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年级学生绘画创作中选用新材料的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0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在中高年级绘画教学中,特别是在创作画的教学中,通过绘画新材料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一、中高年级学生创作画中选用新材料的积极意义
  (一)新材料的选用应切合中高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此处所指的中高年级学生主要是指年龄段在九至十二岁之间的学生。就学习绘画来说,该时期的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常会表现出“眼高手低”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他们身体发育迅速、脑力训练加强、知识量迅速增加、逻辑思维能力大大提升、自我意识也日渐凸现。其审美兴趣和审美标准开始发生转变,已不再满足过去那种 “涂鸦”式的绘画教学。因此,他们努力追求创新,极欲超越自己,表现自我的意识也大大增强了。另一方面,他们在极力追求创新的绘画效果时,却常常又力不从心。由于认识能力提高快而绘画技巧与绘画能力却不能同步提高,使他们既不愿再画以往比较枯燥的儿童画,但又画不出富有创意、能表现自己内心世界的作品,因而,他们常常处于一种“左右为难”的矛盾痛苦之中,他们的心理常常被一种焦虑的、缺乏自信的情绪所左右。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其作品的画面日益拘谨、构图不够饱满、造型狭小而呆板,画面失去了儿童画的活力和生气。而这一时期的孩子对一切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将新材料引入他们的创作画中,引导孩子用新颖的材料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可增强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新材料的运用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经过多年的摸索,我认为,中高年级学生出现“眼高手低”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在充满着新奇刺激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在心理上难以承受单调乏味的一支笔、一张纸的传统教学方式。因此,要成功地使学生建立起对美术长久的兴趣和爱好,就必须加快美術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使他们在心理上对美术产生亲近感。这样,美术在他们的心灵上就会产生一种亲和力,与他们所感知的世界相吻合,两者容易产生一种互动效应。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创作的作品也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承认,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然而,大凡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比较注重绘画题材与绘画内容的选择,而忽视对绘画材料的选择,因而使得学生的美术作品在表现手法上过于老套陈旧,缺少鲜明生动的时代气息,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与创作欲望。我在平时的创作画的教学中,大量引进一些具体可感的新材料,如绒线、蛋壳、可乐瓶等。学生首先必须去搜集这些材料,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当他们把自己心中的世界生动地再现出来时,这时就会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新材料的选用促进了儿童创作画时代化和国际化
  关于美术材料和绘画技法对儿童绘画教学的影响,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在他的《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对艺术媒体的自我体验”一章中谈到,艺术教育中最普遍的原则是:“儿童有充分的艺术材料时,他才能发现自己的表现方法。”也就是说,儿童对绘画的兴趣和灵感是与绘画表现手段密切相关的,不同材料对挖掘儿童的艺术潜能具有不同功效。由于艺术表现手法不同,画面效果差异明显,从而,不同程度地刺激儿童绘画欲及兴趣。可见绘画材料对儿童创作画教学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较特殊的材料和特殊手法进行创作的儿童画。例如以材料定位的有儿童版画、纸版画、吹塑版画、装饰画,刮蜡画等;同时,绘画的纸张也有了凹凸纸、云彩纸、金卡纸、蜡光卡纸等;画面也由过去单一的写实、变形的视觉符号揉进了现代派创作技法,出现了抽象的、梦幻般的视觉形象。可以说,我国学生创作画进入了更高的层面,愈加国际化和现代化。
  二、创作画中选用新材料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面对儿童画新材料发展的大势所趋,从而对一线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我校以美术材料作为突破口,在儿童创作画领域进行了一定的实践与探索,留意到创作画教学中新材料的选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绘画新材料的选用须与创作题材相结合
  新材料多种多样,因此在选用新材料时也不能“拿来主义”。首先须根据儿童创作画的题材,选择适合表现该题材的新材料。教师应引导学生不同题材的作品,其所需材料应到何处去寻找,减少学生选用新材料的盲目性。例如,我校教师辅导学生创作的《地热能源造福人类》获市级青少年科学幻想画一等奖。该作品运用了珠光笔这一新颖的美术材料。珠光笔笔触细腻,有光泽,画在进口的黑凹特纸上,具有强烈的反差效果。不但强烈唤醒了学生的创作欲,且大大深化了作品主题。外加闪闪发亮的多彩珠光在凹特纸黑色背景衬托下,画面显得十分夺目。若是采用通常的铅画纸加油画棒材料,效果则大相径庭。
  (二)绘画新材料的选用要因人而异,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每一位学生可能有自己的创作偏好,教师在引导学生选择新材料时,应当充分了解学生,注意发现学生的喜好,从而有的放矢。特别要避免的是教师先入为主,根据自己的喜好,框定学生材料选择范围。例如,我校有位学生擅长刻纸,她想完成一幅题为《昨天、今天》的主题创作。在辅导过程中,笔者根据其特长建议绘画用镂版喷枪形式,材料选择蜡光卡纸。这幅画完成后参加了地市级 “生命之水”主题绘画竞赛获一等奖。根据学生的特长选择新材料、新画法,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成功喜悦,愈发增强了他们的绘画热情。
  (三)绘画新材料的选用应不拘一格,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新材料的选用,其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对绘画新材料的选择一般不应具体限制,其基本原则应遵循所选用材料是否有利于表现创作主题。如有的画面可以利用撕碎的报纸粘贴,再配些颜色,这种画有一种装饰效果;又如天空中的云可用棉花这一材料,由于其立体感突出,所以艺术感较之画出来的云别具魅力;再如,还可以选用各种树叶、花瓣,利用花瓣表面纹理作画,可使画面获得其它绘画材料难于达到的,奇妙的装饰效果。另外,美术材料还可选择电线、铅丝等,将这些材料镶嵌于画面中,也会产生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由于上述材料很普通,看上去很自然,但一旦根据创作主题巧妙入画后却有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魅力。学生不但从绘画过程中得到陶冶,同时由于材料的自然特性也满足了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艺术再现的审美标准。最重要的是,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更深切地感悟到艺术创作所带来的那种难以言状的乐趣,从而挖掘出自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潜质。
  (四)应有意识地让学生体味选用绘画新材料的魅力
