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没那么可怕

来源 :科技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的拖延症,至少应该持续在20天以上,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不管大事还是小事,都有严重的拖延行为。”如果你没这么严重,那就改变一些习惯,或许可以摆脱拖延的烦恼。
  
  “明明知道那么多事情堆在眼前,摊开的文件,散乱的衣橱,或者只是一个该打的电话,一封该飞出去的邮件……还有自己焦急不安的小心脏,我们还是边咬着手指甲,边也许只是发呆地说,再待一会儿,就一下下……于是,天黑了又白了,心情愈加沮丧却伴随偷来欢愉般的戏谑……我们都有拖延症……”
  这段来自豆瓣“我们都是拖延症”群组的自白恐怕说出了当前许多大学生和年轻白领的心声。如果说人们开始持续关注拖延这种行为,是为了解决和克服这种习惯,那么有人因为这种习惯而感到着急、焦虑甚至恐慌,究竟有没有必要呢?
  习惯性拖延不等于拖延症
  “拖延”顾名思义是指在做某件事时延长时间,不及时处理,不到最后时刻就没有紧迫感和行动感。
  北京昭良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孔令雪告诉记者,单纯的“拖延”只是做事喜欢磨叽、懒惰、自控能力差,久而久之会让人形成习惯性拖延。而当这种拖延形成了一种固态的行为模式,凡事不拖拉就不行,继而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贬低,甚至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的,这才够得上是一种病症。
  国家心理咨询师娄联豪也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许多有心理问题的病人的行为和语言在那些没有心理问题的人身上也会有所体现,其区别就在于这种行为和语言是作为一种病症长期出现在病人身上的,而普通人只是偶尔出现。
  “比如普通人平时也经常会有心情不好、食欲不佳、不爱活动的时候,理论上讲这就是抑郁症的一些症状,但是大多数人没过几天就会自然好转,这表明这些人都是正常的。”因此,在娄联豪看来,即使目前存在一些拖延习惯的人,也不必因此而担忧、恐慌。“真正的拖延症,至少应该持续在20天以上,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不管大事还是小事,都有严重的拖延行为。”
  拖延也是人之常情
  “拖延来自于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孔令雪这样解释。
  有的人喜欢把所有的事情往前赶,包括与别人的约会,都愿意提前到达,那么,必然存在与之相反的人,喜欢把事情往后推。这类人的拖延往往是打小养成的处事习惯。
  而另一类人,生活中并非磨磨叽叽,但在工作中由于受到某些事情的触动,行为上出现了很大的转变。比如一个企划人员面对领导的催促,几天几夜不睡觉赶方案,结果只因领导认为该方案没用,便将其弃用。这对企划人员来说显然是一个打击,于是他便产生了一种自我暗示,以后工作中的事尽可能拖延,否则提早做出来很有可能是白费工夫,可以说这类人选择拖延是自认为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三种情况则是逃避心理,或者是由于信心不足,所以遇事能躲则躲,得过且过,也可能是由于特定时间或者环境的影响。比如各种长假之后,人们还沉浸在先前的放松状态中而拒绝进入积极的工作状态。
  娄联豪认为造成拖延的不同原因会影响到拖延行为的程度。对于从小已经形成的习惯一般很难完全扭转,通过阶段性的心理治疗主要起到适度缓解这种习惯的作用。如果只因某些问题的激发和促使,那么只要所处的环境改变了,看待这些事物的角度和心态变了,自然而然就可以得到好转,并不需要刻意治疗。
  不与拖延对着干
  尽管目前大多数人的行为还达不到成为一种病症的标准,但拖延本身往往会令它的主人内心备受煎熬。一方面是拖着不想干,另一方面却因为迟迟完不成而焦虑。然而,这种心理在娄联豪看来并不矛盾。
  “不想干是因为你对这件事情没兴趣,不看好这件事情,或者这件事本身太复杂庞大,简单说就是你认为它其实不值得做。而你觉得愧疚,是因为你不能只拿工资不出力,两者纠结自然就会心情不佳。”娄联豪解释,“事实上,这个时候你不需要克服这种心理,立即说服自己去做应该做的。心理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千万不要和自己对着干。”
  在他看来,所有的情绪都是源自于人内心的想法。这个时候,人们可以选择停止所有想法,只要记住,挣一份工资干一份活,把一个阶段的工作计划制定出来,然后按照计划完成即可。
  “至于在计划制定时,潜意识中不想做的工作你有权利把他们安排在后面。这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心理预期,先做简单的、自己喜欢的,而复杂的、不想做的,则可以暂时安然地不去想不去做。”他坦言,这样的心理总比一直处在纠结的状态中要好。
  攻克拖延小妙招
其他文献
