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记我的父亲李润杰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家堂屋墙上有副对联,上联是“旧社会花郎乞丐沿街卖唱数来宝”,下联是“新中国人民演员说新颂新快板书”,横批是“不忘党恩”。这是我父亲李润杰的座右铭,现在更是我们家的家训。
  我父亲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是第三、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文化工作者代表。荣誉加身,但他始终对荣誉有最清醒的认识,“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我要为党的事业倾其所有”,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1949年底,他到陕西省西安市参加演出,被当地艺人们公推为西安曲艺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并荣获“进步艺人”称号。1952年,他返回天津,主动请缨,奔赴朝鲜战场慰问“最可爱的人”。1953年,他加入了天津广播曲艺团,入团伊始,他就下定决心,要对得起党,对得起国家,一定要干出点模样来!他在演出上拼,在创作上拼,在艺术的改革创新发展上拼。因为这股拼劲,他被同事取了个“拼命三郎”的雅号,也就是在这股子拼劲的作用下,他创立快板书这一曲种。1956年,他被评选为全国先进文化工作者,赴北京出席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接见,这更坚定了他用笔用作品歌颂伟大的党和人民的决心。1959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创作新作品,他虚心求教,顶风霜冒雨雪,到抗洪救灾第一线体验,去大慶油田采风,先后在福建前线、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与子弟兵同甘苦,创作出了《劫刑车》《巧劫狱》《熔炉炼金钢》《千锤百炼》《抗洪凯歌》《海河赞歌》《立井架》《红太阳照进苦聪家》《赞三军》《金门宴》《智取大西礁》《党费》《油海长虹》《英雄榜》《风雨行》《飞车炸军火》《峻岭青松》《大义灭亲》《火药枪》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作品。1965年,周恩来同志到天津视察,看了我父亲表演的《千锤百炼》后称赞说,“你就是作品里面的马云龙”,这一句话使我父亲倍受鼓舞,平添了无穷的创演动力。其他艺术门类,如美术、舞蹈、音乐、戏剧等,多会有专门的学者来提炼总结个中的艺术理论和表演体系。但曲艺从来都是最接地气的艺术形式,书籍经典中也没有与曲艺有关的成体系的理论。但包括我父亲在内的一批曲艺工作者就认为,曲艺也能从实际出发,总结归纳出带着泥土清香的艺术理论。只读过3年私塾的父亲率先尝试,把自己一生的艺术经验、体会、技巧等束归成系统的理论,并结集出版。
  总的来说,他的理论具有3个特点。一是全面接地气,没有佶屈聱牙的术语,实用性很强。二是语言生动,易记好懂。三是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为姊妹艺术的发展提供较多的参考。奇艺、奇作、奇人,这是曲艺界对他的评价。但他还是一直强调,能有这奇那奇的称号,这是曲艺人在新中国才能有的待遇。“放在旧社会,哪怕你‘奇’上天,也还是沿街卖艺的乞食者,还是大家眼中的不入流。是共产党给了我们新生,给了我们施展的空间和机会。”父亲的话我时刻铭记在心,适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在家训前宣誓,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为推动曲艺事业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马瑜)
其他文献
人们的记忆往往始于4到6岁,那时你还是孩子,发生的事情会在你的脑海里产生印记,但并无思考。思考往往是在你上学读书之后,产生了思维模式、是非观念、逻辑定理,便有了“事件为什么要这样,而不是那样”等自我提问。我的记忆,应该是在6岁左右,“辽沈战役”的时候。血战四平时,我在四平城内,常见变换入城的队伍,闹不清正反、对错。1948年,我到了天津南郊,又赶上了“平津战役”。那时我8岁,天津解放了,也有成年人的喜悦和高兴。
建党百年谱华章,曲艺声声唱盛世.今年5月底,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中国曲协等单位主办的“向党报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曲艺节目展演一连数日在北京喜
期刊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重视运用媒介开展群众动员活动。本文主要从延安时期“读报组”的实践出发,剖析共产党开展民众动员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对新时代舆论动员的借鉴意义。
或许,有不少苏州评弹听众会给上海评弹团著名弹词演员毛新琳送上“著名评弹艺术家”“[张调]第一人”等一顶顶美好的桂冠。而毛新琳对此的回应仍然还是那样一以贯之,朴实无华,他说:“我只是一个评弹演员,一个评弹老演员。”
扬州评话又叫“维扬评话”或“扬州评词”,是艺人以折扇、手帕、醒木为道具,用扬州方言说表的曲艺表演,在江苏扬州、泰州、盐城、南通、淮安、南京、镇江以及上海、安徽等地广泛流行。扬州评话始于明朝末年,发展于清朝初年,鼎盛于清代中叶。2006年5月20日,扬州评话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扬州评话具有高度的历史、文学和艺术价值,是中国传统说书艺术的活化石,是民间口头文学的优秀典范,是
期刊
合 1934年一个初冬的黄昏,中央红军冲突层层封锁突围到沙洲村。雨雪纷飞,朔风凛凛,部队在草堆路边屋檐底下来宿营。  甲 村民徐解秀,吓得魂胆惊。以为白军进了村,手握剪刀准备把命拼。  合 四周多静谧,无人来敲门,3位女红军蜷缩门外悄无声。  甲 解秀生疑惑,默默暗思忖。烧杀抢掠是白匪,秋毫无犯是红军。透过门缝仔细看,好人坏人已分清。剪刀忙放下,开门请连声,炉火烧旺送水话殷勤。  合 女紅军心中感
期刊
天津时调一代名师王毓宝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津时调)代表性传承人,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原天津市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曲
期刊
1942年9月创刊于重庆的《联合画报》,是同盟国扶持下建立的宣传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舆论阵地。它所刊登的多元化主题的新闻图像内容构建了同盟国视觉符号宣传系统,隐喻和揭示了同盟国战争的正义性和轴心国法西斯的侵略性,呈现出一幅同盟国必然胜利的图景。
相声诞生至今已有百余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经历了几代相声人的共同努力,它已发展成为当今中国舞台上最重要的曲艺艺术形式之一。“取材于生活,扎根于民间”让相声这门最接地气的民俗艺术表演形式拥有了庞大的从业者和观众群体,这门幽默风趣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艺术迎来了新时代的蓬勃发展。
《中华曲艺艺谚艺诀和专业术语》(以下简称《艺谚艺诀》),能够作为由中国曲艺家协会、辽宁科技大学组织编写的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本科系列教材出版,实乃当代曲艺高等教育的幸事,之于曲艺传统的继承与弘扬、曲艺专业话语体系的建构,均有着不同寻常的重要意义。这本教材,有深度、有继承、有创新,创意好、内容好、质量好,通过利用系统思维、现代艺术理论思维系统诠释曲艺传统艺谚艺诀、专业术语的方式,为曲艺传统与现代曲艺思维架构了沟通的桥梁,是曲艺传统理论能量的一次创造性转化,推动曲艺创新发展的意义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