  创作画的完成需要学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新材料选用的本身就是克服这个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为激发学生兴趣,保持学生创作激情,应在引导学生选用新材料时,有意识地注意让学生体味选择新材料进行创作之后,取得成功的创作效果所带来的喜悦。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创作时,让学生在课堂中尝试不同材料、工具,让他们体会美术手段的多元性和综合性。各种不同的美术材料在学生的想象力的作用下变换出奇特的出人意料的形象和组合。这种“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许多同学为自己创作的作品感到吃惊。他们高兴地说“原来我还有这么强的创造能力啊!”他们欣喜的说喜欢这样的美术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少儿形成好的学习愿望。请你注意无论何时,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无济于事”。美术材料的创新运用,也验证了这种巨大的力量,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味这种力量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美】罗恩菲德著《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王德育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俄】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5月版
  
其他文献
如何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表率  体育教师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播者,又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体育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学生体育知识、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责任,而且还担负着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重任。体育教师的仪表、情感和教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对体育课堂教学气氛乃至整个体育教学活动都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在声乐课上教师通常以范唱为主,学生靠“听”来模仿学习,这种以教师为主体地传统教学方法到现在还占有主要地位,学生在被动的情况下学习知识,不仅没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会影响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同时,由于声乐本身的抽象性,教学中教师不能给出具体实物让学生模仿学习, 如我们常说的气息问题、连音练习、跳音练习等等,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启发式教学是现在较为科学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是教师在教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学校体育要为学生打好终身体育基础,在学校体育界中取得了共识。如何把它真正变成有效的学校体育实践,还有着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第一步就是抓好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第二步则是抓好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首先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准备活动,它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教学步骤。一堂体育课的基本教材
意志品质是中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坚强的意志可以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并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体育运动是锻炼意志的最佳途径, 体育的特性决定了体育教学在学生意志品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而我们体育教师是塑造人类形体美和灵魂美的“工程师”,有责任在中学体育教育之中教给学生必要的运动知识、技能,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一、体育与自觉性意志品质的培养  新课改
体育的本质就是造就人,它不仅造就人的体质,同时也造就人的心理素质,作为一个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专项技术,更要理解体育精神,只有把体育精神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机地融为一体,并贯彻到体育教学中去,才能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高中体育活动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进行阐释。  一、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言传身教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百折不挠等心
期刊
一、理解体育个性化教育  法国教育家弗雷内说:“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会促使其他方面的成功”。我们首先要承认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性,承认学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爱好、兴趣和需要,并以此为基础,以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心的需求为核心,在教师引导、帮助下找到“表现自我”的领域,让学生认识自己,显示“自我”的存在,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以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形成学习团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多元的
近年来,高中学生不喜欢或讨厌体育课的人数,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许多喜欢体育活动的学生也不喜欢体育课。究其原因除了心理及生理原因之外,高中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学的科目较多,同时也面临着高考的冲刺,无暇顾及体育活动;运动环境或条件太差(场地器材太差、卫生和安全条件差、等等);学生对体育教学现状不满,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式不感兴趣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注重对运动技术的传授,对考试项目的测试,而
科技的发展带动了音乐载体的更替,音乐形式由最初的唱片、收音机到电视机、电影摄像直至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下的随时随地的音乐天地的转变,音乐网络传播为人们创造了个人化、零距离的音乐世界。而当文化传播媒介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发展催化、塑造成人音乐世界的同时,对尚无辨识能力的幼儿的音乐审美奠基和欣赏趣味也起到了导向性的影响作用。而这种这种情况显然与音乐教育家以童谣、儿歌、古典音乐及民族音乐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初
期刊
目的:利用Pfu高保真DNA聚合酶结合双硫代磷酸化修饰引物,建立能准确和敏感识别高度近视患者ZNF644基因I587V、3’UTR+592G>A2个突变位点的方法,为我们检测和筛查高度近视患者Z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