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究称全球暖化可能导致地震频发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hyzhy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球时报》讯:热浪一阵比一阵热,飓风一场比一场猛,海平面越来越高,这些都是地球暖化对人类发出的警告。但科学家指出,地震频发也与地球变暖有关。
其他文献
香港科技大学于2001年斥资1600万元成立了岩土工程离心机实验所,并自主研发了全球首部应用于地震灾害研究、拥有两维仿真功能的离心机。经过5年精心钻研,终于成功制造出一部美
200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之后,相当多的研究文章使用了震级8.1的数据,但也有人对该震级表示怀疑。为了澄清数据来源,本文整理了国内外主要的地震目录网站,以及已有文章对该地震震级的使用情况,给出了不同的结果。最终表明,震级8.1的说法来自于国内大震速报目录.
地震预报是以观测为基础的科学,观测研究是其基本研究途径;对地震前兆和地震预报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议,解决的办法是通过观测预测实践;地震前兆和短临预报是地震预报的难点,突破它的
地温观测,特别是80cm以下浅层和深井地温观测已基本上摆脱了外界等自然因素的干扰,是获取地热信息的一种比较直观、简便的度量。临震前出现的地温突升现象被认为是探测地震活动的有效手段,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文中对地震前浅层地温突升变化特征、浅层地温突升一些观测事实研究、深井地温突升的一些观测事实的研究以及地温突升现象的成因,分别进行了阐述。
地震是地壳运动过程中能量长期积累和突然释放的结果。最大限度地利用大范围、长时间尺度的地壳形变观测资料,从中获取地壳运动变形的长期背景场信息,结合地质构造和强震活动性,研究活动构造区域长时间尺度的应力应变积累分布背景及其与强震活动的关系,判断高应变积累异常区,对强震中长期预测十分重要。我国地震预报专家梅世蓉先生等认为,"地震是地壳、
从国家层面总结了邢台地震的历史意义。同时从构建和谐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政治需要、中国基本国情的需要、国际竞争和国防安全的需要、凸现的巨大市场需求等四个方面分析了
在对某地区的未来进行地震危险的预测时,由于所要依据的地震资料的缺乏而使要进行的预测遇到困难甚至不能进行,而对政府或社会来说,进行需要的是烈度的预测。而历史地震史料往往
2006年地震活动水平和地震灾害程度均低于往年。地震活动总量相当于过去百年期间平均值的50~70%。外电报道比较有影响的灾害地震19次,死亡超过6900人,伤超过4万人。伤亡人数相当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大规模工程开挖,以及一些遗址、古墓等的抢救性挖掘,为地震考古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工作平台。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地震考古的研究历史、现状、所取得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