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增层改造中的技术应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on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规划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因此,建筑行业不断将建筑增高,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以及社会的需求。本文通过当前建筑增层改造的现状以及存在的意义以作分析,论述了建筑增层改造的技术应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增层改造 现实意义 加固分析 常用方法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量人口不断涌向城市,促使了城市规划进程加快,城市用地面积越来越紧张,这是建筑行业百年一遇的良好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所以建筑行业不断将建筑高度提升,不仅缓解了占地面积的紧张,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及人们的要求。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了建筑增层改造存在的意义。
  1. 现实意义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我们现有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与技术的发展,建筑物的各种特点不能够满足社会及世界所需。如果将这些建筑进行拆后重建,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损耗财力、人力、物力,并且就目前我国经济条件而言,根本不能对建筑进行重新规划以及建设。所以,我们需要对建筑进行增层改造,这样不仅节省了更多财力人力,还更加适用于人们生活[3]。
  根据分析,我们了解到对建筑的增层改造具有以下特点:①、能够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建筑工程的地皮及各种费用;②、能够协调周边的环境,由于节省了城市用地面积,虽然增加了城市建筑的密度,但是并没有影响建筑周围的环境;③、建筑增层能够有效的将原有建筑的结构形式以及各种基础设施进行一个重新调整,使其更加实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的使用功能;④、这种工程改造相对于建设工程项目而言,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理,并且建设的时间短,更快的满足人们的需求;⑤、能够将原有建筑有低层改为高增;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到建筑地基的剩余负载量,并能够达到经济、适用的效果。
  目前,就我国城市中,还有大量的原有建筑,我们对这些建筑进行了一个分析表面,它们都具备有增层改造的条件,这一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工程项目的投资,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13亿人口的需求,并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2. 适用条件和设计要点
  针对于对既有建筑进行分析,我们看出要想建筑能够满足增层改造的条件,必须要求既有建筑的建设的年代、结构、建筑破损程度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通常情况下,对于破损程度不严重或者条件还不错的建筑,我们可以对其增加2~3层比较合理,这种一般是针对于砖与混凝土结构等建筑进行的,我们知道,这种建筑的刚性结构相对较好,差不多没有横向侧移,在进行增层过程中,一般不需要计算风承载的结构内力以及受力特征,建筑经过长期符合,其沉降形式已接近完成,其地基仍有剩余力量能够承载建筑。
  在对建筑增层改造设计过程中,工程师与设计师必须要收件分析该建筑给社会带来的各种效益,然后再对建筑的各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地基的承载量进行着重分析,最后再确定该建筑的增层改造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注意的是要对建筑的地基结构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并需要注意既有建筑以及连接层更加稳定的连接。
  3. 工程实例
  3.1 工程概述
  某 5层办公楼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建于20世纪 70年代,长 41.8m,宽19m,建筑面积2820m,整个楼体采用纵墙承重 ,外墙490mm,内墙 240mm,基础为毛石条形基础,墙体材料为粘土实心红砖,混合砂浆砌筑,屋面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平屋面,现建设单位要求增--层,使用功能不变[1]。
  3.2 基础加固方案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是增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其大小决定增加层数和上部结构方案的选择,所以首先计算既有建筑现在的地基承载力,使增层后基 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设计值应不大于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我国 混结构房屋加层技术规 酚 按建筑物下实际地基反力与原地基承载力的比值确定原有房屋地基承载力,规范规定:当房屋经长期使用,未出现裂缝和异常变形,地基沉降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 好,原基底地基承载力在 80KPa以上,且使用 6年以上的粉土、粉质粘土地基;使用 4年以上的砂土地基 ;使用 8年以上的粘土地基;结合当地实践经验,其原地基承载力可适当提高。一般认为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载力在自身荷载作用下,地基固结,产生压密效应而得到提高, 经现场检查,地基使用情况较好,人工挖孔取样检测基础强度时发现,该楼地基土质为粘性土,密实性较好 ,然后计算地基变形,增层后的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得大于《健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允许值,经验算有地基容许荷载力不能满足增层改造要求,经与建设单 位协商后决定,采取加固措施,保证使用阶段的安全,其中基础加固尤为重要,慎重考虑 ,采用扩大基础底面的办法较为经济,并在构造上需采取有效措施作为保证,最后经论证,确定采用。基础加固过程中,根据原设计基础图,确定了基础增宽加固部 位 ,并根据原设计基础宽度及增层荷载情况进行结构计算 ,确定基础增加宽度 ,然后采用在毛石基础两侧分别设置了 “L”枕头垫块 (垫块长度可以取 1.2m左右),交替施工 ,避免一次性大开挖对地基承载力影响过大。
