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un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展过程中存在哪些具体问题?如何认识,怎样才能结合学校实际,积极稳妥地有效开展好选修课,实现其真正的课程价值?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深刻的思考,并付诸实践。
  高中阶段开设选修课程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
  一是,课程量大,课时不够。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各选修模块教学都是36个学时,但就实际情况看,用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开设一门选修课是不大切合实际的。况且每一个选修模块都有其独立的课程内容。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加以巩固消化。
  二是,备课量大,教师负担比较重。对于老师来说,选修课程的内容是全新的,不是抓住一本教参、两本资料就能解决问题的,必须重新学习,熟悉教材,开发教材,积累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方案等。总之,备课要投入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这给教师备课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三是,长期学习一门选修课,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的问题。选修课某种程度上,是把必修的一个专题章节的内容拓展开来,变成一门完整的课程。于是教学中就不得不面对学生长时间学习一门功课带来的厌倦、懈怠和疲软。山珍海味虽好,可是天天吃,也难免会倒胃口;《史记》很好,读一两篇学生兴味盎然,可作为课程来学就会遇到新的矛盾和困难。
  四是,难易度的把握和怎样评价的问题。教师最大的困惑是进入选修课后对学科难易度的感觉丧失了。教浅了,怕学生吃不饱,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学科评价的风险增大;教深了,怕学生吃不了,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习成本,最终也无法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这种对学科教学难易的失控与未来这门选修课评价方式的不确定联系在一起,增加了教师对选修课教学的焦虑,导致教学中求深求难、逐点过关等应试倾向,从而背离了选修课的课程目标。
  选修课程的问题出在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而“变味”成必选课,加之许多老师在认识上过于理想化或过于实际,导致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着思想上和做法上的误区。他们认为选修课就是语文的第二课堂,教学上要么采取大学选修课的模式,要么把选修课当成复习课,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高考怎么考,就怎么教。
  选修课程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特色部分,如何开展好高中语文选修课,是新课程改革中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重大突破的几个关键因素之一。积极稳妥有效地开展好选修课,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选修课与必修课间的关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下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学生在必修的共同基础上通过选修课的多样选择学习来提高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以促进自身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在选修课程的教学方面,《课标》指出:“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别,选修课的学生人数不像必修课那样固定,课程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学生具有不同于必修课的期望。”也就是说选修课程是学生“选”而后“修”,学生选课的同时也选择老师而后才去修习这课程。妥善处理好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是开展好选修课教学的前提。
  (2)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上体现选择性与个性化。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理念,就是尊重和突出学生的学习愿望与学习个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支持其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因而通过选修课教学,应该做到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促进其全面发展。在内容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某一选修模块,也可以在同一选修模块内依据兴趣、能力等选择不同的方向:可以是对这一专题、方向、领域有兴趣,有研究基础;也可以是对另一专题、方向、领域有兴趣、有研究基础。教师要充分尊重并积极支持学生依据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等产生的选择结果,而不以教师自身的喜好为目标,指导学生开展学习。
  (3)选修课在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上要体现选择性与个性化。
  选修课程有多个选修系列,每个系列有各自的特点,呈现出不同的性质。因而不同的模块系列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应有一定的区别。自读品味、合作交流、探究提升、读写结合等学习方法可以各有侧重。比如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系列,教学过程可设计为: ①预习导学(提前发学案)②初读感受(把握触动心弦之处)③含英咀华(鉴赏诗文局部手法)④论辩争鸣(引导对诗文的深入解读)⑤读后随感(读诗文后联系现实有感而发)]→ 拓展升华(动笔实践)。再比如“文化论著研读”系列,可以将重点放在论著内容和观点的解读与探究上,通过阅读感知、质疑有惑、探查讨论、思考研究,在阅读、交流、辩论、答问、汇报、展示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引起争鸣,开阔视野,积淀底蕴,增强思维品质,提高探究能力。
  (4)选修课的难易度及其评价要体现选择性。
  在教学的难易度把握上要有着明显的学情差异,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在教学上要适度选择教授难易及其评价标准。一切从学情需要出发,对选修内容作出合理适度的取舍。师生不是教材的奴隶,应坚持以学定教,灵活自主地处理选修教材。选修课固然要拓展和探究,但应“适当”,要讲究拓展的价值,重视探究的质量。切忌不顾学生的实际,一味求“深”求“难”,否则无法实现选修课程的目标,也无法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在高中阶段大规模开设选修课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选修课的设置必将触及课程理念、课程开发能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考试评价的多元化等一系列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这既是挑战,也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机遇。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高效务实准确定位深入研究选修课的教与学,真正实现高中选修课程的价值。
  收稿日期:2013-03-25
其他文献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让学生掌握已形成的知识,更需要引导他们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发现的;不仅要让他们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他们懂得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得的。物理教学的任务不应仅停留在教会学生基本的物理知识,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产生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这就是我们平
期刊
在新的教学改革热潮中,我们要倡导学生进行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方法。为此,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探索创新教育,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规律,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体会有以下几点。  1. 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把内容进行必要的重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让课堂教学更能发挥出最大效能,一直是数学教师思考和探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得,从五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高效;方法技巧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深刻的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就要落实“掌握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的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成为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人格的主体性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形式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形式  1.1 课堂教学定性评价。它的设计具有三大特点:  (1)按照小学数学的主要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自评
期刊
【摘 要】随着体育的发展和人们对体育认识的提高,“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成为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构建高效体育课堂,成为了每一位体育教师追求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构建高效体育课堂呢?我认为,除了教师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外,教师还必须:培养好学生的体育兴趣、构建切实可行的课堂常规、构建合理教学实施过程、构建科学、安全的课堂。  【关键词】构建; 高效 ;体育课堂  体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适应时代的新目标、新要求。在信息社会,在提倡创新、张扬个性的今天,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从中识别、区分、筛选,组合信息,这种实用性的阅读技能越来越重要。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掌握这种高效而实用的阅读技能和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浩瀚的书海中有所选择,有所吸收。  1. 自主阅读,搜集信息  语文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
期刊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这种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评价已经将关注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以学论教”使得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不再是教师的表现,而是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同学间合作的行为表现、学生的参与热情、情感体验与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由此可以看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  1. 更新观念,
期刊
“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是适应当前社会形势,培养创新型人才,新课标倡导的当前课堂教学方略。“以学生为主”意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前沿,一切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只是“辅”、“引”,完全改变过去“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现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知识面拓宽,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旧的教学模式限于“填鸭式”、“满堂灌”,教师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多少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学校体育教学的作用,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质的理论分析,来阐述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促进;社会适应能力;意义;措施和方法  在2001年颁布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里,首次提出“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教学目标;而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来新的学习领域,其中之一就是“社会
期刊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物理教学方法有了较大改进,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但学生内在的智力因素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导致课堂的随意性和课堂效果的低效性。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重课堂提问和探究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能大胆质疑,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注重教师有效的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学过程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