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伪大师展”说不一般冯翊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xijiuni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仍记得数年前,听闻在某商业中心举行西方大师作品展,顿感机遇难得,花去一百多元门票钱,不曾想收获的却是一场失望。通观展览,未见一件大师原作绘画,大部分只是复制性版画,唯一能称之为原作的是艺术家的手稿。如此“标题党”式的做法,只能无奈叹息:“不会再有下次。”但当这类展览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大商业机构甚至进入学术机构时,则不免开始担忧起来,也意识到这值得业界警惕,因为这已不仅涉及消费者的权益,更关系艺术界生态的良性发展。
  乱象,雨后春笋般的“大师展”
  自从2014年上海K11举办的“莫奈特展”引发观展热潮后,以购物中心为代表的商业机构开始纷纷将目光投向艺术展览。尤其是众多艺术大师带来的粉丝效应能为商业机构带来可观的流量。于是,在商机的驱动下,“文艺复兴三杰特展”“波普大师特展”“毕加索回顾展”等各种名目的艺术特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通常,这些特展号称与海外机构合作,多件大师作品集中展示,并结合新媒体技术实现沉浸式观展体验等,可谓噱头十足。而动辄百元以上的票价,对于热衷追赶潮流的年轻人来说,可谓物超所值。不仅可以将购物、娱乐與观看艺术展览无缝连接,还可以亲临现场拍照打卡、体验炫目的场景,收获艺术熏陶的“成就感”。通过个人社交平台发朋友圈、微博等渠道的扩散,又进一步加速展览的传播,让更多人趋之若骛,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展”。如此一来,商业性艺术展带来的可观收益让越来越多机构参与进来分上杯羹。
  不过,在商业机构缺乏专业艺术顾问及策展团队的情况下,则会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策展专业力量的稀缺,做大众艺术展的机构如果没有海外资金、意识、渠道,所以势必会导致用一种急功近利的方式来做展览。随之而来的是展览水平参差不齐,乱象丛生。不少商业展侧重于以大师名头吸人眼球,实则挂羊头卖狗肉,所谓的大师原作实则只有一张手稿,甚至无一张大师原作展出,而是结合声光电的多媒体技术还原出来的3D影像,与宣传鼓吹的形成巨大落差。凡是以大师作为宣传噱头,在内容上注入过多水分,或展出内容与宣传不相符合的,这类误导消费者展览可暂且称之为“伪大师展”。
  早在2015年,上海的“不朽的梵高”展在宣传中称:“35分钟,3000多幅画面,梵高的一生及其创作的杰出艺术作品将以多媒体影像形式展现”并以“颠覆传统”的理念闻名,然而,由于展出的并非梵高真迹,有不少买票进场的观众在参观后表示“不买账”,参观者认为花费100多元票价,不过看了一场多媒体展,不过,运用了多媒体技术的“梵高展”既完成了艺术普及和教育,这类多媒体技术撑起的“大师展”已属“业界良心”。
  愈演愈烈的“伪大师展”,甚至出现一些商业机构故意采用低成本的“假展”来吸引客流,将赝品堂而皇之地公开展出,打着大师旗号辗转多个城市吸金。自然,捅到“马蜂窝”者很快出现,2018年10月,《日本经济新闻》爆出,在中国广州、上海、深圳等多座城市购物中心巡展的“草间弥生X村上隆藏品双联展”为充斥着赝品的“假展”,日媒对此形容为“闻所未闻的赝品展览会”。报道一出。艺术界一片哗然,舆论持续发酵。当事人草间弥生的官方表态指出这些展览的“展品”不仅为未经授权或假冒签名的赝品,还对草间弥生在国际间的品牌与信誉造成了恶劣影响,声称此举侵犯了草间弥生著作权、国际品牌以及该财团权益,对此行为表示严厉谴责,并表示采取法律行动。
  对于“草间弥生X村上隆藏品双联展”主办方这种侵权行为不仅缺乏道德意识,还严重侵犯艺术工作者的原创性与著作权益,只会自毁招牌,甚至“丢人丢到国外去”。
  警惕,“伪大师展”攻占学术高地
  如果说在商业机构打造的众多“伪大师展”让众多艺术专业者不屑,那么在高等艺术学府举行的商业展则具有说服力得多。2019年9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名为“达芬奇与他的艺术群体”的展览,就被该校毕业的一名专业人士在微博上爆出该展的达·芬奇真迹存疑,并称展览的达。芬奇与其学生和追随者的绘画作品技法拙劣。尽管央美美术馆官方称20件展品皆为私人收藏。除了四幅作品与达·芬奇有关外,其余皆由达·芬奇的艺术追随者创作。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几乎所有观众都是冲着达·芬奇来的。
  在作品真伪遭到质疑后,央美美术馆官方表示此次属于交流展,作品真伪由意大利方负责,并称被质疑的达芬奇自画像获得意方80%专家的认可。显然,央美美术馆在策展时缺少独立的学术评价环节,并未作出自己的审核与筛选,而是选择完全信任对方提供的信息与概念。对此,艺术评论人梁克刚表示:“近年来国内开办的西方艺术展,大多是由一些商业机构做背后推手,促成国内外美术馆的合作,一些在高等艺术学府举办的商业展,出于成本考虑,收取一定门票费用以弥补办展支出也属情理之中。但学术高地举办商业展就需要保持警惕,在作品的来源、真伪上均要亲自仔细审核、鉴定真伪等,一旦出现纰漏,便会给自身带来无法弥补的名誉损害。尤其是像达·芬奇这种项级大师作品的真伪向来最受争议,对于受争议的作品,学术机构应尽力避免,央美美术馆此次展览显然未能尽责。”
  对于如何避免学术高地被“伪大师展”攻陷,梁克刚则进一步表示:“当前这一方面仍旧缺乏有效监管,艺术品真伪鉴别门槛较高,一般监管难以实施,故在此种情况下需要行业自律,而作为学术高地的美术馆、高等艺术学府则更需要尽力完善自身机制,在展览引进、作品审核等方面形成规范制度。”
  慧眼,识破“文字游戏”
  实际上,广泛出现的各种“伪大师展”已对业界生态带来恶劣影响,不仅影响了艺术家声誉,也损害了参观者的权益,后者花了钱,并未看到货真价实的作品,还有可能被蒙在鼓里,接受的可能是假画的“艺术熏陶”,这样显然对高雅艺术的传播起到了消极作用。那么,如何做一个精明的消费者,才能不为各类拙劣的“伪大师展”所“套路”?
