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改的是“方式”革的是“思想”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Wang_Gu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的改革既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改革。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为目的,把学生从观察现象引领到探索现象的观念上来,培养学生具有能力的实际本领。也就是说,要求教师把以往的教学观念、陈旧的教学观念彻底地转变过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为目的,构建一个探索性的学习空间,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一、磨刀不误砍柴工——理解教学的本质
   教学应该注重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自己的探索过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学生学习也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模式,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好钢用在刀刃上——明确教育是课改的核心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哪个民族和国家重视教育,善于教育,敢于教育,哪个国家就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哪个民族和国家因循守旧,思想僵化,不善教育,哪个民族就难以发展,就要落后,就要挨打。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的大背景下,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严格来说,固定的教学模式是不存在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概念,有内容上的意义,也有形式上的意义。但是,没有固定的模式不等于不要模式,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创造一种或多种模式,来有效地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新时代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谋求快速发展与国际接轨。
   从教育本身来看,教育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于大量的年轻人才的涌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是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的重大进步。必须采取重大举措,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三、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教师和学生是新课改的最大受益者
   首先,新课程中学生不再是教学的工具,而是课堂教学的主人。课改的目的就在于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得到与他们的成长相适应的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质,使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学习,学会学习与发展,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新课程标准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区别指导和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方式或手段,把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唤醒起来,激活起来。这一切,为教师在教学中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其次,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带领学生去管理人类已形成和发展的认识成果,激励他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教师不单单是一个学者,精通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是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学会生存,成才成人,教师的劳动不再是机械的重复。在课堂上,千篇一律的死板讲授已不再为学生所接受,代之而行的是主持和开展种种认知性学习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探讨神奇世界。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源泉,而是各种知识源泉的组织者、协调者,他们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去感受社会的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作为指导者,应充分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认识到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发展者,而不是教育活动中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者。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帮助学生学会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其他文献
中华文化辉煌灿烂,源远流长,学好文言文,就是掌握了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钥匙。学好文言文,对于初中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既是升学考试的关键一环,也是提高传统文化素质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必由之路。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它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一、激趣导入,营造氛围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抓住学
期刊
一、歌声唱响语文课   音乐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种艺术的熏陶,没有人不喜欢音乐,我们的语文课如果能伴着音乐氤氲飘香,让学生在艺术的感染下,在美的享受中学习语文,对于学生尽快融入课堂,激发情感会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可以播放歌曲《水调歌头》创设一种学习的情境,学生轻声跟唱音乐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背诵记忆的过程。而且诗词的那种意境完全可以通过聆听歌曲来赏析。在教学朱自
期刊
作文开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但能体现作者对文题理解切入的角度,而且能为行文奠定独特的基调。记叙文开头重要,议论文开头同样重要。通常,高中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往往注重开头的形象生动性,而在写议论文开头时,往往只通过抽象的道理阐述引出中心论点。其实议论文的开头也不拒绝“形象”,通过形象的例子引出中心论点往往使得议论文的开头情理兼具,独具魅力。   那么如何让记叙文的开头形象起来呢?主要方法有三: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由于家庭、学校等诸多的因素,他们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这就要靠老师的培养、指导。如何来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   一、营造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本身就是教育,因此,我首先在班级中营造一种浓郁的阅读氛围,以激发学
期刊
语文是建立在积累基础知识之上的一门学科,如果没有积累就谈不上语文,而积累的基础是“记”和“背”。同样,没有“记”和“背”就没有积累,所以说语文学科中的“记”和“背”是必须的。   我这里所说的“记”和“背”是建立在理解体会感悟之上的。其实语文学科中的“记”和“背”具有漫长的历程,其漫长性体现在人从学会说话开始就已经在进行了。人总是在有意无意之中进行着这一行为,乃至到了学校这种行为就更加明朗化。学
期刊
一、前言   团体操是一项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综合性的集体表演项目。它是以体操为主体,包容各种各样的体育、文艺形式。动作造型、队形图案和艺术装饰(音乐、道具、服装乃至背景、场景、灯光等)是团体操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团体操的规模少至几十人多达成千上万人,在大的场(馆)中进行表演,堪称广场体育艺术。团体操是体操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人民体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的一种有效的手
期刊
语文,承载着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言语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有了很多的变化,很多老师蓦然发现:语文教学应该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关注与提升。于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每节语文课都追求的目标。老师们甚至希望,一节课就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所以,在课堂上呈现的是多元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内容、纷繁的教学环节和教学
期刊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因此创新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备受关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展开创新教学,势在必行。下面谈谈我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是如何实施创新教学的。   一、生活教学与体验教学的结合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
期刊
非正式群体,是指相对于班委会、团小组等正式群体而言自发形成的无正式规定的自然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广泛存在于班中。有的非正式群体积极向上,对于班的管理有大的促进作用;有的非正式群体性质中性,对班的管理无所谓好与坏;有的非正式群体却对班的管理有着巨大的破坏作用,专门跟班主任唱“对台戏”。   一、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非正式群体有以下特点:   1.结构比较松散,这种群体没有
期刊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输入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这些著名的教育理论无不说明,最有效的教育就是方法的教育。笔者以为就古诗鉴赏而言,引导学生掌握以下鉴赏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事半而功倍。   1、通读纵览,整体把握。   叶圣陶曾说:“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就是强调重视理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