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全面的、有效的财务信息和决策依据。目前后勤财务管理部门对财务分析滞后,甚至缺乏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财务管理难以在企业经营管理、发展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1.5 财会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大部分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较低,缺乏相对的专业知识,总体应变能力相对较差。此外,由于日常工作的随意性较强、缺乏有效监督等原因,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操作行为,大大削弱了财务管理工作的严肃性,使应有的财务管理与核算职能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挥。财务人员不注重日常财务分析、预算控制、财务监督、财务预测与财务决策,对如何开源节流,如何为学校提供更好的财务决策信息,一般很少考虑。
1.6 建立科学规范的后勤财务管理体制的对策 加强预算控制和执行能力,提高预算管理水平。高校在制定年度经费预算时,必须坚持量入为出,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对预算标准进行测算,达到细化预算,提高预算科学性、准确性的目的。收入预算必须做到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支出预算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对经常性支出要适度从紧,建设性专项支出的预算要量力而行,高校要集中财力优先保障发展目标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注重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严肃性,强调预算管理从“重分配”到“重管理”过渡。同时,促使预算编制人员努力掌握现代化办公手段,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2 健全高等院校资产管理制度
2.1 建立产权制度,明确高等院校资产的归属关系。明确各有关部门在资产管理中的责任与义务,全面清查资产,依法核定各部门资产的存量,严格控制资产的增量,同时规范日常资产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保管、报废、转让等必须遵循有关规章制度,使高等院校的资产可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达到节约资金的目的。
2.2 要重视和规范无形资产的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奖罚要分明,加强对高等院校资产的全程管理,提高资产使用者的内在动力,推动学校资产的合理配置和节约,以更好地服务于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发展总目标,学校利用资产对外投资要坚持谨慎安全的原则,必须建立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有偿使用管理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院校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前要进行充分的论证,报有关部门按规定进行审批,防止部门或个人利用学校资产牟取私利。
3 严格落实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3.1 以建立相关制度。在高校后勤部门建立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制度的规定,并将其要求体现到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去。在日常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深刻领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掌握其控制方法,并使之不断完善,是解决实际存在问题的关键。
3.2 注重程序制约,构筑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体系应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首先要在高校“全过程”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控制制度,即在内部平行的组织机构之间进行的财务监督和约束行为。其次是要设立专门的事后监督岗位,即除正常的财务核算外,应定期对相关岗位业务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最后则是要强化内部审计的作用,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
3.3 注重责任牵制,在后勤机构设置与岗位分工时,要明确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应承担的责任范围,真正做到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要从制度上落实对违法事件的追究。
3.4 严格收费审批手续,后勤部门所有涉及的收费项目,均须报学校财务部门设置收费标准并审核备案。收费过程中加强票据管理,所有收费所使用的发票、收据,均由高校财务部门统一向财政部门领取,使用完毕及时注销,并将实收金额全部收交财务统一纳入计划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4 财务审记与监督
对于目前大多数高校后勤社会化而成立的集团公司而言,具有非企业法人、全部资产属于国有、财务集中管理等特殊性。因此集团公司财务部在财务监督方面的管理内容也就更为重要和具体了。集团公司财务部门要建立经济指标偏离预警报告制度,并加强审计监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并依靠社会审计,对各部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审计工作,防治国有资产流失。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是市场经济、财务现行机制等因素促使的必然结果,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要求财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管理方法和手段实现转变外,后勤财务部门要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核算方法,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及财务状况的稳定、良好运行。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
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核算体系不完善 由于高校经营实体的行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行业财务管理办法,导致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针对各类问题的理解存在偏差,对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形不成统一的合理意见。加之财务人员的相互交流较少,不能互相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原材料、生产、产品、销售渠道和销售市场等非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各个生产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无法满足高校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这直接影响着财务核算及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1.2 成本管理不健全 由于高校后勤财务人员及分管领导受事业体制不注重成本管理的影响,成本意识淡薄,缺乏成本约束机制,在整个经营过程中难以健全成本管理机制、完善成本监督体系。虽然一些高校采取了硬性的成本管理指标约束制度,但只偏重于事后的反馈,而忽视事前、事中管理。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缺少科学的、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成本计划。