  首先,但凡是大师作品,往往收藏在大型、顶尖艺术机构手中,而一场展览的海报会标识该展的主办方、合作方等信息,所以一定要首先了解作品提供方的信息,包括其背景是否知名,是否具有一定收藏实力等;其次,多关注国内国立美术馆、博物馆的展览动态,而通常来说,越是水平高的国外展览方,越会选择与国内项尖的艺术机构合办展览。一方面,强强联合才能取得更大的效益;另一方面,学术机构具备专业的学术团队与策划能力,还拥有条件更好的展陈空间。
  而在商业机构举行的“大师展”,要辨别其是否值得一看,从其官方放出的宣传中也往往能找出蛛丝马迹。“伪大师展”往往还在文字表述上含糊其辞,声称将展出某某大师原作,但原作并不等于佳作,再者,还要仔细斟酌主办方关于“原作”的表述,如果是艺术大师具有代表性的原作,一般会列出该作品的名称,如无,则可能展出某某大师的手稿、素描等,因为这些也属于大师的原作。
  也有一些“伪大师展”会采取“展出某某大师作品”这样的表述,同样需要分析其详细的表述,因为“作品”往往有可能是结合多媒体技术还原的画像,也有可能是某大师作品的复制性版画。
  以上文所述的“草间弥生X村上隆藏品双联展”为例,展览标题含有“藏品”二字,实则表明这并非两位艺术大师的双个展,而是所谓“藏品展”,而“藏品”就可解释为某人或某机构收藏的草间弥生与村上隆作品。另外,这一展览在重庆展出时,官方表述为:“将展现草间弥生和村上隆这两位在国际上最负盛名的日本现代艺术家的25幅作品,涵盖原版版画、油画、水彩等艺术形式……”这里仅仅轻描淡写地说是“作品”,而下一旬“涵盖原版版画、油画、水彩等艺术形式”则可以理解为展览涵盖这些艺术门类的作品,但不定是两位艺术大师亲手所作。
  针对“假展”事件,草间弥生本人曾表示:“听说很多人以为是我作品的展览会而造访,我感到很吃惊。我将自己的人生奉献给艺术创造,我的作品却被人掠夺并以错误的方式进入大家的视野,真是遗憾。中国的诸位,以及全世界的诸位,请马上停止这种赝品展览会。请用自己的眼睛直接观看我的艺术的真正面貌。我诚恳地希望我们可以渡过这些难关并联手成就个伟大世界,我衷心为此祈祷。”
  所以,要识破“伪大师展”实则不难,只要多留意,多搜寻相关资料即可。只有当越来越多人的整体素质提高后,不再一味盲目崇拜大师,而更多关注展览自身的策划、内容以及观众互动等方面,那么,以各种大师为噱头的展览也自然失去市场,不复生存的土壤。
  当然,以当前的展览机制仍将面临着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在短期内也无法杜绝,只能依靠艺术展览机构、策展人、艺术家的自律以及社会机制的淘汰来实现。中国需要尽快建立自己在展览机制方面的规则,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促进展览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其他文献
1987年,党禺曾以一篇《狂怪和美》的艺术评论在书法界掀起舆论大波。  在很多人眼里,狂怪就是他最明显的标签。名誉、权力、地位、金钱……这些让普通人燃烧无数贪恋之火,为此追寻一生的欲望之源,却是党禺一直想逃逸的负担。几乎是每一次和这些欲望之源相遇,就在刚刚坐上去、摸得着,可拥有时……他一定会逃离。与世俗追求,党禺都在刻意保持着一种疏离。在人生的大多数时间里,党禺都处于一个自我放逐的状态,他更像一位
期刊
文房中砚台在收藏门类中历来列于“收藏杂项”,地位似并不突出。但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砚台及砚铭备受瞩目,俨然成为独立于各杂项中的特别门类。而作为砚台中的重要一支——砖瓦砚,则是金石学与砚文化的一次“文会”,嗜砚的文人不仅以砖瓦入砚,还在带有铭文的砖瓦砚上刻下砚铭,在古拙中留下文人的志趣。  以砖瓦蕴蓄人文内涵  记得宋代文人唐庚(子西)的一篇著名的砚铭:  砚与笔墨盖气类也,出处相近、任用宠遇相近也;
期刊
晚清的江南诞生了大量艺术造诣极高的工笔仕女画家,如大家熟知的费丹旭、黄公寿和改琦等。早期海派工笔人物画家名家众多,而“清末三绝”(潘振镛、沙馥和吴友如)各有千秋,传承着明代以来工笔人物的传统,并为后来海派创新,起到了逐渐演进并承上启下的作用。 “清末三绝”作品见藏于国家级、省市级各大博物院。虽然其在拍卖价格,远难追吴昌硕、任伯年动辄千万元的价格,但就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艺术史上的地位而言,精明的藏家
