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的风花雪月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xz33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菲:1977年生于上海,时尚专栏作家,上海作协会员。陆续出版《快乐离婚》、《无边风月》、《生命之旅》、《上海熟女》、《上海蓝颜》、《第二季》等著作。作品屡登畅销书排行榜,并被广泛转载。
  
  某个擅写上海的女作家说过:“上海和北京的区别首先在于小和大。北京的马路、楼房、天空和风沙,体积都是上海的数倍。它培养着人们的崇拜与敬仰的感情,也培养人们的自谦自卑。”上海则是螺丝壳里做道场,“虽然小,但是时时炫耀着机巧和聪敏”。
  北京的路是分南北东西的;上海的路是弯的,直路不多,当然,这与黄浦江、苏州河等河道有关。上海的建筑外立面弯曲的多,北京的建筑外立面平面的多,这受两地审美情趣和性情因素的影响。弯曲的线条体现的是圆润与亲和,平直的线条则体现的是硬朗和率直。
  十里洋场、灯红酒绿、花花世界,这样的字眼是用来描述上海的。这完全不同于北京。北京有些乡村气,这是一座曾经屡屡被农民冲击的城市,如义和团,如陕西人李自成一呼百应杀进北京城,皇家风范加乡土气息是北京的特色。在北京作家的笔下很难嗅到灯红酒绿,而是一种古色古香和淳朴。
  每次去北京我总要先去前门最老的那家“全聚德”吃趟肥腻油亮的北京烤鸭,而后买几个硕大的果脯边走边吃,当然这果脯是甜得要牙疼的,然后径直遛达到长安街去看看天安门。前门那一带是最靠近心脏的地方,可那儿土得如此彻底,那儿的饭店、土特产店无一不简陋拙朴。穿过前门,一到长安街,便立刻豁然开朗了,那马路、建筑的宽大肃穆,不由让人感叹到底是首都。
  钱理群曾经做过如下分析:北京有作为中国文化起源之一的山顶洞人文化,明清以来它作为皇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在近代它艰难而慢慢地经历向现代城市的过渡过程。传统的本质文化在衰落的同时又顽强地存在着,因此使得变化中的北京保留了某种乡土性。但它的“乡土性”,是某种皇城的乡土性,有历史和荣耀的积淀。而上海却是一个按照西方模式建立起来的现代都市,它几乎是十分自然、毫不困难地就和国际接轨,成为东方巴黎,一个现代国际大都会,几乎成为现代中国的象征。
  北京地处北纬40度附近,夏天酷热冬天干冷,春天还有沙尘暴,在这样反差分明的天气里,没有人会有心情在拥堵的三环路上耗时数小时去赴一个约会。所以,北京人约会总是要提前一个星期预约,提前数个小时出门,活动开始之时也是情绪基本遭到破坏的时候。初春我从广安门到东四十条赴个宴会,短短的距离居然出租车走了一个多小时。吃的是湘菜,吃完我立刻上火牙疼。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气候温暖潮湿,就像上海人绵软的个性。上海人在基本物质生活得到保证的前提下,特别注意把骨子里的情调挖掘出来,想方设法活得精细一些。以酒吧为例,新天地就比三里屯时髦洋气。后海如今酒吧云集,若论精致,实在比上海的差很远,不过后海的酒吧多为半开放式,在街上就能看见酒吧里乐队的弹唱表演,气氛极好,泡友参与性很强,不像上海的酒吧,一个个曲径通幽、拒人千里的样子。
  北京人也追求生活享受,但基本上合乎大众趣味的:提笼驾鸟,遛弯下棋,古玩京戏。北京人追求一种呼朋唤友的乐趣,是一种世俗的精神快感,透着八旗子弟的遗风。我在北京的夜晚,通常会在中南海附近乘上一辆三轮车,任凭三轮车夫在中南海附近的大小马路和种着枣子树的胡同里瞎钻胡侃。他们中绝大多数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言谈间总有些皇城百姓的骄傲,谈吐颇有见识,对于这一带的历史也如数家珍。
  一位50来岁车夫在骑到某条僻静马路时,指指“那里面”,敬畏的说,那是某某常委的宅院;指指某幢小楼,回过头用手半掩着嘴跟我说,那是某某世班禅的住所;指指某座大门上有四个门拍的四合院,说那是大清朝刘墉的府邸,都是达官贵人啊;又指指青灰色围墙说,“看,那是个探头,这一带都装着探头”,片刻,向我呶呶嘴示意我看墙根下蹲着的几个抽烟的人,“哥儿几个是便衣”。我频频点头。看我吃果脯,他又指点我,说“这果脯得少吃,不是好果子做的,我们老北京都不吃”。