  3.3 构造措施
  (1)为进一步提高整体性,增加层每层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使增层部分新增荷载均匀传到基础上,防止增层后产生不均匀沉降,圈梁应作内外墙设置。
  (2)铲除屋面防水层,减轻增层部分自重,承重墙可采用承重多孔空心砖,非承重可采用石膏板、加气混凝土等轻质材料,屋面结构采用木屋架或轻钢屋架承重体系。
  (3)增层部分结构上保持一致,上下对应,在原结构上直接增层时,原地基基础和承重结构保持统一,窗口位置设置和原建筑应相同,烟囱及上下水管、煤气、暖气、电器设备的布局要考虑原有系统的布局和走向,尽量做到统一。
  (4)在对地基基础及墙体强度进行复核验算并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后,可采用轻质高强材料来砌筑增加层墙体,当个别墙段基础强度不足时,可先进行局部加固处理。
  (5)该建筑经长期使用,墙体强度下降较大,增层验算时,上部结构的砌体强度降低10%~20%,通过试验确定准确的砌体结构承载力,墙体强度不足,为提高墙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从增层建筑的安全储备考虑,采用在原墙两面加钢丝网水泥砂浆的办法加强。
  4. 结论
  既有建筑物的增层改造,在当今社会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这对改善生活条件、美化环境和缓解建设用地紧张具有现实意义,在给既有建筑做增层加固 中,要认真做好现场调查,认真分析资料,正确地进行理论分析 ,准确计算,综合运用多种加固方法,确定合理的建筑方案和结构方案,以科学、简便且经济的加固手段来确保原建筑物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子华,韩雪,佟道林. 既有建筑物加层改造技术探讨[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7(03)
  [2] 高剑平,王茜. 我国既有房屋加层改造工程实践和研究现状[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4(04)
  [3] 赵志缙,赵帆编著.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其他文献
摘要: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机计算方式,它集合了并行处理、网络计算、虚拟化、分布式处理和网络存储等多种高效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方式。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是我们当代社会急需发展的信息资源管理方式,共享管理有助于在大的时间空间范围尺度内进行信息与资源管理。本文就是通过研究云计算的特点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所需要的特点来说明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结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云计算、信息资源共享、教育、电子政
2011年4月22日-24日,“第十九届全国造纸产业报刊协会年会”存浙江富阳举行。本届年会由全国造纸产业报刊协会十八届会长单位浙江永泰纸业集团和秘书长单位中华纸业杂志社共同
环境保护是中国国策。多年来,中国造纸行业贯彻有关法规政策,治理污染、节能减排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增产不增污的目标,涌现出了一批环境保护意识强、污染防治力度大、实现
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究竟什么样?这是人们关心了许久的问题。2003年8月,在亿万双期待的目光中,这个谜底在迟到了三个月后终于被揭开了。答案虽然有了,但人们还是好奇,为什么奥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当中,成为最为先进的技术领域之一。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发挥出重要作用。基于此,在当前对林业生产技术进行研究受到社会相关人士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3S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叙述了其在工程造林验收环节的主要作用和特点,旨在实现林业生产的信息化发展要求。  关键词:3S技术 林业 应用植树造林
本文针对高职高专院校韩国语专业(教学对象为零基础的韩国语学生)韩国语口语课堂常见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1引起兴趣与教师引导相结合;2人人参与课堂会话;3作业的多样化;
氟乐灵48EC对花生田中各种禾本科杂草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对花生的出苗、生长及产量无任何不利影响,其有效剂量为864~1152g/hm2.
高职院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校外实习认同感偏低是普遍存在的,这会严重影响校
摘 要:在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电力系统运行实践经验,从技术以及管理几个方面提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安全技术  0、引言  电力在工业、农业以及国防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清洁能源的要求越来越高,其应用范围将得到更大的扩展。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电力在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人们物质及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
通过对两优培九9.0 t/hm2以上产量构成因子的效应分析,明确了高产主要途径是在有效穗225万/hm2左右的条件下,增加总粒数,提高结实率.总结出培育壮秧、及时重搁田、促前控中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