期刊
杜宁的工作室,在广州市区老美院附近。  进门在厅中便看到一个健身的拳击靶,落座交谈的茶座外,是一个种满了植物的空中花园。园中郁郁葱葱,颇有几分野气,一动一静的组合,体现了杜宁在生活和创作中的风格。  弱冠南下,结缘岭南  翻开杜宁的花鸟作品集《风从北边来》,先看到的是方楚雄教授为弟子题的序《我说杜宁》。  弟子杜宁,弱冠南下。从余学画。凡十数年,少年初成。  我说杜宁,阳光正气,敦厚憨朴。尊师重道
期刊
年初的一场疫情,让国人开始反思“没什么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中式围餐是否合理。其实,“合食制”的传统在中国并不古老,仅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唐代之前采用的都是分餐制;宋代开始“分合”皆有,重要场合也是分餐居多。我们不妨稍微回顾一下中餐中漫长的“分食史”。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老故事,大家都熟悉,这里面有个小细节却不一定人人都品到——分食制。想想如果鸿门宴的敌对双方都围坐一桌,以舞剑的长半径,
期刊
头一回真正意义上关注画框,还是数年前拎起一幅书画走入一家画框店,在被征询要装裱何种材质、何种风格的画框时,面对墙上一排排直角画框样板,瞬间陷入“选择困难”的茫然,最后只好提出最低要求:材质、样式不限,但一定要有现代感。经此遭遇,后来在参观展览、艺术工作室时,每每见到与画作相得益彰的精美画框,总是迷恋不已。中国古语“三分画,七分裱”所言非虚,更深刻认识到画框装裱实为一门艺术。也常暗自琢磨,新时代的画
期刊
对钟庆的画,一见钟隋,很自然地就会去寻找自己内心与作品的切合之处,不自觉地遨游物外。丰富色彩的质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恰似一帘幽梦,这无疑是画家钟庆,借造物主之手,绘广袤天地之无穷。仿佛他便是画中那个白衣人,看起来无关左右, “置身事外”,其实想要穿透中西古今,看清其中绵延的道理与承续的可能。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或许,钟庆是带着“心远地自偏”的心态,甘愿追寻那物外之地。  重彩是情
期刊
鼠作为十二生肖之首,具备机巧、灵性特征,并是生命力最强的生物之一,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文人墨客们一直以鼠为趣,鼠的形象不断出现在画家的作品之中。元代葛淑英以画松鼠得名;晚清虚谷以后,以鼠入画的画家渐多,现代齐白石、于非閤、王雪涛都画有老鼠、松鼠题材作品问世。尤以齐白石先生笔下之鼠最为人称道,其气韵生动、形神兼具,极尽鼠类机敏伶俐的特点,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带给大众无比的亲和力。而多子多孙、招财进宝、
期刊
谢海:1970年出生于淮阴。曾先后毕业于江苏省淮安师范学校、中国美术学院。文化学者、中国画学会理事,《美术天地》总策划,《艺术地带》主编。现居杭州、上海。  特别怀念2004年到2006年的那三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井喷,只要是画,就能换钱,大画家有饭吃,小画家有汤喝,大画家住豪宅、开名车,小画家出入高档社交圈、与各种掮客称兄道弟。过来人都知道,那个“黄金时代”不会再来了。  “黄金时代”的那个时期,
期刊
近些年,当代纸艺术在世界各国可说是发展迅速,原因除了纸材料价廉易得之外,纸本身的可塑性也很高,是极佳的艺术创作素材。比如瑞士的阿洛伊斯拉瑟尔用瓦楞纸做的“扶手椅”;荷兰纸建筑师、艺术家英格丽Siliakus的作品《思考》等,都预示着纸艺术向着更广泛的领域进发。除了这些形式运用外,也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纸质材料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一部分,或者单独去专研纸艺术,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呈现出止人耳目一新的纸
期刊