目前,普通人群所面临的艾滋病风险非常隐蔽,该如何防止艾滋病在普通人群的迅速传播,对政府和相关管理机构而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对于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我们需要拿出宽容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艾滋病毒向一般人群扩散  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的统计,截至2010年底,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包括病人)共计379348例,80%集中在20岁~40岁,其中病人13万余例,死亡6.8万余例,而性传播已经成
期刊
车祸给人们带来的往往是家庭悲剧,可近日发生的这起车祸带给人们的却是人心的悲剧。10月13日下午5点半左右,广东佛山发生了一起车祸。一名两岁的女童被一辆面包车撞倒之后,经过的路人无人伸出援手。随后,小女孩又被一辆小货车碾过。在前后6分钟的时间里,事发地点先后有18个路人经过,可他们都没有出手相救或者打电话报警。直到第19位捡垃圾的阿姨发现,才将小女孩救起。10月21日凌晨,小悦悦离开了人世。  司机
期刊
尽管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们的看病负担,但有钱找不到好大夫又成了新问题。    听到北京的十多位医疗专家10月18日下午2点半要到县人民广场来义诊,离任县县城1公里多远的一位50多岁的阿姨上午就赶到了广场。“听说来的都是北京的专家,我就赶紧过来了,我得让专家给我检查检查我的身体有没有毛病。”  10月18日、19日,记者随同北京市西城区科协到河北省邢台市的任县和内丘县,参加西城区科
期刊
一粒小药丸能让人三天不睡觉,并保持正常的认知能力。这不禁让人好奇,这样的药物都有什么用途?又有哪些副作用?    10月15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出这样一则新闻。“作为我军最高军事医学科研机构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在建院60周年成就展上集中展示了近些年研发的六百多项新技术、新成果和一批卫勤装备也首次亮相。”其中提到一个名叫“夜鹰”的药丸,称服用后可以保持72小时不困倦,并能维持正常的思维和体能。  神奇药
期刊
如何科学洗手  问:听说卫生部发布了中国首个《全国居民洗手状况白皮书》。调查说只有4%的居民会洗手,在大都市也只有6%。怎么才算科学正确地洗手呢?  答:科学洗手确实是个大问题。很多人认为洗手就是“拧开水龙头,冲一冲,打点肥皂,搓一搓,5秒钟就完了”。其实这样是达不到清洁目的的。  科学洗手应该遵循两大原则。其一,时间要有保证。理论上说洗手时间应达到20秒,不过我们不必过于专注时间,只要该洗的部位
期刊
10月20日,利比亚执政当局宣布卡扎菲在苏尔特死亡,随后公布的尸检报告称,卡扎菲的直接死因为头部被一颗9毫米子弹击中,在送往医院救治过程中死亡。  据一部分视频资料显示,当时的状况非常混乱,利比亚执政当局从部分俘虏口中得知了卡扎菲可能藏匿的地点,随即派出了搜索小分队。他们在一家医院附近的水泥洞中发现了卡扎菲,随即将其逮捕,此时卡扎菲并无生命之虞,甚至还在请求对手“不要开枪”。  此时,武装人员开始
期刊
催眠,在许多人眼中一直是被套上面纱的,人们只会从各种小说或是影视片段中略知一二。人们觉得它充满神奇,同时也极其神秘甚至多少带有旁门左道的感觉。为一探究竟,本刊记者亲历了一次催眠。    在西方,催眠早已得到广泛利用,甚至是外科手术。不久前,英国资深催眠师亚历克斯·伦凯伊在西萨塞克斯郡的沃辛医院接受了手骨关节炎手术。他让自己进入催眠状态,不用任何麻醉剂度过了手术台上的83分钟。手术过程包括在他的右腕
期刊
“只要根据要求服用维生素,服用量不超标,一般不会给身体带来危害。相反,还会对身体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研究显示服用维生素会早逝  如今,服用膳食补充剂已成为不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一。而最近发表在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着实会让这些日常服用膳食补充剂的人们出一把冷汗。美国权威杂志《内科学档案》的研究报告提醒,中老年女性服用维生素或微量元素补剂可能会令早逝风险增加。不过,研究人员尚不清楚这些补剂为何
期刊
TD-SCDMA与WCDMA的网络性能相差无几,但却缺乏旗舰终端,而且上下行速度慢。曾被寄予厚望的国产3G,到底成熟了吗?    终端定成败  如果,你看到iPhone和HTC在中国的火爆程度,就会知道,终端在个人的手机选择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没人会去过多地考虑,HTC或者苹果支持怎样的制式,而是在乎它的用户体验。在中国3G产业联盟秘书长项立刚看来,3G时代包括以后的4G时代,终端已经占到了举
期刊
现代人或多或少都会患有一种病,叫现代文明病,有人说文明的进步等于健康的退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上升,人们的寿命延长了,但健康却每况愈下,慢性疾病成了死亡的头号杀手。而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个人的营养饮食缺失。  人们现在的饮食处于一种营养失衡的状态,这源于人类犯下的两个严重错误。其一是犯了提取的错误,我们从食物中筛走的恰恰是人体所需要的。比如现在色拉油经过七脱八脱等环节之后,什么营养都没有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