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活动对化学课堂教学的改善与促进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jzobjz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活动是以课堂教育为主要载体,以充分发展学生基础素质为目标,以最新信息和学生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在教师精心指导下,由学生主体性活动方式组织的一种辅导性课程。科技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课本知识的深化,是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行统一原则的具体实践。
  科技活动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科技活动通过“渗透法”将有关的信息内容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虽不改变课程体系和内容,但却增加了科技含量,加大了科技素质培养的力度。下面笔者就科技活动对化学课堂教学的促进与改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科技活动有利于发展创新能力,培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思维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至关重要。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一项系统工程,在学生获得扎实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勇于实践与动手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填鸭式”教学。教师往往不自觉地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夸大自己的主导地位,以主导意识排斥主体意识,以教师的主导作用替代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教师讲,学生听”,使学生在课堂失去了学习的自由,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本来是师生双边活动的教学活动却成了教师“唱独角戏”。长此以往,学生不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问题,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就容易产生一种依赖思想,对学生的智力开发是有百害无一利的,同时,也无助于推进人类的进步。
  化学科技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它充分贯彻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在观测考察型活动中表现尤为显著。对一般观测考察型活动而言,教师只给出大范围、大标题,有时主题也是学生提出的。全过程教师只给予一定程度的帮助,其余细节均有学生自己来完成,并在自己所得的结果后总结归纳,这样可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二、科技活动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兴趣是一种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的心理,是人们从事种种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驱力。任何学生的学习成功与否不是由智力因素单独决定的,而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制约,相互影响,并在统一交织的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在一定程度上,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所在。有了这种动力,才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自觉地进行学习活动。科技活动是一种新的课型,它给学生以全新的感官刺激,使内容丰富多彩、有形、有色、有物、增加趣味性,寓智于趣,寓学于乐,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开展活动,获得新知识,发展能力,从而获得学习成果。
  
  三、科技活动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气氛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只有在轻松地教学气氛中,智力活动才最活跃、最有成效,才最有可能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良好的课堂气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在简单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和学生间缺乏沟通,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堵无形的墙。距离感将学生推到了教师的对立面,使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实施的教育很难落实,有时甚至产生负效应。化学科技活动大大丰富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内容,增多了师生交流的时间,有利于双方互相认识。在活动小组里,教师和学生的自由交谈,除了学习方面的内容,还有各自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进而增强了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
  在化学科技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差距被拉近。学生对教师有进一步的了解,才可能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希望,才会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自觉地接受教师的谆谆教诲,这也就是要先“动之以情”而后才能“晓之以理”。这样就会在师生关系中起到一定的感化作用,对学生可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渠道,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而化学科技活动灵活多变的形式对课堂教学的优化作用,是早日实现教育最终目的的良好途径。课堂教学不仅仅要渗透化学科技活动,两者还需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也是科技时代教育与科技发展的趋势。
其他文献
九年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目的在于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又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增加对物理学科学习过程的理解。探究从根本意义上讲,是人们在已知的基础上探究未知领域的活动,学生的探究活动主要是以问题解决为取向的活动,即是一种检验性的探究活动。学生探究活动的主要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培养学生对科学认识事物的兴趣,获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引导初一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对学习方法进行了探讨:让兴趣成为阅读教学的“动力”;把朗读当作阅读教学的基础;把质疑当作阅读教学的“敲门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收获阅读的累累硕果。  关键词:学习方法 兴趣 朗读 质疑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作为教师就要激励学生全身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对所学的学科越有兴趣,学起来就越自觉,越学越爱学。这样他们的成绩就会迅速提高。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曾指出,“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的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因此,对于英语教师来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期刊
在每个人眼里世界是多彩的、美丽的。所以我们总喜欢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笔来描绘未来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而学生往往感到茫然,有无从下手、无米下锅之感。怎样才能做好三年级习作片段的训练呢?我认为用语文教材上的内容,足以大做文章了。因为语文教材内容广泛,有文学、历史、地理、科学等,几乎涉及到古今中外各个领域。如果我们就文教文,不做任何延伸,势必局限在十分狭小的田地里,学生所知其少,还不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反之
期刊
摘要:德育教育的实现渠道应该实现多元化,单凭政治课跟一些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远远不够。在数学教学中要实现德育教育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个人远大理想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的教育;热爱科学、热爱数学的教育。  关键词:数学教学 德育教育 辩证唯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绪的力量往往是构成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语文教育和教法中去,是目前语文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新课程教学程序的三维目标之一。  古人云:“志不强者则知不达。”没有情感,求知欲望不强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实现的。如果老师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低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成为教学的难点。识字是为阅读打基础的,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一定的识字能力,阅读才成为可能。这就要求我们的识字教学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大改进。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强弱。但识字量大又枯燥无味,大多数教师用的方法是重复读写,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取得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应利用不同的教学  方法
期刊
为了能够把握新课程的精神,能够使选修课的开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江苏省的教材编写组的专家们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率先编写了8种(计划出版16种)系列的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这套教材符合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规律,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那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我们怎么样能够更好地运用好这套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这套教材的作用呢?选修教材的合理
期刊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寻求有效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原认知结构,通过问题来组织、引导和调控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有效教学 原认知结构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不断地学习,把它落实到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
期刊
摘要:利用魔棒点灯原理,使用医疗中的废弃物和实验室中的常备物品,改进化学实验,不但可以避免环境污染,还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环境污染 魔棒点灯原理 变废为宝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7页【实验2-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和第34页【实验2-3】《硫在氧气里燃烧》这两个实验都存在一个共同的致命弱点:实验开始时,反应物硫和磷均需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点燃,如此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