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联合GP方案治疗巨块型局部晚期乳腺癌一例

来源 :临床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future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55岁,因“左乳肿块进行性增大,破溃渗血伴胸部疼痛1个半月”于2017年6月13日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患者于2016年6月29日因发现左乳肿块于外院就诊,乳腺超声检查结果示左侧乳腺实性占位[乳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 级,55 mm × 60 mm],伴左侧腋窝淋巴结肿大.遂行左乳肿物穿刺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左乳)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Ⅲ级,伴大片凝固坏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至少一剂ICIs的恶性肿瘤患者1615例,根据是否发生ICIs相关AKI(ICIs?AKI)将其分为AKI组(114例)与非AKI组(1501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基线血清肌酐(SCr)、基线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基线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肿瘤类型、基础疾病、ICIs药物种类及分组情况、合并使用其他肾毒性药物情况、AKI发病情况及分
目的 探讨初始抗癫痫药物(AED)单药治疗的长期疗效对癫痫患者撤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并分析与复发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 收集获得3年及以上无发作后开始撤药的癫痫患者171例,根据撤药前获得长期无发作的药物治疗方案,分为初始单药组(110例)与调整药物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撤药后的复发率,并分析两组患者出现不同结局相关的临床因素.结果 无癫痫发作患者撤药前服用的大多数AED平均处方日剂量/限定日剂量为中等或以下(30% ~50%).调整药物组撤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初始单药组(P=0.008).单因素分析结果
心脏瓣膜病(VHD)是指心脏的瓣膜由于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引起的心脏损害,以心脏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为特征的常见心脏疾病.VHD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是影响非心脏外科手术预后的常见危险因素,对VHD的危险性进行术前合理评估、有效干预及处理非常必要.术前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VHD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具体如下:有无临床症状、VHD的严重程度、非心脏手术的风险、左心室和(或)右心室的代偿能力、肺动脉压.同时,围手术期间应严密监测,并及时正确处理心脏的合并症,对于改善非心脏外科手术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22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情况及预后并进行分析.结果 122例IE患者男女比为2.59:1,平均年龄为(48.74±19.81)岁.83例(68.03%)患者存在基础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CHD)最多(26例,21.31%),风湿性心脏病(RHD)4例(3.28%);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79.51%)、贫血(68.03%)和心脏病理性杂音(52.46%);左心较右心更易受累.血培养阳性率为57.38%,共培养出病原菌71株,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2(CXCR2)抑制剂在急性痛风小鼠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小鼠急性痛风足掌模型:12只6~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对照组:小鼠右后足掌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小鼠右后足掌注射单钠尿酸盐(MSU)建立急性痛风足掌模型;干预组:小鼠右后足掌注射MSU及CXCR2抑制剂SB225002.于注射8 h后测量3组小鼠右/左后足掌厚度比值,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估小鼠足掌关节炎症程度,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足掌组织白细胞介素(IL)?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而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 ,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轻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PDR)可能逆转,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甚微,而中重度 NPDR 及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 )将会为T2DM患者带来严重影响[1].本研究回顾性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2月~2019 年12 月住院患者眼底照相结果及临床资料,旨在探讨T2D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CD147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43例T2DM患者为T2DM组,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将T2DM患者分为CAS组(42例)和无CAS组(101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T2DM组与对照组血清Lp?PLA2、CD147水平.比较CAS组与无CAS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患者发生CAS的影响
目的 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免疫组化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84例NHL患者,按照WHO的NHL病理类型及恶性病变程度,将84例患者分为高侵袭性肿瘤组(32例)、侵袭性肿瘤组(30例)及惰性肿瘤组(22例).根据病理检测结果将84例患者分为非特殊型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组(18例)、T细胞淋巴瘤组(21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瘤组(17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16例)及滤泡性淋巴瘤组(12例).将所有患者病理组织切片的平均PD?1阳性表达细胞数作为临界值,
溃疡性结肠炎( UC)属于炎症性肠病( IBD)的范畴,发病位置主要表现在结肠,临床以急性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并伴随里急后重感和其他症状,可有皮肤、关节、眼、肝胆等不同程度的肠外表现,其临床特点主要是发作、缓解和复发交替进行[1].目前UC的治疗药物主要是5?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硫嘌呤类药物、抗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单克隆抗体[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2例重度U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U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随着新型抗病毒药物的出现及用药方案的优化,HIV感染者年龄组成趋于老龄化,新发HIV感染者中50 岁及以上人群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1].年龄是预防HIV感染及治疗的重要影响因素[2] ,为更好应对艾滋病老龄化趋势,需明确老年与中青年HIV感染者在健康状况及行为方面的差异.“艾滋病感染者生活情况与合并用药情况调查研究”是一项以电子问卷形式收集全国多地HIV感染者的社会和健康行为资料的研究,本文筛选其中老年与中青年HIV感染者进行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