  北京也有奢华,比如旧时八旗世家子弟。他们摆谱比阔气,那得暗摆,比如说早上穿一件梅花暗纹的衣服,那梅花得是小骨朵,到了中午换一身衣服,得是同样色泽同样质地的,那上面的梅花得是半开的,晚上换的就是梅花全开的,这就是有格调的世家公子。如果你早上穿一件梅花的,中午换成竹子的,晚上又是菊花的,那肯定要被人笑话,说是那没甚根基的暴发户,不是在摆谱,而是在显富了,俗之又俗。
  不过,如今在北京就是发达了,多数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平民的生活,出名的馆子看起来都很家常,出名的原因既不在于大也不在于贵,可里面硬是名人如织,吃起东西来和老百姓一样的狼吞虎咽。有名的酒吧也是拥挤不堪才叫入流。
  上海正相反。在上海,好东西就得去那些看来精致的、很有细节的地方吃,好馆子要在有名头的洋房和大公馆里,装修得像卢浮宫,服务生内媚的功夫跟法国人训练出来的绝对有一比。那种见貌辨色的熨贴在中国其他地方是绝无仅有的。
  北京的民间吃食,卤煮火烧,酱肘子夹烧饼无外乎是猪大肠和烧饼,炸灌肠也不是真的肠,而是肉制品的替代物。但是这些粗壮吃食的好处就是实惠,既扛饿,又满足了人们对肉食的口腹之欲,基本属于体力劳动者的典型食谱。上海的民间吃食花样繁多,如小绍兴白斩鸡、酒酿圆子、蟹粉烧麦、排骨年糕等,出名的店做工精细,一点都不比做大餐省功夫。上海人的口味和胃口都很刁钻,在小吃上也是孜孜以求的,能在“小”中做出大格局来。“吃点小吃”在很多时候,就算是一顿正餐了,所以小吃其实是大吃。
  炖鱼翅、油焖竹笋、大汤黄鱼,大闸蟹……上海有些饭店的老师傅专门给食客剔蟹壳,剔完把壳还能原原本本拼在一起,这些菜都是吃个鲜头,吃个味道,扛饿的是不大多的。
  说到底,风花雪月其实是经济的附属物,和精神无关。在这方面北京和上海的商业观同样区别很大。《茶馆》里的老板王利发,八面玲珑,大约这就代表了普通北京人心目中的买卖人的形象,他更像是邻居家的大爷一样亲切。所以这就产生了有意味的一景:商业活动当然应该追求利益最大化,但是“仁义厚道”这种胡同里的道德评价尺度,却成为约定俗成的追求目标。 与此相对照,上海作家的笔下,资本家毛孔里滴着血,穷苦工人脸上流着泪,阔小姐脸上溢着笑。
  上海人追求的是“坏”的合理性,北京人则是理性的拒绝“坏”。
  北京其实是一座感性的城市。在北京,我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地气,这是一种传统的力量,厚重无形。北京人经常以此为傲,显得特别有底气和家学渊源,对于虚头八脑的东西瞧不上眼。
  上海虽然风情万种,根子里却是个理性的城市。
其他文献
午夜时分,对于打拼在中国东西南北各大城市的人来说,一切都是虚无的,只有生活是最实在的。城市的夜晚永不缺侃爷,不缺民间思想家,不缺草根艺术大师,不缺文化,不缺夜生活,更不缺美食美酒,这些元素累积起来就是宵夜。人们成了真正的生活家,遍尝美味,把酒言欢,自得其乐。他们说,日子是水,自己是鱼,游着走就是了……    花样的上海子夜  (嘉艾菲,男,文学编辑)  时下,上海的宵夜种类可谓五方杂陈,百味俱全。
期刊
品尝真正的酸奶  作为保加利亚人,我从小有每天吃酸奶的习惯。小时候,我很喜欢在家中巨大的加热器上面玩,但是当我外婆把牛奶放在加热器上的时候,就不许我在那里玩了。我们吃的是外婆亲手制成的酸奶。  在保加利亚,我们用几种动物的奶制作酸奶。最常用的当然是牛奶,但是很多人喜欢山羊酸奶和绵羊酸奶,最浓的和最贵的是水牛的酸奶。保加利亚的玫瑰花在世界上也非常有名,怪不得我们最高档的酸奶就是玫瑰花味道的水牛酸奶,
期刊
薛理勇:长期任职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史、风俗史研究。已出版《上海滩地名掌故》、《上海闲话》、《食俗趣话》、《说鱼道虾》等。现为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地名学会常务理事。    许慎《说文解字》:  芋,大叶实根,骇人,故谓之也。从草,亏声。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口部》曰:“吁,惊也。”《毛传》曰:“,大也,凡于,声、字多训大。芋之
期刊