1.3 资金控制不到位 由于高校后勤在资金的运用管理方面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发挥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作用。有些院校虽建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在实践中严格执行,使制度仅限于理论,内控制度形同虚设。有些院校对资金的内部控制范围不够广泛,预算外资金管理不严,忽视了预算外资金的内部控制,未将其纳入学校的内部控制范畴,导致产生了一系列不规范的行为。
1.4 财务分析滞后 现代财务管理所要求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与核算,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记录与核算所反映的数据,利用科学现代的分析手段,深入分析和透视数据本身的意义和内涵,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全面的、有效的财务信息和决策依据。目前后勤财务管理部门对财务分析滞后,甚至缺乏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财务管理难以在企业经营管理、发展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1.5 财会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大部分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较低,缺乏相对的专业知识,总体应变能力相对较差。此外,由于日常工作的随意性较强、缺乏有效监督等原因,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操作行为,大大削弱了财务管理工作的严肃性,使应有的财务管理与核算职能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挥。财务人员不注重日常财务分析、预算控制、财务监督、财务预测与财务决策,对如何开源节流,如何为学校提供更好的财务决策信息,一般很少考虑。
1.6 建立科学规范的后勤财务管理体制的对策 加强预算控制和执行能力,提高预算管理水平。高校在制定年度经费预算时,必须坚持量入为出,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对预算标准进行测算,达到细化预算,提高预算科学性、准确性的目的。收入预算必须做到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支出预算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对经常性支出要适度从紧,建设性专项支出的预算要量力而行,高校要集中财力优先保障发展目标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注重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严肃性,强调预算管理从“重分配”到“重管理”过渡。同时,促使预算编制人员努力掌握现代化办公手段,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2 健全高等院校资产管理制度
2.1 建立产权制度,明确高等院校资产的归属关系。明确各有关部门在资产管理中的责任与义务,全面清查资产,依法核定各部门资产的存量,严格控制资产的增量,同时规范日常资产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保管、报废、转让等必须遵循有关规章制度,使高等院校的资产可以有效合理地利用,达到节约资金的目的。
2.2 要重视和规范无形资产的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奖罚要分明,加强对高等院校资产的全程管理,提高资产使用者的内在动力,推动学校资产的合理配置和节约,以更好地服务于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发展总目标,学校利用资产对外投资要坚持谨慎安全的原则,必须建立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有偿使用管理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院校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前要进行充分的论证,报有关部门按规定进行审批,防止部门或个人利用学校资产牟取私利。
3 严格落实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3.1 以建立相关制度。在高校后勤部门建立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制度的规定,并将其要求体现到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去。在日常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深刻领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掌握其控制方法,并使之不断完善,是解决实际存在问题的关键。
3.2 注重程序制约,构筑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体系应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首先要在高校“全过程”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控制制度,即在内部平行的组织机构之间进行的财务监督和约束行为。其次是要设立专门的事后监督岗位,即除正常的财务核算外,应定期对相关岗位业务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最后则是要强化内部审计的作用,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
3.3 注重责任牵制,在后勤机构设置与岗位分工时,要明确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应承担的责任范围,真正做到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要从制度上落实对违法事件的追究。
3.4 严格收费审批手续,后勤部门所有涉及的收费项目,均须报学校财务部门设置收费标准并审核备案。收费过程中加强票据管理,所有收费所使用的发票、收据,均由高校财务部门统一向财政部门领取,使用完毕及时注销,并将实收金额全部收交财务统一纳入计划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4 财务审记与监督
对于目前大多数高校后勤社会化而成立的集团公司而言,具有非企业法人、全部资产属于国有、财务集中管理等特殊性。因此集团公司财务部在财务监督方面的管理内容也就更为重要和具体了。集团公司财务部门要建立经济指标偏离预警报告制度,并加强审计监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并依靠社会审计,对各部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审计工作,防治国有资产流失。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是市场经济、财务现行机制等因素促使的必然结果,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要求财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管理方法和手段实现转变外,后勤财务部门要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核算方法,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及财务状况的稳定、良好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