王芸洁:上海人,90年代初赴香港,服务外资企业。现定居美国,育有二子,由原先的职业女性成功转换角色为全职妈妈,全心致力于全家四口人的饮食健康。对养育孩子颇有心得,是朋友们的“育儿宝典”。    医生说奶粉可以把早产儿喂得很胖,却无法增加婴儿的抵抗力。生完小孩的72小时内,如果不逼母乳下来,可能就再也没母乳了。婴儿本身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抵抗力最多维持到婴儿4个月大,4个月以后全靠妈妈的母乳来补足,否则
期刊
加拿大女性爱喝“全橘茶”,部分地区还将其作为乳腺癌高危人群预防疾病的饮食干预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全橘茶”流行的依据来自加拿大安大略大学一项研究报告——柑橘的果肉、果皮和种籽,富含多种可以预防和对抗乳腺癌的营养物质。  安大略大学的研究小组提取了柑橘皮、籽、细胞壁里存在的多种营养成分来进行乳房癌的相关试验,其中丰富的生物类黄酮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癌作用。例如,橘皮苷能显著抑制乳腺细胞释放组胺,另一些柑
期刊
世博园内22:30后仍有饭吃  天气日趋炎热,夜场游客增多,世博会商业服务已提前切换成夏时制。园区商业管理部专门制定了夜间商业服务方案,保证22:30之后离园的参观者,仍然能够有饭吃,买得到特许商品。    世博园区售绿豆汤  进入盛夏,园区内增加了约80辆流动售货车,数量几乎是开园首月流动售货车数量的一倍。世博会组织者表示,将在园区内增加冰沙类的清爽型冷饮,而消暑效果极好的绿豆汤也将在园区内售出
期刊
新近,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领袖云集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人类终于有了一个共识:气候不仅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更关系到地球的生存!  其实,人类对气候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是很早的。我国在秦汉时代就有了反映气候和农业生产活动关系的知识,其中最密切,也最准确的就是24个节气。关于气候与医学的关系,早在公元前541年我国匡和就已有了记载。《黄帝内经》中也论证了人体疾病与气候、时令的关系:
期刊
徐建华:中国烹饪大师、国家高级烹饪技师。上海浦东三林塘人。1979年到卢湾区康乐酒家学徒,师从赵幼祥(现任深圳老大昌总经理)。1991年先后在法国马赛和中非(法国海外城)任中菜厨师。1993年回国,先后任都城餐饮有限公司行政总厨、东方明珠旋转餐厅行政总厨、农工商好德酒楼行政总厨。现任港悦海鲜酒家出品总监。徐建华专攻本帮菜,尤擅红烧菜。    犹记得1994年某日我到红极一时的“都市大排档”吃饭(可
期刊
江礼:上海美食家,退休后长期担任美食评委,还写了不少美食著作。现为法国美食会会员、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著有《海派饮食》、《食趣》、《吃遍上海》、《食神物语》、《老馋游记》。年近古稀的他近年又乐于网上烹饪,以食会友,自得其乐。    读者朋友看到这期《食品与生活》时,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已经时间过半了。该届世博会依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宗旨,处处体现绿色、环保、低碳的主旋律。  因为本届
期刊
“贪凉”是肥胖的  来源之一吗?  减肥是女士们永远热衷的话题。门诊常常有很多在我看来还算苗条的年轻女士向我咨询如何减肥。但我认为她们第一步不是减肥,而是把身体调整到代谢积极、气血旺盛的状态。  关于减肥,我认为有以下三点需要帮很多女性朋友纠正:  1、减肥不是减体重,而是塑造体型。不要简单地用减了多少斤来衡量减肥的速度和效果。  2、减肥必须有一个好的身体底子作为基础。如果你是虚胖的人,首先要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